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里的董卓残暴愚蠢,真实的董卓却文武双全,机敏善断

《三国演义》里的董卓残暴愚蠢,真实的董卓却文武双全,机敏善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萌心生活馆 访问量:4475 更新时间:2023/12/8 22:16:46

现在人们谈论起董卓,主要是痛恨他的残暴,但更加的是鄙视他的愚蠢,认为他是个胸大无脑的暴虐狂,之所以在东汉末年爽了一把,也不过是阴差阳错捡了一个进京的时机,然后瞎猫碰上死耗子,遇上汉少帝,捞了个保驾大功,最终坐大,仅此而已。

所以,董卓在历史上的定位很低。一般都是和赵高、侯景、魏忠贤等人同列;远低于曹操、甚至王莽。

与董卓同时代的颍川人荀彧、荀攸叔侄,对董卓的评价就非常低。

叔叔荀彧说董卓为人“无能为也”,侄子荀攸说董卓“实一匹夫耳”,明朝人丁耀亢甚至破口大骂董卓“真一粗莽蠢之物耳”。

那么,董卓真的是粗鄙、愚蠢到让人不忍直视的地步吗?

我们不妨简单来看一下董卓突然坐大的来龙去脉。

话说,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病重,感觉到自己快不行了,就想立宠爱的二儿子刘协为皇帝。

他身边掌权的大太监提醒他说:您想要立刘协为皇帝,就得先把大将军何进干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汉灵帝听了,犹如醍醐灌顶,连声称是。

何进是汉灵帝大儿子刘辩的亲舅舅,如果不把何进干掉,很难保证他不会诛刘协而另立刘辩为皇帝。

于是,汉灵帝下旨宣何进入宫,准备在宫中杀掉何进。

何进收到风声,拒不进宫;而等汉灵帝咽气,便带了五千名御林军,入宫扶自己的亲外甥刘辩坐上皇帝的宝座。

这个时候,何进是完全有能力清除掉对自己不利的宦官集团的,但被妹妹何皇后阻拦住了。

这,就留下了祸根。

大难不死的太监们不甘心失败,到处活动,想要谋杀何进。

何进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他接受了手下将军袁绍提供给他的主意:为了迫使何太后同意除灭宦官,让外地的将军带兵进京。

这样,凉州刺史董卓打马登场了。

当董卓来到京城的时候,宫中已经闹得沸反盈天了——宦官集团谋杀了何进,袁绍带兵入宫剿杀宦官。

宦官们惊慌失措,持着汉少帝刘辩和皇帝的弟弟刘协从后宫出逃,结果遇上了董卓。

董卓毫不犹豫地指挥人马将这伙宦官给收拾掉,从此走上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至高地位……

是的,如果单看这一过程,董卓的确就是一个踩到狗屎运的暴发户。

但是,有两个问题,很多人没有注意到。

一、董卓是怎么成为凉州刺史的?

二、董卓出现的时间点为什么拿捏得这么好?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

如果董卓是个官二代,他的凉州刺史是袭承自他父亲,那就没什么好说道的了。

但董卓并不是官二代,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他个人努力奋斗得来的。

《三国志董卓传》载,董卓在“汉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

即董卓的发迹,最先是以良家子弟从军,从选拔为羽林郎开始的。

董卓的父亲当过官没有呢?

也当过,但很小,小到微不足道。

《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载:“(董)卓父君雅,由微官为颍川纶氏尉。”

《后汉书董卓传》李贤注引《董卓别传》也载:“(董)卓父君雅为颍川轮氏尉,生卓及弟旻,故卓字仲颖,旻字叔颖。”

在这里插上几句。

董卓本是凉州陇西郡临洮县人,共三兄弟:哥哥董擢,字孟高;董卓本人字仲颖;弟弟董旻,字叔颖。

董擢的字为“孟高“,不带“颖”字;而《董卓别传》又说董卓和弟弟董旻是在父亲董群雅在豫州颍川郡纶氏县担任县尉时出生的,“故卓字仲颖,旻字叔颖”。

有点怀疑,董卓字“仲颖”和弟弟董旻字“叔颖”中的“颖”字,应为“颍”字,是哥俩为纪念自己的出生地而起的字。

董君雅在纶氏县担任县尉的时间应该不是很长,因为,《三国志董卓传》跟着又记:“(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即董卓少年任侠,喜欢到羌人集居地交游,与羌人部落酋长做朋友,后来又回乡里种田。

