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王:孤要吃公鸡下的蛋,神童甘罗:这并不难,后来甘罗官拜丞相

秦王:孤要吃公鸡下的蛋,神童甘罗:这并不难,后来甘罗官拜丞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1770 更新时间:2024/1/17 10:30:49

中华大地,人杰地灵,古往今来,出现过许许多多的神童,例如东汉末年,曹操之子曹冲、唐朝的大诗人王勃,明朝的重臣解缙……等等,正史野史上,也或多或少记载着他们的事迹,让后人为之钦佩,今天要讲的这个神童,是战国末期的甘罗

甘罗,是战国末年的秦国下蔡人,提起甘罗,就不得不提及他的祖父甘茂,甘茂是秦国的名将,辅佐过秦惠文王、官至左丞相,秦惠文王文治武功,在甘茂的辅佐之下,如虎添翼,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惠文王驾崩,将衣钵传给了秦武王,甘茂受到了秦武王的重用,升为左右丞相。

在甘茂的游说之下,秦国联合魏国,在甘茂的率领之下,攻打魏国的军事要地宜阳,宜阳之战易守难攻,甘茂坚守了五个月,终于攻下了宜阳,这是战国末年秦国统一六国的关键一战。

宜阳之战后,甘茂的命运便急转直下,秦武王因为抗鼎,被鼎压断了髌骨,暴毙而亡,秦武王死后,秦昭襄王继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向寿、公孙奭等人的谗毁之下,甘茂不仅仅没有受到秦昭襄王的重视,同时处境岌岌可危,不得已,甘茂离开了秦国,投靠齐国。

虽然甘茂人到了齐国,但是他的子女家人,任然留在秦国。在纵横家苏代的游说之下,秦昭襄王决定不因为甘茂的出逃而为难他的子女,而甘茂的儿子,也就是甘罗的父亲,还在秦国谋得了一官半职。

最后,秦昭襄王意识到自己当年听信谗言,同时也意识到了甘茂对于秦国的重要性,于是派人请求甘茂能够回到秦国,继续为秦国效力,但是,甘茂都拒绝了。秦昭襄王于是有些恼怒,便要找个理由,为难甘罗的父亲,那一年甘罗还是个八岁的孩童。

秦昭襄王佯装生兵,并召见了甘罗的父亲,秦昭襄王对甘罗的父亲表明,自己缺乏一味药引子,既公鸡下的蛋,需要甘罗的父亲在三天之内,找到这一药引子。

虽然甘罗的父亲不如甘茂般智慧超群,但是他也知道秦昭襄王这一命令的荒唐,天底下哪有公鸡会下蛋的呢?于是,甘茂回到家中,愁眉苦脸,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家人,年仅八岁的甘罗听到后,立马有了对策,道:“这有何难?”

第二天,甘罗代替其父亲去觐见秦昭襄王,见着这个乳臭未干的孩童,秦昭襄王和一干臣子,都觉得纳闷。听闻这是甘茂的孙子,秦昭襄王气不打一处来,他想起了甘茂逃亡不归,于是暗讽道:“你父亲怎么没过来,难道也是畏罪潜逃别国了?”

面对这个刁难的问题,甘罗毫不示弱,斩钉截铁地道:“家父在府中产子,所以未能前来觐见陛下”

秦昭襄王听完,哈哈大笑道:“荒唐,天底下怎会有男人产子的事情”,甘罗继而回道:“既然如此,那又怎么会有公鸡下的蛋呢”,秦昭襄王被怼得哑口无言,他对这个年仅八岁的神童,能够如此临危不惧,如此能言巧辩,感到佩服,继而决定不再为难甘罗的父亲。

甘罗开始得到重用,他成为了吕不韦麾下最为年轻的门客,而吕不韦为秦国制定的策略,是想要联合燕国攻打赵国,当时燕国已经将太子丹送来秦国当质子了,吕不韦策略的关键的一步,便是让张唐前往燕国,当燕国的相国,充当秦国在燕国的眼线。

然而,无论吕不韦怎么劝告,张唐都不愿意前往燕国,因为前往燕国的途中,会经过赵国,张唐当年曾领兵攻打过赵国,受到赵人的痛恨,张唐不愿冒险踏入赵国的领土。张唐的这一顾虑,也是情有可原的,就在吕不韦进退两难时,甘罗心生一计,他用白起范雎来吓唬张唐,让张唐觉得留在秦国比出使燕国更加凶多吉少,张唐果然中计,起身前往燕国。

甘罗的这一计谋,让吕不韦也刮目相看,紧接着,甘罗请求出使赵国,秦王嬴政应允。到了赵国,甘罗将秦国要与燕国结盟,攻打赵国的计划,全盘说出,赵王得知后,心中恐惧,甘罗趁机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赵王听完后,便以五座城池为代价,送给秦国,以求秦国在赵国攻打燕国时不对燕国施以援手。

再后来,赵国又将攻下燕国的其中十一座城池,送给秦国。就这样,甘罗没有用一兵一将,便为秦国赢得了十六座城池,也因为此事,秦王嬴政拜甘罗为丞相,那一年甘罗才十二岁,他成为了历史上,最为年轻的丞相,这便是“甘罗拜相”的典故。

标签: 甘罗秦王秦国张唐丞相吕不韦

更多文章

  • 民间故事:皇帝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小事一桩,后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邓强兴娱乐标签:甘罗,张唐,秦王,丞相,秦国,吕不韦,民间故事,四大名将

