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融乃天下名士,因触怒曹操,结局令人不胜惋惜

孔融乃天下名士,因触怒曹操,结局令人不胜惋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4016 更新时间:2024/4/13 23:06:48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官员、一代名儒、能诗善文,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孔融年少时便才华显露,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孔融让梨。说的是孔融四岁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理应该拿小的。”他的话让人啧啧称奇。《三字经》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

孔融十岁时跟随父亲来到了京城洛阳。当时,有一个叫李膺的名士在洛阳任职,孔融听说李膺名气很大,就登门去拜访,为了见到他,孔融对李膺的门人说: “我是李君的亲戚。” 守门人通报后,李膺让他进去。李膺一看,不认识,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生之谊,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孔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据记载孔子曾多次向老子问礼求学,并对老子推崇至极。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感到十分惊奇。不久,一个叫陈韪的官员来到李膺府第,知道这件事后,陈韪却不以又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曹操怀疑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更加害怕他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孔融即刻反驳说:“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一时语塞。李膺听后非常欣赏,笑着说,“你这么聪明的人将来必定能成大器。”

孔融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孔融太过悲痛,需要人扶着才能站起来,此孝行被州里人所称道。

孔融十六岁时,有一天名士张俭逃到他的家里。因为得罪了中常侍侯览,被官府通缉。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好友。但此时孔褒却不在家。孔融却力劝张俭留下,并把他藏匿了起来。

后来事情泄漏了,张俭逃脱后,孔褒、孔融却被逮捕入狱。但官吏不知该定谁的罪。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家人都争着顶罪,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最后只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这件事而闻名。

后来,孔融任虎贲中郎将。当时权臣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发生了争执,言辞激烈,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下属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国相,担任地方长官。

孔融剧照

孔融在北海国设立学校,宣讲儒术,荐举贤良,帮助弱小,对待国人,哪怕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政通人和,被时人称为“孔北海”。在任六年后,被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升任少府,参议朝政。

国贼董卓被王允用计除掉以后,袁绍、曹操势力逐渐崛起,成为中原最强大的集团。而孔融知道二人终究对汉室不利,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将其杀害。他一心要维护汉家天下,虽然在文学上颇有建树、品格上威望极高,但是在朝廷上其却逐渐陷于孤立。

曹操当了丞相以后,朝野上下都成了曹操的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根本就失去了决策的权力,空有天子之名,实则成了木偶,任人摆布,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孔融不讨好曹操,也只能做一个没有实权的文臣墨客了。

孔融已经看出曹操是个大奸雄,诡诈无比,担心他篡夺汉室。自己坐着汉家的臣子,却看到有人欺压天子,越来越不能忍受。他自恃气节清高,屡屡讥讽曹操,甚至言辞偏激,更想阻止曹操的一些行为。

曹操攻下邺城后,袁绍家的妇人女子多被掳掠。曹操的儿子曹丕看到袁熙的妻子甄氏颇有姿色,便私自收纳了。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以此来讥讽曹氏父子。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远征,使得海外萧条,这和从前肃慎氏不进贡楛矢,丁零人偷盗苏武放牧的牛羊使他陷入困境两件事,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便写信给曹操,反对禁酒,其中多有傲慢无礼之词。又曾经上奏朝廷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分封建置诸侯。曹操见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对他已有所忌惮。因孔融名重天下,曹操表面上容忍,暗中却嫉忌他正确的议论,怕阻碍自己统一的大业,早已暗含杀机。

曹操剧照

有一个叫郗虑的大臣,揣摩透了曹操的心事,为迎合曹操,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曹操又写信故意挑拨二人,孔融也回信相对。曹操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最终指使手下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一系列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将孔融处死街头,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孔融被害时,女儿七岁,儿子九岁,因年幼得以保全。寄在别人家中。二子下棋,孔融被抓走时,竟不为之动。左右的人问:“父亲被逮捕,为什么不起身站起来啊?”答说:“哪有鸟巢被毁掉,鸟卵不破的道理呢!”有人将此话禀报了曹操,曹操怕留下后患,于是决定把兄妹二人都杀掉。可见曹操为了自己的大业,心有多么的狠。等到捉拿的人到了,女孩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伸着脖子受刑,从容赴难,颜色不变。现场的人无不为他们感到悲伤怜惜。

孔融之死的原因是触怒了当权者曹操,这是由他的性格和思想所导致的。他为人清高耿直,不善献媚,骨子里不愿向危害汉室江山的权臣低头妥协。在思想上他心怀汉家天下,处处维护汉室安危,根本就不支持曹氏集团。虽然不能改变时局,但也昭示了自己不屈的气节。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最终篡夺了汉室江山。但魏文帝曹丕却十分欣赏孔融的文辞,在他死后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把孔融与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孔融的文章、品格与言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更多文章

  • 临死一声笑——尽显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的风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孔融,曹操,祢衡,董卓,袁绍,三国,东汉,诗人,汉献帝,建安七子

