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元帝刘奭为西汉带来了什么?他如何将西汉推向灭亡的?

汉元帝刘奭为西汉带来了什么?他如何将西汉推向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01 更新时间:2024/2/10 18:26:52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元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汉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王朝,从汉文帝开始到汉宣帝,在汉朝几代君主的努力,汉朝不断壮大,成为在当时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王朝国家。但是,很快西汉王朝就走向了下坡路。其中一个重要的转折人物就是西汉的第11位皇帝,汉元帝刘奭

汉元帝本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通史书、好儒术,在为期间有众多的改革,同时也有著名的陈汤平灭北匈奴和昭君出塞的大事,促进了西汉王朝和匈奴关系的和谐发展。然而,对内,汉元帝却不是一个好君主,甚至他还把西汉王朝推向了灭亡。

汉元帝刘奭,一个差点被废除的太子

在西汉第10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在位时,对当时的太子刘奭并不满意,曾不止一次地想废除他。原因很简单,汉朝的前几任君主,在位时推行的都是穷兵黩武,“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方略。这样的统治方式,虽然带来了国力强大、国库充盈,但是民生却很凋敝。连年的征战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此时,号召“以柔治国”为“苍生立命”的儒生们,都站起来反抗这样的政策。从汉昭帝,社会上的矛盾已经开始尖锐化,甚至一些儒生借助谶纬之说,提出刘姓家族,命数将近的言论。到了汉宣帝在位的时候,他面对的则是各位激烈的冲突。

这是,汉宣帝选择的是坚持汉武帝的策略,而且他把汉武帝视为明君雄主,这样一来,就激起了更多的儒生的反抗。此时作为太子的刘奭,则是一个热爱儒学、尊崇儒家经学的人,他担心父皇的政策会激起社会上更大的矛盾,于是曾向父皇婉言觐见说,希望减少一些刑法,多重用一些儒生。

他的谏言没有得到汉宣帝的认可,反而引得汉宣帝大怒。一个坚持“王道”与“霸道”政策的人,怎么能听得进去儒家的德治理论呢。于是,汉宣帝大骂:乱我家者,太子也!也因此心生了废太子的念想。他看重的是次子淮阳王刘钦。刘钦不仅聪明、能干,而且也是法家理论的坚持拥护者。

但是,汉宣帝也意识到,太子刘奭没有失德,如果贸然将他废除,可能会引起朝堂上的动荡,而且刘奭也是自己与发妻许平君爱情的结晶。在废除刘奭上,刘询也心存不忍。

登基后重用经学之士,却让宦官钻了空子

公元前47年,汉宣帝驾崩,刘奭继位,史称汉元帝。汉元帝崇尚儒家经学,因此他在用人上也很重视经学之士。汉宣帝临终前,为汉元帝留下了三位辅政大臣,分别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和太子少傅周堪。

汉元帝对经学的重视,让萧望之等儒臣有了推行新政的信心,但是随着汉元帝对两位师傅的重视与信任,引起了史高内心的极度不平衡。于是,他便于大宦官弘恭、石显结盟,诬陷萧、周二人,最终导致萧望之饮鸩自杀,周堪被罢官禁锢。

萧望之死后,史高因年老退休,石显以中书令的身份干政。后来,汉元帝把很多大权交给了石显,在他专政期间则培植党羽,导致朝堂混乱,将西汉推向了灭亡的边缘。公元前33年,汉元帝驾崩,太子刘骜登基,是为汉成帝,41年后汉朝灭亡。

性格上的优柔寡断,导致他成为了西汉亡国的根源

在萧望之自杀后,汉元帝本是非常伤心的。他责怪弘恭、石显等人,但是却没有拿出君主的魄力在整治他们,只是口头上责问了他们两个人,事后依然宠信他们。后来,汉元帝想重用周堪,但是却遭到了石显等人的反对,甚至上书控告周堪。汉元帝非但没有为周堪撑腰,反而却要各打五十大板。性格的上的软弱,成为了他身上最大的软肋。

班固在评价汉元帝刘奭时,曾说“壮大,柔仁好儒”。其实,好儒并不是刘奭的错,儒学、经学也不应该为西汉的覆灭背锅。相反,身为一代君主,却没有的君主的魄力,才更应该为亡国负责。汉元帝宠信宦官,是秉持一个单纯的想法,他认为宦官没有家室,不会盘根交错,相互勾结。但是,他忽视了宦官之间的相互结党。在后期,汉元帝非常放心地把大权交给了石显,而作为君主,把重要的决策权拱手让出,不得不说是一个大忌。

