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策之死背后的谜团,是郭嘉派的刺客,还是江东豪杰的暗杀?

孙策之死背后的谜团,是郭嘉派的刺客,还是江东豪杰的暗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凡读史 访问量:2782 更新时间:2023/12/9 10:06:57

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可见孙策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孙策17岁那年(公元191年),父亲孙坚攻黄祖过程中战死,此后孙策开了纵横江东的模式。短短几年时间,横扫江东六郡,为后来的孙吴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公元200年,年仅26岁的孙策英年早逝,如此勇猛的孙策为何会突然死去?

官方记载——许贡门客刺杀而死

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以上是孙策死亡官方记载,见于《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孙策是死于许贡门客刺杀。许贡本来是吴郡太守,被孙策击败后让出了地盘,仍然积极找机会夺回吴郡。他向朝廷上表,认为孙策骁勇冠世,指出放任孙策势力坐大,对中央政府以及曹操来说将终成大患,提出以皇命召孙策进京的主张。

此表被孙策截获,孙策找许贡来对质,许贡推说没有上表,孙策于是命令武士将许贡绞杀。建安二年夏(公元197年),朝廷已经任命陈瑀为新任吴郡太守,因此许贡之死不会晚于建安二年。许贡生前有很多门客,这些人不忘许贡的恩情,决计替他报仇,所以才有了公元200年,门客刺杀孙策的事情。

官方的记载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但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时间,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孙策是什么时候杀了许贡,但许贡应该在197年就已经死掉了。而门客报仇却是在公元200年,三年的时间,似乎有点长。

野史记载两种死因——照镜子、杀于吉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孙策被刺杀后,受伤很重,接着对张昭、孙权等人托付后事之后,当天夜里就死去了。但裴松之注引《吴历》、《搜神记》还有孙策之死的其他记载:

《吴历》载:孙策受伤后,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以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也不能动怒。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人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怎么能建功立业呢!”奋起虎威,推几怒吼,创口迸裂。当夜死去。

《搜神记》载:孙策杀死了一个叫于吉的方士,此后,每一独坐,都感到于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恼火。这次调治箭伤刚有起色,引镜自照,又见于吉立在镜中,回头看,不见于吉,如是再三。孙策摔破镜子,奋力大吼,伤口崩裂而死。

这两种记载,有两个共同点:第一,都是基于孙策被刺客射中了脸颊,这都侧面证实了孙策被刺杀的事实;第二,这两处记载都有孙策照镜子后,发怒大吼死去。相比较而言,《搜神记》似乎有点神秘,而《吴历》则更靠谱一点,但陈寿都没有记载,因此他认为都不可信。

阴谋论——郭嘉或者孙策的敌人派人刺杀

郭嘉派人刺杀孙策,这个脑洞的确开得有点大,但确实有迹可循,因为郭嘉似乎早就料到孙策会被刺杀死亡。还是呼应《三国志》孙策之死的记载,当时孙策已经扫平江东,准备伺机北进,趁曹操、袁绍在官渡对战的时候,偷袭许都,把汉献帝迎到江东。正在调兵遣将呢,结果遭遇刺杀身亡。

据《三国志·郭嘉传》记载,当时曹操和部下听说孙策计划进攻许都,很多人非常恐惧,只有郭嘉说了这样一段话:"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郭嘉这段话意思是说,孙策几年之间横扫江东,所诛杀的都是英雄豪杰,这些人都有忠心耿耿的属下,孙策杀戮太重,肯定有人想报仇。而孙策这个人轻率而不防备,一旦有刺客刺杀他,孙策肯定会死于匹夫之手。果然,不久孙策被人刺杀。

问题的关键在于,郭嘉刚刚发表完这段议论不久,孙策就被刺杀了。说郭嘉料事如神,他看出孙策轻而无备、喜欢一个人打猎等等习惯,但他怎么能认定孙策马上会被刺杀。所以才有人提出,所谓的“许贡门客”很有可能就是曹操、郭嘉派去的,因为曹操承受不起孙策背后的进攻。

当然,以上的推测并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所以只能是一种猜想。因此,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许贡门客”其实是江东豪强派出的。动机在于,孙策崛起太过迅速,而且还将进军北方中原,这损害了地方豪强的利益,所以有很多人想致孙策于死地。

孙策临死,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把这个“锅”甩给了已经死去好几年的许贡,这样不会再发生冲突。而且孙策之所以最后选择了孙权为接班人,也是考虑到孙权虽然对外扩张不行,但是治理地方还是很有水平的。此后孙权的重心,也果然放在了修理内政,发展地方。

孙策之死实在太过突然,所以人们总会产生各种怀疑。但是一句话就可以给孙策之死下个结论——性格决定命运!陈寿评价孙策“轻佻果躁”,郭嘉说孙策“轻而无备”,都是在批评孙策作为一个统帅,不够持重,经常以身犯险,所以才会早死。这简直和他的父亲孙坚一模一样,恐怕这就是宿命吧……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标签: 孙策郭嘉刺客曹操孙权江东于吉汉朝三国

更多文章

  • 孙策为何能轻松拿下长江天险?(顶级士族庐江周家为啥站队袁术)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孙策,袁术,周瑜,太守,孙坚,刘繇

