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童甘罗
甘罗是战国时期秦国名臣甘茂之孙,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罗年纪虽小,但聪明过人,小小年纪便拜入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十二岁便出使赵国,凭借自己无双智计让秦国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十几座城池,后来被秦王政封赏做了上卿。甘罗虽然年轻,但是口才和智慧却不输他人。
二、说张赴燕
甘罗十二岁时,奉事秦国丞相吕不韦,担任少庶子之职。当时,朝中掌政的文信侯吕不韦想攻打赵国扩张他在河间的封地,于是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劝说燕王,可以“遣太子为质于秦,秦之大臣一人,以为燕相。”您将太子送到秦国做人质,秦国派一位大臣做燕国丞相,这样燕秦的关系就像胶一样牢固,可以共同对抗赵国。
三年后燕国国君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准备派张唐到燕国任相,打算联合燕国一起攻打赵国。张唐却对吕不韦说:“我曾经为昭王进攻过赵国,赵国都怨恨我,扬言如果能抓住我,就赏赐方圆百里的土地。这次去燕国任相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去。”
对于张唐的拒绝,吕不韦非常失落,又没有办法勉强他去。回到府中,吕不韦闷闷不乐,甘罗见状问道:“君侯为何这样不高兴?”吕不韦认为他是个小孩,什么也不懂,便不愿意和他提起。
但是甘罗并没有放弃,他说:“所贵门下士者,谓其能为君分忧任患也,君有事而不使臣得闻,虽欲效忠无地矣!”言意就是您不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我想要效忠您都没有机会。吕不韦将所烦恼之事告诉了甘罗,甘罗请愿去劝说张唐,被吕不韦训斥一通:“连我都没有办法让他去,你又怎么能让他去呢?”甘罗对吕不韦说:“项橐七岁时就做了孔子的老师,我今年已经十二岁了,您不如让我试一试,何必着急训斥我呢?”吕不韦当下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于是相信了甘罗,让他一试。
甘罗见到了张唐时,问了他一个问题:“您与白起谁的功劳大?”张唐说:“白起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在北面施威震慑燕国和赵国,战而能胜,攻而必破,夺取城邑,不计其数,我自然比不上他。”然后甘罗又问:“应侯范睢在秦国担任丞相的时候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权力大。”这时甘罗就抓住时机,对张唐说:“应侯打算攻打赵国,白起故意让她为难,结果白起刚离开咸阳七里就死在杜邮。如今文信侯让您去燕国任相您却不肯,我不知道您将来会死在那里啊。”于是张唐心生恐惧,便听从了甘罗的意见,整治行装,准备上路了。
三、出使赵国
张唐赴燕时期已经确定,这时甘罗对吕不韦说:“请借我五辆马车,我为张唐去燕国向赵国打个招呼。”吕不韦就进攻将把甘罗的请求告诉了秦王,说:“甘茂有一个孙子叫甘罗,年纪虽轻,但是著名门第的子孙,诸侯们都有所耳闻。
前几日张唐称病不愿意去燕国,是甘罗说服了他,让他毅然前往。现在甘罗愿意先到赵国把张唐的事通报一声,请允许他去。”于是秦王召见甘罗,见甘罗年纪轻轻,眉清目秀,心生欢喜,问他到了赵国之后打算怎么说,甘罗之说:“观察赵王的脸色,抓住时机再进言,就像海面上的波浪随着风飘荡一样,我怎样对赵王说也是随机而动的。”秦王便同意了甘罗使赵。
甘罗到了赵国后,对赵襄王说:“大王听说了燕太子丹要到秦国做人质的事情了吗?”赵襄王说:“有所耳闻”。接着甘罗又说:“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了吗?”赵襄王说:“听说了”。
甘罗给赵襄王分析道:“燕国给秦国太子丹做人质,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秦国让张唐到燕国任相,说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秦燕两国互不欺骗,显然是要攻打赵国,赵国不是危险了吗?大王不如送我五座城邑用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丹,然后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赵王被甘罗说服,立即划出五座城邑给秦国扩大河间的领地,甘罗回到秦国将情况报告给了秦王,秦国送回了燕太子,没有让张唐遣燕。
赵国听说张唐没有赴燕,便有恃无恐的进攻燕国,结果得到了上谷三十座城邑,让秦国占取其中的十一座。
就这样,赵王以为自己得到了十几座城邑,但是在这场交易里,赵国是出兵的一方,而秦国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就得到了赵国五座城邑,还得到了燕国的十一座城邑,一共十六座城邑。秦王封赏了甘罗做了上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甘罗成为了史上最小的丞相。
四、历史评价与甘罗之死
甘罗年仅十二岁,就能够有足够的口才把连吕不韦都劝说不了的张唐说服,使之去往燕国;还可以敏锐的利用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不费吹灰之力就让秦国得到了十几座城邑。从他劝说吕不韦,到张唐,再到赵王足以得见甘罗过人的才智。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道:“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迹,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司马迁的这个评论也是很公平了,虽然他说甘罗不是什么品行端正的君子,但是也肯定了甘罗是战国时期名副其实的谋士。
关于甘罗的死亡,现在也是一个谜。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秦王杀害,甘罗在陪后宫娘娘下棋,在捡起掉落的棋子时不小心碰到了娘娘的脚,然后被秦始皇赐死。
但是这也没有什么依据,只能说明人们惋惜这位天才少年的死而把死因归结于暴政的秦王身上。再者秦始皇虽然残忍,但是对于贤才也是求之不得,甘罗作为少年天才,秦始皇定然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杀了他。
与其说是秦始皇杀害,不如说是吕不韦杀害的来的更靠谱。吕不韦相信黄老之法,提倡君主无为而治,还重视仁义德化的教育作用,他著的《吕氏春秋》更体现了他的思想。但是秦始皇不主张仁义,他推行的是法家思想,对吕不韦的思想弃而不用。
吕不韦的思想得不到秦始皇重用,而甘罗天资过人,受到秦始皇的重视,吕不韦很可能忌惮他这个门生,将他杀害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这只是一个推测,不管吕不韦多么有动机,都没有足够的史料去证实这件事。
还有一种说法是《东州列国志》中记载的:忽一夕,甘罗梦紫衣吏持天符来,言:“奉上帝命,召归天上。”遂无疾而卒。这种说法是将甘罗之死托付在了鬼神之说上,为甘罗的死亡蒙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也侧面反映了甘罗的确是一名天才少年。
但是这种说法更加玄乎其神,与其说是鬼神之说,不如病逝来的靠谱,毕竟古代的医疗水平也比较低,甘罗有可能是病逝。
对于上面的猜测,无论是被别人杀害,还是病逝,都没有依据考证。甘罗到底是怎么死的,没有任何史料记载。
总结
史记上虽然没有记载甘罗的死亡原因和死亡时间,但是甘罗这个少年政治家却为后人津津乐道。或许是因为他与年龄不符的聪明才智,或许是他年纪轻轻却身居高位,亦或许是他扑朔迷离的死亡原因,不过甘罗智勇双全的形象却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东州列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