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綝为什么要废掉孙亮?为什么又会被自己推举的孙休杀死?-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孙綝为什么要废掉孙亮?为什么又会被自己推举的孙休杀死?-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史学文 访问量:367 更新时间:2023/12/22 0:55:59

前面我们谈到了孙綝诛杀了滕胤吕据后,再次控制住了东吴的政权。

而之后小皇帝孙亮对孙綝愈来愈不满,于是和朝臣密谋杀掉孙綝,但事情败露,孙綝废掉了小皇帝孙亮,立琅琊王孙休为帝。

但孙休执政后,却能翻盘诛杀了孙綝。为什么看似掌握了东吴局面的孙綝在孙休上台后变得没有抵抗能力束手就擒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资治通鉴》里记载的孙綝废孙亮以及孙休诛杀孙綝的这段历史。

01

《资治通鉴》原文

02

译文

03

收获与反思

前面我们已经聊到孙权死后,虽然指定了孙亮为继承人,但因为孙亮太小,所以几个辅政大臣之间开始了权力的争夺,东吴陷入了权力争夺的乱局,后来诸葛恪和孙峻合作干掉了孙弘,而孙峻又诛杀了诸葛恪,并诛杀了前太子孙和,从而控制了东吴的大权。

但从历史上来看,孙綝在东吴是没有什么威望的。虽然是宗室成员,其曾祖父是孙坚的弟弟孙静,其祖父孙暠和孙策是堂兄弟,孙策死后曾经参与夺权但遭到了以虞翻为代表的江东很多重臣的反对。当时周瑜等人都支持了孙权,所以孙暠这一支在东吴内部是没有支持力量的。

而孙峻和孙綝相当于是孙权的孙子辈,在东吴更是没有老臣能看得起他们。虽然晚年孙权重用了孙峻,大家碍着面子会支持孙峻,但孙峻死后却让自己的弟弟孙綝执政却引发了众怒。所以才有滕胤和吕据等人反叛。

不得不说孙綝还是有些手段的,快速的镇压了滕胤和吕据等人的叛乱,暂时将东吴的反对力量压了下来。但是我们看到在东吴的体系里,不管是老臣还是军队,都对孙綝的执政是有意见的。

所以当曹魏诸葛诞反叛向东吴求助后,孙綝统帅大军援救诸葛诞,但是其中又遭受到了老将朱异的反抗,最终孙綝杀掉朱异,更是激发了东吴内部大部分力量的不满。而最终孙綝没有救下诸葛诞,反而让众多江东子弟丧生在寿春,更是让东吴内部的不满情绪进一步酝酿。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了小皇帝孙亮对于孙綝的不满,而小皇帝孙亮当时才十六岁,小皇帝之所以敢于选择跟孙綝开始对抗,背地也是得到了众多朝臣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所以当孙亮杀掉了朱熊、朱损实际上就是跟孙綝公开摊牌了,要知道朱损的妻子就是孙綝的妹妹,而孙綝上书保朱损却被驳回,证明孙亮也是有信心和孙綝摊牌的。

但虽然支持孙亮的朝臣很多,但是孙綝和他的党羽却牢牢的控制着首都的禁军,从这一点来看孙亮的行为就有些不理智了。虽然军队会支持孙亮,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当孙綝得知孙亮要发动针对自己的袭击时先下手为强,囚禁了全尚,围住了皇宫,逼孙亮退位。这一切都是在瞬间完成,当东吴的朝臣们得知孙亮的计划失败,已经是无法挽回了。所以最终只能再次向孙綝屈服。

但孙綝也没有敢杀掉孙亮,而只是贬孙亮为会稽王,迁往封地。孙綝在废掉孙亮的时候其实也是想自己当皇帝的,但是当时朝堂内部反对的力量还是很大的,孙綝不得不考虑这些因素,最终向朝臣妥协,选择了孙权的第六个儿子琅琊王孙休为新的皇帝。

但这个妥协实际上将孙綝送上了断头台。要知道小皇帝孙亮当时之所以能被孙綝控制就是因为年龄太小了,但孙休当时已经23岁,已经很成熟了,所以懂得以退为进。所以我们看到孙休在知道自己被立为皇帝后,很聪明,先后辞让,表现得非常谦逊,并在登基后表现了对孙綝的重视,为孙綝加官封侯。

