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何助吕后杀了韩信,设宴庆贺,此人却穿丧服赴宴:你大祸临头了

萧何助吕后杀了韩信,设宴庆贺,此人却穿丧服赴宴:你大祸临头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元的文史沙龙 访问量:4082 更新时间:2024/1/25 9:37:09

说到韩信,有一个人是永远抹不开的,他便是汉初三杰之一——萧何。当年,韩信不被刘邦赏识,曾愤而出走。而萧何了解韩信的才干,连夜追回了韩信,创下了“月下追韩信”的佳话。之后,萧何又正式向刘邦推荐韩信,最终将韩信由一个低级军官,直接提升为大将军。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最终的败亡,也和萧何有抹不开的关系。汉十年(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征讨。而当时被刘邦软禁于长安的韩信见有可趁之机,准备在关中起事,配合陈豨造反。

然而事情没有不透风的墙,韩信一个门客的弟弟逃出淮阴侯府,向吕后告发了韩信的谋反之状。吕后闻言大惊,于是他立即招来丞相萧何,与他商量对策。萧何认为,韩信谋反蓄谋已久,不应打草惊蛇。只用将他骗出府邸,将其与党羽分开,只用两壮汉就能将其擒获。

于是,吕布依萧何之谋而行,她假称刘邦凯旋归来,列侯都要入宫庆祝,因此请韩信赴宴。韩信虽然心中感到不妙,但还是程前往长乐宫。谁知韩信刚一入宫,就被五花大绑,最终被杀死于长乐宫的钟室内,一代名将,就此殒命。

刘邦得胜回京后,听说韩信已死,心中既高兴又感伤。随后,他又听说诛杀韩信是萧何之谋,大为高兴,于是将萧何从丞相升为相国,益封五千户,还派了五百名勇士,专门做萧何的卫兵。一时间萧何威名大振,风头无两。随后,列侯、门客纷纷去往相国府祝贺,萧何专门设宴款待,相国府一派喜气洋洋。

就在萧何等人推杯换盏、拱手相庆之时,一个男子穿着孝服,哭着走进相府,一边走还一边说:“相国大祸将至矣!”虽然史书没有记录当时萧何是什么表情,但作为一个正常人,自然不会太高兴的。

然而萧何也非凡人,他强压自己的怒火,将此人叫来过来。此人名叫召平,旧秦朝贵族,秦时是东陵侯。秦灭后,沦为布衣,以种瓜为生。由于他种的瓜味道甘美,因此被称为东陵瓜。萧何很纳闷,这人不好好种瓜,干嘛找自己不痛快?

对此,召平缓缓地说:“你知道您为何将大祸临头吗?陛下在外面亲冒矢石,平定祸乱。而您坐镇中央,养尊处优,却反而还加官进爵,请问这正常吗?事实上,他是在试探你。”

”在主上看来软禁于关中的韩信能反,坐镇于关中的你难道就没有一丝反叛的可能?陛下为何给你500人卫队?那不是奖赏你,而是监视你啊!”

萧何也是个聪明人,听完召平的话,冷汗流了一身。于是他赶紧拜谢召平:“那么先生,我该怎么做呢?”召平回答:“主上的封赏,你应原封退回,相反你还应拿出家财来佐军,这样主上必然高兴!”

于是,萧何依召平之计而行,退回所有的封地,还自掏腰包帮刘邦支付了军费。刘邦闻听此事后果然大喜过望。然而,刘邦对萧何的戒心仍未解除。萧何帮吕后杀死韩信,设宴庆祝,此人却穿孝服吊丧:你大祸临头了。

不久后,刘邦出征英布,萧何留守。刘邦频繁派使者回长安,问萧何在做什么。萧何立即回信:“我在安抚百姓,保证前方足食足衣,不负陛下之托。”

然而萧何的门客看到后,赶紧进谏:“相国如果这样说,迟早大祸临头。如今你已经功高不赏,而且又清正廉洁,很得百姓的民心。陛下之所以频繁问你在干什么,就是害怕你威名太甚,在关中造反。若想保命,赶紧买地自污,老百姓恨你!你越不得人心,陛下就越信任你”。

听完门客的话,萧何很快意识到自己差点又中了刘邦的套路。为了保全自己,那就只能苦一苦老百姓了。于是萧何在长安欺男霸女,霸占了万亩良田。刘邦听闻此事后,表面扬言要惩罚萧何,实际却给予了宽待。

最终,萧何在刘邦的重压下保住了富贵。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只要走错一步就可能万劫不复。萧何运气好,总有贵人提醒,所以逃过一劫。然而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毕竟“狡兔死,走狗烹”是历史舞台中最常见的戏码。

标签: 萧何韩信吕雉刘邦大祸临头召平

更多文章

  • 成也萧何败萧何,深圳队不敌辽宁队,这2位球员是输球的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篮色生活标签:萧何,辽宁队,深圳队,贺希宁,萨林格,李晓旭,张镇麟,赵继伟

