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门楼上,刘备为何要坚决主张杀掉吕布?其实和吕布的人品无关

白门楼上,刘备为何要坚决主张杀掉吕布?其实和吕布的人品无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2986 更新时间:2024/1/20 20:32:16

刘备之所以要在白门楼提醒曹操杀掉吕布,其实并不是因为刘备记恨吕布偷袭了他的徐州,并不是因为刘备觉得吕布人品差,而是另有缘由!

吕布与刘备

讲道理,刘备这个人其实是非常聪明的,看问题都是站在利益的角度!所以即便吕布害死了丁原,后来又背叛了董卓,但是当吕布前来投靠刘备时,他根本就没想过要除掉吕布,他还想着团结吕布,一起对抗曹操和袁术

单从刘备接受吕布的投靠,其实就说明,什么人品问题,道德问题,都是虚的,说白了,还是得看利益!此时的刘备,虽然号称是徐州牧,但是他并未能完全控制徐州,实力算不上强大,所以他需要吕布来帮助他,增长他的实力,所以他愿意接受吕布,根本不管吕布之前的劣迹!

事实上,吕布这个人的个人品德确实算不上有多好,刘备收留了他,结果他还想着咬刘备一口。当刘备出兵和袁术交战时,吕布直接率军偷袭了徐州,占领了刘备的老巢,连刘备的老婆家人都被吕布给活捉了。吕布端刘备老巢的这一手,直接把刘备军队搞得崩溃了,最终在和袁术的对战中落败,而且在败退后竟然无处可去,爆发了巨大的粮食危机。可以说,吕布可是把刘备给坑惨了。

按照正常人的思路,吕布忘恩负义,干了这么恶心的事情,刘备肯定得找他拼命,但是刘备却按捺住了自己的不满,直接向吕布请降,这令人非常意外且憋屈!

《三国志》:备败走海西,饥困,请降于布。布又恚术运粮不复至,乃具车马迎备,以为豫州刺史,遣屯小沛。布自号徐州牧。

在憋屈的情绪背后,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刘备这人,乃是真正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即便吕布如此待他,为了能够生存,他也愿意拉下脸面,向吕布请降,令人佩服。而当时吕布的想法呢,其实和当年刘备的想法差不多,都是想要拉拢对方为己所用,因为徐州这个地方,乃是四战之地,周边的敌人非常多!

按照正常人的思路,吕布忘恩负义,偷袭了刘备,怎么可能还能允许刘备活下来,他难道不知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事实上,到了他们这种地位,考虑的事情已经是不单纯地看个人行为与个人品德了,而且更加看重这背后的利益!吕布又不傻,他抢夺了刘备的地盘,怎么可能不知道刘备记恨他?但是为了抵抗袁术,为了让自己的实力更加强大,吕布必须得拉拢刘备,和刘备合作,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刘备这边呢,其实也是非常有远见的,他知道自己实力太弱,不能单独生存,只能和其他势力捆绑在一起。曹操那边太精明,袁术那边野心太大,只有吕布智谋不足,可以暂时当作依靠,所以他选择了和吕布联手,期间两人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两人还曾联手吓退了袁术的进犯,这便是大家熟知的“辕门射戟”!吕布和刘备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对抗曹操和袁术,所以两人都抛下了各自的成见,愉快合作。但随着一件小事的发生,两人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

《英雄记》:建安三年春,布使人赍金欲诣河内买马,为备兵所钞。布由是遣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等攻备。九月,遂破沛城,备单身走,获其妻息。

建安三年,刘备的军队抢夺了吕布买马的金钱,于是吕布派高顺和张辽去进攻刘备。本来这是一件可以协商的小事,但吕布小题大做,直接让高顺和张辽进攻,把刘备打得大败,最终只能逃亡曹操处,妻子儿女又一次被吕布俘虏。这件事情其实给了刘备很大的打击,原本他和吕布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但是因为一件小事,吕布大动肝火,把刘备的老巢又一次给端了,这就让刘备不得不思考退路了!

刘备的实力才刚刚恢复,稍微有点加强,吕布就给他来了一次犁庭扫穴,让他数年的努力化为泡影,这如何受得了?偷袭徐州,吕布坑了他一次,进攻沛城,吕布又坑了他一次,再这样合作下去,刘备永远不可能做大,所以刘备这一次并没有再向吕布请降了,放弃了和吕布合作的打算,转而去投靠了曹操。自此,吕布和刘备的合作关系,正式宣布完蛋!

可以看到,吕布和刘备两人,之前虽然都对对方不满,但是由于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目标,所以他们并没有彻底闹掰。什么人品问题,道德问题,其实都是摆在明面上拿来攻击他人的手段,两人真正的相处,还是得看背后的利益!白门楼上,刘备劝曹操杀掉吕布,也是相同的道理!

