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为何支持曹操杀吕布,而不是收编?分析历史背景和战略考虑

刘备为何支持曹操杀吕布,而不是收编?分析历史背景和战略考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威言晓史 访问量:4264 更新时间:2023/12/18 21:52:52

刘备其实并没有说吕布不可留,只是提起丁原、董卓往事,暗示曹操杀之。吕布的宿命其实早已注定,就算刘备不劝曹操杀吕布,其他人也会建议曹操杀吕布的,我认为吕布之死既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是刘备、曹操的私心使然。至于说究竟是什么让刘备暗示曹操“吕布不可留”,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吕布生平,屡杀旧主

一负丁原

吕布,字奉先,出生于并州五原郡,并州这个地方基本算是汉王朝较为偏远的地带,当地人比较悍勇,吕布就是其中典型的武者,史称吕布“弓马娴熟、臂力过人”,他在军中很快脱颖而出,中平六年的时候,时任并州刺史的丁原非常看重吕布,认为其“骁勇可倚”,对其委以重任。后董卓入京诛杀宦官,执掌大权,与丁原的矛盾日益明显,如此,董卓仅以利诱就让吕布倒戈,丁原遂冤死在自己最器重的心腹手中,而吕布则因诛杀旧主之功被任命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二负董卓

起初,吕布在董卓帐下很是得意,然而,吕布在董卓帐下也未能长久,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时,吕布被迫随董卓西迁长安,内心对追随董卓的前景已经产生了动摇,这个时候恰逢吕布与董卓爱妾有染,董卓险些怒杀吕布,两人关系遂跌入冰点,吕布这时已经深感恐惧,王允等人得知后便劝其诛杀董卓,吕布果然应允,再次背叛了自己的恩主。杀掉董卓后,吕布因功升任奋武将军,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

吕布反复背叛自己的上级,毫无忠义可言,于公来讲,刘备不认为收降吕布是个正确的决定,因为这样的人,难保将来不会再次背叛自己的主人。

二、吕布负恩,结私怨于刘备

长安政变后,王允一波瞎操作逼反了董卓旧将,吕布遂被逐出长安后,四处流亡,袁术袁绍均不能容他,最后,吕布采纳陈宫的建议,利用曹操东征徐州的时候夺取了兖州,后又为曹操所败,辗转流浪至徐州投奔刘备,在到处都不受欢迎的情况下,刘备不顾吕布恶名依然接纳了吕布。可是吕布不知感恩,竟然利用刘备南下攻打袁术的时候,反客为主,占据了徐州,刘备被迫退守小沛。最后吕布在徐州败亡,被曹操俘杀。

对刘备来说,徐州不仅是他首个获得的根据地,更是他得意立足于诸侯的资本,这里对刘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吕布非但不感激刘备的收留,还抢了人家的地盘,不但使其讨伐袁术的行动失败,而且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刘备自然恨吕布,因为无论是谁都不能容忍恩将仇报的行为,刘备依然是如此。

由此可知,刘备于私心,有大仇与吕布。

二、吕布悍勇,备恐其为操所用

吕布虽然有勇无谋,但放眼当时的乱世,能在武艺上胜过吕布的人并不多,如果曹操能用吕布为骑兵将军,曹操无疑是得了一员大将。刘备虽然失去了徐州,暂时寄身于曹操,但刘备心中是有野心和志向的,他并不打算长期听命于曹操,现在的刘备只是暂时利用曹操安身而已,只要时机成熟,刘备是要离开曹操阵营的,所以刘备在思考吕布杀或不杀的问题上,更倾向于不让曹操得到吕布,以避免将来的对手过于强大。

由此可知,刘备于私心,恐曹操添虎豹

三、吕布盛名,曹操本就忌惮之

吕布除了与刘备有私仇外,与曹操也是战场上的老对手。在曹操起兵于兖州的时候,吕布就觊觎起曹操的地盘,当曹操率部攻打陶谦的时候,吕布干脆入主兖州,弄得曹操差点老巢不保,只好放弃夺取徐州的计划,转身收拾吕布,双方大战多时,弄得兖州生灵涂炭,虽然击败了吕布,但曹操也失去了得到徐州的最好机会,反倒是刘备白白占了徐州,曹操焉能不恨吕布。

后来吕布成了徐州的主人,曹操与之再次大战,这场战争可谓是中原归属的战争,曹操击败吕布才奠定了他称雄中原的基础,对于这个一直以诸侯之名与他作战的老对手,曹操不可能像对待普通将领那样对待吕布,所以曹操在考虑是否用吕布为将的时候,肯定也会考虑吕布的忠诚度,试问,以曹操这样多疑的人,怎么能安心使用吕布呢?刘备这个时候公开提出丁原、董卓往事,正好应对了曹操内心深处的担忧。

由此可知,曹操多疑,必不敢信任吕布,刘备所言正合曹操心意。

无论吕布降与不降,他的宿命都是一死,与其贪生求饶,不如学张辽大义赶死,也许这样还能留下一段美名。

标签: 刘备吕布董卓丁原曹魏三国诗人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曹操处死吕布时,郭嘉明明就在身旁,为何偏要征求刘备意见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兄弟标签:曹操,吕布,刘备,郭嘉,董卓,诗人,五虎上将

