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乃汉朝头号猛将,可惜英勇半世,到最后却被吕后和萧何联合设套杀害。然而韩信被处死后,昔日追过他的萧何,却异常的冷漠,一脸不屑地对着韩信的尸体,吐了四个字,导致被后世人们诟病到现今,大家知道是哪四个字吗?
韩信向来忍辱负重,曾接受过胯下之辱,以及到人家蹭饭被拒等羞辱。
可他能屈能伸,后得刘邦器重,掌握兵权,发挥出过人的军事天赋,最终在淮水战役、陈仓战役、安邑之战等立下赫赫战功,给刘邦创建大汉王朝打下了基础。
然而韩信会打仗,但不会低调做人,没察觉主公刘邦对他的忌惮心,还经常居功自傲,发展势力,这迫使刘邦不得不除掉这个祸害。
公元前196年,韩信密谋作反,被给萧何与吕后发现,于是两人设套诱引韩信前来召见,于长乐宫埋下精兵勇士,一举把韩信擒拿处死。
有人说韩信的死,是他过于信任萧何,以至于邀入皇宫之际,毫无防备。而在《汉书》等史书记载里,则称刘邦发现他有狼子野心,欲想佣兵自重称霸一方,为此以谋反罪处死。
关于韩信想称霸一事,也有一些记录。早在公元前202年,刘邦四面楚歌,遭楚军包围,无奈之下急命韩信带兵来救援。这时,韩信竟突然提出请求封王一事,刘邦对此便感到了威胁,虽然在后来给韩信赐封齐王,给予肥沃领土,可心中一直不爽,渐渐的就把韩信定义为乱臣贼子了。
无论怎么说,韩信之死,就连他自己在临死前,都是不服的。可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当时刘邦已经掌握大汉江山,给韩信封了齐王,他自己还不知收敛,到处招兵买马招摇过市,毫不知自己已经功高盖主,对此似乎死亡才是他最终的结局。
不过我们也不可否认韩信的作战能力,他曾给刘邦打赢不少胜仗。然而事后他一直把功名看得太重,渐渐迷失了自我。而在那个君权至上的封建帝王时代,韩信这样做无疑是注定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终没有好果子吃。
对此萧何也看得清楚局势,明白韩信此人死不悔改后,便主动联合吕后,除之而后快。
而就在韩信被处死后,一旁的萧何则愤怒走上前,对着韩信的尸体,呲牙吐出四个字:“为国除奸”。然而萧何把韩信定义为奸贼,杀他叫除奸,多少令一些人不满。毕竟韩信怎么说也算个开国功臣。
虽然如此,但萧何身为汉臣,听命于刘邦,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也是身不由己。韩信前期虽有功,但后期密谋造反,就是大过,说他是奸贼,也是合情合理。萧何如此说,也是想让刘邦听到,以此安抚汉帝,如今头号威胁已被除掉,不用再多虑什么了。
可是萧何此举却给自己带来麻烦,当年月下追韩信,两人是何等的关系,如今韩信被处死,萧何却踩一脚,自然是被后人诟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