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死后,刘邦赐给萧何500卫兵,邵平上门提醒:你大难临头了

韩信死后,刘邦赐给萧何500卫兵,邵平上门提醒:你大难临头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暴龙历史记 访问量:1867 更新时间:2024/3/2 5:03:42

公元前196年,一代兵仙、功高震主的淮阴侯韩信被萧何和吕后骗到长乐宫中,直接一刀送走,一直觉得背后发凉的刘邦总算是舒服了,于是大肆封赏这件事的大功臣萧何,不仅给了他大量的金银珠宝,还赐给他500卫兵作为侍卫。

这可是王朝臣子从来没有过的殊荣啊,哪怕萧何向来稳重谦逊,这时候也不禁得意不已,飘飘然之下,他召集了府内大量的宾客前来欢庆,一时间丞相府锣鼓喧天。

就在这满座皆欢的时候,萧何府中的一个宾客居然穿着白衣扶着吊丧棒,大哭着闯了进来,一进门就冲着萧何说:“你如今大祸临头了!”

这是怎么回事?萧何此时正是春风得意,哪来的大祸临头呢?

辅佐刘邦,逐鹿天下

要说萧何,他本来是秦末沛县的一个小吏,专门负责给县令处理一些文书,但是他的志向可是不止当一个私人秘书,据史册记载,那个时候他就靠着在县衙工作的便利,天天翻找古代圣贤的书籍,为将来一飞冲天做准备了。

要想飞天可不只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还得有大量的人脉,萧何自己也清楚这点,于是在沛县里四处结交英雄好汉,这些人里有县里的“公安局局长”刘邦,杀狗的屠夫樊哙、还有曹参夏侯婴周勃等小吏。

好家伙,汉朝初期的朝堂大佬都在这里聚齐了,有这人脉,萧何想不飞也很难啊。

在这些人里,萧何最欣赏的就是刘邦,虽然大家那个时候都觉得刘邦只是个喝酒吹牛摸寡妇的混子,但他却觉得刘邦这个人很有领导能力,绝非久居人下之人,所以刘邦平常犯事儿的时候,萧何就经常偷偷替他遮掩,刘邦大为感动,直接把他当成了最好的兄弟。

但萧何毕竟也只是县令的一个私人秘书,刘邦犯的事儿,他总有遮掩不住的,这不,在公元前210年,刘邦奉命押送一批囚犯去修筑秦始皇陵,结果半路天降大雨,囚犯们都跑的差不多了,刘邦一看干脆也就不押送了,直接带着剩下的囚犯躲到了山里。

这在当时可是杀头的死罪,萧何一个小吏哪里能兜得住?县令抓不到刘邦,干脆就把刘邦的妻子吕雉给弄进大牢了,萧何作为刘邦的好兄弟,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和曹参花钱把人赎出来了。

这件事过后没多久,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打响了百姓反抗暴秦的第一枪,然后天下纷纷响应,一时间,造反也成了社会潮流。

萧何的顶头上司沛县县令一看世道这么乱,于是也想顺应一把潮流,直接反了算了,萧何一听大喜过望,赶紧向他推荐了自己躲在外面的好兄弟刘邦,两人相约共谋大事。

可接到萧何消息赶回沛县的刘邦刚进大门,县令又觉得跟逃犯一起造反的风险太大,打起了退堂鼓,萧何和刘邦一看,这不是钓鱼执法吗?自觉被涮的两人直接振臂一呼,把县令给砍了,正式竖起了造反的大旗。

要说萧何的眼光也真是不错,刘邦这个人确实是有点天命在身上的,沛县团队造反不过几年,刘邦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军阀打成了天下闻名的沛公,直接越过项羽,打进了秦朝的都城。

不过刘邦虽然英雄,但还是难逃穷人乍富的心态,一打进咸阳就跟进了米仓的老鼠一样,直接在秦二世的后宫里住下了,每天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一点儿都想不起自己是来干嘛的了。

萧何看的头疼,赶紧带着刘邦手里的一批小弟一起来劝他赶紧振作起来,不要再沉迷酒色,小心秦朝的家底儿还没搜刮到,隔壁的项羽就要打过来了呀。

刘邦一听也感觉背后发凉,于是就赶紧起来工作,到处收拢人心,萧何则是去清点秦朝留下的典籍和人口,把天下的根本都挖到刘邦这里了,这也导致项羽在打进咸阳之后啥都没捞到,气的差点在鸿门宴上直接把刘邦给干掉了。

