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峻之死为什么会引发吴国的政治动荡?-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孙峻之死为什么会引发吴国的政治动荡?-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史学文 访问量:3363 更新时间:2024/1/19 3:56:52

我们前面讲过孙权由于南鲁党争导致孙霸被杀,太子孙和被废,最终驾崩前只能选择小儿子孙亮登基。而为了辅助儿子执政,任命了诸葛恪孙峻滕胤,孙弘以及武将的代表吕据共同形共同作为辅政大臣,辅佐孙亮执政。

但之后我们会看到东吴的内部争斗反而更趋激烈,诸葛恪先是诛杀了孙弘,接下来孙峻又诛杀了诸葛恪,而孙峻因病而死,死前却将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堂弟孙綝。这就引发了同为辅政大臣的滕胤,吕据的不满,于是滕胤,吕据联合起来反孙綝的争斗爆发了。

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吴国在政权交接的过程中这段混乱的历史,理一理为什么东吴会发生这样严重的权力交接事件。

01

《资治通鉴》原文

02

译文

03

收获与反思

我们在一文中曾经探讨过为什么孙峻会推荐诸葛恪为辅政大臣,实际上就是因为作为宗族的势力,在孙权晚年太子被废的情况下,孙峻是得到了孙权的器重,并掌握了很大的权力的。

而当时在孙权离世前,指定的辅政大臣中,滕胤实际上是孙权的女婿,因为其伯父滕耽以及父亲滕胄很早就追随孙权,为孙权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孙权也很器重滕胤,并把女儿许配给滕胤。所以滕胤也算是皇亲。

而另外一个辅政大臣吕据就更不简单了,吕据是东吴开国功勋吕范的儿子,我们知道当年孙策起兵时身边可依靠的就是吕范一个人,攻打庐江郡,击败刘繇,收编了原下邳国相笮融这些都是吕范的功劳,孙策死后,吕范和周瑜等人支持孙权,才让孙权渡过了危机,并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所以说没有吕范,就没有东吴的天下。所以在吕范死后吕据袭了吕范的爵位。并成为东吴军队体系里重要的代表人物。

而当孙权驾崩后,孙亮幼小,这几个辅政大臣之间权力的争斗变得愈演愈烈,先开始是诸葛恪诛杀了孙弘,让孙峻感受到了危机,于是当诸葛恪兵败之后,孙峻找到了借口诛杀了诸葛恪,这样辅政大臣就剩下了孙峻,滕胤和吕据。而孙峻在北伐中去世,按道理应该是滕胤和吕据辅佐幼主孙亮,或者从宗族中再寻找一个人作为宗族的代表,共同执政。但孙峻在临死前却把权力全部移交给了堂弟孙綝。本身滕胤和吕据就已经对孙峻的独断专行不满了,而这一次权力的移交更让这两个人以及背后代表的势力对宗族势力更加不满,于是才有了滕胤和吕据联合起来,准备发动兵变来推翻孙綝的统治。

而当时的小皇帝孙亮也已经十五岁了,孙亮对于孙峻以及孙綝的独断专行其实也早就难以忍受,想要夺回皇帝的权力,所以在这次兵变中,滕胤和吕据难说没有得到孙亮的支持。

作为军方代表的吕据和在士族和国戚中非常有号召力的滕胤的联手,按道理是不弱于孙綝的,但失败的根源在于一方面消息泄露,让孙綝得到了先手,从容的阻击从北伐前线回来的吕据。而滕胤在起事后,又犹疑不决,失去了占领皇宫,以孙亮的名义号召群臣诛杀孙綝的机会,导致在等待吕据的北伐大军不到的时候,被孙綝的军队围困所杀害。而滕胤,吕据的失败,导致孙綝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并镇压了其它支持滕胤,吕据等人的势力和将领,从而向进一步篡夺权力迈进了一步。

从历史上来看,当时的小皇帝孙亮还是很聪明的,从今天文章提供的巧断老鼠屎案中就可以看出孙亮的聪慧,如果滕胤和吕据的政变成功,孙亮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三国的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样子。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东吴的悲剧的发生,其实就是根源于孙权晚年接班人之争,当接班人变得不确定时,就给野心家以机会,从而让一个国家陷入了灾难的边缘。

从东吴的这段历史,我们也更能理解为什么历史上后世的各个朝代都在强调儒家的嫡长子继承制,因为正是东吴这样的历史教训告诉后世,儒家的制度虽然看似古板,但它却保证了一个大到一个政权,小到一个家庭的稳定性。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衰败不是外力因素造成的,更多的案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者企业的衰败,都是由内部的争斗而逐渐走向崩溃,内因才是主要的因素。所以我们读到历史上很多大儒在历朝历代都在捍卫儒家的价值观,其根源也是在这里。

更多文章

  • 传说中的东吴道士徐光:能够隔空偷瓜;预测了权臣孙綝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徐光,孙綝,孙亮,孙峻,诸葛恪,权臣

    古代人非常相信神仙道法,也有很多关于神仙道法的书籍和故事。有些故事在内容上甚至已经大同小异,换上人名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故事。下面小编就来讲一个《搜神记》中记载的故事。东吴道士徐光,能够隔空偷别人家的西瓜;还预测了东吴权臣孙綝的灭亡。隔空偷瓜《搜神记》中记载,这个叫做徐光的道士,在市场里溜达。市场里有卖

