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被杀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冷冷地留下4个字,至今被人诟病

韩信被杀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冷冷地留下4个字,至今被人诟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胡凯说财经 访问量:116 更新时间:2024/2/11 19:30:21

汉朝时期的开国功臣韩信作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有着传奇的人生故事,同时也有着辉煌的功绩,以少胜多的战役他是没少打,可以说刘邦没有韩信未必能够战胜项羽,也就不可能建立汉朝,足以见得韩信的重要性。

不过这样一位功臣在汉朝建立之后并没有被善待,反而还惨遭杀害,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后惨死居然是被昔日的好友陷害,而他被杀后,萧何则是望着他的尸体冷冷的说了4个字,没想到这句话至今遭人诟病,那萧何说了什么呢?两人又为何反目成仇?

01千里马和伯乐——韩信与萧何

韩信早年间学习兵法,对于军事理论和当时的天下大势有着自己的见解,不过最开始的他没有人赏识,仅仅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已,毕竟谁会在乎一个师出无名的人,所以当韩信仰慕项羽并投奔他时,项羽却根本不理睬他,只当他是普通的士兵,面对韩信提出的军事战略和对未来天下的看法,项羽更是高傲认为韩信就是一派胡言,认为自己做什么无需他人指手画脚。

一次次被冷落人韩信对项羽失去了忠诚,转而选择投靠刘邦,他认为刘邦能有这么多人支持,那必定是有眼光的人物,自己一身才华应该会得到重用,而在投奔刘邦的过程中,韩信首先找到了萧何,希望萧何能够引荐他去见刘邦。

两人也是一见如故,还根据当时的局势进行了各自的想法,经历了彻夜长谈,萧何认识到韩信绝非庸才之辈,将来必定会是刘邦的助力,只不过韩信要求太高,居然直接索要将军一职。

萧何虽然惜才,但是也不能轻易答应他,一来是他没有这个权力,任命将军一事还得是刘邦说了算,二来是韩信初出茅庐,并没有什么惊人的战绩,让他当将军树立不起威望,没有人信服不说,万一韩信在战争中败北那不是打了自己的脸,还得惹得刘邦愤怒,到时候谁也没有好果子吃,这样的风险萧何实在是不敢担。

韩信也看出来萧何的犹豫和担忧,不过他也是不妥协的人,既然此地不留爷,那自有留爷处,二话没说骑马就走了,萧何左思右想还是感觉韩信可用,于是他也骑上快马去把韩信追了回来,这也就是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面对萧何的执着和赞赏,刘邦这边也是选择试一试,没想到韩信果然没有让人失望,不仅骁勇善战,还用兵如神,项羽在他面前也被耍的团团转。

02功绩卓越,功高盖主

韩信在成为大将军后生平第一场漂亮的战役就是陈仓之战,在这之后的韩信仿佛开窍了一般,先是定三秦,擒魏破代,后来又击败赵国,迫使燕国投降,最后经历了垓下之战成功的击败了项羽,帮助刘邦奠定了汉朝的江山基业,毫不夸张的说汉朝的半壁江山都是韩信亲手打下来的。

当然,刘邦也没有亏待他,汉朝建立后韩信被封为齐王,还有给了他很多特权,不仅有着免死金牌,还规定只有刘邦自己才能杀他,这样的身份地位可以说在朝中无人能比,也算是对得起韩信辛苦一辈子给刘邦卖命了,不过韩信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毕竟这样一位功高盖主的臣子对于任何帝王来说都是一种威胁,更何况韩信还手握重兵。

反观韩信只是一个军事上的奇才,在政治方面他是一窍不通,甚至可以说是情商极低的人,但凡有这般功绩的人都会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避免君王怀疑,有的甚至卸甲归田,过上养老的生活。

