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家解孟 | 梁涛《孟子》解读一百一十一:禹、稷、颜回同道

名家解孟 | 梁涛《孟子》解读一百一十一:禹、稷、颜回同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孟子研究院 访问量:635 更新时间:2023/12/26 6:37:34

《离娄下》8.29

原 文

禹、稷(1)当平世(2),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3)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4)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5)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译 文

大禹后稷处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多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入,孔子称赞他们。颜回生当乱世,住在简陋的巷子里,靠一箪饭、一瓢水生活,别人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子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孔子称赞他。孟子说:“大禹、后稷、颜回是一个道理。大禹一想到天下还有人在溺水,就像自己在溺水一样;后稷一想到天下还有人在挨饿,就像自己在挨饿一样,所以才如此急迫。大禹、后稷和颜回如果相互交换位置,也都是这样。假使同室的人打架,为了阻止他们,即使披头散发顶着帽子,连帽带也不系,也是可以的。如果是同乡的邻人打架,也披头散发顶着帽子,连帽带也不系就去阻止他们,那就未免太糊涂了,即使关起门来不理睬也是可以的。”

01

注 释

(1)禹、稷:大禹和后稷。稷:周的始祖弃,舜时为农官。稷无“三过其门不入”事,下文当是指大禹而言。

(2)平世: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3)颜子:孔子弟子颜回,以贤著称。

(4)由:同“犹”。下文“由”同。

(5)被发:披着头发。缨冠:赵岐注:“缨冠者,以冠缨贯头也。”焦循正义:“缨,冠系也。……急于戴冠,不及使缨摄于颈,而与冠并加于头,是以缨为冠,故云缨冠。”被发缨冠形容情况紧急,来不及像平时那样戴好帽子。

本期解读

本章论“禹、稷、颜回同道”。圣贤因所处时代、地位不同,行为也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准则是一样的。大禹、后稷为政治领袖,处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故以兼济天下为急;颜回为普通百姓,处在政治混乱的时代,故以独善其身为务。若他们交换了的位置,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最后一段,论对待“同室之人斗者”与“乡邻有斗者”的差别,则反映了孟子亲疏有别的伦理观。

标签: 孟子孔子大禹圣贤

更多文章

  • 护心:颜回身负黑暗,拔剑重伤天耀,复仇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光的美食讲堂标签:天耀,护心,凌霄,杨辉,小说改编片

    《护心》这部剧的重点是消费。英雄和英雄的生活不是生活。按照颜回的感情论,他想要对天耀下手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打算在变黑之后将宝剑送给天耀,也算是对剑三的报复。虽然在这部剧中很多情绪脑的举动令人作呕,但天耀和颜回却被一一戳中,仿佛情绪脑也没有好下场。那是一个悲剧。杨辉被傅莹控制了,其实是想帮他恢复防

  • 《庄子·人间世》| 颜回领悟的终极境界——心斋·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历史解密编辑:古典读书治学生活标签:心斋,孔子,夫子,儒家思想,庄子·人间世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

  • 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孔子最为赞赏的是颜回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孔子,李斯,周敦颐,儒家,颜子

    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孔子最为赞赏的是颜回李斯,楚国人,少年时家境贫寒,成年后被人荐举看管粮仓的小吏。一次,李斯上茅厕,看到茅厕的老鼠争咀着脏东西,每当有人或狗靠近时,就惊吓得四处窜命;回到仓库时,他却发现这里的仓鼠细嚼粟米,占住大屋,见到人也不害怕。于是,幡然顿悟,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

  • 北宋新旧士大夫的矛盾,使得颜回走上神坛,落魄士大夫仍深爱人间

    历史解密编辑:鱼的故事标签:儒家,孔子,周敦颐,士大夫,儒学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孔子对他的弟子颜回极度赞赏,他认为颜回的这种精神正是“乐天知命”的表现,孔子本人也有过一段相似的自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颜之乐”成为北宋时期理学的重要命题,它给普通人尤其是失意的读书人提出了另一

  • 剑来:魏檗这厮不厚道,陈平安苦劝半天没结果,颜回一说就成

    历史解密编辑:小馨讲故事标签:陈平安,没结果,魏檗,神号,山神

    剑来:魏檗这厮不厚道,陈平安苦劝半天没结果,颜回一说就成ACG漫后街2022-08-2423:33贵州文化领域创作者关注#今晚剑来还是拳来#导语:关于魏檗神号一事,大家都是很上心的。作为宝瓶洲五岳之首,魏檗这边的封神宴,肯定是最为热闹的,晋青和范俊茂他们四个没法与之相比。既然是封神,那么神号一事,显

  • 《庄子》田子方篇:颜回的困惑

    历史解密编辑:心理慢说标签:庄子,田子,孔子,夫子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据传庄子隐居南华山,唐玄宗天宝初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下面来看看其中的“田子方篇”:1.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

  • 儒家四圣,孔子、颜回、孟子、曾国藩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孟子,曾国藩,孔子,儒家,朱熹

    儒学在中国的历史地位是不可代替的,最根本的原因,儒学很好的保护世俗文化.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神学和宗教从来没有占据文化主流位置,因此中国文化延续了5000年,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先说孔子,贵族血统,家道没落,从事儒这个职业。老夫子开创了私塾,普及教育。在今天的人眼中,就是一个私立学校的校长。老夫子

  • 颜回为何能成为孔夫子最得意的弟子?孔门七十二贤颜回排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潇洒故事哥标签:孔子,子贡,颜渊,夫子,贤人

    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假若要给孔夫子的门下的七十二贤人按照水浒传梁山英雄那么排个座次,第二把交椅恐怕争议极大,而第一位必然是颜子渊。孔子不止一次的称赞颜渊,一直以来,孔子都把颜渊做为自己儒道的继承人来看待。那颜渊到底为何得到夫子如此青眼有加?首先第一点,颜渊的“仁”;孔子在《论

  • 孔子和颜回:颜回煮粥时“偷”喝粥,子路看到后告诉了孔子,孔子的做法让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静静喝糖水标签:孔子,儒家,子路

    《西南联大国学课》以“儒、释、道、法、名”五个方向,梳理国学的重要精神。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儒学。儒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而儒家的精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仁”!何为仁? 答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去一己之私,复礼就是恢复天理之公。按现代的解释就是要做到仁,就要做到寡欲知足、自强不息、爱人如己

  • 儒学视域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张艺腾数码知识标签:孔子,论语,儒家,圣贤,乐道,儒学

    孔子善讲“乐”。《论语·雍也》篇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评价,他赞叹颜回“贫穷却不改其乐”,真是贤能。关于孔子提到的“贫而乐”,历代的儒家学者各有见解,后世对颜回之乐的研究和解读也不尽相同。本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