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的咸阳发生了一件小事,之所以说他是小事是因为与当时秦王投降、鸿门宴相比确实微不足道。
就连《史记》都是寥寥数语敷衍过去。
这件事虽然看似是楚汉相争当中的细枝末节,但其又是日后刘邦掀起波澜的关键,其中的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正因为其表面看来无非是末端小节,我们的叙述也不妨从那件小事开始。
这一年十月,刘邦带着沛县的兄弟们连哄带骗抢在所有诸侯前攻下了咸阳。
秦王子婴口含碧玉,手捧玉玺出城而降,曾经威震宇内的大秦帝国就这样被一帮泥腿子给推翻了。
这群沛县来的泥腿子,刚进入咸阳就被其繁华富庶给迷乱了眼,他们纷纷化身恶鬼冲入府库里抢夺金银玉帛。
就连刘邦本人也沉溺于秦王宫的美姬而不能自拔。
当这伙老兄弟正欲仙欲死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的头脑还算保持的清醒,那就是萧何。
在与刘邦造反前,人家萧何也算是一个小知识分子,虽然是秦帝国最低级的小吏。但是眼光和格局不是一般的高。
在刘邦还在萧何手下当亭长的时候,萧何就看出了这个人的不凡。
刘邦有事,萧何出面摆平,刘邦要出远门,萧何二话不说直接送一大笔钱。
就连起兵反秦这件事都是萧何邀请刘邦回来当领袖。
所以相比于那帮只知道享乐的泥腿子,曾经在秦帝国官僚系统中工作过的萧何更明白对于一个新生政权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于是萧何穿过熙攘的人群,火急火燎地赶往秦丞相府、御史府。
并派人日夜不停地将天下诸郡的户籍、土地图册、律令等文书打包拉到刘邦大营。
为啥萧何非要这些写着枯燥数据的竹简不可?
你可别小看这些竹简,就这么跟你说,秦帝国最值钱的东西并不是无敌的秦军、辽阔的疆域、取之尽锱铢的财富。
而是在丞相府与御史府里那沉默不语的案牍、法律、户籍等等数据。而以此建立的“大数据系统”正是秦国无敌于宇内的关键。
这套系统有多牛X?在电影《王的盛宴》中就有这样一个镜头。
刘邦在占领咸阳后,萧何领着他去体验了一下,当刘邦把写有自己名字的竹简放入固定的轨道后,不久一捆竹简便从系统中抽调出来,上面清晰的记录了刘邦的出生地、出生年月、家庭情况等。
所以萧何打包带走的那些资料,就是大秦帝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积累了100多年的最大财富。
自商鞅变法后,秦帝国的行政管理不再像以前那么粗放,而是开始细致绵密起来。
《商君书》里就有提到,国家要想兴盛那么就必须掌握十三类数据:粮仓、金库、壮年男子、马匹、牛及牲口草料、女子、老人、儿童、官吏、士、纵横家、商人。
有了这些数据整个帝国就像散开了战争迷雾一样,各种资源随处可见,随时可用。
比如有了全国的粮仓数据刘邦就可以估算出前线的大军能打多久的仗。
有了壮年男子的数据,萧何就可以知道还能向前线派多少兵。
有了秦朝留下的地形图册,就有了韩信的暗渡陈仓、刘邦的彭城大败后的开溜路线。
无论是陇西的小麦种植面积,还是成都水稻、锦布产量,甚至是始皇帝28年全国的壮丁数量,都被记录在册。
刘邦随手一翻便可知道自己最大的军队最大的极限在哪里。
刘邦这边开了天眼,而项羽这边完全被战争迷雾给笼罩,基本就属于两眼抓瞎一抹黑。
刘邦这边在掌握了秦宫的所有文件后,迅速走完了自商鞅变法到始皇帝统一六国的所有历程。
打个比方,在攻入咸阳之前刘邦集团不过只是一群由低级官吏和流氓匪徒组成的农民军,打仗能赢完全就是靠坑蒙拐骗和忽悠。
而在获得了这套“大数据系统”的支持后,他们这个群体就开始进化了!
他们开始注重组织结构、注重耕战、功爵、战法等等,秦帝国所有好的制度他们马上照着书上复制了一遍。
而项羽呢?
他打下了天下,但是他能知道他能控制的土地有大吗?
他能知道自己最多能征多少兵吗?
他知道一个高效的官僚系统怎么搭建吗?
他知道自己控制的区域能产多少粮食、兵器、甲胄吗?
要想捋顺这些数据需要很长时间的,但是刘邦被封为汉王不到两年就冲出了关中,此时的项羽还在齐国与田荣苦战。
根本没有时间去搞制度建设和建立数据库。
项羽虽然能把刘邦揍得满地找牙,但是,战争的胜负可不是一两场战役就能结束的。
比如说刘邦彭城50万联军被项羽三万轻骑冲了个稀巴烂,他自己也上演着生死逃亡
但是他败了吗?没有!
他在逃亡的途中一路收集残兵,逃到荣阳后才稳住阵脚,与项羽展开了拉锯战。
之后刘邦要粮、萧何派人从各地粮仓送来,要兵,萧何立刻打开户口册,拉着壮年男子给刘邦送过去。
刘邦在前线能顶这么久,都是因为萧何在关中持续给刘邦输血。
刘邦可以输无数次,而项羽只要输一次就直接完蛋。
为什么?
因为一旦战争被拖入了拉锯战,那么就是不指挥官们秀操作的时候,而是考验己方后勤表现的时候。
干后勤最重要的并非是孔武有力,而是精准统筹。
而要想精准统筹那么就得有详实丰富的数据,有详细的数据就能高效地利用资源。
可以说,在战略层面国家之间的对抗不再是一城一池的争夺,而是资源的利用率,谁掌握的资源信息更精准,谁的物资调配更有效率,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所在在楚汉相争的那四年,项羽就如同一个无敌战神一样,每次打仗都能把刘邦锤得丢盔弃甲,慌不择路。
而刘邦就如同那把根深入大地好几米的大树一样,任凭项羽砍断他的树枝,锤烂他的躯干。
但是由萧何等一系列后勤人员构成的根系不断的从关中、巴蜀给刘邦提供养分。于是刘邦屡败屡战,并且变得更有韧性、更能纠缠。
刘邦百战百败仅最后一胜、而项羽百战百胜仅最后一败,可结局却是江山易手,项羽自刎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