    斩杀吕布,曹营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就连郭嘉也是如此,但这口恶气,不能留在自己人身上,只能留在别人身上,现在看来,还是刘备最好。既然如此,曹操为什么没有询问郭嘉的意见?何必去求刘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曹操为何不问郭嘉?首先,早已知道郭嘉的答案。郭嘉是军师,一直都在他的身边,尤其是在进攻吕布坐镇的下邳城

  • 人到中年,开始读懂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吕布,刘备,曹操,董卓,萧峰,袁绍

    人到中年,我开始尊重吕布。在大多数三国读者眼中,吕布并不是值得赞美的人物——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是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还是忠孝仁义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吕布都不太值得赞美,甚至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毕竟《三国》里英杰辈出,或才貌出众,或个性昭然,或终成霸业,或功败垂成……恨不得人人都是一本书,恨不得为每个人

  • 曹彰三个回合大败刘封,曹操麾下有几人能做到?连庞德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无声告白PLUS标签:曹彰,曹操,庞德,刘封,徐晃

    曹操麾下猛将众多,三国二十四名将出身于曹营的就有典韦、许褚、夏侯渊、夏侯惇、张辽、张郃、庞德、徐晃、张绣和邓艾十人,除了张绣在演义中武力并无过人之处和邓艾是三国后期人物之外,其余八人莫不是武力强悍的猛将。其实还有一人足以跻身其中,此人就是曹操之子曹彰,演义中称其为:“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

  • 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三国时期曹丕如何在夺位之战中打败曹植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曹植,曹彰,曹丕,曹操

    盘点三国时期曹丕在夺位之战中胜出的原因,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曹丕为什么会在曹操众多儿子之中脱颖而出当上皇帝呢?而且曹操那么喜欢曹植,曹丕怎样打败曹植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曹丕为什么能打败曹植,喜欢的小伙伴点个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五 曹丕比曹植更有见识三国时期曹操其实最开始看中的继承

  • 歌伎出身嫁给曹操,生下三个优秀的儿子——曹丕、曹彰、曹植!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曹操,曹丕,曹彰,曹植

    今天咱们要说的是曹丕、曹植的妈妈,曹操的媳妇,有三国第一夫人、三国第一贤后之称的卞夫人。看看卞夫人的丈夫和儿子,就知道这肯定是一个贤妻良母,然而这位卞夫人的出身却有点低——“本倡家”,也就是歌舞伎。史书记载:“武宣卞皇后,琅邪开阳人(山东临沂),文帝母也,本倡家。”倡家,意思就是倡伎之家,汉代专门从

  • 汉中之战,曹彰增援曹操,击败刘封,如果遇到马超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曹彰,马超,刘封,张郃,汉朝,诗人,曹操手下

    曹彰虽然性情粗鲁,但他可不是个傻子,他脑子够用得很,他那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掂量得很清楚,他才不会去招惹马超呢。曹彰奉命来增援,首先对战的是刘封。这次战斗是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中。仅用了三个回合,曹彰就把刘封给打跑了。这是当着他爹曹操的面,这个脸子必须要争,所以曹彰是倾尽全力地打。曹彰最大的战功就

  • 《五虎定三国》第十三回:入蓟都曹彰暴毙战邺城许褚被摛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曹彰,许褚,臧霸,马超,张飞,张郃,五虎定三国,三国,汉朝

    且说曹丕于蓟城设行宫,以曹彰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曹彰得臧霸八万精兵,合许褚、张郃残部,共三十万大军,一时雄心勃发,以天下之重自任。上奏曹丕,欲率军与张飞、马超一决雌雄,反攻冀州。遂调兵二十万,率许褚、臧霸、钟会、邓艾、陈泰、王经、田豫、牵招八将于晋阳,准备与张飞、马超决战。张飞、马超攻略冀州全

  • 曹操死后,曹彰回来时,曹丕的确有些害怕,曹彰为什么不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山川标签:曹彰,曹操,曹丕,董卓

    曹操死时,曹彰回来,当时曹丕的确有些害怕,因为曹彰的战斗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不反曹丕呢?有这么几点原因。一、曹彰的志向曹丕,曹植,还有曹彰都是同母兄弟,曹操曾经对他们三个很看好,也很器重,所以就培养他们读书,曹丕和曹植都很热爱读书,曹彰喜欢什么呢?他看到书就烦,当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曹操就不再逼他

  • 如果曹操选曹彰曹植接班,是刘协中兴东汉,还是刘备孙权变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曹操,曹彰,曹植,刘备,孙权,董卓

    三国三大枭雄的继任者中,个人能力最强的是曹丕,继位没有悬念的是刘禅,最倒霉的是孙亮——十岁继位,十五岁亲政,十六岁被贬,十八岁莫名其妙地死去。孙权七十一岁挂掉,孙亮十岁继位,说明这父子相差六十一岁,在医学极不发达的古代,碧眼紫髯(正史有记载,张辽见过)、嗜酒如命的孙权能以六十岁高龄制造黑发黑眼的孙亮

  • 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冲,到底谁更适合当曹操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操,曹冲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曹孟德虽然未在有生之年登上帝位,却也算是十足的掌权着,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其一生风光无限,算是三个领导人中活得最好的了,占据的疆土也最大。曹操的一生有二十五个儿子,最为大家熟知知的也就只有五位儿子,他们分别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冲,今天我们且论论谁才是曹操最适合的接班人。曹昂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