刘备劝杀吕布

刘备联合曹操,双方一同出兵进攻吕布,而在听说两人联合进兵后,吕布其实也知道自己并不是他们的对手,恰逢曹操给吕布写了一封劝降书,分析了利弊,所以吕布原本是打算投降的,结果陈宫死活不愿意,把投降之事给闹掰了。

曹操见劝降不成,只能强攻,最终攻破下邳城,俘虏了吕布!关于俘虏吕布的这个情节,三国演义说吕布是被手下给绑了投降的,但是正史中其实吕布是主动投降的!

《后汉书》:布与麾下登白门楼。兵围之急,令左右取其首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

吕布虽然是主动投降的,但他还是被绑到了曹操面前。刚开始吕布还嘴硬,说自己不是打不过曹操,而是因为手下人的背叛,后来发现形势不对,吕布立马改了口风,开始当着众人面,向曹操请降!

《三国志》: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

吕布都如此赤裸裸地表忠心了,曹操自然是不能直接杀吕布了,因为杀降不降嘛!在古代,如果敌人愿意投降,一般都会放敌人一条生路,这不仅能为自己赢得好名声,而且会让其他抵抗者减弱抵抗心理!所以说,此时面对吕布的请降,曹操犹豫了,到底该如何处置吕布呢?

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开口了,用丁原和董卓的事情提醒曹操,坚定了曹操处理吕布的决心,令吕布大为恼火!

《三国志》: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于是缢杀布。

大家注意一个细节,从《三国志》的原文来看,当时的曹操其实还在自己思考,到底该怎么办,他并没有主动向刘备询问意思。但是刘备却主动站出来说话,拿丁原和董卓之事来提醒曹操,这其实就说明,刘备乃是故意发话,要逼死吕布的!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何要这么干呢?难道他还记恨吕布偷袭了他的徐州?

事实上,我们从之前吕布和刘备的关系来看,虽然刘备对吕布不满,但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其实是可以放下这些不满的,即便吕布偷袭了他的老巢,占领了徐州!刘备是一个非常看重利益之人,他之所以坚决主张杀掉吕布,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利益原因,要是让吕布活下来了,对刘备的威胁会非常大!

首先、吕布这个人的实力非常强,眼下他虽然被曹操抓获了,但是吕布还要许多部下散布在外,如果曹操接受了吕布的投降,那么曹操的实力将会剧增,这会威胁到刘备的扩张。

其次、吕布手下的人才特别多,比如这个高顺!高顺非常善于练兵,手下有一支陷阵营,虽只有七百人,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经常是战必胜攻必克,刘备就曾经吃过这支军队的亏,被高顺打得大败,就算是曹操派来夏侯惇支援,仍然不是高顺的对手,足见高顺有多么的厉害。吕布有如此厉害的人才,若是曹操接受了吕布的偷袭,那么高顺势必也会成为曹操的手下,到时候高顺再帮曹操训练出更多的陷阵营,那么这仗还怎么打?刘备势必一直被压在曹操手下,没有反抗余地!

基于这些利益考量,刘备是肯定不愿意吕布活下来的,因为吕布活下来,曹操的实力将会增长更快,而曹操做大,非常不利于刘备发展,所以刘备为了自己的利益,是肯定不允许曹操接受吕布的偷袭的!

既然刘备是为了利益,那么曹操呢?难道曹操看不懂刘备的心思?事实上,曹操也知道接纳吕布的好处,但是他接纳吕布也有一个很大的坏处,那就是吕布手下和曹军手下的仇恨比较大,连夏侯惇的眼睛都是吕布手下搞瞎的,曹操怎么敢接受吕布的投降?所以说曹操虽然知道接纳吕布有好处,但也怕影响曹军众人的心思,怕对不起夏侯惇这些功勋元老,只能以吕布人品不行的理由将其诛杀!

结语

综合来看,刘备在白门楼之所以要提醒曹操除掉吕布,而曹操也愿意以吕布人品不行的理由除掉他,其实并非表面这么简单!背叛丁原、击杀董卓虽然并不光彩,但这并不是处死吕布的真正原因,这背后都是利益的考量,刘备担心吕布投降后曹操变得更强大,所以要吕布死,曹操担心接受吕布投降,得罪曹军内部功勋,怕军心动荡,所以要杀吕布!这都是利益使然,和个人品德的关系并不大!

标签: 刘备吕布曹操袁术董卓三国汉朝

更多文章

  • 张飞为何敢骂吕布为“三姓家奴”,关羽却要称吕布为“吕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纪萍趣闻标签:张飞,吕布,关羽,三国,汉朝,吕将军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在《三国演义》的人物设定里,张飞是“莽张飞”,粗鲁、爽直,心直口快,又天不怕、地不怕,天塌下来当被盖,地塌下去当床睡,管你什么“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开口就一句“三姓家奴休走,吃俺老张一矛!”书里面的张飞叫得欢,观书的读者读得爽,这书才够热闹,够好看!您想想啊,吕布是“三国世

  • 刘备为何支持曹操杀吕布,而不是收编?分析历史背景和战略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威言晓史标签:刘备,吕布,董卓,丁原,曹魏,三国,诗人,曹操手下

