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每到孔子诞辰,石碑就会泪流不止,是子贡没哭够,还是另有隐情?

每到孔子诞辰,石碑就会泪流不止,是子贡没哭够,还是另有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樊知识库 访问量:3519 更新时间:2024/2/28 14:03:10

9月28日是孔子的生日,每年这一天很多人都会到山东曲阜的孔林祭拜孔子。

这里是我国年代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氏家族墓地,孔子就葬在这里。

这里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碑林之一,坟冢10万余座,碑石多达上万块,其中有一块石碑每年9月都会“流泪”。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码错字,石碑在孔子出生的月份流泪!

如果你问当地人“石碑流泪”的问题,他们会告诉你一段感人的故事。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中有一人名叫子贡,他是孔子非常喜爱的弟子之一。

据说在论语中,孔子和子贡的对话有32次,其他弟子却不及他的一半。

不同的是,子贡很喜欢做生意,从孔子那学会做人的道理之后,将其用在了“商界”,成为了中国儒商的鼻祖。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当时的众弟子围在一旁,可其中唯独少了子贡。

因为他喜欢做生意,所以经常需要出远门,根本来不及回来。

子贡没有见到恩师最后一面,特别的内疚。

按规矩,弟子们要轮流为孔子守墓三年。

三年期满,众师兄弟们在孔子墓前相互拜别走了。

可子贡因为太内疚,决定再守三年,就这样整整六年,子贡一直守在孔子墓前。

为了表达自己对恩师的怀念,子贡还从南方找来了稀有的楷(jie)树,种在了孔子的墓旁。

康熙年间,有一天,曲阜上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生长了两千年的楷树不幸被电火击中,烧得只剩下了树干。

这毕竟是圣人的千年文物,康熙得知这事立刻下旨,让当地官员务必妥善处理。

可这都已经快烧没了,还怎么处理?大家急得直挠头。

当时有人心生一计,在死树的边上建一个亭子,再立一块碑,把那段烧焦的楷树雕刻在石碑的正中央,这便有了“楷图碑”。

谁也没想到,不久之后,一个神奇的现象出现了。

有一天,有人发现楷图碑上突然莫名其妙地往下流水珠,水流量远不是南方的“回南天”所能达到的。

后来这事一传十,十传百,有人猜测是子贡还在思念他的恩师,因为伤心难过还没哭够。

一时之间,这石碑流泪的传说是越传越神,楷图碑传成了“流泪碑”。

那么石碑流泪的秘密是什么?

难道人世间真有能通人性的石头?

真的可以传递两千年前的师生之情?

有一天,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孔繁生也听到“楷图碑是流泪碑”的说法,便决定去一探究竟。

可孔繁生跑了好几趟,却始终没有看到石碑流泪。

有一天,孔繁生又去了,结果遇到了孔子第七十五代后人孔祥芝。

于是,老孔便问孔祥芝,究竟是怎么回事?石碑真的会流泪?

孔祥芝告诉老孔,石碑只会在每年9月流泪,孔子生日那天(9月28日)流泪的流得最多。

老孔半信半疑,但到了祭祀孔子的那天,他再次来到了孔林。

当他看到眼前的一幕,整个人都懵了。

石碑上的水珠的确很多,有些水珠甚至接近黄豆大小。

老孔上前在石碑上抹了一把,可没多久,碑面上冒出了一串串水珠。

他将纸巾贴在石碑上,很快就被浸透了。

旁边的人看到老孔这番举动便告诉他,这石碑通灵,别的时候不会哭,祭祀孔子的时候流个不停。

虽然眼前的一切,让老孔很震惊,但要说石头能通人性,他是一万个不信。

但光自己不信没有用,必须得拿出科学的解释,别人才能相信。

在自然界其实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或许在其中能找到答案。

树下雨的秘密

几年前,眉山市仁寿县丞乡,有一件事也曾闹得神乎其神。

那里有一个古墓的坟包上长着两棵树。

据说有一天晚上,有村民从这个树下经过,突然他就感觉有雨落在身上,衣服也湿了。

村民赶紧往家跑,可刚跑几步,他就发现天上月朗星稀,一点雨都没有。

于是,村民又跑回树下,结果雨点又落了下来,村民玩得不亦乐乎。

当地有村民猜测,估计是古墓里的仙人显灵了,十里八乡都赶来祭拜。

后来专家来了一查,原来是一种名叫“朴巢沫蝉”的虫子在作怪。

这种虫子非常小,肉眼很难发现,靠吸食树浆为生。

当它们吃饱后就会排泄出一种叫“蜜露”的液体。

由于那两棵树上这个虫子很多,结果树下的人就以为是雨。

想到这点,专家们就在孔林四处搜寻,结果连个虫影也没见着。

孔林树木繁多,颗颗都是参天大树,枝繁叶茂。

因此有人猜测可能是树上的露水滴到了石碑上,然后流下来,所以就成了石碑流泪。

如果没有去过孔林,这个想法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不过,老孔一听当场就给排除了。

(1)楷图碑是立在亭子里的,露水要落也是落在亭檐上。

(2)石碑林里碑石数量过万,很多石碑都在大树下,但没见其它石碑“哭”过。

因此,石碑流的泪不可能是露水

既然外面落不上去,有没有可能是从石碑里面冒出来的?

