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敬重贤能,对谋臣很是容忍,但为何偏偏不放过功臣许攸?

曹操敬重贤能,对谋臣很是容忍,但为何偏偏不放过功臣许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凉觅凉人心 访问量:3013 更新时间:2024/1/1 17:28:23

众所周知,尽管曹操为世人冠以奸雄的称号,但他那颗爱才惜才的心,却丝毫不比刘皇叔差。可以说,正是因为曹操礼贤下士的做法,才使得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横扫中原,并做到挟天子号令诸侯的地步。

但是,在曹操的忠贤谱上,却存在着一个特殊的案例,那就是协助曹军成功拿下冀州城的大功臣许攸。在破城之后,许攸因醉酒狂言被许褚斩杀,而这一切也都是在曹操的默许下进行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要知道,曹操对自己手下谋臣贤人的耐心很足,但为何就偏偏不能放过许攸呢?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攸的死并不是曹操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诸多不良因素积攒到一起的结果。据史料记载,许攸的人品打年轻时就不怎么样,当时正值灵帝坐朝,朝政较为昏暗。

因此,许攸便主动联络了袁绍等友人,想要废除灵帝,改立合肥王。不过呢,他能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为了天下苍生考虑,而是一旦举事成功,他许攸也绝对能够做到位列三公的地位,前途似锦。

然而尽管当时灵帝昏庸,但军政大权尚在皇帝一人手中,所以这场起义的闹剧最终也以被朝廷军粉碎为结局,彻底告终。几名与许攸共同策划举事的友人被杀,而他则仓皇出逃,此后便隐姓埋名,直到董卓入京,天下大乱。

再者,当袁绍势力初现锋芒时,他便毫不犹豫的投入了他的麾下。但当他发觉袁绍不值辅佐后,便又“狠心”的背叛了自己的主公,连夜前往曹营面见曹操,并为其献上了突袭乌巢的计划,致使袁绍大军落败,冀州城陷落。

所以,哪怕许攸对曹操有天大的功劳,这种墙头草的为人处世的方法,也不是任何一个领导者可以接受的。

其次,许攸才识并不比曹操帐下的诸位谋士更加出色,而曹操之所以会赤脚迎接许攸,主要也是因为在当时大军临境之际,实在是想不出任何破敌之策。因此,在袁绍战败后,许攸的存在也就明显有些多余了。

再加上其为人狂妄,醉酒之后当众叫喊曹丞相的小名,这简直就是自己往深渊里跳了。更何况,许攸同时还纵容家属受贿,徇私枉法,而这也给了曹操一个杀他的适当理由。

其三,许攸不仅人品差,人缘处理的也不怎么样。在袁绍帐下的时候,他就同审配等人不和,以至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而等到归附了曹操,他又为了一己私仇,在曹操面前肆意抹黑淳于琼,致使本来已经被曹操放过了的他,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屠刀之下。

因此,这种记仇的小人行径,哪怕是放到现实中,恐怕也没人愿意同他交往吧?指不定哪天人家就在背后捅你一刀子,而你却还不明所以,实在是可怕可惧。

因此,从以上三点原因来看,许攸的死归根结底还是同他为人处世的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倘若他能够有所收敛,审查时机权衡进退,也不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凄惨结局。

标签: 许攸袁绍大军许褚汉朝诗人东汉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的最关键人物,许攸?张郃?曹操?是个三流小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许攸,张郃,曹操,官渡之战,袁绍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战役,取得胜利的曹操从此成为中原霸主,为一统中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那么谁是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最关键人物呢?对于官渡之战的最关键人物,很多人会想到许攸。许攸是个贼拉聪明的人,官渡之战开始后,他给袁绍出主意,说曹操就那么一丁点兵,都用来在官渡抵抗我军了,许都几乎就是空城,赶

  • 官渡之战前夕,许攸献策奇兵偷袭许都,这是一条妙计吗?

