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神童甘罗:这还不简单,后神童甘罗官拜上卿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神童甘罗:这还不简单,后神童甘罗官拜上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求知所 访问量:1355 更新时间:2024/1/14 17:11:18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位神童。他们天资聪慧,年纪轻轻便得到了上位者的赏识和器重。

在众多神童中,甘罗十二为使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也出现过很多传奇的人物。

而甘罗作为秦朝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流传至当下的故事,更是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这位年纪轻轻的神童,在秦朝的历史上,到底留下了怎样的传说呢?

嬴政诈病

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岁月里,关于这些人物的记载,大多数都是残缺不堪的。

关于甘罗的详细记载,也并不是很多。根据历史查证,他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44至公元前236年的年间。

也就是说,甘罗出生时秦国的最高领导者,就是嬴政。虽然甘罗的出生年月,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他的祖父甘茂,明确地记载在了历史中。

甘茂是秦国的左丞相,也是嬴政比较倚重的大臣之一。但是甘茂这个人,和嬴政的关系不太好,随着两人相处时间的增长,嬴政越看越觉得甘茂很不顺眼。

这背后的因素有很多,甘茂虽然很有才华,但是性格比较执拗,在朝堂时候,也得罪了不少人。甘茂不仅得罪同朝官员,甚至连嬴政的做法他也敢反驳。

按当下的眼光来看,甘茂在职场中,属于那种和同事相处不太愉快的人。得罪了同事或许还能在职场中存活下去,但是得罪了老板,他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有一天,甘茂和嬴政在谈论政务时争论了起来。甘茂口才了得,和嬴政的辩论更是不落下风。

嬴政身为一国之主,自己十分顾及颜面。他看甘茂如此不给面子,顿时被气得七窍生烟。

嬴政有心杀了甘茂出气,又担心损害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他气冲冲地宣布了“散会”,便把一众人员都赶走了。

事后,有一位大臣和甘茂早有矛盾。借此机会,他便找到了嬴政,说了不少甘茂的坏话。

这位大臣想借着嬴政的手,直接杀了甘茂。嬴政在听了不少的坏话后,又想起早间争论中甘茂对他的不敬,这让他一时间也动了杀心。

不过,嬴政很无奈,他想道:“我也不能因为甘茂建言就杀了他,他也不过是谈论国政激烈了些,要是直接把他杀了,那样的话,从此以后也没人敢与我建言了。”

这位大臣体会到了嬴政的心思,他便向嬴政建议道:“不如找一个法子,给甘茂出一个难题,他如果办不到,我们便借此机会杀了他。”

嬴政经过提醒,立刻就想清了事情的关键。没过多久,他便给甘茂出了一个难题。过了一天,嬴政以“气大伤身”的理由养病休息,同时他又召见了甘茂。

甘茂奉命前来,也听闻了嬴政被他气病的事。这次见面,甘茂也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

嬴政见到甘茂后,便说了生病的事。同时,他告诉甘茂说:“我这个病,必须要用一个土方子治疗,众人都说你是我国最有才华的人,这个任务只有你能完成。甘茂啊,你给我找一个双黄蛋来。”

甘茂一听,心里松了一口气。双黄蛋虽然罕见,但这并不是没办法找到的。但是嬴政接来下的话,却把甘茂吓出了冷汗。

嬴政说:“不过,普通的双黄蛋的我也不用你找了。我这个病,只有公鸡下的双黄蛋才能治。甘茂啊,你这么有才华,这种事不能做不到吧?”

甘茂也很聪明,怎么会听不懂嬴政的弦外之音。如果他不答应下来,恐怕今天又要倒大霉了。于是,他便答应了嬴政的要求。

嬴政得到答复后十分高兴,又大方地给了甘茂三天时间。甘茂一回家,便病倒在床前,整个人十分憔悴。

甘茂看透了嬴政的心思,也知道自己难逃一死。整个人都郁郁寡欢,他不吃不喝,在房间里躺了一天。

甘茂的孙子甘罗,与爷爷的感情十分要好。甘茂每次看到甘罗,都会笑得十分开心。可是这次回来后,甘茂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公鸡下蛋

甘罗虽然还小,但是非常的聪明伶俐。平时也很热爱学习,甘茂对于这个孙子也特别的喜爱。

甘罗看见爷爷病了,很着急,一直在不停地询问爷爷的病情。甘罗还为甘茂端茶送药,跑前跑后。

甘茂看见孙子如此有孝心,便将自己的忧心之事说了出来。甘罗听闻嬴政的做法,年幼的小脸也气得通红。

甘罗说:“堂堂的一国之主,竟然会用这种手段,连我都知道公鸡不会下蛋,这明显就是一个阴谋。”

