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美男潘安:一枚小鲜肉最后的凄惨命运

古代美男潘安:一枚小鲜肉最后的凄惨命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44 更新时间:2024/2/29 20:46:40

清代流行一本蒙学读物《声律蒙》,是我的家乡邵阳先贤车万育所著。这本书是学属对、平仄和用韵的普及读物。小孩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一些典故贯穿在各个韵部中,使孩子在声律学习中学习用典—这二者是传统格律诗写作的基本功。

网络配图

比如该书的下篇(阴平)“六麻”韵部中讲道:“沈腰对潘鬓。孟笋对卢茶。”十个字含了四个典故。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被宋朝俘虏后,词中痛诉:“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沈腰”指的是南朝大史学家、文学家沈约,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身体变得消瘦,腰围一百多天就减了好多。潘鬓则是指西晋著名的帅哥文豪潘安,中国古代一形容某个青年男子帅,往往就说这人“貌若潘安”。—他成了千百年来帅哥的代名词。

用现在的话来说,年轻时的潘安是标准的小鲜肉,深得大姐大婶们的喜欢。刘孝标在《世说新语注》中讲了一个潘安对女性杀伤力有多大的故事:潘安上街,一群老妇人把他围起来,将水果扔到他所坐的车上,每每满载而归。——晋朝礼教崩坏,无论男女行为大胆出位,这些大妈如此疯狂追逐一个小鲜肉,后世很难想象。更过分的是,潘安的朋友、同样是大文豪的左思,此人相貌奇丑,但羡慕潘岳“掷果盈车”,想效颦一把,某日他仿潘岳坐着敞篷车出游,结果却被一群老妪追骂,扔了满车的臭蛋和石头。

可这么一个人见人爱的小鲜肉,品德上却不怎么样。《晋书》中说:“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这贾谧是谁呢?是当朝权臣。

网络配图

潘安年轻时实在是太顺利,太风光了。他人长得帅,又聪明,文采好,还傍上了权臣加外戚贾谧的这座靠山,结交上了超级大富豪石崇这个朋友。那日子过得真叫是舒适惬意。他经常在石崇位于洛阳郊外的金谷园里喝酒作乐,并写有《金谷诗》送给石崇,中有“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意思是两人关系很铁,要一直相伴玩耍到老。潘安的母亲看得比较远,劝儿子别跟权臣和大富豪走得太近。可是,身在富贵与风光之中的他,怎么能听从呢?

小鲜肉的姿容维持不太久。晋武帝太始十四年,潘安写下了千古名篇《秋兴赋》,在序里撒娇,向士林撒娇,向朝廷撒娇,说他本应该是在茅屋茂林里和农夫谈天说地的野人,现在当了个小官,早起晚睡,勤勤恳恳,所以才三十二岁就两鬓斑白了。这不就是嫌官职太低了吧!

无法考证三十二岁的潘安两鬓白到什么程度。搁到如今,三十二岁的男影星可是正当年华呀。潘岳这坨小鲜肉真是不经老,我想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这个人功名利欲之心太浓,患得患失。对贾谧那样趋炎附势,又有石崇这样的朋友,可他官场并不顺利,郁闷、焦虑是难免的的。想一想也不奇怪,贾谧、石崇这样的权贵富豪,多半只是把潘岳这类又帅又有才的文豪,当成喝酒助兴的清客。

网络配图

被人宠爱的小鲜肉一般脾气大,由着性子来。潘安年轻时其父有一个下属叫孙秀,潘岳很鄙夷他,还动不动找茬鞭挞孙秀。可世事难料,后来孙秀依附废掉晋惠帝而自立为王的赵王。赵王政变成功后,孙秀做了宰相。一朝权在手,就把仇来报。潘安五十三岁那年,孙秀罗织罪名说他伙同石崇谋反,诛灭三族。潘安被押往刑场上碰到了一块被杀头的石崇。石崇很惊讶,他没想到潘安这个文人也和他一样被杀,惊问“你怎么也来了”。潘安引用《金谷诗》中一句回答:“白首同所归”。这真正是诗谶呀!

