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详解“甘罗十二拜相”的人生智慧!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详解“甘罗十二拜相”的人生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荣一尘讲谈 访问量:1957 更新时间:2024/2/8 18:44:10

自古有句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此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最典型的历史代表人物莫过于周朝的姜子牙,姜子牙80岁出山为相,辅佐周武王讨伐暴纣,创下我国封建时代最长的周朝八百年江山。然而,自古历史也有这么一句话“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百岁”。本次探讨的主人公刚好与姜子牙相反,姜子牙八十岁出山,而这位却是年仅十二岁就拜相!他的名字叫——甘罗

▲ 甘罗(右)

甘罗,战末秦初下蔡(今颍上甘罗乡人)。生卒年月无考。著名的少年政治家。

幼年甘罗 已是智慧超群

甘罗为秦国左丞相甘茂之孙,5岁时拜秦相吕不韦为师。

在他6岁时,由于爷爷甘茂刚直不阿,得罪了一帮权臣,这些人编制罪名陷害甘茂,秦始皇听信谗言欲除掉甘茂,于是出了一个难题给甘茂,要求甘茂在三天之内找到两个公鸡下的蛋,逾期当斩。而这时候,甘罗自告奋勇替爷爷上朝,秦始皇问及甘茂为何未亲自前来时,6岁的甘罗回道:“我爷爷在家生孩子呢!”秦始皇不解,问:“男人怎么能生孩子呢?”机智的甘罗不慌不忙地说:“男人不能生孩子,公鸡又怎么能下蛋呢?”,秦始皇一时语塞,从此不再为难甘茂。

▲ 甘罗(右)

甘罗12拜相 屡次帮助秦国遣除障碍

甘罗12岁时,以能言善辩的口才帮秦国遣除障碍,后因出使赵国有功,12岁被秦始皇拜相,之后多次为秦国化险为夷。

甘罗12岁,当时吕不韦想攻打赵国以扩张他在河间的封地,于是派刚成君蔡泽在燕国作大臣。蔡泽经三年努力,使得燕国国君燕王喜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吕不韦欲派张唐到燕国作相国,以合燕攻赵。张唐因去燕赵为必经之地,而自己又曾和赵王有过节,且赵王正悬赏重金令人捉拿他,因此不愿前往。

这时,甘罗决定自己去说服张唐。甘罗拜见张唐便问:“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唐答曰:“我的功劳比不上他。”甘罗又问:“您果真自知功不及白起吗?”张唐回答说:“是的。”甘罗继续问:“范雎与吕不韦相比,谁的权势更大?”张唐说:“范雎不如吕不韦的权力大。”甘罗接着说:“当年范雎想攻打赵国,可白起阻拦他,结果范雎在离咸阳七里处绞死白起。现在吕不韦亲自请您前往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我不知您将身死何地啊!”张唐听后便说:“那我就因您这个童子的意见前往燕国吧。”于是让人准备车马盘缠,择日程。

▲ 甘罗

在说服张唐之后,甘罗又向秦始皇请命,要求派自己去赵国为张唐清除障碍。

赵国国君赵悼襄王到郊外迎接甘罗,甘罗问赵悼襄王说:“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的事吗?”赵悼襄王回答说:“有所耳闻。”甘罗接着问:“您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吗?”赵悼襄王回答说:“也有所耳闻。”甘罗帮赵王分析道:“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敢背叛秦国。张唐到燕国任相,说明秦国不会欺辱燕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赵国来扩大在河间一带的领地。大王不如先送我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丹,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赵悼襄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一带的领地。秦国送回燕太子丹,赵国有恃无恐地进攻燕国,夺得上谷三十六座城邑,送秦国得到其中的十一座城邑。

就这样,甘罗不费一兵一卒,凭着超世辩才和胆识,帮秦国获得十六座城池。

12岁拜相后 甘罗的遁世成谜!

甘罗,尽管他少年才华横溢,成就斐然,然而,历史上却鲜有人提及,究其原因,就是在他拜相之后不久,突然间从正史上消失! 给世人留下诸多谜题。

那甘罗到底去了哪里?因何消失?对于这一历史谜题,人们众说纷纭,至今皆无确切定论。

▲ 甘罗

有人说他犯了秦律被斩,有人说他在秦始皇清除吕不韦余党中受牵连被诛,有人说他可能泯然众人矣……总之,这位少年英才的后世之谜,正如中国四大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那般,在18岁作下千古名画后便突然消失那样,无人能够确切说出他的所踪。

▲ 王希孟18岁作《千里江山图》

对于甘罗,司马迁评其为:“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後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大意是说,甘罗所行,虽然非君子所为,但是也不失为战国一大谋士。

结语

当然,对于历史上类似甘罗这些天才少年,他们的声名赫起,并没有因为年龄太小而被历史抹杀,尽管,历史不曾详细记述他们因何突然消失,纵然,今人也很难研究明白,但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之有志,不在年少岁老,滚滚历史长河,曾经留下他们光辉的一瞬,也就不算枉费此生!