而韩信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屡次惹出事端,对谁都是一副高傲的姿态,哪怕是面对刘邦也留有傲气,这怎能让刘邦不反感他,纵使韩信功劳再大,他是臣子,而刘邦是皇帝,韩信不重视这层关系无疑是挑战刘邦底线,虽然表面上刘邦不说什么,但是私底下已经开始整治他,先是剥夺了他手中的兵权,随后又贬为淮阴侯,从王到侯可是很大的降级,可见刘邦对他的不信任和反感,君臣之间的间隙也越来越大。

03密谋造反,被秘密处死

随着刘邦一再剥夺韩信的兵权,韩信也看出了刘邦的想法,这不就是卸磨杀驴吗?利用完了自己,现如今就要除掉,面对这种局势韩信也没有坐以待毙,以他高傲的性格才不会束手就擒,任由刘邦处置,于是便开始密谋造反,正好当时陈豨也有此想法,两人就打算里应外合,打个出奇制胜。

可是韩信疏忽了刘邦的戒备,满城都是刘邦的密探,所以这个消息很快就泄露出去,紧接着还没等刘邦出手,吕后就联合萧何和张良等人意图杀掉韩信,他们先是以商议要事为由邀请韩信前来,韩信也没多想就只身前往了,等他一到地方就被周围的士兵五花大绑起来,吕后也随即控诉韩信的诸多罪行,并下令将其处死。

在这种危急之时韩信搬出了刘邦承诺他的“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铁不杀”,所以吕后等人就不能杀他,但是吕后也有妙招,命令宫女用麻袋把他装起来,这样就是见不到天地了,既然铁器不能杀他,那就下令让宫女用竹签将其活活戳死,死状甚是惨烈。

而韩信被杀后,与吕后联合的萧何则在一旁冷冷的说了这四个字:“为国锄奸”,此话一出不禁让人感叹,物是人非,当初两人情同手足,没想到萧何居然这样对待和评价韩信,实在是让人心寒,正因如此,萧何也遭人诟病。

04结语

谁能想到曾经的知遇之恩,好友之间的惺惺相惜,到最后因为利益都化为泡影,或许在萧何眼中韩信的确是一个人才,可在利用完韩信,取得成功之后对于主公刘邦来说却又是很大的威胁,那萧何既为人臣自当为主分忧,不顾多年交情杀了韩信也是一种忠诚,可不管怎么说,这件事都是让人难以理喻,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韩信萧何刘邦项羽吕雉张良

更多文章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4个字,却心有愧疚

    历史解密编辑:何开说生活标签:韩信,萧何,刘邦,项羽,吕雉,樊哙

    中国历史上楚汉之争一直是人们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其中刘邦从原来的一个小人物走上人生巅峰的事,也让人印象深刻。刘邦此人最终走向成功,除了他自己过人的勇气和非凡的智慧外,重要的是他还有一批有志之士辅助。这批有志之士有武者,有智者,其中武者有樊哙,智者有萧何。还有一位著名的高级将领,也为刘邦取得天下立下了

  • 真实故事:过度放纵付出巨大代价,成也萧何败萧何

    历史解密编辑:中原琪琪格标签:萧何,真实故事,邓丽君,演员

    他是一个明星,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突然入狱,改变了他的一生。入狱的原因如果放在今天,顶多是男女之间你情我愿的事,双方都是未婚,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放在20年后,他那事根本就不算事。他出生在1958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人,父亲是一名警察,他从小被严格管教,他的愿望也是长大后成为一名

  • 此人画“萧何骑车追韩信”走红,开创了假画系列,学者:亵渎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萧何,萧何骑车追韩信,绘画,艺术,国画

    古人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座山,通过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采,古人由此领悟人生大道。同样的,有人对历史也进行了新的解读,甚至还演绎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试想一下,刘关张坐着四轮车疾驰而去,骑着马的吕布只能气喘吁吁的狼狈狂追,而车内的关羽和张飞,一个在梳头发,另一个用国际问候