甘茂叹了口气,说道:“唉,可是这也没有办法。在这背后,肯定有奸诈小人献计害我,这件事如果完成不了,最终,恐怕会难逃一死。最轻,也会被罢官免职啊。”

看着爷爷阴郁的脸,甘罗却灵光一现,想出了一个好的办法。他说道:“爷爷,我有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实在是太简单了,你好好养病,等到了期限,我便代替您,去皇帝那里进行回复。”

甘茂一听,急忙说道:“胡闹,这种事大人都解决不了,你一个孩子怎么能办。你这是去送死,我是不会让你去的。”

甘罗知道爷爷关心自己,他想了想,便在甘茂的耳边说了几句。甘茂听完,眼前一亮,他高兴地点了点头,更是对甘罗的聪明喜爱不已。

几天的期限马上就到了,甘茂也一直在病床中养病。但他的精神已经好了不少。到了该交鸡蛋的日子,甘茂按照计划在家中休息,甘罗便代替爷爷前去上朝了。

嬴政也早早地来到了大殿,他想要看看,秦国这位十分有才华的甘茂,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其实到了这时,嬴政的气也消了,早就没有了杀掉甘茂的心思,只是想给他一个教训。

没想到,嬴政没有等到甘茂,却把甘罗等来了。听说甘茂派自己的孙子前来复命,这可把嬴政气坏了。

如果甘茂亲自前来,或许嬴政还会饶了他,可是甘茂竟然派一个小孩子前来“送死”。嬴政勃然大怒,他说道:“甘茂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来。”

甘罗及急忙跪倒向嬴政请安,随后不忙不忙地说:“回禀陛下,我爷爷正在家生孩子呢,他没办法前来拜见,只能让我来了。”

嬴政看甘罗小小年纪,就不慌不忙,这份气度让他大为欣赏。但是甘罗所说的话,却把嬴政又气了个不轻。

嬴政愤怒地说道:“大胆,你小小年纪竟然满口胡言,以为我不敢杀你么?你爷爷是个男人,怎么可能会生孩子。”

甘罗眼珠一转,急忙说道:“陛下英明,男人怎么可能会生出孩子?既然如此,公鸡又怎么会下蛋呢?”

嬴政一听,顿时哑口无言。他没有恼怒,而是放声大笑,不停地夸赞甘罗的聪慧。在甘罗的智慧下,嬴政也没有再怪罪甘茂,反而因此更加喜欢起甘罗来。

甘茂虽然得救了,但是他年岁已高,没多久便去世了。而甘罗在十二岁的时候,因为得到了嬴政的赏识,便被封为了秦国上卿,年仅十二岁的他便当上了大官。

但是小小年纪的甘罗,是怎么获得嬴政赏识的?虽然他有一时的小聪明,可是嬴政,又怎么会让他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

在《史记》的记载上,甘罗还做过其他令人佩服的事,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孩子,还曾为秦国获得了不少的领土。甘罗的出彩,也正是因为嬴政唯才是举,慧眼识珠的原因。

甘罗出使

甘罗在十二岁,为嬴政解决了不少的关键问题。当时的秦国想要吞并邻国,同时,嬴政还想与燕结盟。为了达成合约,嬴政便想派一位张大臣去燕担任宰相。

但是这位张大臣,并不想前往燕。为此,当时的吕宰相亲自出马,想要劝谏张大臣,同意去燕的决定。面对宰相的劝谏,他还是拒绝了。

张大臣说:“我不是不想去,而是我与赵有血海深仇。去往燕时,一定会经过赵。我害怕会被奸人加害,不敢前往。”

吕宰相听完,虽然不高兴也没什么办法。这是,甘罗却找到了宰相,说他愿意去劝说张大臣。吕宰相十分轻视甘罗,但还是给了他机会,让他去试一试。

甘罗找到张大臣后,便说道:“你是秦的高官,也立下过不少的功劳,你觉得与白起相比,你们两人谁更厉害呢?”

