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范蠡、子贡,都是非常著名的商人,先秦时期商人地位很高

吕不韦、范蠡、子贡,都是非常著名的商人,先秦时期商人地位很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摆渡 访问量:4642 更新时间:2024/2/19 12:09:25

先秦时期的商人,地位的确不低。比如说,秦国的相邦吕不韦,就曾经是一名商人。他通过奇货可居的方式,位列秦国宰辅,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除了吕不韦,先秦时期的著名商人还有范蠡子贡等人。范蠡我们都知道,帮助越王勾践报仇成功,随后他没有留下享福,而是泛舟太湖,成为了一名富商,又被称为陶朱公。

子贡,全名端木赐,是孔子的著名门生,堪称孔门十哲之一。其实他不仅担任过鲁国、卫国的丞相,而且还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商人,是孔子的弟子中的首富。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的商人,不仅可以做官,而且还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种大官,实现阶层的跨越。可为啥到了秦朝以后,商人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呢?

一、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

其实提出这个观点的人,还是先秦时期的人,他就是管子,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管仲。当然了,也有人怀疑《管子》不是管仲的作品。

不管怎么说,《管子》也是先秦时期的作品。这部作品里,就曾经提到过这么一句话: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啥意思?就是说,当官的人、种地的人、做工的人、经商的人,这4大类民众,是国家的柱石。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推论,先秦时期,就已经把商人排到最后了呢?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或许和现在的出版物一样,作者排名不分先后呢?

毕竟《荀子》里,就曾经是这么排序的:农士工商。

至少先秦时期,压根就没有体现出商人的低级。而且那时候除了这4类民众外,还有贱民。贱民的级别就比较低了,约等于奴隶。

其实,早在商鞅变法的时候,秦国就确立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为啥?商人太多,那就没人愿意种地了,毕竟商人来钱快啊!

要是大家都不种地了,那么秦国靠什么来养活那么多军队呢?所以说,商人的地位必然要被打压。

吕不韦的出现,在秦国其实已经是一个奇迹了。而且吕不韦来到秦国以后,也摆脱了商人的身份,成为了一名官员,算是跨阶层了。

而其他各国,当时并没有贬低商人的意思。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来看,秦国已经超越了其他各国。等到他统一天下以后,自然就将重农抑商的思想,带到全国各地了。

二、商人极有可能成为不稳定因素。

吕不韦曾经是商人,他通过一系列商业手段,收买了赵国大量的官员,从而顺利地将嬴异人送回了秦国。自己也因此一飞冲天。其实这对赵国乃至其他各国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范蠡作为商业奇才,曾经帮助勾践恢复越国的生产力和战斗力,从而实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目标。这对吴国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子贡就更别提了,在《史记》中,子贡一人游说五国,曾经造成了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的效果。可谓是搅动风云的高人了。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就能看得出,商人在先秦时期的能量,实在是太大了。他们不仅手握巨资,而且脑子灵活,能想出各种超越道德底线的办法。

这样的人在乱世,或许可以为秦国所用。可等到秦国统一天下以后,这样的人,是否就成了不安定因素了呢?

如果再出现一个子贡这样的人,那秦国这类大一统的国家,岂不是要天下大乱?因此抑制商人,可以有效地减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做了一件很绝的事情,他将天下若干大富豪,全都搬迁到了咸阳城。很多人认为,秦始皇这是为了将咸阳城打造成超一流的城市。

实际上,秦始皇这么干,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便于管理这帮商人。这帮人有钱又聪明,如果不在眼皮子底下看着,那还得了?

三、商人的行为准则,与统治者推崇的东西背道而驰。

一位成功的商人,脑袋肯定是非常灵活的。在这类人眼里,生存法则只有一条:除了法律以外,什么都约束不了我!

这就太可怕了啊!先秦时期,孔子一直倡导恢复周礼,其实就是对当时的道德环境的一种控诉。当然了,道德这种事情,一旦突破底线,就很难再拉回头了。

到了汉朝的时候,讲究举孝廉,也就是孝顺和廉洁。这些在商人眼里,压根就算不上什么。只要阻碍自己挣钱,什么孝顺、廉洁,那不是扯淡嘛!

同样的道理,只要孝顺、廉洁的漏洞,能用来挣钱,那么商人铁定会想办法去钻。这么一来,商人的行为,就和统治者推崇的行为,南辕北辙了。你觉得统治者会喜欢吗?

商人有了钱以后,会怎样呢?当然是享受。因此他们会花钱雇佣大量的人成为自己的奴仆。这么一来,商人就会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武装团体,也就是汉朝著名的豪强。

这些豪强,手里有成百上千的武装力量,当地官府也拿他们没办法。这就严重伤害到了汉朝统治者的利益了。因此汉武帝大手一挥,开始整治豪强。

  1. 首先,汉武帝将一部分重要的产业,收归国营。这下可要了一大片商人的小命了,这些人再也不能靠这类产品发家致富了,比如说盐、铁。
  2. 其次,汉武帝对商人实行重税制度。你挣来的钱,未必就能给得起要缴纳的税,这买卖谁还干得下去呢?

所以说,在汉武帝的严厉打击之下,商人已经没法混了。此后历代君主,都在学习汉武帝对付商人的手段,所以说商人的日子不好过啊!