豫州在现在河南一带,不和羌人集居地接壤;那么,与羌人部落酋长交朋友,应该是董卓跟随父亲回故乡凉州陇西郡居住以后的事儿。

可见,董卓的父亲董君雅在纶氏县担任县尉的经历,对董卓入仕并没有提供任何帮助。

另外,我们看董卓的哥哥董擢、弟弟董旻,也都是碌碌无为之辈,他们能在史册中露一会儿脸,那是沾了董卓的光。

一句话,董卓能在乱世中坐大,完全是靠他个人的才能和努力。

董卓有哪些方面的才能呢?

首先,董卓的武勇是无须质疑的。

《三国志董卓传》中记“(董)卓有才武,膂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这说明少年董卓其实是个吕布式的人物,力大无穷,上阵杀敌,要携带两袋箭囊,可以在策马驰骋中左右开弓。

其次,要注意陈寿在这里所用的措词——“卓有才武”,董卓不但武勇过人,还很有“才”。

那么,董卓的“才”主要表现在哪方面呢?

《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载,“凉州刺史成就辟(董)卓为从事”,“并州刺史段颎荐(董)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

即董卓曾在凉州刺史衙署和司徒府里面担任“从事”和“掾”。这两种职务都是高级军政长官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主要处理诸多文书往来的事务。

结合我们比较熟悉的曹操司空府和丞相府里担任过从事或掾的人来比较,这些人有崔琰、王朗、陈群、王粲、刘晔、毛玠、贾逵等等。

不难看出,董卓和崔琰、王朗、陈群、王粲这些人一样,都是文化人。

顺带补充一下,后来与董卓过从甚密,以父子相称的吕布也是文化人——《三国志吕布传》记:“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即吕布最先是以主簿身份出道的。

也难怪吕布这么对董卓的胃口,估计,董卓是从吕布身上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

董卓有文化之外,还熟读兵书,有很高的军事理论水平。

我们看《后汉书皇甫嵩传》里董卓和皇甫嵩奉诏进兵讨伐凉州人王国叛乱时的一段记载,董卓和皇甫嵩论兵,说什么“智者不后时,勇者不留决”、“速救则城全,不救则城灭”、“穷寇勿追,归众勿迫”,说得头头是道,致使皇甫嵩难于反驳。

就因为董卓本身就武勇出众,又熟读兵书,通晓兵法,所以,他在并州讨伐反叛的羌人;到凉州与羌人、匈奴人作战;征剿黄巾军;征讨边章、韩遂及先零羌等人,屡建奇功,不服不行。

特别要说一下的是,中平二年(185年)三月,皇甫嵩和董卓共同领兵平叛。四个月之后,皇甫嵩因作战不利而被罢免,而董卓却升为了破虏将军。此后,司空张温接管三辅军区事务,派董卓和周慎等六路出军陇西,结果是“五军败绩,(董)卓独全众而还,屯驻扶风”。

董卓打仗实在太牛了。

董卓除了能打,还非常豪爽。

《三国志董卓传》记,董卓早年在乡下种田时,有羌人部落酋长来他家作客,他家没有酒菜招待,他就把在田中耕田的牛杀了,“与相宴乐”。

《三国志董卓传》还记:“(董卓)从中郎将张奂征并州有功,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悉以分与吏士。”

董卓把朝廷对自己的封赏,全部转赐给手下,豪爽、潇洒,因此深得将士拥戴。

董卓后来官至河东太守,也没有忘记在华阴县隐居的老上级张奂,派哥哥董擢带一百匹缣前去慰问。

可以说,文武双全的才能、豪迈爽直的性格成全了董卓,使他在乱世中迅速崛起,有了自己的地盘、人马和名气。

下面说说董卓为什么能掐准汉少帝刘辩遇难的时间点出现。

这主要是归功于董卓自己的政治眼光,而且,他本人果决善断,不瞻前、不顾后,想干就干,从不犹豫。

先来看看他的政治见识。

董卓进应京后,大将军何进已死,董卓已掌握了实权,他是完全可以继任大将军的,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废除了大将军这一职务,由黄琬任太尉、杨彪任司徒、董卓本人任司空,恢复了三公执政的制度。