听到这话,专家们都有点懵,这可是圣物呀,总不能劈开看看里面有没有水吧?

不过,这种猜测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四川岷江地区有一种石头,名叫“五彩云纹石”,它还有个别名“天气石”。

正常情况下,五彩云纹石的表面比较干燥。

如果天气转阴,五彩云纹石四周会变湿润。

如果五彩云纹石的四周开始出现水珠,那就预示着要下大雨。

后来专家发现,这种石头平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当空气湿度发生变化时,又会把其中的水分排出来,周围就会出现水珠。

因此,石头往外冒水是有可能的。

不过,当专家找到了碑石的产地的石匠,这种可能性也被排除了。

祖祖辈辈以采石为生的石匠表示:从未听说过、见过孔林石碑所用的石料会出水,无论磨得再光滑也没见到过水。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难道真的是子贡没哭够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这位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的孔祥和教授站了出来:“或许我知道答案!”

孔祥和认为石碑出现水珠,无非两种可能:

(1)一种是石头里面出水。

(2)一种是外面的水跑石头上了。

这话说得乍一听,好像没毛病,但仔细想想之前不是验证过了吗?

别急!孔祥和认为,石头里面出水并非像“天气石”那样先吸水后往外渗水,而是石碑下有没有可能有水源?如果石碑常年立在水里,因为吸收水分而潮湿,只要空气条件允许,那就有可能像前面说的天气石一样,石头里面的水分往外渗,从而形成水珠。

不过,当孔祥和绕着“楷图碑”走了几圈之后便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因为周围不存在水池,水塘或其他水源,即便有地下水,石碑也接触不到。

那么只剩一种可能——外面的水跑石头上了。

孔祥和解释:直接往上洒水、喷水,落水,这些都很容易观察到,既然没有人发现水是怎么跑上去的,那么石碑上的水很有可能是空气中的水分凝结的。

有人马上提出疑问,如果是这样的话,如何解释石碑只在9月份流泪最多,别的时间却很少?

孔祥和找到了曲阜市的气象专家登海,说明来意。

王登海表示,曲阜是一个比较干燥的一个地方,降水量都集中在七月、八月、九月。

由于孔林树木又多又密集,导致树林比较阴暗,蒸发量相对就低,湿度相对曲阜其他地方要高。

每年孔子祭祀的前后,孔林中空气水分会更大,因此“水分凝结在石碑上”是有迹可循的。

不过,大家不要高兴太早,因为有个最核心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孔林那么多石碑就算在最潮湿的时候,表面也只是略微有一点点潮湿,为何唯独楷图碑会出现水珠成串?

最终答案

实际上,主要问题还是在楷图碑自身。

既然只有楷图碑才会流泪,那么楷图碑一定有其独特的地方。

楷图碑独特的地方有很多,例如它有亭子遮挡,其他碑石没有,又或者是它的位置。

一开始专家们思来想去依旧没有参透石碑流泪的奥秘,直到他们翻阅了楷图碑的历史资料。

当年,孔子去世一年后,鲁哀公下令祭祀,山东曲阜便开始兴建孔庙。

到了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亲自来孔庙祭祀,开了帝王祭祀孔子的先河。

从那以后,几乎每年当地都要举行祭祀孔子的大型活动。

后来,不仅是当地人,很多外地人也赶到曲阜参加祭祀,表达对圣人的敬仰。

原本那颗楷树因为有子贡守墓六年的故事,所以受万人敬仰。

后来楷树演变了“楷图碑”,更因为是康熙下令修立的,那更是碑中之圣。

几百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只要到了孔庙都会来到“楷图碑”前,很多人因为好奇或其他原因都会用手抚摸石碑。

孔祥和也在查看历史后,有一次站在“楷图碑”前,抚摸着石碑,才明白其中的奥秘。

石碑表面不仅光滑,还有一层薄薄的油膜,这一层油膜是游客们的手“盘”出来的。

当空气湿度达到凝结的程度时,由于油膜的存在,水分无法渗入石碑之中。

当大量水分只能停留在石碑的表面,它们会汇聚在一起,很容易形成水珠。

因此,石碑流泪其实是几百年来,众多崇尚孔子的游客用自己的手打造出来的神奇传说。

谜团已经解开了,但这里要奉劝各位一句,摸摸“楷图碑”也就算了。

要是到了旅游景点或文化古迹,千万不要什么都摸,摸前一定记得先问问,特别是那些用栏杆围起来的,还有写着禁止触摸的。

标签: 孔子子贡石碑孔林

更多文章

  • 孔子与弟子列国旅游的钱哪来的?原来他有子贡这棵“摇钱树”

