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国赵氏为何被灭门?三大势力联合打压,赵庄姬成最大赢家

晋国赵氏为何被灭门?三大势力联合打压,赵庄姬成最大赢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征集 访问量:4725 更新时间:2023/12/26 16:16:34

前因:公元前601年,权臣赵盾去世;公元前597年,楚国邲之战,大败晋国,称霸中原。

后果:赵氏一族几乎被全灭,栾氏、郤氏家族崛起,引发三郤之乱,晋国卿大夫世家重新洗牌。

01 下宫之难概述

小喵第一次听说赵氏孤儿或者说下宫之难的故事,还是小时候看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在2003年,又被著名作者金海曙改编为话剧,轰动一时;2010年,赵氏孤儿又被大导演陈凯歌翻拍成电影,表现出了这个故事顽强的生命力。

赵氏孤儿剧照

但当小喵准备为各位读者描述一个正义凛然、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故事时,却发现下宫之难存在两个版本。一个是以《史记》《东周列国志》、元杂剧、话剧电影等为代表的孤儿逆袭版;一个是以《左传》、各位历史专家研究后的宫斗权谋版。

而我,可能更认同成书早一点的《左传》。

公元前583年,晋国权倾一时的赵氏家族,被诬陷为密谋造反,当时晋国国君晋景公,在简单求证后,派大军前往下宫(赵氏的住址)采用武力平乱,赵氏家族几乎覆灭,史称“下宫之乱”。

昆曲——赵氏孤儿

但在这一次灭族之战中,死的并不是赵朔,而赵氏孤儿的主角赵武(赵朔的儿子),其实此时也并不是传统故事里写的待产婴儿,真正被杀的,是赵括、赵同两家。

但是,曾经权势滔天的赵氏一族,为何会迎来如此悲惨的结局?

总而言之,赵氏死于三个势力集团的联合打压之下!

02 晋景公的忍辱

故事首先还是要回到赵氏家族的第一位权臣——赵盾!赵盾执掌晋国大权,长达二十余年,并将自己的弟弟赵括、赵同、赵婴都提拔为大夫,赵氏一族权侵朝野,门第鼎盛。

在此期间,赵氏甚至还做出了杀害储君,另立新君的事。晋灵公时期,在赵盾的压迫下,甚至曾先后两次派人刺杀赵盾。

赵氏孤儿剧照

与此同时,赵盾的侄子赵穿一怒之下,带领军士直接于桃源杀了晋灵公,并迎接赵盾回国主事,赵盾归国后却并不追究赵穿弑君一事。所以史书记载“赵盾弑其君”!

有了这些事,后来晋景公继位后,把打压赵氏一族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

前601年,赵盾去世。但他并没有将族长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朔,而是传给了弟弟赵括。可这位赵括的能力实在太差。

在晋楚邲之战时,赵括、赵同率性任为,不听主帅的指挥,赵旃更是立功心切,带着手下几十号人去偷袭楚庄王,这一切都成为了邲之战晋国惨败的原因之一。

葛优——饰程婴

可吃了败仗的赵括回国后,却依然仗着显赫的家世,飞扬跋扈,不把其它卿士放在眼里。从而赵氏一族在晋国国内被诸多大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晋景公本就不喜欢赵括、赵同,就巧妙的利用了这一点,不断的亲近栾氏、郤氏家族,为消除赵氏做好准备!

03 栾书的崛起

栾氏家族在晋国国内,一直是默默无闻的,他的祖上既没有赵衰、荀息这样的开国功臣,也没有先轸、郤缺这样后来以战闻名的武将。

栾书是栾氏家族的第一位正卿!

既然如此,赵括根本就没把这位所谓的中军元帅放在眼里。公元前585年,楚共王派大将子重伐郑,晋景公派栾书救援,史称晋楚绕角之战。

范冰冰——饰赵庄姬

赵括在此战中,重演了邲之战时不听军令的事儿。虽然绕角之战晋国取胜,但栾书不是荀林父,可不是那么好惹的。栾书深刻地认识到了赵氏一族对他的威胁。

很快,栾书就采取了行动——壮大自己,孤立敌人!