张大臣说:“白起比我厉害得多,他击败了强大的楚,又威胁了北边的燕。我怎么能与他相提并论。”

甘罗笑了笑说:“曾经范雎当宰相的时候,和现在吕宰相当权时,谁的权力更大呢?”张大臣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吕宰相了。”

甘罗点了点头说道:“有一次,范雎提议要攻打赵国,却被白起拦住了。秦王多次请白起出马,都被拒绝了,后来,白起被降为了士卒,在白起离开咸阳时,又被秦王赐予了宝剑自杀。”

听完甘罗所说,张大臣有些明悟了。甘罗继续说道:“如今吕宰相让你前去,你要是一再拒绝的话,又会落得一个什么样的下场呢?”

张大臣听完,顿时想明白了事情的关键。他对甘罗的聪慧佩服不已,于是,便同意了前往燕,在其担任宰相。没多久,他便程上路了,而甘罗的做法,让获得了嬴政的赞扬。

也是在这个时期,嬴政任命年轻的甘罗去出使赵。甘罗主动请缨,希望能为张大臣的前路解决一些隐患,避免他在赵地遭到杀害。

甘罗出使后,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这个年轻的使者。两人会面后,甘罗开门见山地说:“大王知道燕太子在秦国做人质的事吧?”

赵王点了点头,甘罗又问道:“那您听说了张大臣到燕国任相的事吗?”赵王表示已经知晓这件事。

于是,甘罗便向赵王分析了一下厉害情况。它表明,燕是因为害怕秦,才派来人质。而秦向燕派出宰相,也是表明了不会再欺负燕。

两国之间没有矛盾,相安无事,秦自然就是想要解决赵国了。

如果赵能分出一块领地给秦,那么秦就会帮助赵攻打燕,并且送回燕国的人质,以示诚意。赵国也可以趁机攻打燕国,还能收获不少的土地。

赵王对于甘罗的提议,非常地赞同。于是,他便割让了一部分领土给秦。然后有恃无恐的带领人马去攻打燕,赵攻下了三十几座城池,又送给秦国十几座。

在甘罗的谋划下,秦国几乎不费什么力气,便获得了不少的领土。嬴政为此大喜过望,等到他回来以后,甘罗便被嬴政封为了上卿。

同时,甘茂原来的田地和房屋,也全部赏赐给了甘罗。他在十二岁的年纪便当上了国家领导,实在是一件令人称奇的事。

不过这与嬴政的唯才是举,也有很大的关系。不仅如此,甘罗的祖上也有大官,凭借祖上的影响力,嬴政对甘罗多一些爱护,也是很有可能的事。

甘罗聪慧,也因此而名垂后世。虽然他算不上品格高尚的名士,但是对于一位谋士来说,甘罗还是十分合格的。

至于甘罗在担任上卿以后的记载,就有些无法查证了。但是对于这位历史上的神童,和他身上发生的故事,也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甘罗的小故事,也经常用来教育孩子,给很多人都会带来启示。关于甘罗流传的故事版本有很多,但是在实际内容上,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这位在十二岁便担任大官的甘罗,直至今日,也一直被后人用来教育孩子。告诉大家要学习甘罗聪明机警,思维敏捷。

也正因为泱泱中华,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留下这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国的历史故事,值得每一位中国人称赞和自豪。

标签: 甘罗嬴政秦王白起秦国应侯

更多文章

  • 秦国没人才了吗?仅12岁的甘罗怎么成了丞相?后来,甘罗为何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蓝风破晓标签:甘罗,张唐,秦国,丞相,秦王,吕不韦,四大名将

    “李斯大声说道:甘罗必死!”这是《流血的仕途》中的一个细节。甘罗是谁?为何在12岁成名,然后就此销声匿迹了呢?1、甘罗主动请缨,承诺解决“人事问题”秦惠文王时期,有名将甘茂,学百家之书,文化相当深厚。此人后来担任秦国宰相,获得赏赐无数。甘茂很出名,儿子不出名,但孙子更出名。孙子就是历史当中赫赫有名的

  • 神童也有失误,甘罗十二为丞相,却死于女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甘罗,秦王,丞相,吕不韦,张唐,秦国

    中国历史悠久,出现很多早慧的神童。司马光不仅砸缸救友,七岁时,便“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蔡文姬六岁就无师自通,掌握了音律;项橐7岁时把孔子考倒,后世尊为圣公;东方朔2岁即能暗诵《魏史》;骆宾王6岁即写下传诵千古的《咏鹅》诗。但是若论到年龄最小便获得官职最高的神童,莫过于甘罗。

  • 中国名将之先轸——"兵者诡道"的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风云汇标签:先轸,晋军,晋国,敌国,君主,诸侯国,兵者诡道

