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匪议东周(三十六)齐相晏子使楚,嘴炮无敌,不愧齐国第二名相

匪议东周(三十六)齐相晏子使楚,嘴炮无敌,不愧齐国第二名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3854 更新时间:2024/1/18 3:10:13

春秋时期争霸的诸侯国的崛起除了国君之外,执政的国相也是非常重要的。齐国正是有了名相管仲执政,才有了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晋国有了狐偃和赵衰的执政,才有了晋文公重耳的霸业。陈蔡卫郑等中小诸侯国正是因为缺少得力的执政国相,所以国力不振,成为晋楚齐等争霸的附庸和牺牲品。齐国在齐桓公之后国力一直不温不火,国内陷入了几次争权夺利的斗争后,实力下滑得也比较厉害。直到齐景公时期晏婴执政,齐国国力再次进入上升期,重新回到了春秋争霸的一线行列,打破了晋楚长期相争的均势力。

晏婴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小学时候的课文"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来源于晏婴的著作《晏子春秋》,充分显示了这位齐国名相的聪明和智慧。当时齐国经过了多年的动乱,在齐景公执政时才恢复了平稳的政治局面,任用晏婴为相治理齐国,国力开始恢复。在之前的崔庆之乱和四族之乱(栾、高、陈、鲍)中,齐庄公和齐景公完全成为被卿族势力架空的傀儡,齐国在内乱中受创很重。齐景公即位后任用晏婴为国相,逐步平息了两次动乱带来的伤害,让齐国的国力重新走上了恢复的方向,晏婴也因此而名声大震。

晏婴成为齐国国相后很快成为春秋各国的网红,很多诸侯国的贵族都以结实晏婴荣,被人尊称为晏子。吴国国相季札,晋国大夫叔向,卫国上卿公孙侨都与晏婴交好,对他的为人和能力非常称道。春秋当时最大的国家是晋国和楚国,两国相互争霸,弄得其它的中原诸侯国苦不堪言。在宋国、齐国和秦国的撮合下,晋国与楚国达成了和解协议,这便是弭兵之会。会后齐国积极展开外交攻势,齐景公先派晏婴出使晋国,迎娶晋平公的女儿为继室,意图在晋楚两国的夹缝中闯出一条称霸的路子。

然后齐景公又派晏婴出使楚国,希望在国力方面得到楚灵王的认可,成为晋楚之外的第三极。楚灵王时代的楚国在晋楚争霸中占据上风,而且他性格骜不驯,具有吞并天下取周朝而代之的野心,所以对各诸侯国推崇的晏婴并不以为然。当得到晏婴即将访问楚国的消息后,楚灵王就打定主意要给晏婴点颜色看看,涨涨自己的威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楚国太宰蒍疆给楚灵王设计了一系列为难晏婴的难题,然而这些难题并没有难住晏婴。晏婴在这次访问中将自己的急智和辩才发挥到最佳,显露出嘴炮无敌的状态,不愧齐国第二名相的称誉。

楚灵王先关闭郢都城门不让晏婴进城,而是打开城墙上的狗洞让晏婴进去。晏婴虽然智慧很高,但身材不出众,据说只有五尺。这与侏儒相比差别就不大了,也因此而常受人轻视和歧视。这次晏婴出使代表的是齐国的形象,如果他钻了狗洞,回国也就没法和齐景公和百姓交代。晏婴的回答是,这是狗门,不是人进出的门。晏婴还说,我出使狗国才走狗门,现在出使人国,还是要从人进出的大门出入的。晏婴的说法让楚灵王没法逼迫他从狗洞进城,否则就是楚灵王承认楚国是狗国,这不是自己打脸了么?

