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
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
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
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这份胆识武艺,这份忠肝义胆,足以让人心驰神往,仰慕不已。
途中廖化便拜敬关公忠义,杀死同伴杜远,送回二嫂;胡华之子胡班便视关公为"天人";周仓更是认为"今遇将军,如重见天日……愿跟随将军,虽万里不辞!"
关公路过关定庄时,关定领二子拜于草堂之前。长子关宁,学文;次子关平,学武。关定请求"遣次子跟随关将军"。刘备作主,让关平拜关羽为父,跟随关公左右。
这时,关平年龄十八岁,已是成年人。通常,练武之人到了十八岁,其武艺已差不多定型,比如,马超十七岁时,其枪法已非常出众。而关平十八岁才开始随关羽练习刀法,凭借他原来学武的基础,以及低调勤勉的态度,其刀法突飞猛进,最终出类拔萃!
一,低调勤勉,在实战中成长
演义中关平的武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
最初,关平跟随关羽左右进入汝南。穰山大战开始,赵云正面迎战许褚,关羽率关平等人屯兵东南,张飞屯兵西南。三路大军掩杀,曹操大败一阵。
随后,关羽又随关公去解汝南之围。在汝南,关羽、关平抵挡夏侯惇大军,让刘辟得以保玄德家小突围。关羽杀退夏侯惇后,与关平、周仓率三百人来到穰山,杀退张郃,助赵云保刘备突围。
关平随父来到荆州新野,先后经历博望之战、火烧新野、赤壁大战、大战长沙。小将关平见证了关羽杀退李典、义释曹操、大战黄忠。
数年过后,关平的武艺已小有成就,成了刘备阵营的一员骁将。
2,与刘封并肩作战
刘备得荆州后,庞统来投,入川提上日程。
孔明总守荆州;关公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张飞领四郡巡江;赵云屯江陵,镇公安。玄德令黄忠为前部,魏延为后军,玄德自与刘封、关平在中军,庞统为军师,马步军五万,起程西征。
二位义子关平和刘封在刘备左右,负责保卫刘备安全。涪水关,杨怀、高沛欲行刺刘备,被关平、刘封各生擒一人;攻雒城,刘备败退,且战且走。将近涪关,张任一军追赶至寨,幸得左边刘封,右边关平,二将领三万生力军截出,杀退张任,还追赶二十里,夺回战马极多。
这时的关平,武艺在实战中突飞猛进,逐渐赶上并超越刘封。
3,成为关羽的左膀右臂
庞统死后,关平奉命回荆州调孔明、张飞、赵云入川。关平留在荆州辅佐关羽。
再次回到父亲身边的关平,在关羽的悉心指教下,武艺再上一台阶,与周仓成了关羽的左膀右臂。
庞德施冷箭射中关羽左臂时,关平及时杀退庞德,救回关公。
樊城下,关羽再中毒箭翻身落马,曹仁率轻骑出城要活捉关公。关平纵马舞刀,奋力杀退曹仁,救父回寨。
这时的关平,先后杀退庞德与曹仁,其武艺已非常高超,跻身当时一流行列!
二,刘备集团实力最强的二代
刘备集团二代的代表人物有关平、关兴和张苞三人。
关兴与张苞两人武艺在伯仲之间。关兴曾一合斩李异,三十合胜孙恒,活捉谭雄,力斩周平。
张苞曾与谢旌战三十余合,胜之,与李异交战二十余合不分上下,一合擒崔禹,斩杀薛刚,一合袭杀崔谅。
关兴和张苞两人曾救老将赵云出重围,关兴还与魏延引诱张郃进埋伏圈而射杀张郃。
关平曾同廖化用诱敌之计,杀退夏侯存和翟元,曹仁大惊而走。随后,关羽一刀斩夏侯存,关平一合杀翟元,曹仁不得不弃襄阳,退守樊城。
庞德抬棺决战,关平代父上阵。与庞德大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各自退兵。
关羽二次中箭,关平先后杀退庞德、曹仁,救回关公。
偃城之战,徐晃派副将徐商、吕建出战,自己率轻骑偷袭偃城之后。关平三合速败徐商,五合战胜吕建,并追杀二十余里。中途遇徐晃,战至三四合,见偃城中火起,徐商、吕建又返身杀回,关平杀开一条血路,往四冢寨而去。
关兴、张苞二员小将固然武艺高强,但二人的武艺肯定稍逊张郃。庞德、徐晃二人的武艺与张郃不相上下,关平与庞德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可以看出关平的武艺要稍强于关兴、张苞二人。
关兴跟随关羽,不但习得武艺,而且学会了领兵之道。关羽出城巡视,则留关平守营,处理军机要务。并且,关平还逐渐精通水战。关公单刀赴会时,关平就领五百水军待命,当周仓在对面摇动大旗时,关平一声令下,船如箭发,迅速过江接应。这二点,是关兴和张苞不能相比的。
关平虽年少,但他的大局观却丝豪不差。关羽与庞德第一次交手后,关平劝父亲:
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被困麦城时,廖化去上庸求援。关平护送廖化杀出重围后,因挂念父亲,毅然转身杀回。关平心里清楚,这次突围成功,是出其不意,再入重围,定是九死一生。这份忠义,也感天动地!
三,关平的武艺能否入强一流
关平与强一流武将庞德、徐晃都交过手。
关平初战庞德三十余合不分胜负。这时的庞德,气焰正旺,迫切想战败关公证明自己,与关平单挑,肯定全力以赴,想杀败关平,逼关羽出战。关平能从容战三十合,双方退兵,庞德也不敢追杀,说明关平的武艺已非常接近庞德。
关平第一次与徐晃交战三四合,因偃城起火,军士喊叫,不敢恋战而走。第二次是退兵时,在樊城大路遇徐晃伏兵,关平奋力拼杀,夺路而走回到四冢寨。
关羽中箭落马,曹仁引兵冲出城,被关平一阵杀回,救回关公。
关平战徐晃二次,都是关平退走,都因中计被迫退兵,并非关平武艺不敌。樊城外,关平面对曹仁,便是干脆利落将其杀退!关平的武艺纵然稍微不如徐晃与庞德,也是稍逊而已,但关平的武艺应不在曹仁之下,可跻身强一流水平。
三国后期,蜀国人才凋零,"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武艺高强、善能领兵、熟习水战、为人低调的关平英年早逝,无疑是蜀国的一大损失。如果关平能活到孔明北伐,其成就应该不会低于姜维!
(图片来自网络)
(主要参考资料《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