    历史解密编辑:勇敢他标签:许攸,许都,袁绍,曹操,沮授,官渡之战

    196年汉献帝迁都后北方虽然仍处于乱局之中,但是随着各方诸侯逐渐被剿灭,局势也越来越明显,那就是原本是盟友的曹操和袁绍迟早会有一场一决胜负的大决战,当时曹操占据了徐州、兖州、豫州和司隶州的一部分,袁绍则坐拥冀、并、青、幽四州之地,无论从地盘还是实力来看,袁绍显然占据了上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

  • 许攸背叛袁绍投降曹操,看似审配栽赃诬陷,实则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许攸,袁绍,曹操,徐晃,荀彧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发生在官渡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袁绍、韩猛、淳于琼、许攸、张郃和曹操。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展开决战。经过一个多月的交锋,曹操军粮告急,打算放弃官渡返回许昌。谋士荀彧写信提出劝谏,认为应该坚守官渡,等待时机,对袁绍发动致命一击。这封信终于曹

  • 许攸:一手好牌愣是给打烂,明明是曹操发小却遭厌弃

    历史解密编辑:风尚论说标签:许攸,曹操,袁绍,荀彧,郭嘉

    说到孙策周瑜,我们总免不了说他们是总角之好,那是从小相互培养的感情,所以即使在长大后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还是能做到彼此扶持,共创事业,这差不多就是我们所说的竹马无双了。同样算得上竹马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许攸,曹操,就没有这么好的结局了。如果我的小伙伴是金大腿,不说从小要巴结巴结这么庸俗的套话,最起码应该做

  • 三国时期的两个许攸,都曾对曹操无礼,一个被杀一个被厚待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曹操,许攸,袁绍,官渡之战,刘备,荀彧

    曹操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你说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可他当年确实有拼死追击董卓的想法;你说他爱惜人才,但是他也因为一些小事杀了不少人。“许攸”就是能够体现曹操这种矛盾特性的人。为什么要打个引号呢?曹操阵营中有两个许攸,这两个人都对曹操很是无礼。结果有才的许攸被杀掉,无才的许攸反而得到曹操的厚待。这是怎么

  • “官渡之战”以后,许褚为什么杀死许攸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许褚,许攸,曹操,官渡之战,袁绍,荀彧

    “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以不足2万的兵力对战袁绍10余万的兵力,最后曹操却反败为胜,官渡之战的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官渡之战之所以会胜利,这里面有几个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分别是荀彧,许攸,刘晔,是这三个人帮曹操扭转了局面,我们现在重点要说的是这三个人中的

  • 许攸:军粮尚有几何?曹操:可支一年。许攸:恐未必。曹操:半年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许攸,曹操,袁绍,沮授

    本文取材于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回(下)劫乌巢孟德烧粮,与正史无关。曹操作为一代奸雄,实在是奸的可爱,这在许攸投降之事上体现地淋漓尽致。官渡之战时,许攸在袁绍处不得志,来投奔曹操,曹操听闻后,不及穿鞋光脚跑出来迎接。许攸与曹操乃是旧时故友,他们与袁绍曾在洛阳度过了一段志同道合的日子。十八路

  • 为什么说许攸无论怎么选择都是被杀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许攸,曹操,袁绍,许褚

    许攸对于曹操来说太关键了,在曹操快要顶不住的时候,许攸的到来可以说是曹操的救命稻草。前面假如没有荀彧的鼓励,曹操早就打退堂鼓了,这个时候的曹操,就是眼巴巴地盼望着天下有变,许攸来投就是上天给曹操的礼物。从此,接下来的夜袭乌巢是官渡之战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标志。这个时候,曹操对这位昔日奔走之友的感激之情也

  • 许攸帮曹操立了大功后,经常把一句口头禅挂嘴上,却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曹操,许攸,袁绍,袁军,关羽

    200年,许攸助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之后,他经常把一句口头禅挂嘴上,却惹来杀身之祸。当时,曹操以2万兵将对峙袁绍的11万大军,从兵力、粮草、武 器、人才各方面都差的不是一丁半点。好在,奉天子以讨逆贼的旗号下,士气高涨,在白马之围中,猛 男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给曹操打下一局。但是,袁绍家大业大,

  • 曹操杀许攸,算不算忘恩负义?看清一点就知道许攸纯属咎由自取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曹操,许攸,袁绍,荀彧,张郃

    许攸之死告诉我们:躺在功劳簿上的人必然被淘汰,躺在功劳簿上要挟老板的人会死得很惨,假如人设又出问题会死成笑话。曹操从蚂蚁变大象,“官渡之战”打残袁绍,是其一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官渡之战前,“小矬子”曹操,除了手上掐着汉献帝这张唬人的招牌,跟袁绍差了几个量级。如果不是郭嘉等人给他打气,曹操都没有胆量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