在楚国宫门外等着楚灵王接见的时候,楚灵王派了数位楚国杰出的大夫为难晏婴,以此来打压晏婴的声望。这次交往是以辩论的形势展开的,其激烈程度不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舌战群儒之下。楚国的大夫们轮流提问,而晏婴逐一答辩,将对方堵得哑口无言,展现出了无敌的嘴炮技能。首先向晏婴开炮的是楚国郊尹斗成然,他针对当时的齐国国策提出质疑。他觉得齐国是姜太公后裔,又有齐桓公称霸的历史,祖上是很显赫的。可是齐景公却让晏婴先出使晋国,再出使楚国,这是在给两国做仆人,那是自甘堕落。

晏婴的回答很得体,他说国家兴衰是历史的必然,齐国自齐桓公之后有衰弱,晋楚两国也曾经数次兵败,这都是很正常的国家现象。现在齐国励精图治,要重现先祖的荣光,为此而按周礼出使晋国和楚国,这哪里算得上仆人?最后晏婴还说,斗成然祖上是楚国令尹子文,辅佐楚成王与齐桓公争霸,是楚国名臣。想不到子文的后裔居然有如此低的见识,真是有辱祖宗。斗成然无话可说就此败退,然后楚国上大夫阳芶现身发招。阳芶提出质疑,他认为在崔庆之乱中齐庄公被杀,很多齐国的大夫都退位隐居或殉国,只有晏婴仍旧在当官,是贪念名位之徒。

晏婴认为自己在崔庆之乱中坚持在位执政,这才是真正的为了国家。当时崔抒和庆封弑杀了齐庄公,很多齐国大臣因反对而被杀,也有人为了自保隐居避位。晏婴认为隐居避位自保只是为了自己,于国家无益。他觉得真正的国士应该一切以国事为重,保留有用之躯为国做贡献,不应逃避或者做无畏牺牲。然后他暗自楚灵王在弑杀侄儿郏敖上位时,楚国大臣并未有反对态度,反而个个依从,又有什么资格责备他呢?阳芶无言以对,楚国右尹郑丹马上顶上。他指出,晏婴在崔庆之乱和四族之乱中无所作为,是靠着运气上台当国相的。

晏婴的回答很简单,他认为自己力保齐景公即位,用合适的方式平定了两次动乱,让齐国国力开始恢复,这才是执政相国该做的事情。楚国太宰蒍启疆又搞人生攻击,他说晏婴穿得破烂,住的房子也简陋,一点都没有相国的样子,给齐国丢人。晏婴说他将齐景公的赐封给了父亲家族、母亲家族和妻子家族,自己虽然简朴,却让三族过上好日子,这就足矣彰显相国的荣耀了。然后楚王的车佑囊瓦出场拿晏婴的身材说事,说晏婴除了嘴巴厉害也别无所长。晏婴举了春秋时代那些长得高大却当了弑君之臣的例子,以此驳斥了对方的说法。

在面见楚灵王的时候,楚灵王嘲笑齐国无人,需要身高不足五尺的晏婴出头。晏婴回答,齐国人多得要死,自己只是末流。齐国使节出使大国用大人,出使小国采用自己,暗中讽刺了楚国。然后楚灵王又以齐人在楚国当盗贼的案例讽刺晏婴,晏婴以著名的橘有南北的差异回击。整个过程中晏婴与楚国君臣展开唇枪舌战,完全占据上风,让楚灵王的打算完全落空。楚灵王事后也承认,本想在晏婴面前找面子,结果撞了个大铁板,完全是自己NOZUONODIE。正是因为有了晏婴在齐国为相,所以楚国数十年不敢小觑齐国,也使得齐国国力达到了自齐桓公后的最高水平。因此晏婴也被认为是春秋时代齐国第二名相。

更多文章

  • 诗歌|三都河:晏子使楚

    历史解密编辑:巴渝文学标签:楚王,膂力,君王,枭雄,诗歌,三都河,晏子使楚

    文/三都河你以不足五尺之躯创下的高度两千年来又有几人能够达到把人当狗看的反被戏弄成狗嘲笑侏儒的小门夹痛了楚王的尾巴高大威猛有什么用膂力过人有什么用仅仅用两只桃子就杀了三个彪悍的汉子对你不应该用长度来衡量对你不应该用重量来衡量长度和重量衡量不出你的分量你是秤上的准星专门衡量别人多少君王或枭雄经你一拨拉

  • 小学经典小古文微课视频 第43课《晏子使楚》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晏子,晏子使楚,齐国,晏婴,楚王,楚国

    壹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

  • 对比的历史很有趣(18)说客的学问-晏子使楚,赵咨使魏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晏子,赵咨,曹丕,孙权,魏国,于禁