  • 聊一聊东吴后期权臣孙綝的崛起和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孙綝,孙峻,诸葛恪,孙休,孙权,孙亮

    读三国志(李九龄)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东吴后期有一段时期长期处于皇权旁落的局面,先后出现三个权臣——诸葛恪、孙峻、孙綝。其中有以孙綝最为嚣张跋扈,对皇权的威胁最大。孙綝还做过废立皇帝的事情,他废掉孙亮,立孙休为皇帝。不过孙休也是一个有手段的人,上位不久后

  • 孙綝: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执政时嗜好杀戮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孙綝,孙休,东吴,孙峻,曹魏,孙亮

    孙綝(chēn)(231年-259年1月18日),字子通,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安民都尉孙绰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綝初任偏将军。太平元年(256年),孙綝的从兄孙峻在北伐曹魏途中过世,他接替其位,升任侍中兼

  • 随着孙綝废帝,权力巅峰的全公主也退出东吴政治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孙亮,孙峻,诸葛恪,孙权,朱据,曹操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59正所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这句话用在孙綝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就在灭亡的前夕,孙綝迎来了他最后的疯狂。到了太平三年(258年)下半年,东吴的政治形势比一年多之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全公主一派遭到大幅削弱,随着全氏家族多名主要成员以及众多

  • 孙綝为什么要废掉孙亮?为什么又会被自己推举的孙休杀死?-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孙綝,孙亮,孙休,孙峻,孙权,东吴,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前面我们谈到了孙綝诛杀了滕胤和吕据后,再次控制住了东吴的政权。而之后小皇帝孙亮对孙綝愈来愈不满,于是和朝臣密谋杀掉孙綝,但事情败露,孙綝废掉了小皇帝孙亮,立琅琊王孙休为帝。但孙休执政后,却能翻盘诛杀了孙綝。为什么看似掌握了东吴局面的孙綝在孙休上台后变得没有抵抗能力束手就擒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资治通

  • 谋逆也有遗传吗?——闲聊吴国权臣孙峻、孙綝(三)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孙峻,孙綝,孙休,权臣,诸葛恪,丞相

    原创(紧接上期)上期聊到吴国君臣合谋诛杀权臣孙綝,看上去是胜券在握,却因有人告密而失败,究竟是谁泄露了这个天大的秘密呢?有两种说法:一、全皇后。全皇后是全尚的女儿,母亲是孙峻的姐姐。二、全尚的妻子,即孙峻的姐姐,也就是孙綝的从姐。起事前,孙亮先找全尚的儿子黄门侍郎全纪商量,说:“孙綝专权,轻视我。我

  • 孙綝借诸葛诞之乱使阴招,猛力打击全公主家族力量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孙綝,孙峻,孙权,吕据,三国,诸葛诞,诸葛恪,司马昭,毌丘俭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58孙峻的猝死让全公主始料未及,突然失去了这个提线木偶,她的权力之路变得扑朔迷离起来。由于孙峻是孙恭的独子,没有亲兄弟,也没有子嗣,因此临终之时只好将大权交给堂弟孙綝,以他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对于全公主来说,这是个不得已的选择。费尽千辛万苦压制了

  • “宴无好宴”——东吴权臣孙綝,被丁奉用一场“鸿门宴”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潍水仙儿标签:孙綝,权臣,孙休,孙峻,诸葛恪,孙权

    东吴、蜀汉、曹魏后期的政治都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其中曹魏和东吴都比较严重,出现了威胁皇权的权臣。曹魏是成功被权臣篡夺政权了,就是司马氏;而东吴有一段时期也长期处于皇权旁落,皇帝如芒在背的局面。其中有一个权臣叫做孙綝,更是行废立之事,废掉了孙亮,迎立孙休为帝。那么这个权臣是如何被孙休除掉的呢?下面小编

  • 东吴景帝时期第一权臣——孙綝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孙綝,孙峻,景帝,孙休,权臣,孙权,丞相,孙亮,东吴,三国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东吴权臣——孙綝。孙綝字子通,是孙权和孙策的叔叔孙静的曾孙,在历史上他的权势要远远超过当时的皇帝。孙綝年少得志仅仅26岁就接替自己的从兄孙峻掌控大军成为了当时东吴最有权势的大将军,但是虽然他权势滔天但也只在这个高位上坐了两年就身死,而且过程与当年的韩信相当相似。在孙权死后太子孙亮上位

  • 爱上幸福衢州的N个理由|衢州衢江贺邵溪村

    历史解密编辑:豆芽部落标签:衢州,下山,古木,水榭,溪水,贺邵溪,田园风光

    贺邵溪村隶属衢江区横路办事处,地处衢州之东,距衢州城区16公里。贺邵溪村历史悠久,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村庄人文底蕴深厚。走在村内,美丽清澈的下山溪穿村而过,溪边古树林立,枝繁叶茂。石磨、石板路、粉刷一新的民居,田园风光扑面而来。来到贺邵溪,便不得不提改革先锋谢高华,这里不但是谢高华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