    听说孙策要出征江东,沿途前来投奔的人已是络绎不绝,抵达历阳之时队伍已经壮大到了五、六千人(比至历阳,众五六千)为了免除后顾之忧,孙策知会吴郡都尉朱治,将自己的母亲从曲阿经历阳转移到后方的阜陵城(策母先自曲阿徙於历阳,策又徙母阜陵)孙策取江东的另一大助力朱治也开始浮出水面。朱治,字君理,丹杨人。朱治也

  • 袁术一直提防孙策,却借兵让其进军江东,为何放任孙策去一统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孙策,袁术,刘表,江东,借兵,汉朝,曹操手下

    汉末三国时期的猛将,除了吕布马超、关羽、张飞、赵云、许褚等人,孙策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位。对于孙策的骁勇,《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称其勇猛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孙策:“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曹操则表示:“猘儿,谓难与争锋。”至于孙策的主公袁术,则感叹

  • 孙策的3大缺点:忌人、好杀、轻率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孙策,袁术,刘备,于吉,孙坚,孙权,汉朝,三国志

    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给“小霸王”孙策评语,其中对孙策的褒奖之词可谓非常高了。记得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对孙策那真是心向往之,非常的喜爱和崇拜。正史中《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孙策的评价也很高:“为人美姿颜

  • 孙策、孙权、陆逊往事,血海深仇也可化解,但前提是孙策必须得死

    历史解密编辑:少左史标签:孙策,孙权,陆逊,袁术,东吴,汉朝,曹操手下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上面这句话是建安5年,孙策在狩猎时被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杀,重伤将死时对二弟孙权所说,千万不要把这句话简单理解为孙策在总结自己与弟弟孙权之间的优势与劣势,事实上,孙策这段话是在向孙权

  • 三国志11:这才是最被策划低估的武将,带着几百人打得孙策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我为王标签:孙策,吕布,刘备,曹彰,高顺,曹操手下,三国志11

    三国志11这才是最被策划低估的武将,带着几百人打得孙策没办法。这个角色就是陈登。统帅也不低,带着几百人仗着地方势力,在广陵打得孙策没想法,一度还准备出兵灭江东,结果身死功灭。陈登严重低估,他智力90政治85差不多。他是因为当地士族,为政确实也得民心支持,所以能够得到当地士兵人民鼎力支持,可以围困吕布

  • 孙策带领几千人马打下江东基业,为何曹操却不认可他?

    历史解密编辑:大超说历史标签:孙策,曹操,孙坚,平定,丞相,诗人,东汉,汉朝,江东基业

    孙策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将,他用数千人马打下了江东的基业,成为历史上令人敬仰的英雄。然而,在《三国演义》的“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却并不认为孙策是真正的英雄。那么,孙策为何在曹操眼中依然算不得英雄呢?首先,孙策达不到与曹操平起平坐的高度。曹操是自己一步步努力成为的汉朝丞相,他的成就和能力都较为出色。虽然

  • 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东吴政权,把首都建在哪里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孙权,刘备,孙策,孙皓,三国,汉朝,东吴政权,五虎上将

    公元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称帝,并定都于武昌(今湖北鄂城),但是在同年9月,孙权又下令将都城迁往建业(今南京市)。建业被称为六朝古都,而孙权的东吴也是第一个在建业建立都城的。公元210年的时候,孙权将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刘备在去拜访孙权路过秣陵的时候,发现这里是一个好地方,于是就向孙权建议

  • 李术:不满孙权继承孙策王位,结局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孙权,孙策,李术,曹操,太守,献帝,汉朝,史说三国

    孙策为孙权长兄,孙策选定孙权为继承人,孙策死后孙权如愿继位,事实也证明孙策没有看错人,孙权完全可以掌控全局,任人唯贤。他不仅能举贤任能,而且有本事把父亲的老部下,与哥哥的部下以及好朋友,都团结在一起,除了李术一人以外。李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当初孙策奉袁术之命攻陷庐江,杀死了庐江太守陆康,陆家是江东第

  • 她靠美貌俘获孙权,从罪臣之女到一国之后,死因却令人唏嘘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孙权,孙亮,皇位,吕雉,东吴,三国,汉朝,孙鲁班

    公元243年,62岁的孙权喜欢上了一位19岁的少女潘淑。孙权对潘淑宠爱万分,册封她为唯一的皇后,可是她却在成为皇后一年后就去世了,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孙权后宫中一共有13位嫔妃,其中最为宠爱的是步练师和潘淑。孙权57岁那年,心爱的女人步练师病逝,孙权每日郁郁寡欢,他开始重新为自己挑选后宫佳丽,可是迟迟

  • 三国真相:曹操、刘备、孙权究竟谁才是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阿星说史标签:刘备,孙权,曹魏,蜀汉,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争夺天下,各自声称自己是汉朝的继承者。那么,究竟谁才是正统呢?本文从历史、法理、道德等方面分析了三国各方的合法性和正义性,揭示了三国真相。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曹魏是最有资格继承汉朝的政权。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是汉献帝刘协的女婿,也是汉朝丞相曹操的嫡长子。曹操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