总结:商人极有可能伤害到国本。

封建社会的国本是什么?当然是粮食。民以食为天,没有了粮食,自然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动荡。

可商人偏偏在这种类型的事情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说他们在灾年会囤积粮食,抬高物价,导致大量百姓吃不上饭,只好出卖田地,甚至流离失所。

这么一来,商人所导致的问题,极有可能是一个王朝覆灭的关键。你说封建统治者们,能让商人这么肆意妄为吗?当然不能,那只能打压咯。

在乱世,商人或许是走向统一的催化剂,可到了统一的时候,商人也有足够的能量,让王朝走向分崩离析。

标签: 吕不韦范蠡子贡秦国嬴政刘彻

更多文章

  • 孔子的马偷吃庄稼被抓,十哲中的子贡讨要不成,马夫一句话讨回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子贡,孔子,庄稼,马夫,农夫

    01.前不久,看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有才能的人无数,为何单单孔子被称为圣人?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都没有想过是究竟是为什么,只是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是教科书中是这么教的。那么孔子究竟做了什么在后世备受推崇,甚至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其实原因不单单是孔子开创的儒学影响至今,还因为孔子打破了学

  • 河南历史名人六十七子贡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子贡,孔子,论语·先进,夫子,季康子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儒商鼻祖,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万仞宫墙典故,出自

  • 孔子徒弟不输鬼谷子徒弟,子贡一出乱五国,影响春秋十年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孔子,子贡,鬼谷子,齐国,吴国,夫差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鬼谷子的弟子厉害,随便一个都是改变战国格局的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孔子的弟子也有这样的实力,今天我们就来说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儒商始祖子贡一出乱五国的事迹,可以说好莱坞大片剧情都没这精彩。话说齐国相国田常因为想要叛乱,又忌惮国内一些有势力的家族,便想借助攻打鲁国,以此削弱这些

  • 孔子徒弟子贡,出一趟门,让5个国家重新洗牌,他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孔子,子贡,齐国,仲由,吴国,伍子胥

    孔子弟子三千,其中出名的有七十七人,在这七十七人中,有的人只留下了名字,有的人还留下了故事。其中有个叫仲由的,乍一听你可能不熟悉,但一提到子路这个名字,或许就有了印象。01子路好勇轻生,君子死不免冠仲由,字子路,据《史记》记载,这个人只比孔子小九岁。子路虽是孔子弟子中的贤者,但在他拜孔子为师之前,却

  •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且看子贡出山,天下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子贡,齐国,吴国,夫差,勾践,鲁国

    子贡是卫国人,原名端木赐,字子贡,是孔子座下的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夫子教法高明,能因材施教,因此七十二贤人各有专长。子贡的专长就是外交。子贡的事迹在论语中记载很多,大多数时候是被孔夫子怼的无话可说,再仔细看看,原来孔子之勇武胜过子路,才气胜过颜回,口才胜过子贡,孝道又胜过闵子骞(要不夫子为什么称作老师

  •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且看孔圣贤徒子贡出山,天下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潇洒故事哥标签:子贡,齐国,吴国,夫差,勾践,鲁国

    子贡是卫国人,原名端木赐,字子贡,是孔子座下的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夫子教法高明,能因材施教,因此七十二贤人各有专长。子贡的专长就是外交。子贡的事迹在论语中记载很多,大多数时候是被孔夫子怼的无话可说,再仔细看看,原来孔子之勇武胜过子路,才气胜过颜回,口才胜过子贡,孝道又胜过闵子骞(要不夫子为什么称作老师

  • 三千弟子,孔子最爱子贡,你可知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孔子,子贡,卫国,史记·货殖列传,子夏,拨弦乐器,乐器,齐特琴类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名为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儒商鼻祖,春秋末年卫国黎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儒家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那孔子为何最喜爱他呢,是因为他有这几个优点。勤奋好学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子贡善于

  • 儒商文化 | 陈晓霞:儒商鼻祖子贡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子贡,孔子,儒家,论语,孔门,陈晓霞,科学家,儒商文化

    追溯“儒商”渊源,应是两千多年前的孔门高足——端木子贡,子贡政商结合,修齐治平,成为后人称颂的儒商鼻祖。“儒商”,是一个高雅动听、令人赞羡的称谓,只有以儒学为根基、以诚信为准则、奉行“富而好行其德”的成功商人才配享此美誉。当今,要培育中华新儒商,不仅要坚持文化自信,弘扬儒家文化,还要学习子贡的经商之

  • 孔门弟子子贡:口才好,会经商,玩弄四国国君,勾践灭吴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子贡,勾践,齐国,吴国,夫差,鲁国

    子贡名叫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三十一岁。他能言善辩,快嘴利口,孔子经常被他辩得理屈词穷。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位孔门弟子:子贡像一次出使,打破旧格局,牵着五国的鼻子走田常打算在齐国发动叛乱,但又担心高氏、国氏、鲍氏、晏氏的势力,就调兵准备攻打鲁国。孔子听到消息后,因为鲁国是自己的

  • 子贡的口才了得,当别人诋毁他的老师孔子时,看看子贡怎么回应的

    历史解密编辑:犹如山中清风标签:孔子,子贡,夫子,贤人,弦乐器,齐特琴类,科学家

    子贡复姓端木,传说子贡出生之时,他的母亲梦见神灵赐以宝玉,因而取名叫“赐”。子贡“山庭斗绕口”,仪表不凡,且天资聪颖,机敏过人,是孔子的弟子中最能言善辩的一个人,也是最富有的一个人,而且他特别敬爱孔子。最懂得孔子的学生,除了颜回,大概也就是子贡了。其实子贡对孔子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子贡开始以为自己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