这,就是董卓的过人之处,他这是以恢复三公共同执政的制度来安定人心呢。

董卓在洛阳并没有任何政治基础,但他很善于做政治投机,认汉灵帝亲生母亲董太皇太后为姑,不但迅速安定了宫中上下人心,自己也摇身一变,成了个“外戚”!还顺带董太皇太后的侄子董承收归帐下。这一手实在玩得漂亮。

此外,董卓还大力擢用群士,任吏部尚书汉阳周毖、侍中汝南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颙等,以处士荀爽为司空,甚至曾是“党锢人士”的陈纪、韩融,都成为了列卿。

史称:“幽滞之士,多所显拔。”

对于出逃的袁绍等人,董卓也既往不咎,大大方方地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封邟乡侯;任袁术为后将军、封阳翟侯;对于那些与袁绍关系密切的士大夫也都不拘一格予以提拔,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

董卓还为陈蕃窦武及在“党锢之祸”中遇难的党人伸冤,替他们平反,恢复官职和名誉,起用他们的子孙。其中陈蕃之子陈逸被提拔为官,后任鲁国相;窦武之孙窦辅,被桂阳郡举为孝廉。

而对于自己亲友、包括凉州军事集团的成员,以《后汉书董卓传》里面的说法,那是 “(董)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

细看董卓这些政治举措,就知道他能在混乱中顺利接到逃出宫外的汉少帝绝不是撞狗屎运了。

实际上,按照《后汉书何进传》的记载,何进召来的外地部队,除了董卓以外,还有王匡、桥瑁、丁原等几支部队,都驻扎在洛阳周边。

董卓驻军于洛阳城西的上林苑,汉少帝一行出洛阳城后是朝着东北方向去往小平津——董卓遇上汉少帝,不是偶遇;而是董卓遍布了各种耳目机关、安置了大批情报人员,他是从情报人员的情报里分析出汉少帝所在位置的!

明摆着的,谁能在这个混乱的局势中夺回皇帝,谁就能取得左右政局发展的主动权。

但丁原、桥瑁、王匡等人后知后觉,白白让董卓捷足先登了。

董卓掌权之后,确实凶残庸愦,但不能否认他本身的才能。

纵观董卓的崛起之路,其人实不失为乱世中一大枭雄也。

标签: 董卓皇甫嵩袁绍何进汉灵帝吕布

更多文章

  • 董卓入京有三千人马,袁绍有两万人马,力量悬殊,为何最后董卓赢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董卓,袁绍,何进,吕布,袁术,张辽

    董卓入京时仅有三千人,他也不是西凉刺史了,那么,从三百公里外远道而来的文盲董卓,他是如何控制了整个京都呢?我们先从董卓的发家史说起。董卓发家史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甘肃岷县)。虽然他的历史口碑极差,但他这个人在军事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少时行侠乡里,曾游历羌中地区,并结交了一批部族首领。后来他回

  • 董卓最怕此人,即便大权在握,被此人贴脸输出也毫无办法|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宴标签:董卓,平定,叛军,凉州,汉朝,皇甫嵩,文史宴,史说三国

    文/吕航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一些在汉末三国历史上很牛的人物,因为在演义中没有亮相,被大家忽视了,日常怼董卓怼出花来的盖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了解这些人,能够更精准地把握三国历史。本文欢迎转载。人生总是变化莫测。丢失洛阳、夺路狂奔,满头大汗的董卓以为,这下完蛋了!不料还没逃到长安,关东联军已乱作一

  • 三国志11:荀彧为何特别适合当君主?5大明显优势,操作非常顺手

    历史解密编辑:风居住的街道plus标签:荀彧,君主,曹操,吕布,刘备,三国志11

    在游戏里我们会发现,当过君主的人还是挺多的,各个剧本加起来有超过60个人都当过君主。其中当然不乏那些三国时期的知名诸侯,比如我们熟知的曹操,刘备,孙权,吕布等等这些人物,另外的,还有一些冷门人物都在游戏里当了一回君主。特别是那些假想剧本中,这些冷门君主更是特别多。比如《何进包围网》中,严颜,娄圭,陈