    CBA常规赛第37轮,深圳队客场挑战辽宁队,上半场深圳队落后辽宁队13分之多,不过第三节球队奋起反追,一度把分差迫近到4分,然而接下来由于一系列的斗气单打和犯规,辽宁队抓住机会再次拉开比分,至此深圳队再也没法追近比分,最后以98-115不敌辽宁队告负,比赛过后两支球队排名均没有发生变化,辽宁队28胜

  • 萧何诛杀韩信后,刘邦赐他500卫兵,一瓜农提醒:你大难临头了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萧何,刘邦,韩信,英布,吕雉,召平

    萧何之于刘邦,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可以说,刘邦的宏伟大业离不开萧何的运筹帷幄,汉代王朝必有萧何的一份力量。帝王心何其难测,也就在萧何献计诛杀韩信之后,刘邦大肆褒扬,更是直接以500卫兵相赠,君臣之间看似“论功行赏”。萧何也正“沾沾自喜”之际,一瓜农提醒了萧何。争相祝贺,瓜农点醒汉十年,陈豨反叛,一番

  • 萧何献计将韩信杀死后,哭着说了8个字,流传至今,成了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萧何,韩信,刘邦,吕雉,陈胜,汉朝,秦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韩信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人物,他曾经受过胯下之辱却能处变不惊,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谋。但是因为家境原因他起初并没有得到重用,但是后来因为遇到了萧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在三国时期的作用还是都非常大的,而且萧何和韩信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初韩信为人任用也是因为萧何,而

  • 汉史杂谈——刘邦分封功臣:萧何为何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求知所标签:刘邦,萧何,韩信,张良,丞相,汉朝,汉史杂谈,霸王项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建立汉朝,成就一番伟业,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更多的是靠身边臣子们的帮助。在被刘邦分封赏赐的群臣中,排第一的并非“战必胜,攻必取”的将军韩信,也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汉史杂谈——刘邦分封功臣:萧何为何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懂点历史赵富贵标签:萧何,项羽,韩信,分封,楚汉,汉朝,汉史杂谈,汉高祖刘邦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他是初汉三杰之首,能力出众却又甘愿跟着一个不如自己的刘邦?话不多说,时间调到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90年,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一时间各地纷纷响应,随着二人揭竿起义的开始,这场反秦的暴政也正式拉开

  • 萧何:西汉第一赌徒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萧何,刘邦,韩信,吕雉,丞相,夏侯婴

    公元前193年8月16日,汉朝第一位丞相萧何去世。他辅佐刘邦、举荐韩信、作《九章律》,与张良、韩信一同被称为汉初三杰,也是刘邦钦定的开国功臣之首。刘邦死后,萧何还继续辅佐惠帝,最终死于丞相任上,是少有善终的开国功臣。别看天下是老刘家的,但刘邦戎马一生,几经生死。而且他死后,汉朝宗室因权力斗争一刻未曾

  • 韩信被处死后,萧何对着遗体说了4个字,直到今日还被后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韩信,萧何,刘邦,吕雉,死后

    韩信乃汉朝头号猛将,可惜英勇半世,到最后却被吕后和萧何联合设套杀害。然而韩信被处死后,昔日追过他的萧何,却异常的冷漠,一脸不屑地对着韩信的尸体,吐了四个字,导致被后世人们诟病到现今,大家知道是哪四个字吗?韩信向来忍辱负重,曾接受过胯下之辱,以及到人家蹭饭被拒等羞辱。可他能屈能伸,后得刘邦器重,掌握兵

  • 萧何——诸葛亮终生无法效仿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议史纪标签:萧何,刘邦,韩信,项羽,曹操,刘备,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他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的典型代表。他曾爱惜人才,在月下追韩信。他曾忠心耿耿,跟随刘邦脚步,不遗余力的支持拥护刘邦,楚汉之战中的表现更是值得一提,为刘邦助平天下,贡献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管理方面,他更是别出心裁,制定出了相应的汉律,为大汉王朝后来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铺垫。但是就是这样一个

  • 萧何献计害死韩信后,麾下门客身穿丧服道:你死期不远矣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萧何,韩信,刘邦,项羽,丞相,吕雉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韩信起初多次为项羽献计,却未能被其采纳,于是放弃项羽,转投刘邦。纵使刘邦知人善任,也没看出韩信有什么特别之处,于是只给了他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平日里,韩信是没有资格面见刘邦的,于是退而求其次,为自己创造多次与萧何交谈的机会,经过几次交谈、接触下来

  • 安徽“安达尔”汽车,生也萧何败也萧何,十九年不死不灭,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汽车人物录标签:安达尔,汽车,客车,轿车,jeep

    安徽汽车工业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亮点,奇瑞、江淮、汉马科技沿着滚滚长江鼎足而立,它们都是民族汽车工业的骄子。不过,安徽汽车既有夺目的光芒 ,也曾有过暗淡的影子。例如,合肥的“飞虎牌”汽车仅有十几年的寿数,而偏安一隅的安庆也曾雄心勃勃造汽车,“安达尔”十年浮梦也不过是一杯苦酒。1990年春节前夕,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