年轻时太风光的小鲜肉,往往在年老貌衰后会付出沉重的代价。造物主残酷而又公平。

标签: 潘安

更多文章

  • 揭秘吕布手下大将竟然差点活捉关羽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布

    话说吕布麾下有一员大将名为高顺,统领着最为精锐的陷阵营,算得上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部队。再与刘备的交锋中高顺带着700士兵竟然一口气击败了迎战的关羽和张飞,名震天下。网络配图高顺是吕布麾下的大将。为人很正派清白,从来不喝酒,也不收别人送的东西。他所率领的七百余名士兵,号称千人,所用的铠甲兵器都是经过

  • 为什么曹操喜欢用小人?难道是惺惺相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发布《求贤令》,第一次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建安十九年和二十二年又先后发表《取士无废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进

  • 明太祖祭神传闻:朱元璋为何迷信神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本是佛祖的门徒,但对风神、水神这类自然神灵也颇崇拜,信神信鬼。《明史·方伎传》(卷299)记载,朱元璋在与陈友谅的较量中,便请术士张中祭过风神。张中,“少应进士举不第,遂放情山水。遇异人,授数学,谈祸福,多奇中。”朱元璋兵下南昌时,军中总管邓愈推荐了此人,之后朱元璋常将张中

  • 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会演戏的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在《三国》里就是个神人。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五行八作、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他无一不通、无一不晓。而且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诸葛亮有能耐主要是指他在军事上的战绩。诸葛亮确实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这在《三国志》《隆中对》里边说得很清楚的。诸葛亮没出茅庐的时候,“躬耕陇亩,

  • 惊诧莫名:大贪官和珅神秘发家史之秘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

    和珅,出生于乾隆十五(1750)年,4岁丧母,10岁丧父,17岁与大学士英廉孙女冯氏成婚,9岁与和琳考入咸安宫官学,开始了读书生涯。以文生员身份承袭三等轻车都尉,25岁擢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从此官运亨通:26岁授户部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30岁升户部尚书,御前大

  • 大和尚姚广孝: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广孝

    姚广孝是谁?姚广孝怎么死的?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网络配图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

  • 皇太极:阴险狡诈玩弄权术吞并幼弟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太极

    清朝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的,初建时设四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努尔哈赤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又增设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合称八旗。其中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均镶红边,镶红旗镶白边。清朝旗人不全是女真人八旗制度是在

  • 弘光帝不死守南京导致葬送大明一代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弘光帝

    福王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孙子,明光宗的侄子,崇祯皇帝的堂弟。在崇祯皇帝殉国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希望在皇室的血脉中找到一位适合做皇帝的人,在南京重新建立政权,福王朱由崧于是成为了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东林党人却持相反意见,希望立万历皇帝的侄子潞王朱常淓。福王朱由崧向军队求援,成功成为了南明的弘光帝。福王朱

  • 清朝最奇葩皇帝:为了省点钱没事就降老婆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

    清朝皇帝很有意思,特色鲜明,雍正的城府,乾隆的二世祖味,康熙的霸气,光绪的小媳妇气,还有一位皇帝,非常的小气,为了省点钱,没事就拿老婆开刀,给老婆降职,这样就可以省点钱出来。网络配图这位皇帝就是道光皇帝。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道光皇帝特别的抠,比普通的老百姓家还抠,比如自己穿衣服,一个月才换一套,平时

  • 历史上唯一拥有帝王身份的音乐家 唐玄宗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是是唐睿宗第三子,他在李氏诸王中曾被封为临淄王、平王。因联合太平公主诛灭韦氏,拥父亲睿宗复辟立大功,被立为太子。李隆基初登帝位,就在二月庚子夜,开门燃灯“千百”,“大合伎乐”,与其父“御门楼临观”,有时通宵达旦,持续一个多月。显露出其爱好音乐及铺张的苗头。他前期励精图治、纳谏听贤、治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