    一.晏子使楚《史记·管晏列传》记载: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於诸侯。晏子者,饱学之士,“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恰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 袁艾:跨文化视野下“沉默”的开展与践行——从《晏子春秋》谈起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孟子,墨子,孔子,庄子,管仲,韩非,论语,袁艾,晏子春秋

    袁艾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摘要:尝试突破沉默(“默”)与言说(“言”)二分的范式,以《晏子春秋》中关于“沉默”的功能与对待“沉默”的态度为例,全面深入早期中国的诸种“沉默”观。在西方的宗教和神学、语言学、传播学和文学等领域,“沉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沉默”并不意味着言说的缺失

  • 当你被人排挤时,看看“晏子使楚”里的五句话,就知道如何回击了

    历史解密编辑:布衣粗食68标签:晏子,管仲,俊杰,楚国,齐国,晋国,晏子使楚

    常在人群混,哪能不合群?人只要走出家门,就得面对职场、事业等,无法做到绝对的不合群。一方面要依靠群体,获得利益,一方面要被群体依靠,显示能耐。可是,别人凭什么和你合作,你又凭什么加入利益的圈子?靠委屈自己换来的“合群”,显然不会被人看好,甚至会被人厌恶。春秋时,晏子作为齐国的大臣、使者,去了一趟楚国

  • 晏子秦岭大熊猫《母子》获第四届国际具象艺术大赛“荣誉奖”

    历史解密编辑:时事焦点标签:晏子,母子,大熊猫,秦岭,艺术,油画

    第四届国际具象艺术大赛获奖证书获奖作品《母子》 布面油画 90㎝×120㎝9月2日第四届国际具象艺术大赛评选在美国洛杉矶揭晓,中国画家晏子选送的油画秦岭大熊猫系列之《母子》获荣誉奖。第四届国际具象大赛是2019年由国际具象艺术大赛组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每年一届的国际性具象艺术作品大赛,今年有66个国家的

  • 初心讲堂廉洁篇|晏子的“廉政为本”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网标签:廉洁,晏子,廉政,实干家,政治家,初心讲堂,廉政为本

    晏婴,晏氏,字仲,谥“平”,史称“晏子”,春秋时期,齐国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其思想、言行、事迹主要记载于《晏子春秋》中。晏子认为“廉者,政之本也”。把“廉”当作为政的根本,从而形成了“廉政”一词。晏子廉政思想最突出的表现是重民与爱民,强调统治者自身廉洁的重要性。晏子是一个实践型的政治家、实干

  • 眼看就要做同事了,晏子为什么拆孔子的台?

    历史解密编辑:趣评标签:孔子,晏子,晏婴,齐国,墨子,论语

    话说孔子生活的时期,真是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时代之所以伟大,往往是因为有伟大的人物。孔子活着的时候,专门出差去洛阳,坐了几天牛车,见到了大名鼎鼎的老子。两人相谈甚欢。儒家的创始人兼大BOSS,和道家创始人兼大BOSS,要搁今天,怎么着也相当于乔布斯拜见任正非吧。齐国名相晏婴,就是传说中的晏子,和孔子也

  • 晏子识才

    历史解密编辑:南海网海南新闻标签:晏子,齐国,晏子春秋,丞相,车夫

    《古圣贤像传略》(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本)中的晏子。晏子是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公元前556年,其父晏弱死后,继任齐卿,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世,辅政长达四十多年,传世有《晏子春秋》一书,是战国时代后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晏子识才不拘一格,有独到的眼光。他任齐国宰辅之时,刚刚

  • 齐景公请教晏子:治国从哪里入手?晏子回道:社鼠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晏子,治国,奸臣,君王,社鼠,晏婴,周朝,先秦,齐景公

    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从哪儿入手?晏子答道:社庙中的老鼠。这没有头绪的回答,齐景公一下子就迷茫了。什么意思?难道咱们这儿的老鼠吃人吗?晏子不紧不慢地答道:说道社,就是把木头一根一根有序的排列起来,并给他们涂上泥浆,这样一来,老鼠就栖居在了那里。用烟熏,怕烧毁了木头,用水罐,又怕冲毁了泥浆,这些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