刘邦本来还想反抗,可是萧何劝他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硬拼,否则的话,整个沛县集团的生命安全都没法保证,刘邦一听也觉得有理,于是就回到了汉中猥琐发育,以待来日。

在汉中的这几年,萧何可谓是忙的团团乱转,发展农商,稳定人心,还给刘邦到处招揽人才,这些人才里有一个日后特别出名的——兵仙韩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是韩国的没落贵族,从小就颖悟绝伦,十几岁的时候还从一位老仙人那里获得了将兵之法,可谓是秦末的军事人才天花板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才,他的求职之路却走得相当艰难,他先是投奔了势力最强的项羽,可是项羽刚愎自用,根本就不把他当回事儿,直接安排他去做一个拿兵器的侍卫。

这不是侮辱人吗?韩信哪里忍得了?于是他立刻又跳槽到了刘邦麾下,可刘邦也没看出韩信到底有什么了不得的,大手一挥就让他去守仓库管粮草了。

就是在守仓库的这段时间里,韩信结识了他一生的伯乐萧何,萧何对这个有胆识又懂兵法的年轻人相当欣赏,几次在刘邦面前保举他,结果刘邦就是不听,韩信大失所望,再次跑路跳槽。

萧何一看,自己看中的顶级人才要跳槽到别家,这还得了?于是他抢过一匹马就追了上去,两天两夜才把韩信给追了回来。

萧何一跑两天,连个信也没留,刘邦还以为自己亲爱的好兄弟叛变了,气的眼泪都出来了,派人到处去找萧何。

萧何一回来就被架到了刘邦面前,刘邦怒气冲天:“我待你不薄啊,你为什么要背叛我?”

萧何一头雾水的表示我没背叛啊,我只是去给你找人才了而已。

这么多人跑了萧何都没管,韩信一跑他就连留个消息都顾不上的飞奔而去,刘邦也意识到了韩信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于是就跟萧何商量说,要不然拜他个偏将军吧。

萧何嘴角一撇,要玩就玩个大的,干脆拜个大将军,还要搞个大阵仗,好让韩信死心塌地的为他们汉中集团干活。

在萧何的极力举荐下,韩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成了手底下十万军队的大将军,从此之后他带着刘邦在前方四处征战,把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都给打残了。

萧何这个管理型人才此时留守在大后方,专门负责给前面的刘邦和韩信送钱送物送人,君臣几人配合的天衣无缝,总算是把这大好江山给打下来了。

打完天下后,刘邦论功行赏,封萧何为丞相,其他人反对,刘邦还振振有词的说:“你们都不过是在前面打猎的猎狗,萧何才是后面控制你们的猎人,你们怎么能敢跟他比功劳呢?”

这一个地图炮打出去,汉朝的大将们看萧何的眼睛都恨的滴血,唯独韩信记着萧何的知遇之恩,大力支持刘邦的决定,这才把愤愤不平的其他人都给压下去了。

可韩信万万没想到,他对萧何的维护最后换来的却是当胸一刀。

自从平定天下之后,刘邦看着战功赫赫的韩信,就整天觉得脊背发凉,为了削弱韩信势力对江山的影响,刘邦多次下手,最终将韩信搞得精神衰弱,整天躲在家里唉声叹气。

这个时候有人密告吕后和太子刘盈,韩信这个反骨仔跟现在造反的陈豨有勾结,两人准备趁着刘邦不在的时候,直接把你们娘俩给干掉了。

吕后一听,那还得了,立刻就召来了萧何,问他要怎么办,萧何觉得这韩信造反的消息掺的水分有点大,但是看着跟个母老虎似的吕后,他哪里敢说个不字,回去就把韩信从府里骗到长乐宫去了。

韩信那个时候也知道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平常不轻易出门,但是萧何是他的伯乐,他对萧何根本就没有防备,于是就傻乎乎的被骗到了吕后的魔爪之下,直接上了西天,这就是所谓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当头棒喝,自污避祸

韩信一死,刘邦身上的大山总算是倒了,他顿时头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青春也回来了,对着萧何和吕后就一顿猛夸,吕后是自家人,奖励不奖励的不重要,但萧何却是拿俸禄办事的大臣,刘邦还是要表示一下的。

就这样,萧何被加封为相国,统御朝中文臣,刘邦觉得这样还不够,一口气又给他加了五千户封邑,还派一名都尉带着500名卫兵去给他做侍卫,撑场子。

整个汉朝上下,有这种排场的臣子也就只有萧何了,这个时候,萧何的丞相府真是鲜花着锦,烈火喷油,每天往来庆贺的人络绎不绝,把萧何这样沉稳的人都捧的飘飘然了。

正当萧何春风得意之时,一个名叫邵平的门客穿着孝服闯了进来,对着萧何就开始哭丧:“你这是要大祸临头了!”