    小引东汉末年,皇帝换得比走马灯还快。有的登基不到一年就被废,有的还没得及看清这个世界就夭折,有的好不容易长到成年,对于朝政,要么“你问太后”,要么“你问宦官”,要么被枭雄们吓得一身冷汗。最可悲的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一生活在被人控制的阴影中。董卓挟持他去长安,董卓死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为什么学校只教杜撰的孔融让梨,却从来不提曹操夷灭孔融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无根树花正孤标签:曹操,孔融,蔺相如,秦国,齐国,信平君

    怎么可能?孔融让梨的故事竟然是杜撰的,我看你的观点才是杜撰的吧!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应该是不乏其数的。可事情的真实和虚假其实是没有人愿意去计较的,大家所在乎的也只是这个时候习惯使用了很多年的东西。孔融让梨之中宣扬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虽然未曾存在过,但也值得歌颂,而曹操的做法凶残暴力,虽然是真实历史,但却不

  • 曹操杀完孔融后,问其子女为何不逃?9岁孩童一语已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标签:曹操,孔融,袁绍,汉献帝,董卓,孔子

    孔融10岁那年,跟着父亲孔宇进洛阳,正好碰到洛阳尹李膺接待宾客。孔融想去拜访,但李府招待的都是名士,没有拜帖不能入内。孔融只好谎称:“我和你家主人是世交”!李膺听说一个10岁的孩童,号称与自己是世交,就颇感兴趣地让人带入府中。而后笑着问道:“你我素不相识,不知如何是世交”?宾客哄然大笑,孔融却镇定地

  • 孔融的“三不知”,给他引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小樊知识库标签:孔融,曹操,三不知,刘备

    孔融最后的结局是惨遭曹操杀害,世人尽皆批评曹操。但是孔融为什么会被曹操杀,其实当我们细说这段历史就会发现,孔融的死并不是由于曹操的暴戾,而是由于他自己的“三不知”才导致自己的不测之祸。孔融由于孔融让梨的故事而被我们熟知,且其出身自名门世家。所以他自小就有进入上流社会的资本。他20岁进入政坛,担任过中

  • 曹操欲杀孔融,孔融求放过孩子,没想到小孩随口说了句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星空冬雪标签:孔融,董卓,刘备,袁绍,丞相,东汉,三国,建安七子,曹操手下

    当提起孔融的时候,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孔融让梨”,这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个故事,将大的让出去,自己留下了小的。但是我们对于孔融的了解也只限于这个成语典故了,孔融所做的事情远不止如此,尤其是在他成年后,我们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做了什么。当时他成为了东汉的一个名士,是著名的“建安七子”其中的一位。

  • 孔融小时候让梨,长大之后过得怎么样?后来为何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小标签:孔融,曹操,董卓,袁绍,刘备,何进,李膺,汉朝,诗人,三国,东汉

    在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这要是论既有名又机智的英雄人物,那一定少不了我们的曹操,曹老板。曹老板在文学作品的中的形象,一般都是狡诈滑头、霸气侧漏的,但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即使是机智的曹老板,也吃过瘪,也挨过怼。这个人他不仅怼过曹操,他还怼过何进。他从小就擅长怼人,而且胆子很大从不会害怕会被报复,哪怕是面对

  • 孔融能帮到汉献帝吗 曹操不想杀他真的很难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孔融,曹操,杨彪,袁术,袁绍,三国,汉献帝,建安七子

    孔融是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读过《三字经》没,里面就有孔融让梨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在电视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中孔融可以说在口头上也是处处与曹操作对,甚至还怨董承想铲除曹操,怎么不与自己商量。历史上的孔融能帮到汉献帝吗?他是怎么帮汉献帝的?曹操非要杀孔融不可吗?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与曹操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被冠以弑母之罪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操,孔融,董卓,袁绍,曹丕,刘备,曹魏,诗人,东汉,汉献帝

    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是我们小时候都曾听过的,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也是孔子的20世孙,他小的时候以恭敬孝顺闻名,那么为什么会走上弑母的道路呢?这要从孔融所处的政治背景开始说起,孔融天赋异禀,勤奋好学,加之书香门第,在汉献帝即位后,他就被重用,朝堂之上孔融刚正不阿,丝毫不

  • 你以为孔融只会让梨?看他怼人的功夫,恐怕让你怀疑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孔融,曹操,李膺,何进,汉献帝,宦官

    公元168年,东汉王朝发生一桩奇案。名士张俭遭宦官集团追杀,被迫亡命天涯。逃亡途中,他投奔一位友人。恰逢友人外出,只有年方十六岁的弟弟在家。张俭心生犹豫,少年却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胆识和勇气,大意凛然地说:虽然我兄长不在家,焉知我就不能做主?弟弟遂留张俭于家中。不料东窗事发,少年兄弟俩都被抓进了监狱。

  • 曹操杀了孔融全家,却意外成就了他七岁的女儿,一句名言流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萌叔说历史标签:曹操,孔融,刘备,曹丕,太史慈,甄宓

    大家在小学都学过一篇课文叫孔融让梨,说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因此,《三字经》中也有“融四岁,能让梨”一句话,可以说孔融是年少以谦逊成名,不过长大的孔融却成长了一个桀骜不驯的文人,屡次侮辱曹操,导致曹操将其全家处死,而这件事却意外成就了孔融七岁的女儿。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在那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