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李成桂请求朱元璋为自己的国家赐名,这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上李成桂请求朱元璋为自己的国家赐名,这是怎么一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927 更新时间:2024/2/20 0:36:32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中国历史故事网上李成桂请求朱元璋为自己的国家赐名,这是怎么一回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可以说是一代明君,他为政清明,在军事上也颇有一番。并且朱元璋重情重义,对待陪自己出生入死的妻子。

在妻子死后,朱元璋甚至决定一生不再立皇后。就是这样的朱元璋,让一个小国的将领十分钦佩,最终这个将领成为国家的君主,他请求朱元璋为这个国家赐名。这又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原来,在中国的东北部有一个小国,在元朝末年,也就是高丽末年的时候,高丽各地战争不断,而出生于军人世家的李成桂抓住了这一机遇,击败了许多叛军,李成桂也得到了许多百姓的支持和拥戴。一时间,李成桂成为了军队中的领导人物,权势如日中天。

在权势的诱惑下,李成桂左思右想,他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自己可以不必当一个臣子,不用被人左右。恰逢这个时候,高丽的国派遣两个大将去攻打明朝的辽东地区,李成桂不禁在心中怒骂高丽国王愚蠢,明朝的军事实力如此之强,你是想要被灭国吗?并且国家的现状十分紧急,军队本身粮饷不济,士气低下。

于是李成桂决定发动反叛,建立自己的王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氏王朝,当时的明朝也在平定周边地区的反叛。这让李成桂对朱元璋十分钦佩,再加上高丽国的局势不稳,而李氏王朝根基不深,更需要明朝的支持。

于是李成桂派遣使臣明朝进贡许多珍贵的宝物,甚至还有上百名的高丽美女,使臣向李元璋表示,李成桂甘愿俯首称臣,并且他希望朱元璋给这个新的国家赐名,当时太阳刚好升起,朱元璋取“朝日鲜明之国”之意,为这个国家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做朝鲜。

朝鲜国的使臣走后,朱元璋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个大麻烦,终于解决了,原本朱元璋准备过一段时间,派遣大臣将高丽灭国的,没想到高丽国内发生动乱,竟然被朝鲜给取代了。谁知道朝鲜如此忠诚,竟像我大明王朝表决心,于是朱元璋亲自下令,将鸭绿江作为边界,告诫后世永远不征讨朝鲜。

朝鲜国有了明朝的庇护,根基得以巩固,从此以后,朝鲜的经济逐步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而朝鲜国与大明王朝的关系更加交好。而朝鲜这个名字从明朝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后来在二战期间,朝鲜正式分裂为朝鲜和韩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上,朝鲜所做出的种种行为让韩国头疼不已。我想韩国人万万没有想到,朝鲜这个名字竟是中国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所取。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古代清朝发型有何变化?乾隆前的皇帝画像耳边有头发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清朝

    古代清朝发型有何变化?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众所周知,清朝入关之后,曾发布过极为严厉的“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执行口号便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从清朝发型的发展来看,虽然留发面积在逐步增多,但至少在乾隆以前还保留着“金钱鼠尾”的发型

  •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 后面掌权的人为何是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渊,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渊和李世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还陕述怀》这首诗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连年征战之后有感而发的,此句开篇就奠定了高昂的感情基调,表现了此时的他为民征战,不求名利的情怀和志向,同时开启了后几句对宏大战争场面的描写,展现了一代帝王的开阔胸襟。汉唐

  • 明宪宗朱见深有哪些独创?为了讨好万贵妃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见深,明朝

    明宪宗朱见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宪宗朱见深,初名朱见濬,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童年多舛坎坷,他独宠比他大17岁的万贵妃,他一手造就西厂…这些历史都让这位皇帝蒙上特殊的色彩。在文化方面,他因为要讨爱人的欢心,还造就了明代瓷器精品。两度成太子幼年卷入残酷的皇

  • 历史上的八贤王究竟是谁?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八贤王,赵匡胤

    受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的影响,八贤王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刚正不阿,手持金锏,匡扶北宋的朝政。其实在历史上,八贤王确有其人,皇帝对他礼敬有加,而且威名远播,连契丹人都怕他,甚至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止其哭声。那么历史上的八贤王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典韦如果和赵云单挑的话 谁获胜的机会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典韦,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典韦和赵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虎将辈出。而当时的民间也有打油诗曰: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文鸯与姜维。虽然在民间的传说中,赵云的排名要高于典韦,但实际上

  • 孙传庭有着崇祯皇帝的支持,为何还是没能打败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传庭,崇祯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扛起“剿灭李自成”这口大锅。大概直到这时,崇祯帝依然没弄明白:这位之前三年里,被他折腾得死去活来,连耳朵都失聪的孙传庭,才是最有可能拯救明王朝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

  • 曹操求才写下的一首诗,最后成了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三国

    演义是一种小说体裁之一,不管是哪一本演义闻名于世,影响再大,也不能将其看作是正史。因为它本就不是正史,《辞海》有云:谓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可见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一种通俗长篇小说,也就是说,它也有可能是作者根据史实假设出来的事件。世人通过演义对曹操的印象便都是奸诈、多疑、狠毒

  • 揭秘:项羽真的没有看出韩信的才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秦朝

    有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从这个上面讲,项羽就算看出韩信的才能也不会特别重用于他,他们俩从骨子里就不是一类的人。如果韩信一直追随项羽,他很难等来出头之日,最多就担任一个将军,决不会进入项羽的核心决策层,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完全不是一样的类型,性格南辕北辙,并不欣赏对方的为人,互补都做不到。

  • 唐朝八大功臣,他们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渊,唐朝

    自古以来,开国功臣就很难善终。无论是多英明的君主,只要臣子有功高震主之嫌,他就会怀疑这位大臣谋反,从而想方设法除掉这位大臣。唐太宗李世民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明君,但在历史上,他手上也沾染了唐朝功臣的血。当初唐朝八位开国功臣,有3人被他父亲李渊所杀,4人被他所杀。那剩下的那一人又是何结局呢?下面中国历史

  • 李成梁为什么被称为大明不世之功臣?有哪些因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成梁,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成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成梁出身于将门世家,明代武官为世袭制,李成梁的父亲是指挥佥事,父亲去世后,按规定李成梁本来可以接替父亲的职位,由于朝廷规定世袭的武官必须到京城报到,李成梁却穷得连去京师的盘缠都没有,因此直到四十岁他还只是诸生(武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