栾书与郤氏家族结成了联盟,栾氏弱小,而郤氏刚从中军主帅的位置上走下来,两个家族一拍即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就在栾书无从动手的时候,赵括却率先把自己往死地里推。

此时,赵氏一族起了内讧!赵括、赵同与赵婴不和。

公元前586年春,晋国国内传出一条丑闻:赵盾的长子赵朔的原配夫人赵庄姬,与赵盾的弟弟赵婴私通(赵朔死得早)。

剧照

早在邲之战时,赵婴就不和赵括、赵同商量,预先准备船只逃跑,从那时起,三兄弟就有了嫌隙。因此,偷情这件事被发现后,作为族长的赵括马上就把赵婴驱逐出了晋国,赵婴逃亡齐国,并死在那里,因此后人也称他为赵婴齐。

但赵庄姬是晋景公的亲姐姐,赵括再嚣张,也不敢动她。于是赵姬带着儿子赵武,灰溜溜地回到了宫中。

04 赵庄姬 致命一击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赵庄姬不过是一个因为情欲被栾书利用了的寡妇。但仔细思考,结果却证明了这个女人绝不是软弱无脑被身体支配的普通女子。

赵盾去世把族长之位传给了赵括,这就意味着庄姬和儿子赵武从嫡系大宗,沦落为旁系小宗。孤儿寡母,在赵氏一族的处境何其尴尬!

庄姬作为皇室,会接受这样的结果吗?她不为自己的儿子着想吗?显然不会。

因此,庄姬与赵婴私通,可能是忍受不了寂寞,但更可能的原因,是她看出了三兄弟不和的现象,想联合赵婴恢复自己儿子的大宗地位!

葛优——程婴

但赵括不傻,他是不可能让自己到手的利益受到威胁的。因此,私通一事一出现,他马上就将赵婴驱逐,一边又赶走了庄姬!

从尊严到利益,被迫回娘家的庄姬,开始了她疯狂的复仇。栾书非常聪明地站在了庄姬的面前,怂恿她不断的在晋景公面前,诉说赵括密谋造反!

朋友们,晋景公、栾氏、郤氏、赵庄姬,这三大势力突然联合在一起,目标一致,赵氏一族基本没有了还手之力。

公元前583年,晋景公发动下宫之乱,赵括、赵同在内的赵氏一族被全灭!随后,大臣韩阙力保赵武,晋景公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让赵武继承宗主之位,赵氏封地全部归还给赵武。随后,赵武依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爬上了正卿之位,无疑,在这场斗争中,赵庄姬反而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05 后世影响

下宫之乱,表面看上去一场因为偷情引发的政治血案,但从根本上来看,这里面掺杂着太多的利益纠葛。王权与相权的争夺,士族与士族之间的你争我斗,士族内部权力的竞争。似乎每一方都在借助对手借刀杀人,巩固自己的势力。确确实实的给我们上演一出春秋版的无间道!

黄晓明——韩阙

同时,此次平乱,是晋国公室在对阵卿士家族中取得的第一次也是最大的胜利,使得晋国公室彻底摆脱了赵氏一族四十多年来对晋国政治的垄断!

但是,一个家族的落没,就代表着另一个家族的崛起。此后,晋楚又爆发鄢陵之战,晋国国内出现三郤之乱,栾书不得已杀晋历公,另立孙周为晋君,是为晋悼公!晋国自文公以后,又一位文韬武略、战功赫赫、九合诸侯的绝世之君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参看文献:

《史记》——司马迁

《左传》——左丘明

《东周列国志》——冯梦龙

《赵氏孤儿》——元 纪君祥

更多文章

  • 中行说为荀林父后代,因汉文帝将其派到匈奴怀恨而进行反汉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忆梦泪无痕标签:刘恒,匈奴,匈奴人,宦官,韩王信,荀林父

    中行说是西汉文帝时人。原为宦者,因不满作为汉匈和亲的随员。中行说出于对汉朝怀恨和自身的政治利益诉求,投降匈奴成为单于的重要谋臣。中行说,“中行”为姓,“说”为名。中行是个古老的姓氏,起源于西周的姬姓。晋文公时期改三军为“三军三行”(所谓的六军),其中“三行”之一的中行,主将叫荀林父。荀林父姬姓荀氏,

  • 春秋传奇:楚庄王完胜晋军,荀林父无谋丧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楚庄王,荀林父,士会,赵括

    春秋传奇:楚庄王完胜晋军,荀林父无谋丧师见晋国来的并非全军,孙叔敖对楚庄王说:“《兵法》有云:‘宁可我迫人,莫使人迫我。’诸将既已到齐,吾王可传令,只顾杀向前去。若挫其中军,余二军皆不能存扎矣。”楚庄王果然传令:命公子婴齐同副将蔡鸠居,以左军攻晋上军;公子侧同副将工尹齐,以右军攻晋下军;自引中军两广

