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献之:为护爱妻拒绝公主求婚,不惜弄伤自己,留下一女当了皇后

王献之:为护爱妻拒绝公主求婚,不惜弄伤自己,留下一女当了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过往烟窗 访问量:4060 更新时间:2024/1/21 10:19:13

公元386年,王献之病重难治,因为他们琅琊王家世代信奉道教,于是就请来道人为他上表章以祛除疾病。上表章的时候,需要病人深刻反思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43岁的王献之深思良久之后,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记得自己曾经犯过其他错误,只记得不应该与郗家离婚。”几年前,因为被新安公主看中,王献之不得不休掉原配妻子郗道茂,一直到病重离世,他都为之痛心不已。一、 王羲之最小却最优秀的儿子王献之是和他父亲王羲之齐名的书法家,他出生于公元344年,是王羲之最小的儿子,也是王羲之七个儿子中书画水平最高的一位,和他的父亲合称“二王”,王羲之被赞为“书圣”,他则被称为“小圣”。

王献之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有一次,他和他的两位哥哥,王徽之和王操之,去拜访吏部尚书谢安。谢安既是当时的朝中重臣,又是王羲之的好友,王徽之和王操之在他面前侃侃而谈,表现得既热情又博学,唯有王献之只是客气地说了几句问候的话。兄弟三人离开之后,有人问谢安对三个人的印象如何,谢安回答道:“小者佳”。相比王徽之和王操之,谢安更认可王献之,原因是“吉人之词寡,以其少言,故知之。”谢安认为有大作为的人少言寡语,王献之恰恰不爱说话,所以认为他必定会出类拔萃。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王羲之七个儿子中,王献之是最杰出的一位。二、 与郗家的婚事王献之的母亲郗璿是东晋辅政重臣郗鉴的女儿,她还有两个弟弟郗愔和郗昙。郗昙有一子一女,女儿郗道茂比王献之大一岁,是王献之的表姐。王献之和郗道茂从小一起长大,两个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了婚嫁年龄的时候,王献之如愿娶得郗道茂为妻。

婚后两个人的生活幸福美满,后来郗道茂为王献之生了一个女儿,取名玉润。可惜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郗道茂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失去幼女之后,她非常悲痛,整天都为此忧伤不已,自此再没有生育过任何子女。可是她没想到的是,还有更让她忧伤的事在未来的日子里等着她。三、 公主横刀夺爱王献之出自魏晋名门世家—琅琊王氏,他又长得一表人才,少年时期就负有盛名,在当时的王公贵族之中很受欢迎,因此也入了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的眼。司马道福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的三女儿,她曾经嫁给大司马桓温的次子桓济,桓济因为不满叔叔桓冲当权,密谋和兄长联手杀死叔叔,结果后来事情败露,桓济兄弟被流放,司马道福于是和桓济离婚了事。离婚后的司马道福看中了当时大家眼中的世家才子王献之,想将他招为驸马。

此时的王献之和妻子感情很好,虽然两个人再没有生育子女,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两个人生活的温馨和融洽。虽然王献之并不想离开自己的妻子,但是皇家之命又难以直接违抗,无奈之下,王献之不惜用灸法烧伤自己的脚,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他想让自己以这种形象让新安公主死心。但是即便如此,新安公主仍然对王献之初心不改,执意要嫁给他。受到皇权逼迫的王献之只好忍痛休妻。此时郗道茂的父亲,也就是王献之的舅舅郗昙已经去世,郗道茂只好含羞带愧地投奔伯父郗愔,不久就抑郁而逝。四、长久思念因为有谢安的赏识,又有皇权的支持,当上驸马之后的王献之官职越做越大,先是当了建威将军,后来当上吴兴太守,不久又入朝担任中书令,是朝中最高的行政长官,地位在丞相之上。新安公主为王献之生了一个女儿,起名神爱。虽然看起来王献之官场得意,家庭生活美满,但是王家的人,从王羲之开始就对功名很是淡泊,王献之显然继承了这一点,权贵荣耀、驸马之名都不曾让他真正欢喜,他的心里始终牵挂着前妻郗道茂,经常给她写信问候,其中最有名的一封信就是《奉对帖》: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虽然我曾经和表姐你每天相对,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是我多希望那样的日子能够再持续下去,让我能够和表姐你白头到老啊!没想到命运乖张到了这种地步,我们被迫生生分离!我对此十分伤心惆怅,什么时候才能像当初那样和你朝夕相处呢?我悲伤地低头悲泣,仰头叹息,可是却又实在没有什么办法!或许只有到我断气的那一天才能和姐姐再次相见吧!五、一生憾事王献之所期待的和郗道茂相见的日子很快就来到了。

公元386年,大概是和新安公主成婚六年后,王献之病重,在医治难愈的情况下,王献之让人请来道人为自己上表章。在反思有生以来所犯的错误时,他沉思良久,终于缓缓回答道:“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这是王献之一直耿耿于怀的事,虽然在书信中多次抒发出来,可是这份痛苦直到临终之际仍然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不久,王献之去世,时年43岁。王献之的女儿王神爱长大之后,嫁给太子司马德宗为妻。公元396年,司马德宗继位,是为晋安帝,王神爱被立为皇后,是为安僖皇后。虽然晋安帝一生从来没说过一句话,凡事不能自理,但是在朝中主事官员的主持下,王献之作为皇后的父亲,还是被追赠为侍中、光禄大夫、太宰,赐谥号为“宪”。

