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天子里,最先坏掉礼数的是周幽王?还是周宣王?

周天子里,最先坏掉礼数的是周幽王?还是周宣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海叔说春秋 访问量:2139 更新时间:2024/1/31 11:20:59

周天子中,可谓独具特色。先不说前面的周文王、周武王,这两位那是开万世基业的先驱,天下无礼而此二人创了礼。

再是说周成王周康王,这两位承继两代先王之精神,呕心沥血建设西周和发展西周,让西周江山逐渐稳固。

然后说周昭王、周穆王,这两位虽不如前面几代,但也是心有志向的天子,征荆楚,打戎狄,西周的天子尊严多少也得了保全。

再而后则有周孝王、周厉王,一位执政时间不长,而另一位试图在国内推行改革,所谓是操之过急,坏了贵族群体的利益,被逐出了天子都城。但这两位也还不算破了先王礼制。

然后就是周宣王和周幽王。这两位在史书中的评价,是为两个极端。一个是中兴之主,一个是亡国之君。其中,又以周幽王的声名为更坏,宠幸后宫,荒废国政,废长立幼,玩弄诸侯,诸般作为都算是礼之反面了。

周幽王大致是与夏、殷纣差不多的评价了,坏掉礼数那是毋庸置疑。可是,周幽王的坏掉礼数,并非是没有来由的坏,如果要说更早一点的坏掉礼数,其实他的父亲周宣王就要坏得更早。

我认为,周宣王虽是中兴之主,可是也是坏掉天子礼数的第一位。

第一件事,周宣王任用诸多权臣,至少在史书中有所记载的朝中人物,就不少于十余位。这与前面几代周天子相比是要超越许多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军中,因为周宣王大面积开展对外攻战之事,于是便更多的依赖诸侯之力,朝中臣子很多有都有了军权,如召穆公、尹吉甫。外面的诸侯,如虢国、申国等国,也在这个时期做大做强。诸侯之权,在很多时候已有超过天子的现象。

第二件事,周宣王曾经听说过一个童谣,也就是所谓的“月将升,日将没;桑弓箕袋,几亡周国”。因为这个童谣,周宣王不止禁止买卖弓箭,甚至还为此杀掉了一个无辜百姓,杀掉了两位忠心谏臣左儒、杜伯。天子犯了滥杀的罪过,也是坏了礼数的表现。

第三件侍,更是影响极坏。鲁国鲁武公带着长子公子括、次子公子戏到天子王城拜见周宣王,这本来也就是一个例行公事。对于这件例行公事,周宣王倒是没有犯什么错。可是公事完了后,周宣王宴会鲁武公时,看到了公子括、公子戏后,就出了大毛病。

在正常的情况下,周人推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老大享有第一继承权。鲁国的公子括是老大,也没有犯什么错误,未来成为鲁国国君也就理所当然。可是周宣王不知道是喝醉了还是什么了,他竟然觉得老二公子戏很适合当鲁国国君,就对鲁武公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周宣王表达的是什么意见呢?那就是鲁国未来要让这个公子戏成为鲁国国君。天子的命令,鲁武公当然不能违背,回到鲁国就确定了公子戏的储君位置。后来公子戏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国君。可是,公子括没意见,不代表公子括的儿子没意见。后来,公子括的儿子鲁伯御就发动政变,杀掉了鲁懿公,也就是那位公子戏。

虽说鲁国公族与周天子一脉相承,可是毕竟也有上百年的时间了,鲁国人的这件事情也就是自己的家事。但是周宣王可不认同,听说自己指定的鲁国国君被杀掉了,立马就联合诸侯发动大军攻打鲁国,杀掉了鲁伯御,重新又立了鲁武公的第三个儿子公子称当了国君。

这个事情就影院深远了,此后诸侯列国皆有乱局。天子都可以随便破坏嫡长子继承制,列国公族为了争夺一个至尊位置,那也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不用顾忌什么礼的约束了。西周之礼,可谓破于周宣王。

更多文章

  • 春秋往事1|烽火何曾戏诸侯?周幽王身死国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长空标签:褒姒,申侯,周朝,先秦,周幽王,周天子,春秋往事,烽火何曾戏,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呢,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如果你真不知道,可以翻翻司马迁老先生的《史记》。是的,就是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虽然故事见于正史,但我很明确地告诉大家,烽火戏诸侯根本不存在。它只是豪华版的狼来了,是一则好故事,但

  • 郑庄公和周桓王的相爱相杀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郑庄公,周桓王,桓王,周平王,天子