  • 曹操空盒杀荀彧,世人都以为曹操奸诈,百年后才知曹操的睿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曹操,荀彧,曹魏,汉献帝,司马懿

    作为我国历史上十分混乱的年代,三国时期的华夏大地可谓战火连天又异彩纷呈,许多谋臣武将悉数登台,他们凭借自己的智谋与武力,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绽放着夺目的光彩。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诸多军阀的崛起也让能臣志士有了更多的选择,为了实现各自的理想纷纷投靠到了心仪的军阀的麾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礼贤下士的曹

  • 黑科技-sp荀彧除了五谋臣,另外的一个好去处!无缘富贵骑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天X蓬标签:荀彧,左慈,张角,陆逊,曹操,天蓬,汉朝,三国,无缘富贵骑

    战略天蓬说:#三国志战略版#大家好!我是天蓬!黑科技-sp荀彧除了五谋臣,另外的一个好去处!无缘富贵骑的选择sp荀彧出现在战场之上的五谋臣富贵骑特别抢眼!战场之上看见sp荀彧出现基本都只是富贵骑!天蓬收到粉丝344区的烎|贺兰春雪小伙伴投稿!天蓬感谢小伙伴的无私分享与支持!小伙伴说他只有sp荀彧组不

  •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厉害?为何很多人认为司马懿厉害?说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一国之君历史标签:张郃,蜀汉,曹魏,汉朝,三国,司马懿,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认为司马懿厉害的人就只有一个原因:以成败论英雄,以结局看历史。但另一个角度来看,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一生只活了54岁,司马懿一生则活了73岁,如果活得久也是理由的话,那谁长寿岂不是谁厉害了。司马懿在历史上的确预言了诸葛亮不能活得太久,也成功地靠消耗战阻挡了诸葛亮北伐,但是他的身上的确有畏蜀如畏虎、死

  • 司马懿篡了曹操天下,可曹操生前留一后手,一举亡了司马懿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司马懿,曹操,魏国,匈奴,艺术家,汉朝,三国

    三国时期吴、蜀、魏三国纷争的故事为后世津津乐道,历经几十年之久,魏国先后灭掉蜀国和吴国,一统天下。曹操的后人也完成了他的遗愿,然而还没等曹操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接踵而至的事变让曹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那就是老年的司马懿迫使曹爽交出兵权,后联合王凌、令狐愚三族一同发动叛乱,赐死曹彪,之后把曹魏的宗室迁往

  • 司马懿临终留一计,千年后被发现败给了诸葛亮?司马懿笑而不语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司马懿,诸葛亮,刘禅,三国,陵墓,天文学家,汉朝

    不得不说,历史有时候就是会有惊人的巧合,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有三家分晋,于是晋国一分为三,而到了同为乱世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则出现了三家归晋,即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最终被司马家族打破而建立了晋朝。当然,此晋朝非彼晋国,而三家归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以老谋深算和心狠手辣著

  • 诸葛亮过世后,他的家族命运如何?诸葛亮和司马懿为何结有姻亲?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孙权,汉朝,三国,诸葛亮,司马懿,诸葛瑾,诸葛恪,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懿兄弟有八人,司马懿是众兄弟中的老二,他兄弟八人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都非常优秀,时人称之为司马八达。其实司马懿的对手诸葛亮也是如此,诸葛家族当时也是人杰辈出,包括诸葛亮在内,诸葛亮这一辈在当时出现三位英杰,分别是诸葛亮、诸葛瑾和诸葛诞,有趣的是诸葛家

  • 司马懿凭什么成为三国最后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司马懿,曹操,曹丕,曹爽,诸葛亮,魏国

    东汉朝与西晋朝之间的三国存世多少年?一说90年(190-280年),另一说96年(184-280年)。眺望浩瀚历史星空,近百年时光如那从云霄倏忽而下亲吻大地的流星,只有一瞬间。但就是这一瞬间,造就了贤士能人井喷,奇谋异策倍出的历史大舞台。台上演出的喜剧、悲剧、惊悚剧......随着时间的流淌越来越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