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为何不听曹操警告,坚持重用司马懿?是他不了解司马懿吗?

曹丕为何不听曹操警告,坚持重用司马懿?是他不了解司马懿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水墨疏窗 访问量:3438 更新时间:2024/2/12 17:45:05

司马懿作为整部三国历史中最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角色,最终为其子孙后代奠定了一统江山的伟大基础,这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司马懿活跃的主要时期是在228-234年,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也对曹魏的军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曹操去世前,再三叮嘱曹丕要提防司马懿,可魏文帝曹丕对司马懿却是百般重视,视为亲信,这究竟是为何?

曹丕必须培养自己的亲信

曹操在世的时候,身边已经拥有了大批能臣良将:比如镇守合肥的张辽,贴身虎卫军统领许褚,以及虎豹骑统帅夏侯惇等等。不过,在曹操的亲信中,也有着一部分反对曹操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曹操在三国中后期,已经开始有取代汉皇帝,自立为帝的想法,而作为汉臣的荀彧等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可是,曹操还需要像荀彧等人这样的人才,所以必须稳定内部,于是只能把称帝的想法暂时搁置,但却并没有停止,曹丕成为了接替曹操实现称帝理想的下一任魏国君主。

司马懿家族在其年轻的时候,祖辈父辈都是虽是汉朝重臣,却一直侍奉曹操家族。而司马懿年轻的时候却把乱世枭雄曹操称为是奸贼,曹操为了拉拢司马懿,使出了千方百计,司马懿没有办法,只能进入曹操集团工作。

不过,曹操一直提防司马懿,并不重用他。过了许多年,司马懿来到了曹丕的身边侍奉他,得到了曹丕的信任,那时候的司马懿也并没有什么野心,随着太子曹丕的推荐,司马懿的职务也越来越高,这才逐步崭露头角。

我们回到上面说的,曹操把称帝的想法留给了曹丕,由于受到曹操集团内部一些曾为汉臣的老臣的阻碍,司马懿的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虽然年轻时候的司马懿一直骂曹操是奸贼,但为什么跟随了曹丕之后,却支持曹丕日后的称帝行为呢?

其实,那时候的司马懿早就看明白了,大汉江山已经不复当年,没必要再为这个已经腐朽的东汉王朝服务了,俗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还不如专心辅佐信任自己的曹丕。

而曹丕在当时也急需培养自己的亲信,司马懿就成了第一人选。曹丕和司马懿之间算的上“双向奔赴”,这也是为什么曹丕在世时,司马懿一直忠心耿耿的原因。

能抵御诸葛亮的人只有司马懿

在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曹操衣钵,并且称帝,号魏文帝。这也了却了曹操的心愿,同时也给了司马懿一个很好的发挥空间,司马懿名正言顺上位。

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魏国发动了第一次北伐,理由是因为刘备在223年因为关于报仇,在夷陵之战惨败并去世,蜀汉国力大大损失,为了增强国力,必须主动出击,不能再坚守了。

曹丕派司马懿为先锋,也是因为十分了解对方的诸葛孔明绝非等闲之辈。早年曹操征辟,司马懿为了躲避灾祸就在家装病,曹操还暗中派人调查司马懿是不是真病了,可得到的结果却是“司马懿真的病了”。可曹丕却知道,司马懿是装病,所以认为,能够和诸葛亮对峙的人,只有司马懿。

司马懿得知了诸葛亮的北伐计划之后,十分明白诸葛亮是被逼北伐,打不起消耗战,于是在蜀军进攻魏国城池的时候,坚守不出,经历了数月的纠缠,成功耗尽了蜀汉的粮草和士气,再加上马谡丢失了街亭这样的战略要地,诸葛亮无奈只能退兵。

就这样,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在司马懿的坚守策略中宣告失败。此后的四次北伐,由于五虎上将赵云等人接连病逝,以及张苞、关兴等人的战死,北伐气数一次不如一次,最终,司马懿等到了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蜀汉北伐才宣告暂时终结。

