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河南历史名人六十七子贡

河南历史名人六十七子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旧闻故史 访问量:4402 更新时间:2024/1/20 6:26:01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儒商鼻祖,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万仞宫墙典故,出自子贡称赞孔夫子之学问高深。子贡尊师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鲁国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听说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几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做太阳和月亮,说老师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六年。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来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长处,也必定会有短处。倘若用其长处去弥补短处,那么,天下将没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责人的短处而舍弃其长处,那么,天下人都将被弃而不用。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爱憎,旨趣各有同异,即使是像伊尹周公这样圣明的人和像墨翟、杨朱这样的贤能者,如果去征求众 人对他们的意见的话,谁能免去受讥刺和遭疑忌呢?

子贡曾向孔子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啊。”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憎恶他,这个人又怎样呢?”孔子说道:“也不行啊。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而乡里的坏人都憎恶他。”这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一定相反,小人憎恶君子也就像君子憎恶小人一样。要想探明真实的情况,取决于慎重地听取反映。听取君子的话,就废止了小人的邪道;而听取小人的话,君子的正道就会消亡。一切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道德,都是伪道德,真正的道德就像空气那么重要。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道德经》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崇尚自然的本真质朴,不标榜不偏执,这是中华上古的传统美德和智慧。因为无数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也有着成就。《论语·先进》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意思是说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却穷得丁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被命运摆布,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做买卖,以成巨富。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论语》仅说子贡在“言语”方面优异,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们对子贡在其它方面的才能的认识。子贡“常相鲁、卫”,他的老师孔子也认为子贡有非凡的政治才能。季康子曾问孔子他的弟子子路、子贡、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说三人皆可从政,但孔子却分别道出三人之优点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从孔子列举的三个优点看,我们觉得子贡的优点——“达”,似乎更是从政者不可或缺的。所谓“达”就是通达事理,试想一个从政的人如果能够“通达事理”,他就会高屋建瓴,从宏观上把握问题的全局和整体,把政事处理得有条不紊,所以他才会被鲁、卫等国聘为相辅。正因为他有政治才能,他才会在出使齐、吴、越、晋四国的外交活动中得心应手,获得圆满成功。

子贡的晚年,也像孔子一样开始教学,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就是他培养出的人才。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更多文章

  • 孔子徒弟不输鬼谷子徒弟,子贡一出乱五国,影响春秋十年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孔子,子贡,鬼谷子,齐国,吴国,夫差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鬼谷子的弟子厉害,随便一个都是改变战国格局的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孔子的弟子也有这样的实力,今天我们就来说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儒商始祖子贡一出乱五国的事迹,可以说好莱坞大片剧情都没这精彩。话说齐国相国田常因为想要叛乱,又忌惮国内一些有势力的家族,便想借助攻打鲁国,以此削弱这些

  • 孔子徒弟子贡,出一趟门,让5个国家重新洗牌,他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孔子,子贡,齐国,仲由,吴国,伍子胥

    孔子弟子三千,其中出名的有七十七人,在这七十七人中,有的人只留下了名字,有的人还留下了故事。其中有个叫仲由的,乍一听你可能不熟悉,但一提到子路这个名字,或许就有了印象。01子路好勇轻生,君子死不免冠仲由,字子路,据《史记》记载,这个人只比孔子小九岁。子路虽是孔子弟子中的贤者,但在他拜孔子为师之前,却

  •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且看子贡出山,天下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子贡,齐国,吴国,夫差,勾践,鲁国

    子贡是卫国人,原名端木赐,字子贡,是孔子座下的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夫子教法高明,能因材施教,因此七十二贤人各有专长。子贡的专长就是外交。子贡的事迹在论语中记载很多,大多数时候是被孔夫子怼的无话可说,再仔细看看,原来孔子之勇武胜过子路,才气胜过颜回,口才胜过子贡,孝道又胜过闵子骞(要不夫子为什么称作老师

  •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且看孔圣贤徒子贡出山,天下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潇洒故事哥标签:子贡,齐国,吴国,夫差,勾践,鲁国

    子贡是卫国人,原名端木赐,字子贡,是孔子座下的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夫子教法高明,能因材施教,因此七十二贤人各有专长。子贡的专长就是外交。子贡的事迹在论语中记载很多,大多数时候是被孔夫子怼的无话可说,再仔细看看,原来孔子之勇武胜过子路,才气胜过颜回,口才胜过子贡,孝道又胜过闵子骞(要不夫子为什么称作老师

  • 三千弟子,孔子最爱子贡,你可知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孔子,子贡,卫国,史记·货殖列传,子夏,拨弦乐器,乐器,齐特琴类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名为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儒商鼻祖,春秋末年卫国黎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儒家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那孔子为何最喜爱他呢,是因为他有这几个优点。勤奋好学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子贡善于

  • 儒商文化 | 陈晓霞:儒商鼻祖子贡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子贡,孔子,儒家,论语,孔门,陈晓霞,科学家,儒商文化

    追溯“儒商”渊源,应是两千多年前的孔门高足——端木子贡,子贡政商结合,修齐治平,成为后人称颂的儒商鼻祖。“儒商”,是一个高雅动听、令人赞羡的称谓,只有以儒学为根基、以诚信为准则、奉行“富而好行其德”的成功商人才配享此美誉。当今,要培育中华新儒商,不仅要坚持文化自信,弘扬儒家文化,还要学习子贡的经商之

  • 孔门弟子子贡:口才好,会经商,玩弄四国国君,勾践灭吴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子贡,勾践,齐国,吴国,夫差,鲁国

    子贡名叫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三十一岁。他能言善辩,快嘴利口,孔子经常被他辩得理屈词穷。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位孔门弟子:子贡像一次出使,打破旧格局,牵着五国的鼻子走田常打算在齐国发动叛乱,但又担心高氏、国氏、鲍氏、晏氏的势力,就调兵准备攻打鲁国。孔子听到消息后,因为鲁国是自己的

  • 子贡的口才了得,当别人诋毁他的老师孔子时,看看子贡怎么回应的

    历史解密编辑:犹如山中清风标签:孔子,子贡,夫子,贤人,弦乐器,齐特琴类,科学家

    子贡复姓端木,传说子贡出生之时,他的母亲梦见神灵赐以宝玉,因而取名叫“赐”。子贡“山庭斗绕口”,仪表不凡,且天资聪颖,机敏过人,是孔子的弟子中最能言善辩的一个人,也是最富有的一个人,而且他特别敬爱孔子。最懂得孔子的学生,除了颜回,大概也就是子贡了。其实子贡对孔子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子贡开始以为自己比孔

  • 春秋战国时期最厉害的纵横家不是苏秦张仪,而是子贡!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苏秦,张仪,子贡,齐国,吴国

    【春秋战国时期最厉害的纵横家不是苏秦张仪,而是子贡!】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意思是什么呢?当时,齐国想伐鲁,鲁国国君求助了孔子,孔子于是派出了弟子子贡去帮助鲁国,孔子为什么派子贡去呢?因为子贡能言善

  • 齐国攻鲁,没想到子贡一出手,就引发五国剧变!勾践还因此成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子贡,勾践,齐国,吴国,夫差,鲁国,五国,周朝,小说家,先秦

    越王勾践是我国春秋时期五霸中的最后一霸,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成了无数人身处逆境时砥砺自我的鸡汤故事。公元前482年,吴国击败齐国军队,转而进攻晋国,并约定诸侯在黄池会盟,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勾践是一个很会把握机会的人,早有准备的他趁机发难攻打吴国。公元前473年,勾践攻破吴国都城,逼迫夫差自尽。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