萧何被气的差点撅过去,但是他还是忍住气请教邵平祸从何来,因为这个邵平可不是个简单人物,他是前秦的东陵侯,有着丰厚的政斗经验,一向很受萧何的器重。

邵平一看萧何能听进去劝,于是也不带藏私,直接了当的对萧何说:“淮阴侯是死在您手里的,皇帝虽然早先和你亲近不错,但是现如今他贵为天子,您难道还不清楚他为什么有这样的下场吗?”

萧何一听,冷意顿生,这哪里是什么皇恩浩荡,这就是要命的催命符!

他赶紧向邵平致谢,然后到刘邦面前表示自己人微德浅,根本就配不上这么多赏赐,您赶紧把它收回去吧。不仅如此,萧何还从自家拉了一批金银珠宝交给刘邦,说是资助刘邦打仗,实际上就是花买命钱。

刘邦一看萧何这么懂事,于是就暂时放下了对他的疑心,让他平安过了这一关。

但是君主的疑心就像是地里的韭菜,今天割了,明天就长,一茬一茬的永无止境,随着萧何在民间声望的增长,刘邦看着萧何的眼神又开始不对劲了。

萧何简直要自闭了,他就算这时候辞官不干了,他在百姓中的好名声也不会被收回啊,刘邦因为这事儿想宰他,他也是无计可施了。

这时候邵平又闪亮登场,给萧何出了个主意:“作为朝中的大臣,您对天下的事情既要上心,又不能太上心,您当官清廉,也不能太清廉。现在皇上之所以怀疑您,就是因为你在民间的声望都盖过皇上了,您干脆就搞臭自己的名声,这样皇上的心就会被打消了。”

萧何有些犹豫:“这样不太好吧。”

邵平祭出了大招:“您要不要全家的命了?”

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萧何终于妥协了,他派人在民间用极低的价钱购买百姓的田地,就差直接明抢了,这下他在百姓心中也不再是为国为民的好丞相,而是缺了八辈子大德的大贪官,名声算是滑到了谷底。

刘邦听说了这个消息后,表面上痛心疾首,没想到我这个清廉了那么多年的好兄弟居然也堕落了,实际上内心简直要乐开了花,于是他对萧何也不再忌惮,总算是让萧何保住了一条小命,得以善终。

自古以来的开国之君大多都疑心深重,总是对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重拳出击,薄情寡义的刘邦尤甚。

萧何身为刘邦平定天下的头号功臣,吃的排头也不少,所以在刘邦的威慑下,他只能缩着头低调过日子,就这样刘邦还不放心,逼得他只能自污避祸,这才得以善终。

看来在封建时期的王权之下,所有人都只是蝼蚁,哪怕是萧何这样平定天下的大功臣,也不过是只大点的蝼蚁,在专横的君主权力前他毫无还手之力,实在是可悲可叹。

更多文章

  • 萧何诛杀韩信后,刘邦赐他500卫兵,门客冷冷地说:你大难临头了

    历史解密编辑:清竹雅韵标签:萧何,刘邦,韩信,张良,吕雉,秦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作为帮助刘邦建立汉朝的传奇将领,韩信的事迹被广为流传,受胯下之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故事便能够看到他隐忍的性格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对于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人们以一副

  • 16投拿15分,狂输20分!成也萧何败萧何,眼里只有篮筐难夺冠

    历史解密编辑:疏影影标签:萧何,孙铭徽,篮板球,广厦男篮,辽宁飞豹

    CBA季后赛继续进行,辽宁男篮对阵广厦男篮G4的比赛正式打响。本场比赛对于双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广厦男篮如果赢球就能顺利进入总决赛。相反,辽宁男篮赢球就能把比赛拖入抢五。为此,从比赛打响之后两队便都拿出了100%的状态去应对。最终,经过四节的比赛辽宁男篮以100-80大胜广厦男篮20分,系列赛2