利用司马懿击溃其它曹操亲信

曹丕登基前后,宗亲斗争非常厉害。曹操本人非常重视宗亲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抗其它的大家族,不过这样的做法却给后人留下了隐患。

曹操去世后,曹丕为了稳固自身的江山,必须通过诸如司马懿家族这样从东汉末年就根深蒂固的大家族,来对抗曹氏宗亲,比如当年支持过曹植的人。

曹植在年轻的时候便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深得曹操喜爱,曹植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代,都是优秀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写出过很多经典的作品流传于后世,至今都被人拜读。

而且,就连曹操身边的很多臣子都无法摸清曹操到底在想什么,可曹植却非常懂得揣摩曹操的心思,甚至在曾经专门写过一首诗,非常隐晦地劝曹操称帝。

这不仅让曹操心理上有了满足,也让曹操更加疼爱曹植这个儿子,觉得他非常懂自己的内心。甚至有一阵,曹植的风头已经远远盖过曹丕,这让曹丕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

曹丕相比曹植而言,虽然没那么得宠,但是曹丕却能文能武,早早就随着曹操四处征战,由于曹操的光芒实在太过于耀眼,导致了曹丕早年的平庸。

但其实曹丕作为曹操身边的亲信,在打仗时经常能给曹操提建设性的建议,作用堪比夏侯惇、张辽这些猛将。同时,曹丕经历了连年战火,性格非常老练,这也练就了他善于观察人的天赋,司马懿便是他从众人中挑选出的不二能臣。

而曹植在后来制造了夜闯司马门等让曹操非常不爽的事件,同时,曹植还好喝酒,经常因为喝酒耽误了曹操交代的重要的事情。最后,曹操终于看不下去了,觉得曹丕才是有希望继承大业的人,最终立曹丕为继承人,不再重用曹植。

但曹植身边曾经有过很多支持他的亲信,曹丕上位后,对待这些人也非常谨慎,既不能直接杀了,也不能太让这些人接近中央权力,于是,他只能重用司马懿这样的大家族出身之人,通过司马懿的智慧来抵御这些曹氏宗亲的力量。

不过,曹丕也确实留了一手,他明白司马懿的确像曹操所说,是有野心之人,于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在自己临终前,托付司马懿和曹休以及大将军曹真共同三人共同辅佐后主曹睿,同时也告诫曹睿要提防司马懿。

曹睿心领神会,多年后,在曹睿临终时又让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佐后主,也就是说,必须有曹家的人牵制司马懿,才能避免曹氏江山破灭的可能。

然而,最终司马懿最终还是展露出了狼子野心,他竟然模仿曹操,在自己去世后,让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篡位,而司马昭则建立了晋,从此天下归晋。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所有的捷径,都是绕远路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曹操,曹爽,曹丕,董卓,杨修,曹植,汉朝,三国,司马懿

    作者:洞见·瑾山月世人神机却无路,聪明反被聪明误。东汉建安六年,曹操派专人前往河内温县,郑重向司马府二公子授官。但这位二公子,并非社会名流,而是刚满23岁的司马懿。司马懿涉世未深,之所以深得器重,与其父司马防对曹操的知遇之恩不无关系。既然有父亲这层关系,司马懿本应顺着这条仕途捷径,迅速往上爬。然而,

  • 某为的历史地位,可比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信息时代标签:孙权,曹爽,魏国,李靖,某为,汉朝,三国,司马懿,魏明帝

    早期的中国,虽然经常出现激烈的权力斗争,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大程度上遵守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规则的。但是到了司马宣王,一切都变了。从他开始,皇帝很难相信自己的托孤大臣了,怎么看都是一个老好人的司马宣王,怎么就把曹家给灭了呢?还有谁看起来比司马宣王还忠心吗?而且最主要的,司马宣王基本上把所有

