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车夫羊斟没分到羊肉羹,次日驾马把将军拉去敌营,于是诞生一成语

车夫羊斟没分到羊肉羹,次日驾马把将军拉去敌营,于是诞生一成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壹线故事汇 访问量:4386 更新时间:2023/12/12 18:33:23

世人皆说天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子内心敏感多疑,而小人诡计多端、奸诈无比,但是暗箭难防的都是身边之人。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将军因忘记将羊肉汤分给负责御马的车夫,便被车夫怀恨在心,第二天就将将军给拉去敌方营地。这件事被传播开来,还形成了一四字成语,流传至今。

一碗羊肉汤引发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兵荒马乱的年代,各种小国纷争不断。公元前607年,郑国正在攻打宋国,而宋国派出了骁勇善战的两位将领华元和乐吕,让二人一起协助抵抗郑军猛烈的攻打。

一般行军打仗前,都会举行仪式鼓舞士兵,或者是做些好酒好菜犒劳一下众位将士,因此华元决定将这些羊都给杀了,做成温暖可口的羊肉汤来犒劳一下士兵们,希望吃了这些羊肉汤,能让士兵的意志更加坚毅,不怕冷也不怕苦。

军中的伙夫按照要求,制作了一大锅羊肉汤,分发给士兵们,士兵也是许久未见到荤腥有些激动,争着抢着拿着汤碗打汤吃肉。

由于人多混乱,将士们纷纷都吃饱喝足,躺卧在地上休憩,而饲马场的一位叫做羊斟的驾马车夫却迟迟没能喝上羊肉汤。

待他好不容易挤到羊肉汤的面前,看到锅里连残渣都不剩,转头看到将士们酒足饭饱的模样,气从中来,觉得是华元安排不够妥当,导致自己没喝到鲜美的羊肉汤。

因此羊斟怀恨在心,准备伺机报复华元。待到第二天,宋郑两军交战,大战在即准备各显神通的时候。

华元坐在由羊斟驾驶的马车上,看着众位将士,正准备一齐浴血厮杀时,羊斟抽动着手中的长鞭,“啪”的一声,狠狠地打在马匹的身上。

马儿受到强烈的痛苦刺激之下,开始猛烈奔跑起来,而羊斟驾着马车,控制着方

华元被晃得难以掌握平衡,身体被颠簸地摇摇晃晃,慌忙间赶忙让羊斟停下马车。

但羊斟控制着马车方向,竟然直愣愣地驶向了敌方军队的阵营里。华元眼见着越来越近的敌人,激动地问羊斟:“为什么要将我拉到敌人的阵营中,你究竟是哪国的人?叛贼!”

羊斟恶狠狠地说道:“那日羊肉汤的事情是由你做主,而今日驾马车之事是由我说了算!”

羊斟边说边狠抽手里的长鞭,将这辆战车驶向了郑军的阵地里去了,导致孤家一人的华元被郑军活捉俘虏,而缺了主帅的宋军犹如一团散沙、溃不成军,宋军也输掉了这场战役。

四字成语,流传至今

这件因小小一碗羊肉汤引发的事,被历史学研究者作为典型案例载入史册,一一记录在了《史记》与《左传》两本著作中。

史书上给予他的评价是:“以其私憾,败国殄民。”

据后人的观点来看,羊斟此人心胸狭隘,只因没喝上羊肉汤,凭一己私欲,就将家国主动断送在敌人的手中,实在荒谬。

由此后世之人用四字成语“羊斟惭羹”来形容那些以私害公的人,来讽刺这些人因一己私欲,却损害国家利益的人。

自古以来,其实有不少这样的人,在明朝明英宗执政期间,宦官当道,明朝太监振,因陪伴太子长大,深受皇帝的信任。

狼子野心的王振,利用皇帝的信任哄骗皇帝,将朝中的皇权都握在手中。

王振后来为了一己私欲,怂恿皇帝让他去前线带兵征战瓦刺,后来听说已经战败后,便带着数十万大军回朝时还想着耀虎扬威一番,硬是要从自己的家乡经过。

结果在土木堡,先是被杀光了三万骑兵,后面数十万大军也全军覆没,最后连皇帝都被敌军抓走,朝中的重臣也是被贼子杀光。

这一战役被称为“土木堡之变”,就是王振因个人原因,想要出风头,最终害得明朝陷落。

而且当时瓦刺入侵,也是因瓦刺地处偏远之地,资源较差,国家贫穷,因此每年都来与明朝做交易。

就是由于王振从中贿赂,导致瓦刺恨极了明朝,待到瓦刺变得强大起来了,就直接入侵明朝,四处抢夺。

由此可以看出,这世间愚昧、短见的小人确实是让人深恶痛绝,便用流传至今的“羊斟惭羹”,来提醒现代的大家,切勿以一己私欲,而损害集体的利益。

标签: 宋军明朝王振车夫羊肉汤瓦刺

更多文章

  • 春秋传奇:晋襄公轻释秦俘,先元帅唾面责君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孟明视,先轸,百里奚,秦国,秦穆公

    春秋传奇:晋襄公轻释秦俘,先元帅唾面责君晋国在崤山击败秦军后,晋襄公同诸将奏凯而归,因为晋文公出殡在曲沃,故先回曲沃。准备还绛之后,将秦帅孟明视等三人献俘于太庙,然后施刑。先以败秦之功,告于殡宫,然后整治墓穴之事。晋襄公墨缞视葬,以表战功。母夫人嬴氏,因会葬亦在曲沃,已知三帅被擒之信,故意问襄公曰:

  • 晋襄公死后,赵盾为什么放弃和秦国修好,拥立晋灵公?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赵盾,秦国,晋灵公,晋国,国君

    晋襄公六年,赵衰、狐偃这些陪着晋文公流亡的老臣,一个个都去世了。晋襄公便提拔了赵衰的儿子赵盾,让他来主持国政。一年后,正值壮年的晋襄公因病去世,留下了一个几岁大的太子夷皋。晋襄公的遗命是想让夷皋即位,让赵盾好好扶持他。但是赵盾却认为晋国前面几十年的动乱都是因为国君太年轻的缘故,所以想立一个年纪大一点

  • 晋襄公是怎么断送了晋国的命运的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晋国,秦国,先轸,重耳,先秦,周朝,晋襄公,孟明视

    晋襄公的优柔寡断注定了晋国的命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与晋文公的雄才大略相比,晋襄公作为守成之主,其作为要稍为逊之。晋襄公继位的时候,晋文公当年的重臣赵衰、先轸、栾枝、胥臣等,基本尚在朝中,而且已经是晋国不可或缺的股肱之臣。此时晋国国力如日中天,那么,晋襄公将如何来维

  • 晋襄公与晋国权臣先轸之间的权力游戏,在秦国三帅身上展开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晋国,先轸,秦国,秦军,楚王,重耳,周朝,先秦,晋襄公,孟明视,权力游戏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秦穆公篇(16)主笔:闲乐生崤之战,秦晋之好的两国姻亲间爆发残酷战争,三万秦军在崤山山谷中全军覆没,晋军大胜。第二天,晋襄公同诸将带着俘虏的秦军三帅奏凯而归,他准备将秦三帅献俘于曲沃太庙,然后施刑,以祭祀还在殡宫的晋文公。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晋国上下都欢欣鼓舞,只有一个人,心

  • 秦穆公、晋襄公再续“秦晋之好”,新城之战后,晋襄公娶秦国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你次萝贝嘛标签:秦穆公,晋襄公,秦国,秦军,晋国

    却说五年前,眼看晋文公病逝、常理情态下,晋国内部需要止戈息兵,秦穆公就想着不按常理出牌乘机长途奔袭攻下郑国,形成对晋国东西夹击的地缘格局。没想到晋国新即位的晋襄公与晋国卿士群臣却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主,他们马上判断秦穆公的诉求和晋国可能存在的风险,于是在崤山设伏,将从郑国回师的秦军三万军士全部阻杀。秦晋

  • 山西历史名人 之六 晋襄公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晋襄公,秦军,秦国,先轸,重耳

    晋襄公,姬姓,名驩(?—前621年),晋国国君、政治家、军事家,是晋文公和逼姞的儿子。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晋襄公于公元前628年继位,在位期间于肴之战和彭衙之战中大败秦国,又在汦水之战中击败强楚,继其父为中原霸主,垂拱而治,将晋国霸权再次推向高峰。学者全祖望的《鲒崎亭集外编》将晋襄公列入春秋

  • 晋襄公执政七年就去世,谁曾想他是幼君?难怪赵盾想立长君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晋襄公,赵盾,立长君,先轸,秦国,秦军

    作为春秋第二任霸主,晋文公执政时间并不长,执政仅九年后就去世了。去世时,他不过才四十多岁。晋文公寿命不长,很可能是因为同姓结婚的后果:他母亲狐姬也是姬姓后人,与晋献公有近亲婚姻的嫌疑。史书称晋文公有“重瞳骈肋”的畸形,或许就是近亲结婚的后遗症。晋文公去世后,儿子姬驩继位,是为晋襄公。晋文公中年去世,

  • 春秋晋国实行全盘私有化带来的恶果:晋襄公提名的首相被寡头否决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晋襄公,晋国,秦国,赵盾,重耳,国君

    秦晋两诸侯国围绕争夺河西的新城之战后,晋襄公选择与秦国言和,为坚定秦国方面议和的决心,晋襄公诚恳表达再继“秦晋之好”的诚意,迎娶秦国公主秦嬴。晋襄公要联姻秦国,是为了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因为他要腾出精力来完成前几任晋国国君没来得及完成的卿士权力平衡的问题,没有强有力的外援是有风险的。晋国,从晋献公、

  • 都说晋襄公垂拱而治,执政七年却几丧霸业,也许是这一因素导致!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晋襄公,秦国,先轸,赵盾,晋国

    公元前627年,父亲过世后,晋襄公继位。晋襄公,名欢,秦女穆嬴为他夫人。对于晋襄公,史书中多表现他的垂拱而治,史学家也大多对他评价甚高。学者全祖望,在他的《鲒崎亭集外编》中,就将晋襄公评为春秋五霸之一;近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秦史著名专家童书业,先秦史及考古学家李伯谦等人,都公认晋襄公为当时霸主。晋

  • 晋国赵氏为何被灭门?三大势力联合打压,赵庄姬成最大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赵氏,晋国,赵括,公室,齐国,赵盾,赵庄姬,楚庄王,汉高祖刘邦

    前因:公元前601年,权臣赵盾去世;公元前597年,楚国邲之战,大败晋国,称霸中原。后果:赵氏一族几乎被全灭,栾氏、郤氏家族崛起,引发三郤之乱,晋国卿大夫世家重新洗牌。01 下宫之难概述小喵第一次听说赵氏孤儿或者说下宫之难的故事,还是小时候看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在2003年,又被著名作者金海曙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