孙休不仅对孙綝派系的人进行笼络,对与自己有仇的人也积极拉拢,《资治通鉴》中就记载了对当时排挤自己的丹杨太守李衡不仅不打击报复,反而安抚和重用,通过这些行为,孙休不断地收买了东吴各方势力的人心。

我们看到文中还提到了孙綝向张布抱怨,结果张布反手就将情况报告给了孙休,这也证明当时的军队体系其实一直是反孙峻和孙休的,所以当孙休有意向和孙綝对着干的时候,军队体系坚定的站在了孙休身后,包括最终帮助孙休成事的东吴的著名将领丁奉,都没有片刻的犹豫。

而这时我们看到相比较孙亮而言,孙休要成熟很多,虽然很多朝臣和军队都站在了他身后,但是仍然表面上极力的笼络住孙綝,不露一点声色,孙綝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没有片刻的犹豫。所以这也麻痹了孙綝,让孙綝即使知道孙休要拿自己开刀,但是也没有理由再搞一次政变。

孙綝当然也是比较聪明的人,当明白大势已去的时候,就希望让孙休把自己外放,这样在外面掌握一支武装力量,孙休就不敢将自己怎么样。而就在这个当口,孙休动手了。孙休利用腊祭之日设宴款待孙綝,孙綝虽然知道可能有诈,但也没有太多借口拒绝,就在宴席上,孙休逮捕了孙綝,并且没有丝毫犹豫的处死了孙綝,从而快速的将孙綝的势力一网打尽。

所以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孙休不愧是孙权的儿子,杀伐果断,自己上位没有多久,就迅速的拿回了帝王的权力,让东吴的政坛再次走上了正轨。

而孙綝之所以失败,其实根本的原因还是一方面其执政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就无法得到朝堂内外的支持,始终存在反对的势力。其次就是其执政能力也是欠缺,不仅没有拉拢东吴朝臣尤其是军事力量的支持,反而让自己和军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从而让更多的力量毅然的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去,让自己成为了孤家寡人。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孙綝的失败,其实就是自己根基太浅,而又无法收得东吴的人心才造成的,东吴和曹魏,孙綝和司马昭,其实所遇到的情景是相类似的,但曹魏篡位成功,而孙綝的失败,说起来是天意,其实最终还是人心造成的。

更多文章

  • 谋逆也有遗传吗?——闲聊吴国权臣孙峻、孙綝(三)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孙峻,孙綝,孙休,权臣,诸葛恪,丞相

    原创(紧接上期)上期聊到吴国君臣合谋诛杀权臣孙綝,看上去是胜券在握,却因有人告密而失败,究竟是谁泄露了这个天大的秘密呢?有两种说法:一、全皇后。全皇后是全尚的女儿,母亲是孙峻的姐姐。二、全尚的妻子,即孙峻的姐姐,也就是孙綝的从姐。起事前,孙亮先找全尚的儿子黄门侍郎全纪商量,说:“孙綝专权,轻视我。我

  • 孙綝借诸葛诞之乱使阴招,猛力打击全公主家族力量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孙綝,孙峻,孙权,吕据,三国,诸葛诞,诸葛恪,司马昭,毌丘俭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58孙峻的猝死让全公主始料未及,突然失去了这个提线木偶,她的权力之路变得扑朔迷离起来。由于孙峻是孙恭的独子,没有亲兄弟,也没有子嗣,因此临终之时只好将大权交给堂弟孙綝,以他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对于全公主来说,这是个不得已的选择。费尽千辛万苦压制了

  • “宴无好宴”——东吴权臣孙綝,被丁奉用一场“鸿门宴”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潍水仙儿标签:孙綝,权臣,孙休,孙峻,诸葛恪,孙权

    东吴、蜀汉、曹魏后期的政治都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其中曹魏和东吴都比较严重,出现了威胁皇权的权臣。曹魏是成功被权臣篡夺政权了,就是司马氏;而东吴有一段时期也长期处于皇权旁落,皇帝如芒在背的局面。其中有一个权臣叫做孙綝,更是行废立之事,废掉了孙亮,迎立孙休为帝。那么这个权臣是如何被孙休除掉的呢?下面小编

