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眼光好有多重要?萧何的小心机成就了大汉400年基业

眼光好有多重要?萧何的小心机成就了大汉400年基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纯度茶生活 访问量:4548 更新时间:2023/12/20 12:41:47

公元前206年的咸阳发生了一件小事,之所以说他是小事是因为与当时秦王投降、鸿门宴相比确实微不足道。

就连《史记》都是寥寥数语敷衍过去。

这件事虽然看似是楚汉相争当中的细枝末节,但其又是日后刘邦掀起波澜的关键,其中的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正因为其表面看来无非是末端小节,我们的叙述也不妨从那件小事开始。

这一年十月,刘邦带着沛县的兄弟们连哄带骗抢在所有诸侯前攻下了咸阳。

秦王子婴口含碧玉,手捧玉玺出城而降,曾经威震宇内的大秦帝国就这样被一帮泥腿子给推翻了。

这群沛县来的泥腿子,刚进入咸阳就被其繁华富庶给迷乱了眼,他们纷纷化身恶鬼冲入府库里抢夺金银玉帛。

就连刘邦本人也沉溺于秦王宫的美姬而不能自拔。

当这伙老兄弟正欲仙欲死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的头脑还算保持的清醒,那就是萧何

在与刘邦造反前,人家萧何也算是一个小知识分子,虽然是秦帝国最低级的小吏。但是眼光和格局不是一般的高。

在刘邦还在萧何手下当亭长的时候,萧何就看出了这个人的不凡。

刘邦有事,萧何出面摆平,刘邦要出远门,萧何二话不说直接送一大笔钱。

就连起兵反秦这件事都是萧何邀请刘邦回来当领袖。

所以相比于那帮只知道享乐的泥腿子,曾经在秦帝国官僚系统中工作过的萧何更明白对于一个新生政权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于是萧何穿过熙攘的人群,火急火燎地赶往秦丞相府、御史府。

并派人日夜不停地将天下诸郡的户籍、土地图册、律令等文书打包拉到刘邦大营。

为啥萧何非要这些写着枯燥数据的竹简不可?

你可别小看这些竹简,就这么跟你说,秦帝国最值钱的东西并不是无敌的秦军、辽阔的疆域、取之尽锱铢的财富。

而是在丞相府与御史府里那沉默不语的案牍、法律、户籍等等数据。而以此建立的“大数据系统”正是秦国无敌于宇内的关键。

这套系统有多牛X?在电影《王的盛宴》中就有这样一个镜头。

刘邦在占领咸阳后,萧何领着他去体验了一下,当刘邦把写有自己名字的竹简放入固定的轨道后,不久一捆竹简便从系统中抽调出来,上面清晰的记录了刘邦的出生地、出生年月、家庭情况等。

所以萧何打包带走的那些资料,就是大秦帝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积累了100多年的最大财富。

自商鞅变法后,秦帝国的行政管理不再像以前那么粗放,而是开始细致绵密起来。

《商君书》里就有提到,国家要想兴盛那么就必须掌握十三类数据:粮仓、金库、壮年男子、马匹、牛及牲口草料、女子、老人、儿童、官吏、士、纵横家、商人。

有了这些数据整个帝国就像散开了战争迷雾一样,各种资源随处可见,随时可用。

比如有了全国的粮仓数据刘邦就可以估算出前线的大军能打多久的仗。

有了壮年男子的数据,萧何就可以知道还能向前线派多少兵。

有了秦朝留下的地形图册,就有了韩信的暗渡陈仓、刘邦的彭城大败后的开溜路线。

无论是陇西的小麦种植面积,还是成都水稻、锦布产量,甚至是始皇帝28年全国的壮丁数量,都被记录在册。

刘邦随手一翻便可知道自己最大的军队最大的极限在哪里。

刘邦这边开了天眼,而项羽这边完全被战争迷雾给笼罩,基本就属于两眼抓瞎一抹黑。

刘邦这边在掌握了秦宫的所有文件后,迅速走完了自商鞅变法到始皇帝统一六国的所有历程。

打个比方,在攻入咸阳之前刘邦集团不过只是一群由低级官吏和流氓匪徒组成的农民军,打仗能赢完全就是靠坑蒙拐骗和忽悠。

而在获得了这套“大数据系统”的支持后,他们这个群体就开始进化了!

