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身边有高人

刘邦身边有高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国家历史》 访问量:4241 更新时间:2023/12/13 16:54:37

  全文共2658字 | 阅读需4分钟

  谁都知道,刘邦得天下是靠人才制胜,但我们只记住了汉初三杰。

  文 / 子玉

  谁都知道,刘邦得天下是靠人才制胜,但我们只记住了汉初三杰。

  实际上,刘邦身边这样的人才很多,有些只是我们很少关注而已。

  项羽被灭之后,刘邦举办大party庆祝,在酒精的催化下,他看着眼前的儒生随何,满眼都写满了“轻视”二字。

  是的,在刘邦的认知中,他是将随何这种酸腐儒生和废物画等号的,他天生对儒生有一种抗拒感。

  对于刘邦贬低自己的行为,随何则显得不卑不亢:

  “陛下,当年您要是率领步兵五万、骑兵五千,能够拿下当时的九江王英布吗?”

  英布的水平天下人都知道,巨鹿之战时是他先渡黄河打的先锋,项羽率联军进入关中也是英布一马当先给敲开了关中的门。

  英布是当时军事领域公认的“冠军”。

  你让刘邦以自己的短板和这种军事天才PK,结果只能是失败。

  ▲英布 电视剧《楚汉传奇》/剧照

  刘邦苦笑一声:“不能。”

  那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随何虽然是使者的身份,但他的功劳是大于五万步兵、五千骑兵所起的作用的。

  是的,当年刘邦遭遇彭城惨败时,张良建议他“将英布、韩信、彭越这三个人用好就能得天下”。

  当时,英布站的可是项羽的队,是项羽团队的香饽饽,将他拉入汉王刘邦的阵营,没人敢接这种高难度的活。

  是随何一介书生,率领二十人的使团,将英布给搞定了。

  英布加入刘邦集团的意义不仅在于汉军中增加了一员猛将,更重要的是,英布背叛,项羽就不得不分兵去平叛,这样刘邦在荥阳前线的压力就小多了。

  可见,随何给刘邦立的功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但刘邦最后也只是任命随何为护军中尉。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刘邦得先照顾那帮在战场上立了功的军人群体,稳定大于一切。

  其实,像随何这样在关键时刻给刘邦出主意或者办事的人其实就没断过。

  当刘邦还定三秦,相继击败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韩王郑昌等并建立起抗楚统一战线后,他就风风火火率领联军向着项羽西楚国的方向进军。

  在洛阳,一个被称作董公的老头拦住刘邦说:“汉王,你应该为义帝发丧呀。”

  刘邦秒懂。

  义帝是曾经的楚王,合纵抗秦联盟的盟主,但却被在鸿门自封西楚霸王的项羽夺了地盘,不久更是派人将其给杀了。

  ▲楚怀王 电视剧《楚汉传奇》/剧照

  天下人都觉得项羽这事做得太绝,只是大家慑于项羽的威猛不敢吭声罢了。

  刘邦为义帝发丧,不仅可以将天下诸侯拉入自己的阵营,而且还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所谓师出有名。

  他带着大家在洛阳整整哭了三天,那三天,“头条”基本上被汉王刘邦给霸占了。

  虽然刘邦不一定真伤心,但他想要的效果达到了。

  果然,刘邦率领联军一鼓作气就拿下了项羽西楚国的国都彭城。

  楚汉荥阳对峙,当刘邦从荥阳城逃出来在关中稍作休整之后又一次准备和项羽死磕时,袁生急忙拉住了刘邦:

  “楚汉在荥阳已经对峙数岁,汉王您败多胜少,这也不是个办法”;

  “不如这样,汉王您引兵出武关,这样,项羽必然会分兵往南来打您,到时候,您深沟高垒不与他战”;

  “如此,荥阳成皋那边的压力也就小了。然后呢,等韩信拿下赵国,将燕国、齐国连城一片时,大王您再去荥阳那边,也不晚。”