  • 东吴景帝时期第一权臣——孙綝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孙綝,孙峻,景帝,孙休,权臣,孙权,丞相,孙亮,东吴,三国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东吴权臣——孙綝。孙綝字子通,是孙权和孙策的叔叔孙静的曾孙,在历史上他的权势要远远超过当时的皇帝。孙綝年少得志仅仅26岁就接替自己的从兄孙峻掌控大军成为了当时东吴最有权势的大将军,但是虽然他权势滔天但也只在这个高位上坐了两年就身死,而且过程与当年的韩信相当相似。在孙权死后太子孙亮上位

  • 爱上幸福衢州的N个理由|衢州衢江贺邵溪村

    历史解密编辑:豆芽部落标签:衢州,下山,古木,水榭,溪水,贺邵溪,田园风光

    贺邵溪村隶属衢江区横路办事处,地处衢州之东,距衢州城区16公里。贺邵溪村历史悠久,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村庄人文底蕴深厚。走在村内,美丽清澈的下山溪穿村而过,溪边古树林立,枝繁叶茂。石磨、石板路、粉刷一新的民居,田园风光扑面而来。来到贺邵溪,便不得不提改革先锋谢高华,这里不但是谢高华的故乡,

  • 寻味上海|夏日清凉美味:藕节鳝段煨鸡腿

    历史解密编辑:看看新闻Knews标签:寻味上海,鸡腿,鳝段,鸡皮,午餐肉,浓汤

    浓汤大肉向来是冬季的滋补圣品,而鸡、鸭、鸽等家禽,味道鲜美肉性温良,则是夏季清补的不二之选。夏至已过,江南梅雨来袭,湿热的气候让人体极易产生湿热和燥气,此时,家禽中的优质蛋白质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并且有平静清心的效果。今天,《寻味上海》的老朋友徐铭恩,邀请了好友沫沫来一场夏日禽味宴。徐大厨的这

  • 凉州军阀中的“清流”,忠于汉室恢复生产,聊一聊段煨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段煨,汉室,董卓,曹操,凉州,贾诩

    董卓与他带来的凉州武人在历史上留下来的印象并不是太好,董卓手段残忍,废立皇帝杀人如麻,更多的是一个破坏者而非建设者;董卓被王允、吕布联手除掉,而后王允又被其余党李傕、郭汜等人消灭。李傕、郭汜继承了董卓的遗风,在长安烧杀抢掠。后来两个人起了内讧,互相攻杀,李傕劫持天子,郭汜劫持公卿,完全视汉室尊严于无

  • 董卓的“另类”部将段煨,守护人杰地灵的华阴十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董卓,段煨,华阴,献帝,曹操,贾诩,弘农,三国,汉朝

    段煨是董卓的西凉军中,罕见不掳掠百姓的将领,并且从始至终忠于朝廷。在生命的最后十八年里,作为一镇诸侯,他在华阴大力发展农业,让治下的百姓长期安居乐业,更是在西凉军中显得另类。(段煨)高贵的出身段煨出身于河西武威姑臧段氏,论出身,董卓手下无出其右者。董卓手下同样出身于武威士族的贾诩曾遇到贼人,诈称自己

  • 阎忠、阎柔、阎行,汉末三国3位阎姓豪杰之士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阎忠,阎柔,阎行,皇甫嵩,曹操,贾诩

    读史书有一个乐趣就是总能发现一些让你眼前一亮的人或事,而这些人或事是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比如今天我想聊的这三位阎姓豪杰之士,即使是许多三国迷恐怕有的也不是太熟悉。阎忠——曾劝皇甫嵩造反,慧眼识贾诩阎忠,武威郡姑臧人也,曾任信都县令、凉州名士。阎忠最让人惊讶的是他曾经劝皇甫嵩造反!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

  • 曹操视若亲子的武将 曹魏名将——阎柔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阎柔,曹魏,袁绍,东汉,三国,诗人,若亲子,公孙瓒,曹操手下

    今天给大家介绍介绍曹魏名将——阎柔,这位在历史上被曹操视若亲子的武将。阎柔在历史上记载的不算多,他没有字,燕国广阳人,就是如今的北京附近,史书中关于他的个人信息并没有记载太详细,但他生平的战绩却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而其中最重要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他年少时以俘虏之身获得乌丸、鲜卑各族的亲近信任,这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