  • 汉武帝赏赐霍去病酒肉,为何宁可酒肉臭掉也不分给士兵?深度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黄昏细雨醉红尘标签:刘彻,匈奴,卫青,皇帝,士兵,李敢,汉朝,霍去病,汉武帝,汉高祖刘邦

    霍去病身份尊贵,所以从不体恤下属,这是史记当中给予的解释,但是对此我却有另一种看法。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大多数人对此是怎样认为的?至于霍去病是谁我就不多讲了,明白的人都明白,对不对?他是整个汉武帝时期最为优秀的高等级将领,他的一些谋略、一些行为、一些胆识,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俗的枷锁。对于匈奴予以了沉

  • 他比肩霍去病,就是死晚了...

    历史解密编辑:汉周读书标签:窦宪,汉军,汉朝,霍去病,窦太后,南匈奴

    01中国古代武将,有2大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1、封狼居胥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年仅22岁的霍去病以伤亡万余人的代价,一路杀伤俘虏了匈奴70443人,包括屯头王、韩王等三名,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名贵族。(数据来源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在匈奴的祭祀圣地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

  •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李广,李敢,卫青,匈奴,汉朝,霍去病

    霍去病满脸黑人问号,不就是杀个李敢么?我能有什么事?你可别忘了,我的靠山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汉武帝!一个复杂到极致的关系在接下来长达30秒的时间里面,我会给大家讲一个复杂到极致的关系,这个关系,如果你能够捋顺了,你也就能够明白,霍去病为什么非要杀李广的儿子李敢了。故事的大背景是在汉武帝执政时期,汉武帝执

  • 摸过霍去病雕像,就能百病全消吗?

    历史解密编辑:雪夜惊鸿2021标签:刘彻,卫青,雕像,汉朝,霍去病,刘病已,大司马,汉宣帝

    今天,有一个报道称:甘肃兰州五泉山公园火了!很多人在霍去病雕像前排起长队,抚摸雕塑底座上镌刻的“去病”二字,祈祷祛病消灾,身体健康。其实,在网上搜一搜,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好多年了,只是去年全年放开后,很多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药石无效,非常难受,便把希望寄托到霍去病身上。原因很简单,谁让他的名字里有“去

  • 真正了解霍去病与匈奴的关系后,才明白这位军事天才的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常云瞰说搞笑标签:刘彻,卫青,汉朝,霍去病,匈奴人,汉高祖刘邦

    “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霆,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西规大河,列郡祁连。”——班固在中国历史上名将云集,但真正为后世所铭记的军事将领也并不多,有人以勇猛著称,也有人以忠义为后人所熟知。然而,霍去病却以他近乎于完美的战绩而被后人所铭记,历代学者都称他为天才和“战神”,并且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年

  • 卫子夫失宠,卫青拿500两黄金为她情敌贺寿,最终保全家族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丝不苟陈怪瘦标签:卫青,刘彻,家族,武帝,大喜,汉朝,卫子夫

    卫青本来就是个私生子,从小就跟妈妈相依为命。在成长过程中,父子俩难以相认,但父亲对卫青很严厉,甚至派他去放羊。而此时的卫青,就像奴隶一样在篱笆下。幸运的是,卫青的妹妹卫子夫被汉武帝发现,卫子夫得宠,卫氏一家也跟着他上了天堂。因此,卫青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利用他天才的军事才能,为汉武帝立下了汗马功劳。

  • 没有汉武,哪来卫青、霍去病的赫赫功绩,可怜狄青、岳飞生不逢时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霍去病,狄青,岳飞,卫青,匈奴,刘彻

    汉武帝时期最著名的战将,卫青、霍去病二人当之无愧,正是有了这两人,才使大汉与匈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北方的游牧民族,时不时来中原打打秋风,侵略成性的日子一去不返,中原汉族王朝真正挺起了脊梁,被外族敬仰,进而奠定今日华夏立国之基础。在有幸认识汉武帝之前,卫青是个悲惨的私生子。自小艰难的生存环境造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