  不得不说,袁生这确实是个好建议。

  其实,刘邦在荥阳一线的意义就在于,拖住项羽的主力,给韩信赢得拿下赵国、燕国、齐国的时间,等这些地方连城一片时,刘邦再与韩信等诸侯们一起合围项羽。

  所以,刘邦不必急着与项羽决战,他只要拖住项羽就行。

  也就是说,袁生的话让刘邦瞬间清醒自己在楚汉对峙中应该如何做。

  当刘邦率领部队出武关时,项羽果然分兵向南,楚军的战线一下子就拉长了。

  ▲项羽 电视剧《楚汉传奇》/剧照

  刘邦此举不仅为自己减轻了压力,更为韩信的北方战场赢得了时间。

  不得不说,袁生确实是个高人呀。

  当刘邦在成皋遭遇惨败,他通过突袭的方式夺了韩信的军队之后又着急忙活地准备找项羽干。

  郎中郑忠一把拉住了刘邦:“汉王,深沟高垒,先别急着与项羽打。”

  郑忠的话又一次让刘邦明白了自己在战争中所应扮演的角色。

  同时,刘邦迅速开辟了南方的“敌后战场”:派卢绾和刘贾率步军二万、骑兵数百,进入楚地去支援彭越。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项羽不得不领兵回去应对彭越他们。

  项羽前脚刚走,刘邦就将守成皋的大司马曹咎和长史司马欣给灭了,这两人在战败后双双自杀。

  荥阳对峙,项羽优势明显,但却常常被刘邦牵着鼻子走,局面是越打越坏。

  这倒不是说刘邦有多么厉害,而是因为他身边有高人。

  这次,深沟高垒不与楚军接战并派刘贾和卢绾开辟敌后战场,正是郑忠的主意。

  当局面对项羽逐渐不利时,刘邦派陆贾出使楚营,他想与项羽讲和,然后再将他老爸和老婆他们接回来。

  陆贾是谁,汉朝立国之后曾经两次降服南越王赵佗的事就是他干的。

  这样一个外交领域的人才却没有成功说服项羽,将刘邦的老爹给领回来,只能说明这事难度很大。

  此时,又一位高人上场。

  此人在历史上被称为侯公。

  司马迁没有记载侯公说服项羽的经过,但侯公却达成了楚汉鸿沟议和的格局,同时,刘邦的老爹及老婆也被项羽送了回来。

  ▲刘太公 电视剧《楚汉传奇》/剧照

  侯公外交成功,刘邦直接封他为平国君,并盛赞他:“这才是天下辩士,一言足以倾人国呀。”

  刘邦从没有如此高度评价过一个人,可见侯公绝对是当时天下的大才。

  只是,这位侯公从此也消失于历史,再也没有他的任何痕迹。

  也许,真正有才的人都喜欢将自己藏起来,就像战国时隐居邯郸市井的毛公和薛公一样。

  众所周知,垓下之战中,围剿项羽的是骑兵司令灌婴率领的五千骑兵,而汉军骑兵的实际组建者其实是不被人熟知的老秦人李必和骆甲。

  这两人因为以前是秦国骑兵,怕不能服众,所以才以左右校尉的身份辅佐灌婴组建汉军骑兵部队。

  可见,刘邦的“公司”中真是藏龙卧虎,只要刘邦有需要,绝对会有对应领域的人才站出来。

  为什么刘邦能吸引这么多人才?

  因为他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他更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所以才不拘一格降人才,而且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

  就算别人骂他,只要对方是人才,说得对,他也绝对不计较。

  如此对待人才的态度也该刘邦得天下。

  (全文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标签: 英布刘邦项羽韩信

更多文章

  • 都是“汉中王”,为何刘邦定都汉中,刘备却选择定都在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安子璇宠物标签:刘邦,刘备,汉中,项羽,关中,曹魏,三国,蜀汉,成都市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位比较著名的“汉中王”,他们一个是后来从汉中东出与项羽争夺天下,并最终建立汉朝的汉高祖刘邦,一个是蜀汉政权的建立者,昭烈帝刘备。尽管都当过汉中王,也都占领了蜀地,但刘邦在称王后选择了定都于汉中,而刘备则在称王后仍然选择了以此前的大本营成都为都城。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

  • 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本无错

    历史解密编辑:天下有警官方标签:刘邦,吕雉,三毛,周勃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当一个全新的王朝建立并稳固后,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发展,而是“清理”。也许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曾经有无数功臣,都为君王提供过莫大的帮助,也曾在危难之际得到过君王的承诺。但一个全新的国家真正建立后,以上都由皇帝决定是否作数。封建专制主义的偏袒下,君王的决定无从抗逆