  • 匪议东周(二十七)邲之战中楚庄王大胜晋军,荀林父输得太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晋军,大军,晋国,楚国,周朝,先秦,楚庄王,荀林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在春秋时代的诸侯争霸中,晋楚两国成为针锋相对的敌手。两国为了争霸展开了两次大会战,胜者都成为那个时代最强的国家。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令尹成得臣,由此进入了春秋霸主的行列。而楚庄王则在邲之战中击败晋国中军元帅荀林父,将楚国的国力发展到了顶峰,足矣睥睨中原。相比于城濮之战两国军将的斗智斗勇,邲之战

  • 晋平公不顾自己的身体,和人们的劝谏,派韩起到齐国求婚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齐国,子产,叔向,晋国,韩起,先秦,周朝,晋平公,韩宣子

    晋平公不顾自己的身体,和人们的劝谏,派韩起到齐国求婚春秋时期,晋国自晋文公称霸以来,一直是诸侯的领袖,而齐国自齐桓公以后,就再也没能重登霸主地位了。晋国传至晋平公的时候,齐景公为了讨好晋国,把年龄最小的公主送进了晋国后宫,没想到,仅仅三个月,齐国小公主就被折磨得一命呜呼了。《左传》记载:“夏四月,韩

  • 匪议东周(三十五)晋楚争霸新模式:晋平公和楚灵王奢华大比拼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楚灵王,诸侯国,吴国,齐国,晋平公

    晋楚争霸是春秋中晚期的主要基调之一,在宋国大夫华元和向戌的努力下,两国终于达成了休兵的协议,战乱纷飞百余年的春秋时代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虽然明面上的战争暂停了,可是两国暗地里还较着劲呢,在各诸侯国面前互相争风吃醋的场面并不少见。在歃血为盟的大会上,两国为了先后还要争执一番,而私下里小动作更是暗

  • 为招待晋平公,十里设马车、黄河架浮桥,一日陕、晋间八次往返!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晋平公,秦国,诸侯国,赵武,晋国

    自秦穆公时起,秦国就与晋国结成了死敌。从此后,秦国始终是晋国的重大威胁,一度令晋国霸业难以为继。秦国居然能左右东周霸主的归属,秦人想来也一定深感自豪。可不幸的是,晋国占据着崤函要道,这是秦国前往中原最为重要的交通要道,没有之一。秦人与晋人成了死敌,秦国也就丧失了众多参与中原政治的机会。在失去晋国这一

  • 晋平公期间国家实力开始衰弱,最终政权落入六卿之手导致三家分晋

    历史解密编辑:演员你是呀标签:齐国,三家分晋,晋平公,齐景公,晏子

    晋平公,姬姓,名彪,晋悼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即位之初,与楚国发生湛阪之战,获得胜利。公元前552年,同宋、卫等国结盟,再度恢复晋国的霸业。在位后期由于大兴土木、不务政事,致使大权旁落至六卿。晋悼公去世后,晋悼公的儿子继位,为晋平公。晋平公在位期间,晋国的实力又开始衰弱。晋平公有一天对一个名叫师

  • 第一次澶渊之盟:在春秋时期,晋平公的高光时刻,究竟所为何事?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齐国,澶渊之盟,晋平公,齐军,晋军,晋国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提起澶渊之盟,我们脑子里第一印象就是发生在北宋的,和辽国签订的和平协议。可是你能想到在此之前的1500多年的春秋时期,也有一次澶渊之盟。这次是晋、齐两国弥合嫌隙,巩固中原反楚联盟的一次盟会,也是晋平公

  • 重耳夷吾之母是两姐妹?不小心就牵出晋文侯“启于京师”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文侯,重耳,周平王,夷吾,秦国,杜预

    《史记·晋世家》记载:“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这是太史公对晋献公三位儿子身世的介绍。然而,太史公说申生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这却有些不太靠谱。齐桓公在鲁庄公九年继位,而

  • 厦门一路沿石刻有11 个字,其典故或与勤王光复周室的晋文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鹭客社标签:民国,石刻,曲沃,宗祠,周朝,先秦,周平王,晋文侯,厦门市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2022年9月19日晚,我收到一位读者的求助留言。留言中提到其在华侨博物院公交车站附近前往镇海路、妇幼方向(有人修正为厦大方向)的道路的路沿石上发现了“光复周宗我祖勤王回曲沃”等11个字,这显然是一宗祠的楹联。从“光复周宗”看,很可能是指支持周平王东迁的晋文侯,然而,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