    历史解密编辑:上峰视点标签:孔子,子贡,儒家,摇钱树

    在72弟子中,孔子最满意颜回,颜回是他最满意的门生。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弟子孰好学?”孔子答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还夸耀颜回道德高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但是,孔子最依赖的人,却是子贡。可以说,没有子贡,孔子的思想就难以被发扬光

  • 从“子贡赎人”的典故看600元手机费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子贡,孔子,赎人,典故

    子贡赎人,孔子是有大智慧的。可以看穿事情的本质。吕氏春秋里面的典故,分享给大家。虽然是千年前的故事,但是道理没有变,放在现在还是通的。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

  • 吕不韦、范蠡、子贡,都是非常著名的商人,先秦时期商人地位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吕不韦,范蠡,子贡,秦国,嬴政,刘彻

    先秦时期的商人,地位的确不低。比如说,秦国的相邦吕不韦,就曾经是一名商人。他通过奇货可居的方式,位列秦国宰辅,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除了吕不韦,先秦时期的著名商人还有范蠡、子贡等人。范蠡我们都知道,帮助越王勾践报仇成功,随后他没有留下享福,而是泛舟太湖,成为了一名富商,又被称为陶朱公。子贡,全

  • 孔子的马偷吃庄稼被抓,十哲中的子贡讨要不成,马夫一句话讨回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子贡,孔子,庄稼,马夫,农夫

    01.前不久,看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有才能的人无数,为何单单孔子被称为圣人?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都没有想过是究竟是为什么,只是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是教科书中是这么教的。那么孔子究竟做了什么在后世备受推崇,甚至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其实原因不单单是孔子开创的儒学影响至今,还因为孔子打破了学

  • 河南历史名人六十七子贡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子贡,孔子,论语·先进,夫子,季康子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儒商鼻祖,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万仞宫墙典故,出自

  • 孔子徒弟不输鬼谷子徒弟,子贡一出乱五国,影响春秋十年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孔子,子贡,鬼谷子,齐国,吴国,夫差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鬼谷子的弟子厉害,随便一个都是改变战国格局的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孔子的弟子也有这样的实力,今天我们就来说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儒商始祖子贡一出乱五国的事迹,可以说好莱坞大片剧情都没这精彩。话说齐国相国田常因为想要叛乱,又忌惮国内一些有势力的家族,便想借助攻打鲁国,以此削弱这些

  • 孔子徒弟子贡,出一趟门,让5个国家重新洗牌,他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孔子,子贡,齐国,仲由,吴国,伍子胥

    孔子弟子三千,其中出名的有七十七人,在这七十七人中,有的人只留下了名字,有的人还留下了故事。其中有个叫仲由的,乍一听你可能不熟悉,但一提到子路这个名字,或许就有了印象。01子路好勇轻生,君子死不免冠仲由,字子路,据《史记》记载,这个人只比孔子小九岁。子路虽是孔子弟子中的贤者,但在他拜孔子为师之前,却

  •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且看子贡出山,天下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子贡,齐国,吴国,夫差,勾践,鲁国

    子贡是卫国人,原名端木赐,字子贡,是孔子座下的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夫子教法高明,能因材施教,因此七十二贤人各有专长。子贡的专长就是外交。子贡的事迹在论语中记载很多,大多数时候是被孔夫子怼的无话可说,再仔细看看,原来孔子之勇武胜过子路,才气胜过颜回,口才胜过子贡,孝道又胜过闵子骞(要不夫子为什么称作老师

  •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且看孔圣贤徒子贡出山,天下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潇洒故事哥标签:子贡,齐国,吴国,夫差,勾践,鲁国

    子贡是卫国人,原名端木赐,字子贡,是孔子座下的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夫子教法高明,能因材施教,因此七十二贤人各有专长。子贡的专长就是外交。子贡的事迹在论语中记载很多,大多数时候是被孔夫子怼的无话可说,再仔细看看,原来孔子之勇武胜过子路,才气胜过颜回,口才胜过子贡,孝道又胜过闵子骞(要不夫子为什么称作老师

  • 三千弟子,孔子最爱子贡,你可知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孔子,子贡,卫国,史记·货殖列传,子夏,拨弦乐器,乐器,齐特琴类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名为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儒商鼻祖,春秋末年卫国黎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儒家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那孔子为何最喜爱他呢,是因为他有这几个优点。勤奋好学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子贡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