    晋国名将先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军事家,其卓越的武艺和智谋,让他在古代战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先轸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成就和影响。先轸(?-前628年),字子长,姓姬氏,出生于晋国卫地。他曾经担任过晋国的少师和左师,是当时晋国很有名望的贵族。当时,周边各国烽火戛然而止,显得风

  • 东周列国故事269成德臣中了先轸的计策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德臣,先轸,齐国,秦国,楚王

    东周列国故事269成德臣中了先轸的计策陈蔡郑许国地图斗越椒曰:“吾主曾经叮咛不可以轻易作战。如果元帅要作战,还需要去禀告再行动啊。何况齐国、秦国曾经为宋国求情,也痛恨元帅不答应,必定会派兵来帮助晋军。我国虽然有陈、蔡、郑、许国帮忙,也恐怕不是齐国和秦国的对手。必须回去请求增加兵马,才可以去作战。”成

  • 春秋传奇:先轸设计,崤山败秦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孟明视,先轸,大将,晋军,晋兵

    春秋传奇:先轸设计,崤山败秦晋襄公在曲沃殡宫守丧,闻谍报:“秦国孟明视将军,统兵向东去,不知何往?”襄公大惊,即派人召群臣商议。先轸预已打听明白,备知秦君袭郑之谋,遂来见襄公道:“秦违蹇叔、百里奚之谏,千里袭人。此卜偃所谓‘有鼠西来,越我垣墙’者也。急击之,不可失!”栾枝进言:“秦有大惠于先君,未报

  • 论兵家世人大多只知孙子、吴起,先轸可也丝毫不逊色

    历史解密编辑:公子霜尘标签:吴起,先轸,卫国,秦军,宋国,楚国,春秋战国

    兵家有四圣之说,其中兵圣孙子打造出了春秋末期强大的吴国,退隐后著书立说,写成兵家经典《孙子兵法》;而亚圣吴起一手打造的魏武卒,创下了“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外战的高胜率。因著作《孙轸》失传、司马迁未为立传等原因,使得年代早于上述二人的先轸名声不显,但其的的确确也是兵家的一位杰出人物,在城濮

  • 城濮决战前:晋人连下二国楚军死命围宋,看先轸如何将死棋走活!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宋国,齐国,先轸,曹国,鲁国,重耳

    公元前637年,宋襄公去世,儿子宋成公继位。虽然对宋成公来说,楚国是杀父仇国,但迫于压力,他却不得不向楚国低头。公元前636年,宋成公亲自前往楚国,与楚成王议和。可不到一年,江湖形势就发生了巨变:刚回国的晋文公坚决出兵,一举平定姬带之乱、扶持周襄王重登王位,初露霸主风范。见晋国正蒸蒸日上,与晋文公交

  • 如果只能在春秋时代选出一位名将,那么作者认为,这个人会是先轸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秦国,齐国,郑国,先轸,秦军,宋国

    (晋文公重耳 形象)公元前636年,晋国的国君,是晋文公重耳。这位仁兄,很了不得。晋文公原为晋国世子,因内乱出逃,一走就是十九年。风餐露宿,流落街头,晋文公卑躬屈膝地向别人乞讨过,也曾经和路边的野狗抢吃的。他曾经因为半块馊掉的馒头而和其它乞丐大打出手,也曾经因为好几天吃不上饭而命悬一线。天地不仁,以

  • 先轸打败强楚全歼秦军,最后却故意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秦军,先轸,秦国,孟明视,齐国,宋国

    春秋时期的古人,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现象比比皆是。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舍生取义者往往不乏贵族,他们明明生活得很优渥,按说应该贪生怕死,然而,为了心中所谓的义,却宁愿抛弃美好的生活。先轸便是春秋时期舍生取义者的典型代表。他是晋国名将,大名鼎鼎的春秋霸主晋文公的患难之交,晋文公流落列国时,先轸便一路跟随

  • 宁过君子勿失小人|失小人之后的先轸与艾斯奎沃下场却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艾斯奎沃,先轸,秦军,秦国,晋国

    一公元前627年,秦、晋在崤山爆发大战。晋国事先设好埋伏,成功地偷袭了从中原撤退回来的秦军,捕获了不少秦国俘虏。年幼的晋襄公首次御驾亲征,就能取得如此大胜,真可谓是春风得意、志得意满。兴奋之余,晋襄公就想着要杀一个秦国俘虏来立立君威。于是,晋襄公派出身边的贴身保镖莱驹,前去刺杀秦俘。万万没想到,晋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