标签: 王献之王羲之谢安王徽皇后

更多文章

  • 王献之书法欣赏《敬祖帖》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王献之,敬祖帖,书法作品,书法欣赏

    王献之书法作品欣赏《敬祖帖》释文:敬祖日夕還山陰,與嚴使君聞,頗多歲月。今屬天寒,擬適遠為當,奈何奈何,爾豈不令念姊,遠路不能追求耳。—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这位大侠临《江州帖》,比王献之更仙!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傅山,草书,毛笔,晋朝,诗人,王献之,江州帖,书法家,书法作品

    扫描图中二维码,一键抢购【原帖】王献之草书《江州帖》【临帖】傅山《临王献之江州帖轴》绫本 174.5x50.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吾当记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迎汝。当具东改枋三四。吾小可者,当自力无湖迎汝。故可得五六十人小枋。傅山临。局部放大推荐好笔|無極|纯羊毫长锋专业毛笔

  • 他是“明代王献之”,20岁的书法水平,文征明40岁都达不到,学魏晋风度可以假乱真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茶,书法,小楷,魏晋,画家,晋朝,文征明,董其昌,祝允明,明代王献之

    文征明、董其昌、包括近代的弘一法师,他们的书法风格都是冲和萧散,充满禅意的。他们用了一生去褪去自己书法中的烟火气,都是在晚年历经世事,在领悟了人生的真谛过后,才实现的这种书境。可是明代有一个店小二,生在三教九流游走的喧闹酒肆之中,二十岁的时候,书法就已经能达到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甚至格调比文征明他们

  • 作为王羲之的狂热粉,李世民为何如此厌恶王献之?米芾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米芾,书法,诗人,晋朝,王羲之,李世民,王献之

    在后世众多学王羲之书法的人当中,李世民凭借自己的狂热,成功占据一席之地,他可以说是王羲之最大的粉头。为了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堂堂天子,不惜派人去智永禅师手里骗。为了给王羲之作传,在全国重金搜购王羲之墨迹三千六百纸。在书法史上,人们一直都是习惯性把王献之和他的父亲王羲之放在一起,并称“二王”。令人

  • 在此件草书中,王献之首创“一笔书”,被乾隆视为“国宝”,米芾临本只有三成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米芾,国宝,草书,诗人,王献之,中秋帖,王羲之,乾隆帝,书法家,书法作品

    2021年,河南卫视在主办的“中秋奇妙游”晚会当中,推出了一支名为“墨舞中秋帖”的舞蹈;以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呈现方式,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中秋帖》闪耀千年的墨色风采。网友感叹:“什么文化自信,我直接文化膨胀”!膨胀都是应该的!这件《中秋帖》可是乾隆“三希堂”镇堂之宝,书法史上的三大顶梁柱,国宝一般的

  • 草书可与赵孟頫比肩的饶介,线条遒逸随势翻转,神韵直追王献之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赵孟頫,王献之,饶介,草书,章草,行草书

    导语:饶介为人倜傥豪放,与当时俊流皆有交往,既有出世之志,又存人世之心。以诗书名世。因其身在异乡为元官,后又易主入张氏政权,所以后人对其褒贬不一。时人称“介之为人倜傥豪放,书似怀素,诗似李白,气焰光芒,烨烨逼人。”元末时期,吴门书坛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元末明初的饶介

  • 王献之的草书,超越王羲之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王献之,王羲之,草书,谢安,米芾,书法史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称二王。这个称谓就已经说明,父子俩很不一样。如果一样的话,苛刻的书法史怎么会容得下两个王呢。王献之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父亲。因此当谢安试探着问的时候,王献之毫不犹豫地给了肯定回答。这种肯定带有艺术家的自负和决绝,不过恰好与世俗习惯相悖,毕竟那是你爹,即使心里那么想,嘴上

  • 世说新语,书法家王献之的两则故事,他为何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王献之,书法家,书法,王羲之,东晋时期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和父亲王羲之书法齐名,后世常将他们并称“二王”。王献之的书法是公认的“无上神品”,一直为历代书家所仰慕仿效。他出身于东晋最显赫的豪门,他的门第和他的书法一样高不可及。生于高门又富有高才,这很容易让别人觉得他高不可攀,也容易让他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如《世说新语·

  • 他是最被低估的书法家,与董其昌亦师亦友,甘心当他的“绿叶”,被称为“明代王献之”!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米芾,草书,书画,诗人,晋朝,董其昌,王献之,书法家,书法作品

    在书法史上,有不少人明明实力超群,却给人留下了水平一般的印象,进而逐渐被遗忘,比如唐代的徐浩、敬客,宋代的范成大,元代的张雨、饶介,以及本文的主角:明代的莫是龙。莫是龙的名字几乎不为人所知,就更不必说了解他的书法成就了,每当人们提起他时,都是作为董其昌的陪衬。莫是龙,字云卿、廷韩,号秋水、后明、玉关

  • 王献之因为长得太帅,被公主看中,强迫他与妻子离婚娶自己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离婚,王衍,晋朝,王献之,王羲之,乌衣巷,书法家,艺术家

    公元386年,驸马爷王献之躺在病榻上,艰难地说出了人生最后一句话“这一生唯一的遗憾,就是与前妻离婚!”“一代书圣”美男子王献之,娶到公主,官拜宰辅,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对前妻念念不忘。风度翩翩的倜傥公子王献之,一生迷倒美女无数。在人生终点忏悔一生得失之际,唯一让他难以释怀的,是与前妻郗道茂离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