  • 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证明刘邦杀功臣并没错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刘邦,吕雉,汉惠帝,刘恭,张嫣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在秦朝末年之时,刘邦曾领导一支反抗秦二世暴政的起义队伍。在不断的厮杀中,刘邦的势力逐渐扩大。之后刘邦更是打败了最具威胁力的项羽,创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汉朝。在刘邦打下天下的过程中,身边总少不了为其出谋划策,或者浴血奋战的得力干将。而这些得力干将在汉朝建立后也成为了开国功臣。说到此,

  • 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是功臣杀少了

    历史解密编辑:寻鉴历史标签:刘邦,吕雉,曹参,汉惠帝,丞相,韩信

    说到刘邦这个皇帝,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他是草根出身,当了皇帝之后,还把功臣给杀了。这个人不地道,干的事不是君子所为!事实上刘邦真的有杀很多功臣吗?要知道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刘邦分封的侯爵多达143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得到了善终的。当然了刘邦是有杀了几个王的,比如说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淮

  • 大秦赋后续:秦始皇到刘邦,二十余年间,因分封制而倒霉的人和事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嬴政,刘邦,项羽,齐国,先秦,分封制,大秦赋,秦始皇,古装片,历史故事

    历史连续剧《大秦赋》已经完结,电视剧在播放期间,网络上争论的是演员表演和选择的好坏,以及电视剧本身的各种不足,电视剧也从刚开播时的超高评分,降低到结束时的中等评分,证明了,鸿篇正史长剧真的很难驾驭。现在该剧已经结束好几天了,网络风暴转变成对秦朝大一统,以及秦始皇本人的争论,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抛开见

  • 刘邦死前, 为何要除掉忠心的樊哙! 这就是帝王权术的巅峰体现

    历史解密编辑:晓可说生活标签:刘邦,樊哙,周勃,韩信,吕雉,汉朝,帝王权术,霸王项羽

    刘邦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传奇皇帝,在他以前,当统治者的全部都是贵族,而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他打败项羽后,曾经提出汉初三杰。打仗不如韩信,战略不如张良,后勤不如萧何。没有他们三个,他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过项羽的。那么问题来了,他只不如这三个人吗?事实上远远不止,所以当他解决韩信后,他曾封赏的异姓诸侯王纷

  • 刺客面临死刑,临刑对刘邦说:容我再说一句!刘邦急忙下令: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贯高,皇帝,冒顿,张敖,刺客,汉朝,汉高祖刘邦

    刺客面临死刑,临刑时对刘邦说:容我再说一句!刘邦急忙下令:赦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便是汉高祖刘邦著名的诗歌——《大风歌》。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屠杀功臣的刘邦必然是个残忍、刻薄之人。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刘邦却有着充满人情味的另一面。他心胸宽大,曾赦免了一位想要刺杀自

  • 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没做错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吕雉,周勃,刘恭,曹参,汉朝,汉惠帝,汉高祖刘邦

    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没做错读通鉴,用通鉴。今天陶陶继续给大家带来《资治通鉴》的讲解。说起刘邦,第一印象或许就是屠杀功臣。但是大家敢相信吗?刘邦其实或许是最善待功臣的开国君主之一。从史书记载来看,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被封为侯爵的功臣达到143人之多。除

  • 他是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结义兄弟,为何最终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卢绾,燕王,匈奴,吕雉,张胜,汉朝,汉高祖刘邦

    他是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结义兄弟,为何最终反目成仇?有这么一个能人,在整个汉初都是比较独特的存在。他与汉高祖刘邦不仅是同乡,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异姓兄弟。刘邦并未起兵之前,一直与他关系很好。哪怕刘邦起兵之后,他也一直追随刘邦。刘邦正式诛灭项羽,成为皇帝后的第五年七月份,燕王臧荼谋反失败。他在韩

  • 刘邦敲响寡妇曹氏的门,称帝后欲接入宫,曹氏:你把儿子带走吧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刘邦,吕雉,刘肥,齐王,封地,汉朝,曹氏(窦建德)

    一天深夜,刘邦来到了村里寡妇曹氏的门前,轻轻叩门。曹氏询问来者何人,刘邦应声:“是我。”曹氏心中欢喜,连忙打开了门,她娇嗔的说道:“这段时间又去哪鬼混啦,想死人家了”。面对如此绝色佳人的挑逗,刘邦哪里能够把持得住,抱起曹氏便走进了卧室。两人一番云雨后,刘邦起身就想要拿曹氏的钱出去玩。曹氏说道,我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