▲ 甘罗

当然,今天提及甘罗,并非完全出于称赞其谋略过人,也非刻意探讨甘罗的去向之谜,而是要告诉大家,少年得志勿需轻狂,早岁落魄勿需悲观,磨砺自己等待时机,“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这才是对待人生应有的态度。

『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更多文章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 甘罗, 这还不简单, 后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大庆标签:甘罗,秦王,嬴政,丞相,秦国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岁月长河当中,出现过诸多的少年英雄,放在今天的时代来讲就是“天才少年”。比如说7岁就能《咏鹅》的骆宾王。六岁就能听弦知雅意的蔡文姬,但这些天才少年中,有的就像“伤仲永”一样,长大之后“泯然众人矣”,还有的就却像甘罗成为少年贤臣,甚至在后来的政治王朝当中展露头角。甘罗是秦国左丞相甘

  • 为什么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甘罗?

    历史解密编辑:平原杉杉标签:甘罗,秦国,张唐,秦王,嬴政,史记,西汉,汉朝,司马迁,吕不韦,科学家,历史学家

    很小的时候,爷爷就给我讲过“甘罗”的故事,爷爷讲的甘罗与史书中所记载的差距还是蛮大的,民间传说与史书记载哪个可信度更高呢?民间戏曲中的名相小甘罗这是写完《姜子牙》和《顺昌大捷》之后,突然间想,何不为甘罗也添上一笔?于是查找史书、翻阅资料,以期找个完整的叙述,可结果也只是到十二岁之后,便无了记载,至于

  • 秦王要吃公鸡生的蛋,神童甘罗:这还不简单!后来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甘罗,秦王,秦国,张仪,丞相,秦武王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甘罗十二为使臣”的故事,在由衷赞叹他的天资聪颖之外,也会好奇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其实,甘罗的天分在童年便已经崭露头角,又得到了其家庭的培养和支持,这才使得他成为一代名相。相传,秦王有一次要求甘罗的父亲给他提供公鸡下的蛋,是神童甘罗心生一计,才解了父亲的围。那么,甘罗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来

  • “秦国小神童”甘罗:12岁时耍耍嘴皮,为大秦赢得16座城池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甘罗,秦国,张唐,白起,应侯,嬴政,吕不韦,四大名将

    “秦国小神童”甘罗:12岁时耍耍嘴皮,为大秦赢得16座城池虽然我们总说姜还是老的辣,但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有志不在年高。一个人的才学与胆识并不会随着年龄而增长,满头白发的老翁也不见得会比得上少年,秦国的甘罗便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例子。他与秦始皇是同一时期的人,自幼聪慧机敏,遍览群书。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头脑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神童甘罗:这还不简单,后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甘罗,秦王,秦国,秦武王,丞相,吕不韦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利益史上,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但是比起他们,更让人向往的莫过于是那些留名青史神童,毕竟谁不梦想着能够有天纵奇才,年少得志的一生呢?在这些神童里最出名的莫过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甘罗,他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年少丞相的传奇,“12岁官拜上卿”,受到了整个秦国的尊重和赞誉。按理来说,这样的神童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神童甘罗:这还不简单,后神童甘罗官拜上卿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求知所标签:甘罗,嬴政,秦王,白起,秦国,应侯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位神童。他们天资聪慧,年纪轻轻便得到了上位者的赏识和器重。在众多神童中,甘罗十二为使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也出现过很多传奇的人物。而甘罗作为秦朝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流传至当下的故事,更是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这位年纪轻轻的神童,在秦

  • 秦国没人才了吗?仅12岁的甘罗怎么成了丞相?后来,甘罗为何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蓝风破晓标签:甘罗,张唐,秦国,丞相,秦王,吕不韦,四大名将

    “李斯大声说道:甘罗必死!”这是《流血的仕途》中的一个细节。甘罗是谁?为何在12岁成名,然后就此销声匿迹了呢?1、甘罗主动请缨,承诺解决“人事问题”秦惠文王时期,有名将甘茂,学百家之书,文化相当深厚。此人后来担任秦国宰相,获得赏赐无数。甘茂很出名,儿子不出名,但孙子更出名。孙子就是历史当中赫赫有名的

  • 神童也有失误,甘罗十二为丞相,却死于女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甘罗,秦王,丞相,吕不韦,张唐,秦国

    中国历史悠久,出现很多早慧的神童。司马光不仅砸缸救友,七岁时,便“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蔡文姬六岁就无师自通,掌握了音律;项橐7岁时把孔子考倒,后世尊为圣公;东方朔2岁即能暗诵《魏史》;骆宾王6岁即写下传诵千古的《咏鹅》诗。但是若论到年龄最小便获得官职最高的神童,莫过于甘罗。

  • 中国名将之先轸——"兵者诡道"的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风云汇标签:先轸,晋军,晋国,敌国,君主,诸侯国,兵者诡道

    晋国名将先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军事家,其卓越的武艺和智谋,让他在古代战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先轸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成就和影响。先轸(?-前628年),字子长,姓姬氏,出生于晋国卫地。他曾经担任过晋国的少师和左师,是当时晋国很有名望的贵族。当时,周边各国烽火戛然而止,显得风

  • 东周列国故事269成德臣中了先轸的计策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德臣,先轸,齐国,秦国,楚王

    东周列国故事269成德臣中了先轸的计策陈蔡郑许国地图斗越椒曰:“吾主曾经叮咛不可以轻易作战。如果元帅要作战,还需要去禀告再行动啊。何况齐国、秦国曾经为宋国求情,也痛恨元帅不答应,必定会派兵来帮助晋军。我国虽然有陈、蔡、郑、许国帮忙,也恐怕不是齐国和秦国的对手。必须回去请求增加兵马,才可以去作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