他们开始注重组织结构、注重耕战、功爵、战法等等,秦帝国所有好的制度他们马上照着书上复制了一遍。

而项羽呢?

他打下了天下,但是他能知道他能控制的土地有大吗?

他能知道自己最多能征多少兵吗?

他知道一个高效的官僚系统怎么搭建吗?

他知道自己控制的区域能产多少粮食、兵器、甲胄吗?

要想捋顺这些数据需要很长时间的,但是刘邦被封为汉王不到两年就冲出了关中,此时的项羽还在齐国与田荣苦战。

根本没有时间去搞制度建设和建立数据库。

项羽虽然能把刘邦揍得满地找牙,但是,战争的胜负可不是一两场战役就能结束的。

比如说刘邦彭城50万联军被项羽三万轻骑冲了个稀巴烂,他自己也上演着生死逃亡

但是他败了吗?没有!

他在逃亡的途中一路收集残兵,逃到荣阳后才稳住阵脚,与项羽展开了拉锯战。

之后刘邦要粮、萧何派人从各地粮仓送来,要兵,萧何立刻打开户口册,拉着壮年男子给刘邦送过去。

刘邦在前线能顶这么久,都是因为萧何在关中持续给刘邦输血。

刘邦可以输无数次,而项羽只要输一次就直接完蛋。

为什么?

因为一旦战争被拖入了拉锯战,那么就是不指挥官们秀操作的时候,而是考验己方后勤表现的时候。

干后勤最重要的并非是孔武有力,而是精准统筹。

而要想精准统筹那么就得有详实丰富的数据,有详细的数据就能高效地利用资源。

可以说,在战略层面国家之间的对抗不再是一城一池的争夺,而是资源的利用率,谁掌握的资源信息更精准,谁的物资调配更有效率,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所在在楚汉相争的那四年,项羽就如同一个无敌战神一样,每次打仗都能把刘邦锤得丢盔弃甲,慌不择路。

而刘邦就如同那把根深入大地好几米的大树一样,任凭项羽砍断他的树枝,锤烂他的躯干。

但是由萧何等一系列后勤人员构成的根系不断的从关中、巴蜀给刘邦提供养分。于是刘邦屡败屡战,并且变得更有韧性、更能纠缠。

刘邦百战百败仅最后一胜、而项羽百战百胜仅最后一败,可结局却是江山易手,项羽自刎乌江。

更多文章

  • “汉初三杰”功高震主,韩信被杀后,张良、萧何是如何自救的?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韩信,张良,萧何,刘邦,吕雉,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汉初三杰”,指的是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建立西汉的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抚民,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众

  • 萧何与刘邦识于微时,帮刘邦平定天下后,却为何要自毁名誉?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萧何,刘邦,韩信,平定,项羽,曹参

    刘邦一统天下后,将一直帮他的萧何排在第一位论功行赏。可韩信死后,萧何为了保命,只好将家产全部捐出,还自毁名誉,只求刘邦能放他一马。谁知道,刘邦知道他的用心后,竟然真的对他不再刻意怀疑。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也只是个普通的官吏,但萧何却多次凭着职权保护刘邦。当刘邦要去别处时,萧何还给他送了500钱

  • 汉初三杰中的萧何,为何能屡次躲过刘邦的屠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萧何,刘邦,韩信,张良,吕雉,项羽

    刘邦这个人是幸运的,他身在秦末暴乱之中,现在身上免不了流氓的性格。在同行项羽残暴的衬托下,刘邦竟然能落得宽厚的美名,功成名就之后汉朝建立,他就开始拿起屠刀向昔日功臣下手。就连在项羽鸿门宴上,为刘邦挡刀的樊哙也险些遭到他的毒手。在刘邦那么多功臣之中,却唯独只有一个人得以善终。他就是著名的汉初三杰,萧何

  • 刘邦手下最大的功臣,不是张良萧何,不是韩信,而是项羽帐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项羽,韩信,张良,萧何,三毛,汉高祖刘邦