  • 萧何献计诛杀韩信,刘邦赏500卫士,一瓜农却说:相国已大祸临头

    历史解密编辑:醉风文史标签:萧何,韩信,项羽,吕雉,张良,汉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汉十一年(前196年),韩信囚禁府上一名家臣,想要处死他,谁知他的弟弟向吕后上书告发韩信将反,吕后大惊,打算将韩信召入宫中擒拿,但又怕韩信不肯来,于是找来萧何问计。姜还是老的辣,萧何信手拈来献上一计,谎称刘邦平定陈豨叛乱即将班师回朝,让大臣们进宫贺喜,当韩信进宫道贺时,命卫士埋伏左右,将其擒下即可。

  • 萧何除掉韩信后,刘邦赏他500卫兵,瓜农却提醒他:你大难临头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萧何,韩信,刘邦,吕雉,丞相

    提起中国古代兵家的典型代表人物,那一定少不了淮阴侯韩信。韩信:西汉的开国功臣,追随汉高祖刘邦打下了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等堪称军史传奇的经典战役。“兵仙”、“神帅”、“国士无双”、“兵家四圣”、“汉初三杰”……韩信也在历史上被世人冠以数不胜数的荣誉和尊号。然而这百年难得一遇的军事奇才最终竟然死在了自己人

  • 汉朝开国之后,刘邦给功臣们排座次,刘邦:在座的只有萧何算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青栀网络热点自媒体作者标签:刘邦,萧何,汉朝,楚汉战争,霸王项羽

    汉朝开国之后,刘邦给功臣们排座次,但他却说:“在座的只有萧何算功臣。”这句话无疑是对萧何的高度评价。萧何是汉朝开国的功臣之一,他对于汉朝的建立以及汉朝的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刘邦能够成功地建立汉朝,离不开萧何的帮助。在刘邦初起义时,萧何就是他的得力助手。在刘邦一路打过来的过程中,萧何

  • 萧何诛杀韩信后,刘邦赐给他500卫士,萧何大惊:我死到临头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萧何,刘邦,韩信,项羽,吕雉,秦朝,汉朝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是总结韩信的。韩信出身底层,但从小有大志向,在反秦浪潮已成燎原之势后,韩信顺应形势,投奔到了项羽帐下。韩信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主动为项羽献计献策,但项羽孤傲自大,不将位卑言轻的韩信放在眼里,所以基本不会采纳韩信的建议,这让韩信觉得在项羽帐下无出头之日,所以在项羽将刘邦封为汉

  • 韩信被杀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冷冷地留下4个字,至今被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胡凯说财经标签:韩信,萧何,刘邦,项羽,吕雉,张良

    汉朝时期的开国功臣韩信作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有着传奇的人生故事,同时也有着辉煌的功绩,以少胜多的战役他是没少打,可以说刘邦没有韩信未必能够战胜项羽,也就不可能建立汉朝,足以见得韩信的重要性。不过这样一位功臣在汉朝建立之后并没有被善待,反而还惨遭杀害,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怎么也没想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4个字,却心有愧疚

    历史解密编辑:何开说生活标签:韩信,萧何,刘邦,项羽,吕雉,樊哙

    中国历史上楚汉之争一直是人们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其中刘邦从原来的一个小人物走上人生巅峰的事,也让人印象深刻。刘邦此人最终走向成功,除了他自己过人的勇气和非凡的智慧外,重要的是他还有一批有志之士辅助。这批有志之士有武者,有智者,其中武者有樊哙,智者有萧何。还有一位著名的高级将领,也为刘邦取得天下立下了

  • 真实故事:过度放纵付出巨大代价,成也萧何败萧何

    历史解密编辑:中原琪琪格标签:萧何,真实故事,邓丽君,演员

    他是一个明星,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突然入狱,改变了他的一生。入狱的原因如果放在今天,顶多是男女之间你情我愿的事,双方都是未婚,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放在20年后,他那事根本就不算事。他出生在1958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人,父亲是一名警察,他从小被严格管教,他的愿望也是长大后成为一名

  • 此人画“萧何骑车追韩信”走红,开创了假画系列,学者:亵渎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萧何,萧何骑车追韩信,绘画,艺术,国画

    古人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座山,通过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采,古人由此领悟人生大道。同样的,有人对历史也进行了新的解读,甚至还演绎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试想一下,刘关张坐着四轮车疾驰而去,骑着马的吕布只能气喘吁吁的狼狈狂追,而车内的关羽和张飞,一个在梳头发,另一个用国际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