    刘备其实并没有说吕布不可留,只是提起丁原、董卓往事,暗示曹操杀之。吕布的宿命其实早已注定,就算刘备不劝曹操杀吕布,其他人也会建议曹操杀吕布的,我认为吕布之死既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是刘备、曹操的私心使然。至于说究竟是什么让刘备暗示曹操“吕布不可留”,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吕布生平,屡杀旧主一负

  • 曹操处死吕布时,郭嘉明明就在身旁,为何偏要征求刘备意见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兄弟标签:曹操,吕布,刘备,郭嘉,董卓,诗人,五虎上将

    斩杀吕布,曹营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就连郭嘉也是如此,但这口恶气,不能留在自己人身上,只能留在别人身上,现在看来,还是刘备最好。既然如此,曹操为什么没有询问郭嘉的意见?何必去求刘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曹操为何不问郭嘉?首先,早已知道郭嘉的答案。郭嘉是军师,一直都在他的身边,尤其是在进攻吕布坐镇的下邳城

  • 人到中年,开始读懂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吕布,刘备,曹操,董卓,萧峰,袁绍

    人到中年,我开始尊重吕布。在大多数三国读者眼中,吕布并不是值得赞美的人物——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是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还是忠孝仁义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吕布都不太值得赞美,甚至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毕竟《三国》里英杰辈出,或才貌出众,或个性昭然,或终成霸业,或功败垂成……恨不得人人都是一本书,恨不得为每个人

  • 曹彰三个回合大败刘封,曹操麾下有几人能做到?连庞德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无声告白PLUS标签:曹彰,曹操,庞德,刘封,徐晃

    曹操麾下猛将众多,三国二十四名将出身于曹营的就有典韦、许褚、夏侯渊、夏侯惇、张辽、张郃、庞德、徐晃、张绣和邓艾十人,除了张绣在演义中武力并无过人之处和邓艾是三国后期人物之外,其余八人莫不是武力强悍的猛将。其实还有一人足以跻身其中,此人就是曹操之子曹彰,演义中称其为:“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

  • 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三国时期曹丕如何在夺位之战中打败曹植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曹植,曹彰,曹丕,曹操

    盘点三国时期曹丕在夺位之战中胜出的原因,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曹丕为什么会在曹操众多儿子之中脱颖而出当上皇帝呢?而且曹操那么喜欢曹植,曹丕怎样打败曹植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曹丕为什么能打败曹植,喜欢的小伙伴点个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五 曹丕比曹植更有见识三国时期曹操其实最开始看中的继承

  • 歌伎出身嫁给曹操,生下三个优秀的儿子——曹丕、曹彰、曹植!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曹操,曹丕,曹彰,曹植

    今天咱们要说的是曹丕、曹植的妈妈,曹操的媳妇,有三国第一夫人、三国第一贤后之称的卞夫人。看看卞夫人的丈夫和儿子,就知道这肯定是一个贤妻良母,然而这位卞夫人的出身却有点低——“本倡家”,也就是歌舞伎。史书记载:“武宣卞皇后,琅邪开阳人(山东临沂),文帝母也,本倡家。”倡家,意思就是倡伎之家,汉代专门从

  • 汉中之战,曹彰增援曹操,击败刘封,如果遇到马超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曹彰,马超,刘封,张郃,汉朝,诗人,曹操手下

    曹彰虽然性情粗鲁,但他可不是个傻子,他脑子够用得很,他那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掂量得很清楚,他才不会去招惹马超呢。曹彰奉命来增援,首先对战的是刘封。这次战斗是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中。仅用了三个回合,曹彰就把刘封给打跑了。这是当着他爹曹操的面,这个脸子必须要争,所以曹彰是倾尽全力地打。曹彰最大的战功就

  • 《五虎定三国》第十三回:入蓟都曹彰暴毙战邺城许褚被摛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曹彰,许褚,臧霸,马超,张飞,张郃,五虎定三国,三国,汉朝

    且说曹丕于蓟城设行宫,以曹彰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曹彰得臧霸八万精兵,合许褚、张郃残部,共三十万大军,一时雄心勃发,以天下之重自任。上奏曹丕,欲率军与张飞、马超一决雌雄,反攻冀州。遂调兵二十万,率许褚、臧霸、钟会、邓艾、陈泰、王经、田豫、牵招八将于晋阳,准备与张飞、马超决战。张飞、马超攻略冀州全

  • 曹操死后,曹彰回来时,曹丕的确有些害怕,曹彰为什么不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山川标签:曹彰,曹操,曹丕,董卓

    曹操死时,曹彰回来,当时曹丕的确有些害怕,因为曹彰的战斗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不反曹丕呢?有这么几点原因。一、曹彰的志向曹丕,曹植,还有曹彰都是同母兄弟,曹操曾经对他们三个很看好,也很器重,所以就培养他们读书,曹丕和曹植都很热爱读书,曹彰喜欢什么呢?他看到书就烦,当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曹操就不再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