    刘邦一介布衣,却能在短短的八年时间,推翻暴秦,统一天下,靠的就是会用人,懂时局。首先他能在天下大乱之后揭竿而起,随后他又网络了一大批谋臣猛将,成功统一天下。就在刘邦统一西汉以后,在一次宴会上说:我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是因为我谋有张良,武有韩信,后勤有萧何。然而他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文武兼备的大功臣陈平!陈

  • 76岁李善长被朱元璋视为“萧何”,为何没能像萧何一样得到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晴朗文史阁标签:萧何,明朝,李韩公,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小说家

    很多开国之君都有自己的“嫡系战队”,比如明代的李善长就被朱元璋视为自己的“萧何”。这样的评价,是相当了不得的。投靠朱元璋以来,李善长不辞辛苦,出生入死地帮助朱元璋打江山、治天下,还为朱元璋确立了儒法杂糅的治国理念,贡献值确实也是与萧何不相上下。年岁渐长后,李善长更是选择告老归田,远离官场,相当于急流

  • 成也萧何败萧何!绝平功臣失点,弗拉门戈痛失南美优胜者杯冠军

    历史解密编辑:硬腿子聊个球标签:南美,巴甲,弗拉门戈,优胜者杯,解放者杯,意甲联赛

    北京时间3月1日上午8点30分,南美优胜者杯决赛次回合的比赛,巴甲劲旅也是南美解放者杯的冠军弗拉门戈迎战来自厄瓜多尔甲级联赛获得南美球会杯冠军的山谷独立。一周前,两支球队首回合的较量中,山谷独立在下半场第69分钟利用角球机会由卡拉瓦哈尔头球破门,以1-0取胜占得先机。本场对决双方拼抢十分激烈,场上黄

  • 同为汉初三杰,萧何与韩信都没有好下场,而张良却功成身退?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萧何,韩信,张良,刘邦,汉朝,汉初三杰,霸王项羽

    同为汉初三杰,萧何与韩信都没有好下场,而张良却功成身退?张良,青年时是侠士,古博浪沙刺秦王。壮年时是谋士,辅佐刘邦成就霸业,晚年时是隐士,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张良成就了许多读书人的梦想。张良确实要谋略高手,他的师傅黄石公应该比他厉害,还有黄石公的师傅应该是鬼谷子,这样推下去,是不是可以推到姜子牙了。张

  • 刘邦有萧何、韩信,刘备有关羽、孔明,为啥刘秀手下没一个出名的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邦,萧何,韩信,刘备,关羽,诸葛亮

    一个王朝的建立,除了皇帝本人的雄才大略外,还需要文臣武将进行内外支持。所以在王朝开国初期,我们能看到将星如云、文星荟萃。比如西汉初期,有萧何、韩信、张良等人,名传后世;唐朝初期,有程咬金、房玄龄、侯君集、魏征、长孙无忌等人,凌烟阁24大臣都是当世数一数二的人物;明朝初年有刘伯温、蓝玉、刘基等人,成为

  • 西汉开国功臣萧何,为西汉做了很多事情,拥有着很不错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害羞的脸标签:萧何,刘邦,韩信,皇帝,西汉,汉惠帝,南征北战

    西汉的建立除了与刘邦有着很大的关系,也与他身边的开国功臣有关,其中就包括萧何。萧何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跟随刘邦了,为了能够让刘邦建立西汉,他也是跟着南征北战,也为刘邦吸引了很多的人才,其中就包括韩信,只是韩信在帮助刘邦打下了很多地方时却被萧何以及吕雉设下了圈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失去了性命,的确是很可怜

  • 萧何、韩信、张良谁最聪明?其实他们都不如刘邦背后的一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萧何,韩信,刘邦,张良,项羽

    在历史上,吕后生长在一个战乱的年代,她没有上阵打仗,没有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最突出的表现主要是政治权谋和手段。要说这个女人到底有多厉害,可以用她的对手作为参考。下面我们细数一下吕后的对手们,各位就知道吕后厉害的程度了。1.周勃。著名武将,号称“弓马娴熟,孔武有力”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随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