    文 |柚子编辑 |束竺鸡蛋,几乎是家家户户厨房里都有的食材。它不仅营养丰富,味道也十分可口,在擅长厨艺的人手中,蛋更是能千变万化,让人百吃不厌。古往今来,人们对蛋的热爱一直十分浓烈,也衍生出了不同的喜好。有人喜欢吃农家散养的鸡蛋,于是衍生出了专门的“柴鸡蛋“、”笨鸡蛋“;有人喜欢吃经过不同处理的蛋,

  •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详解“甘罗十二拜相”的人生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荣一尘讲谈标签:张唐,秦国,嬴政,应侯,白起,燕国,吕不韦,甘罗十二拜相,秦始皇统一六国

    自古有句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此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最典型的历史代表人物莫过于周朝的姜子牙,姜子牙80岁出山为相,辅佐周武王讨伐暴纣,创下我国封建时代最长的周朝八百年江山。然而,自古历史也有这么一句话“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百岁”。本次探讨的主人公刚好与姜子牙相反,姜子牙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 甘罗, 这还不简单, 后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大庆标签:甘罗,秦王,嬴政,丞相,秦国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岁月长河当中,出现过诸多的少年英雄,放在今天的时代来讲就是“天才少年”。比如说7岁就能《咏鹅》的骆宾王。六岁就能听弦知雅意的蔡文姬,但这些天才少年中,有的就像“伤仲永”一样,长大之后“泯然众人矣”,还有的就却像甘罗成为少年贤臣,甚至在后来的政治王朝当中展露头角。甘罗是秦国左丞相甘

  • 为什么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甘罗?

    历史解密编辑:平原杉杉标签:甘罗,秦国,张唐,秦王,嬴政,史记,西汉,汉朝,司马迁,吕不韦,科学家,历史学家

    很小的时候,爷爷就给我讲过“甘罗”的故事,爷爷讲的甘罗与史书中所记载的差距还是蛮大的,民间传说与史书记载哪个可信度更高呢?民间戏曲中的名相小甘罗这是写完《姜子牙》和《顺昌大捷》之后,突然间想,何不为甘罗也添上一笔?于是查找史书、翻阅资料,以期找个完整的叙述,可结果也只是到十二岁之后,便无了记载,至于

  • 秦王要吃公鸡生的蛋,神童甘罗:这还不简单!后来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甘罗,秦王,秦国,张仪,丞相,秦武王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甘罗十二为使臣”的故事,在由衷赞叹他的天资聪颖之外,也会好奇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其实,甘罗的天分在童年便已经崭露头角,又得到了其家庭的培养和支持,这才使得他成为一代名相。相传,秦王有一次要求甘罗的父亲给他提供公鸡下的蛋,是神童甘罗心生一计,才解了父亲的围。那么,甘罗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来

  • “秦国小神童”甘罗:12岁时耍耍嘴皮,为大秦赢得16座城池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甘罗,秦国,张唐,白起,应侯,嬴政,吕不韦,四大名将

    “秦国小神童”甘罗:12岁时耍耍嘴皮,为大秦赢得16座城池虽然我们总说姜还是老的辣,但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有志不在年高。一个人的才学与胆识并不会随着年龄而增长,满头白发的老翁也不见得会比得上少年,秦国的甘罗便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例子。他与秦始皇是同一时期的人,自幼聪慧机敏,遍览群书。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头脑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神童甘罗:这还不简单,后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甘罗,秦王,秦国,秦武王,丞相,吕不韦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利益史上,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但是比起他们,更让人向往的莫过于是那些留名青史神童,毕竟谁不梦想着能够有天纵奇才,年少得志的一生呢?在这些神童里最出名的莫过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甘罗,他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年少丞相的传奇,“12岁官拜上卿”,受到了整个秦国的尊重和赞誉。按理来说,这样的神童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神童甘罗:这还不简单,后神童甘罗官拜上卿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求知所标签:甘罗,嬴政,秦王,白起,秦国,应侯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位神童。他们天资聪慧,年纪轻轻便得到了上位者的赏识和器重。在众多神童中,甘罗十二为使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也出现过很多传奇的人物。而甘罗作为秦朝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流传至当下的故事,更是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这位年纪轻轻的神童,在秦

  • 秦国没人才了吗?仅12岁的甘罗怎么成了丞相?后来,甘罗为何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蓝风破晓标签:甘罗,张唐,秦国,丞相,秦王,吕不韦,四大名将

    “李斯大声说道:甘罗必死!”这是《流血的仕途》中的一个细节。甘罗是谁?为何在12岁成名,然后就此销声匿迹了呢?1、甘罗主动请缨,承诺解决“人事问题”秦惠文王时期,有名将甘茂,学百家之书,文化相当深厚。此人后来担任秦国宰相,获得赏赐无数。甘茂很出名,儿子不出名,但孙子更出名。孙子就是历史当中赫赫有名的

  • 神童也有失误,甘罗十二为丞相,却死于女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甘罗,秦王,丞相,吕不韦,张唐,秦国

    中国历史悠久,出现很多早慧的神童。司马光不仅砸缸救友,七岁时,便“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蔡文姬六岁就无师自通,掌握了音律;项橐7岁时把孔子考倒,后世尊为圣公;东方朔2岁即能暗诵《魏史》;骆宾王6岁即写下传诵千古的《咏鹅》诗。但是若论到年龄最小便获得官职最高的神童,莫过于甘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