而且,汉元帝的优柔还体现在立储的问题上。太子刘骜是个花天酒地的人,汉元帝之前曾想立多才多艺的山阳王刘康为太子,但是却举棋不定。最终,刘骜即位,整天昏庸无比,最终由外戚掌握了大权,并为王莽篡汉埋下了隐患。

标签: 汉元帝西汉

更多文章

  • 俗话说成王败寇 项羽死后为何没有被刘邦污名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项羽,刘邦

    你真的了解项羽名声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污死人没有必要,要污就污活的。项羽活着的时候,刘邦至少污过他两次。一次是杀出关中到达洛阳新城时;一次在广武涧对峙时。三老董公献妙策,刘邦首次污项羽第一次,刘邦光着上身哭了三天,全军披麻戴孝,大骂项羽不仁不义、天地不容、人神共愤。缘由是

  • 高颎经历了什么?为何他的人生有着如此大的落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颎,隋朝

    高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高颎是隋朝开国宰相,跟随着杨坚打天下,曾深得杨坚的信任,位高权重,然而,纵观其一生,可以看到他的人生可以分为两段来看,前一段顺遂显贵,后一段失宠落魄。那么,高颎的人生为何落差如此大呢?他经历了什么呢?今天来说说隋朝开国宰相高颎的故

  • 姜子牙为什么能成功?他在金融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姜子牙,周朝

    姜子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小编写这文章想与大家分享一下真实历史上作为金融家的姜子牙。历史上,姜子牙的成就非凡,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经济金融战略家,每一个头衔都是满分。那么,大家会很好奇,姜子牙有什么成就,让他取得经济金融战略家的称号呢?今天,

  • 贺兰氏为何会被武则天毒杀?她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贺兰氏,唐朝

    魏国夫人(?~666年),本姓贺兰氏,名字不详,河南洛阳人。武则天外甥女,郑国夫人武顺和卫尉卿贺兰安石之女,周国公贺兰敏之妹妹,太平公主表姐。父名为贺兰安石,史书没有记载魏国夫人贺兰氏的名字。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武氏家族人也跟着荣华富贵起来

  • 汉水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此战为何会成为赵云的封神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云,汗水之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中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的赵云自从跟随刘备之后,征战一生久经沙场经历不少大战,比如穰山之战,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攻取西川之战,汉水之战和凤鸣山之战等等,这些大战中有两场大战不得不提,也最能体现赵云的能力和强悍的武力,那就是长坂坡之战和汉水之

  • 历史上李成桂请求朱元璋为自己的国家赐名,这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中国历史故事网上李成桂请求朱元璋为自己的国家赐名,这是怎么一回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可以说是一代明君,他为政清明,在军事上也颇有一番。并且朱元璋重情重义,对待陪自己出生入死的妻子。在妻子死后,朱元璋甚至

  • 古代清朝发型有何变化?乾隆前的皇帝画像耳边有头发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清朝

    古代清朝发型有何变化?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众所周知,清朝入关之后,曾发布过极为严厉的“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执行口号便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从清朝发型的发展来看,虽然留发面积在逐步增多,但至少在乾隆以前还保留着“金钱鼠尾”的发型

  •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 后面掌权的人为何是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渊,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渊和李世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还陕述怀》这首诗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连年征战之后有感而发的,此句开篇就奠定了高昂的感情基调,表现了此时的他为民征战,不求名利的情怀和志向,同时开启了后几句对宏大战争场面的描写,展现了一代帝王的开阔胸襟。汉唐

  • 明宪宗朱见深有哪些独创?为了讨好万贵妃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见深,明朝

    明宪宗朱见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宪宗朱见深,初名朱见濬,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童年多舛坎坷,他独宠比他大17岁的万贵妃,他一手造就西厂…这些历史都让这位皇帝蒙上特殊的色彩。在文化方面,他因为要讨爱人的欢心,还造就了明代瓷器精品。两度成太子幼年卷入残酷的皇

  • 历史上的八贤王究竟是谁?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八贤王,赵匡胤

    受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的影响,八贤王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刚正不阿,手持金锏,匡扶北宋的朝政。其实在历史上,八贤王确有其人,皇帝对他礼敬有加,而且威名远播,连契丹人都怕他,甚至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止其哭声。那么历史上的八贤王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