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流血的仕途》中的一个细节。
甘罗是谁?为何在12岁成名,然后就此销声匿迹了呢?
1、甘罗主动请缨,承诺解决“人事问题”
秦惠文王时期,有名将甘茂,学百家之书,文化相当深厚。此人后来担任秦国宰相,获得赏赐无数。
甘茂很出名,儿子不出名,但孙子更出名。
孙子就是历史当中赫赫有名的少年宰相甘罗。
爷爷甘茂死的时候,甘罗刚好十二。此子不俗,幼时就阅读各种经典书籍,常常和爷爷探讨各种问题,看问题的格局完全不同于同龄少年,颇有点早熟。
就在这一年,甘茂成为了文信侯吕不韦的年轻家臣,官名:少庶子。
此时,掌握大权的吕不韦碰到了一件难事,当时,秦国和燕国结交,燕太子丹送到了秦国当人质。燕国诚意满满,秦国准备派张唐去担任燕国的相国。
看起来这是好事,无非就是出差远方当大官。但是,张唐一百个不愿意去,告诉吕不韦的理由只有一个:路过赵国,必定被杀。
张唐为何出此言?
因为他曾经受到秦昭王的命令征伐过赵国。因此,赵国国君曾放言,谁若捉了张唐,谁就获得一百里的土地。
当时的方圆一百里土地,这不算少,足以打动很多人的贪心。
看起来,张唐有备而来,一时之间,吕不韦竟然无计可施。
看到回家的吕不韦闷闷不乐,有个稚嫩的声音说话了:“侯爷,让我试试。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奇迹。”
你没猜错,说话者正是甘罗,他听说了此事。
人在无计可施之时,总会死马当活马医,会尝试各种机会。
于是,文信侯吕不韦批准了此事:小子,你去吧,我都搞不定的事情,我看看你到底玩个什么花样出来。
就此,甘罗的辉煌开始上演了。
2、甘罗大功告成,当了丞相
甘罗到了张唐这里,老张一脸的鄙夷:“这不是甘家公子嘛,有何贵干?”
甘罗说明来意,张唐火了,其他事情好说,要说此事,你就回去吧!
甘罗问道:“你认为文信侯吕不韦和应侯范雎相比,谁更狠辣霸道?”张唐说道:“这还用说?当然是文信侯了。”
“你和武安君白起,谁的功劳更多,谁的能力更强?”
张唐不傻,也有自知之明,说道:“当然是武安君白起了。”
听这话,张唐还是很诚实,武安君那可是超级名将,坑杀40万赵卒,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
甘罗说道:“当年,范雎提议武安君攻打赵国,大王同意了,但武安君推三阻四。最后,武安君白起离开咸阳七里地,人就死了。你想想他是怎么死的。如今,你能力不如武安君,却不听比应侯更霸道的文信侯的命令,你是想干什么?难道看不到武安君的结局吗?”
这是恐吓,而且是讲着道理,让你害怕。
从古到今,让一个人听话,好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柔性说服,二是威胁恐吓。
对于恐吓,凡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人,就不会不注重。
张唐听完甘罗说的,汗如雨下,他一想自己的后果,有些发抖。就此,张唐同意去燕国当丞相了。
看到此事办成了,吕不韦很高兴。秦始皇也听说了此事,大为感叹。
张唐各种收拾,为去燕国做准备。而甘罗经过申请,提前去了赵国。
见到赵王,甘罗说道:“现在秦国和燕国要结成友好邦交了,目的就是要对付赵国。如果你愿意割五座城给我,我愿意让秦燕结交失败。到时,我们两国结成好朋友,你可以讨伐燕国了。”
此话一出,赵王仔细打量甘罗,有志不在年高啊!
思索再三,赵王答应了。
可是,这个“卑鄙的策略”,并不是秦王和吕不韦知情的,纯粹是甘罗率性而为。不经过请示,就敢做这样的大决定,离死不远。
不过,结果很好,赵国同意了甘罗的建议,而秦国将太子丹送回燕国。
赵国打燕国,就是风刮草帽子,相当容易,轻松获得30座城池。
而秦国没有动一手指头,赵国送了五座城池,后来又获得了燕国的十一座城池。真的是血赚!
这是大功一件,按照秦国有功必赏的原则,甘罗被赏赐大量金银珍宝,并被任命为丞相,享受他爷爷甘茂的一切待遇。
事到如今,甘罗到了人生巅峰。
但是,不久后,甘罗销声匿迹,少年丞相就此淡出了秦朝廷。
甘罗到哪去了?
3、甘罗消失,原因几何?
甘罗去哪里了?当然是死了,没有第二个答案。
关于甘罗的死,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甘罗年少得志,很受器重,常陪秦王的“妃子”们下棋。但是,一次棋子突然掉落,甘罗捡棋子时碰到了“妃子”的脚,恰巧秦王嬴政路过,直接杀了甘罗。
这个说法很假,假的连野史都算不上。
第二种说法是,冯梦龙写的《东周列国志》上的说法,说某一天,甘罗梦到紫衣天官前来,说道:奉上帝命,召归天上。”天亮后不久,甘罗就死了。
无疾而终,发生在中老年身上,毫不奇怪,发生在12岁的孩子身上,简直有点扯淡。这个说法依然不可信。
第三种说法是,秦王和吕不韦对甘罗私自做决定,非常气愤,虽然获得了城池,但算计了燕国,丢失了信用,对秦国的声誉有损。因此,杀了甘罗。
第四种说法,就是开头所说的《流血的仕途》中所说的。
当时,吕不韦急于摆脱太后赵姬,找来了有特殊功能的嫪毐。但如何把嫪毐送到太后那里?
这事就交给甘罗办了。
甘罗把嫪毐抓起来,关到房子里“净身“,嫪毐喊出了猪叫声,之后甘罗让人端出了带血的一团,人们以为嫪毐成太监了。
但实际上,都是演的戏。
之后,“阉人”嫪毐在甘罗的安排下被送进了太后那里,太后心花怒放,嫪毐激情上涌,真的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大战一夜,东方既白。
赵姬叹道:未料闺房之乐,一妙至斯!
从此,赵姬和嫪毐天天滚床单。嫪毐慢慢也学着吕不韦养门客,建组织。很快,吕不韦后悔了,早知此人是来分权的,不如不送。
而被戴了“绿帽子”的吕不韦,担心此事传出去,就找人做了甘罗。
可惜了!
那么,嫪毐到底是死于哪种原因呢?
我感觉,第三第四种更为靠谱,大概率是被杀了,而从逻辑上来说,吕不韦杀甘罗的概率最大。至于此事是不是真的和嫪毐有关,实在找不到靠谱的古籍记载。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