  • 诸葛亮死后,用雕像吓走司马懿大军,司马懿得知真相后崩溃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大军,刘备,汉朝,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云长孔明在何方?千古美谈传万家。关羽头断威尚在,所走曹操命不差。诸葛锦囊妙计多,纵死优能退司马。忠义贤德彪史册,古今将相谁不夸!”这首流传于世的诗篇中讲到了曹操看到关羽的头颅被吓得昏厥过去,另一个则是诸葛亮去世后,将领仿造他的模样做成的木雕也能吓退司马懿的军队。虽说《三国演义》“三分实七分虚”,但

  • 司马懿:明处忍,暗处狠,大事成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曹爽,曹操,孙权,汉朝,三国,司马懿,诸葛亮,司马昭,司马师

    作者:洞见·瑾山月光而不耀,静水深流。司马懿有言:智者务其实,愚者争其名。不当头、不争名、韬光养晦,是司马懿的处世之道。作为三国乱世的终结者,他是“藏器”的高手。明处忍,暗处狠,于不动声色中攻城掠地,成就霸业。《鬼谷子》有言: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藏器于身方可待时

  •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再攻打蜀国?司马懿其实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蜀国,魏国,姜维,古蜀,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中原不幸病逝,作为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居然没有趁机灭蜀,这让后人非常疑惑,为何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没有举兵攻打蜀国呢?要知道当时的蜀国君主刘禅非常的昏庸,并且魏国的势力远高于当时的蜀国。在诸葛亮临死前,他把后事交给了他的徒弟姜维,但是这个徒弟跟司马懿相比,还是差的远了点。当时的姜维

  • 鹰顾狼视的狠角色司马懿,为何会惧怕一个沉迷酒色的君主曹叡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曹叡,君主,曹操,皇帝,汉朝,曹魏,三国,司马懿,魏明帝

    魏明帝曹叡是曹操的孙子,曹魏的第二任皇帝。他是个沉迷酒色的君主。司马懿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战争以及政治斗争,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他与诸葛亮的对决,称得上是神仙之战。可是沉迷声色的君主却让鹰顾狼视的狠角色司马懿非常惧怕,这究竟是为何呢?曹叡的母亲甄宓是位绝世美女,曹叡也继承

  • 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个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马谡,书童,三国,汉朝,司马懿,空城计,诸葛亮,五虎上将

    在中国历史上,司马懿是一个备受尊敬的智谋之士,他在三国时期为魏国效力,是曹操的得力助手,也是一位有着卓越才能和机智头脑的谋士。他的谋略和决策让魏国一次次战胜敌人,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信任。在一次防御战中,司马懿率领的魏军遭遇了敌军的猛攻。看到形势不利,司马懿决定撤退,但在撤退的过程中,他却发现了一些奇

  • 司马懿为何晚年如此厌恶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司马懿,张春华,司马昭,曹操,司马师,曹爽

    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早年非常尊重妻子,晚年却性格突变,当众折辱她。如果没有2个儿子誓死护母,他甚至早就杀了她。司马懿的妻子,名叫张春华,是他生命里非常特殊的存在。在电视剧《军师联盟》里,他们堪称模范夫妻。剧中,司马懿是出了名的怕老婆,却也对张春华特别痴情。为了张春华,他几次拒绝御赐的妾室柏夫人。他们

  • 难怪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或许才是整场空城计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阿飞文史标签:曹魏,蜀国,蜀军,汉朝,司马懿,空城计,史说三国

    在中国历史上,空城计是一种常见且高效的战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中。而在三国时期,曹魏的丞相司马懿便以其智谋和谋略而闻名于世。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司马懿在一次与蜀国的战争中选择撤退,这引起了人们的疑惑。经过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或许是整场空城计的关键。这次战争发生在司马懿执掌曹魏政权后不

  • 民间传说:司马懿出世

    历史解密编辑:中条山上的风标签:曹操,曹丕,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司马氏,民间传说,史说三国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马懿雕像司马懿的父亲叫司马防,耿直公正,颇有威仪。司马防共生了八个儿子,司马懿排行老二!司马防的家教很厉害,孩子们都非常怕他。孩子们从外边进屋要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