    周朝桓王天子上台伊始,决心杀杀权臣郑庄公的锐气,于是,桓王天子放出风声:打算委任虢公做王朝卿士,压制郑庄公。郑庄公很不爽,但毕竟桓王天子好歹还是天子,自己就这么以下犯上,名声不好。但是郑庄公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郑庄公派人去天子的地盘上抢麦子,意思是给天子点颜色瞧瞧。周桓王此时毕竟没吃什么大亏,更

  • 周桓王继位,辞退郑庄公,双方结怨,齐僖公与郑庄公歃血为盟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齐国,卫国,周王,郑国,周朝,先秦,周桓王,郑庄公,齐僖公

    周平王逝世,郑庄公与周公黑肩周摄朝政,使人迎太子狐来周继承皇位。太子狐哀痛过度,不到一周逝世,其子林嗣继位,史称周桓王。桓王辞退郑庄公的卿士之位。庄公怒回郑国,与众臣商议,诸臣愤怒不平,大夫高渠弥建言,率军攻入周城,废了今王,另立贤王。颍考叔反对道:"君臣之伦,比于母子,主公不忍仇其母,何忍仇其君?

  • 评周桓王的两大自残之举:“即使自宫,未必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周桓王,周桓,周王室,周平王,郑国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驾崩。由于太子早死,太子儿子姫林继承了王位,是为周桓王。周平王东迁过程中,晋文侯有拥戴之功,郑武公则“正东方之诸侯”,晋国和郑国携手,力助平王政权最终战胜了携王政权。然而,周桓王上台后,在对待这两大“功臣国”时,却称得上是“自残”——不但让周王室失去了两条支撑“大腿”,更让周王

  • 东周王朝第二任周桓王-姬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周桓,周王朝,齐国,周天子,郑国,东周王朝,周桓王,姬林,先秦,周朝

    姬林,中国诸侯争霸时代东周王朝二任王,其祖父为东周王朝首任周平王姬宜臼,其父是东周第一任太子姬洩父,其叔为东周第二任太子姬狐。周平王五十一年(辛酉,公元前720年)三月二十四日,在位51年的周平王姬宜臼卒,其孙姬林被郑庄公、周公黑肩扶上王位,是为周桓王。因为郑庄公扶立有功,遂将位于黄河北岸、泌水之南

  • 东周王朝第三任周庄王-姬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周庄王,齐国,周王朝,管仲,齐桓公,齐襄公

    姬佗,中国诸侯争霸时代、春秋时期东周王朝第三任王,其祖父为东周王朝太子姬洩父(未继位过世),其父是东周王朝第二任周桓王姬林。周桓王二十三年(甲申,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姬林在位23年卒,其子姬佗继位,是为周庄王。周桓王生前疼爱少子姬克,病重时召周公黑肩入宫嘱咐:“如果长子寿终,定要执行兄终弟及的祖

  • 孔子之师苌弘故里在四川资中

    历史解密编辑:华西都市报标签:孔子,庄子,华阳国志,乐经,韩愈,苌弘

    资中一中艺术墙上的孔子问乐苌弘图。资中县城苌弘大道花园中央的苌弘塑像。苌弘洞文物保护石碑。苌弘青年时的读书处——“苌弘洞”。被西方学术界誉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著名教育家,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历代被尊为圣人、万世师表。而孔子的老师苌弘的故

  • 苌弘.问道资中

    历史解密编辑:光祥财经标签:孔子,书生,音律,贤士,仁义,苌弘,纵横家,问道资中

    美文品鉴:苌弘.问道资中文/祥子纵使孔子拜你为师纵使通晓天文地理 音律医术即便如你这般的智慧却也参不透人性你 终究敌不过一封伪造的书信权谋之人不懂音乐千古奇冤啊赤胆忠心也只能血化为碧故国三千里历史的尘埃淹没故事与传奇今天 你躬身而坐将精神的雕像化为亭台楼阁正道直行 匡救时世你以一个贤士的风骨诠释仁义

  • 【文史英华】孔子之师苌弘——苌弘故里考‖宋国英

    历史解密编辑:方志四川标签:孔子,宋国英,庄子,比干,史记,苌弘

    孔子之师苌弘——苌弘故里考宋国英被西方学术界誉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著名教育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历代被尊为圣人、万世师表。孔子思想学说不但影响华人,对西方也有很大影响,世界各地祭孔的庙宇达1300余座。美、日、韩和马

  • 苌弘李获国家植物新品种认定,快去高洞村摘果子啦!

    历史解密编辑:资阳发布标签:高洞村,弘李,李子,种植,村主任

    6月雁江区丰裕镇高洞村的苌弘李进入了采摘季简直让不少吃货欲罢不能!更让人欣喜滴是6月11日苌弘李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认定新闻发布会在高洞村举办喜获国家级认定就问你们,高端不?苌弘李以其脆甜可口的风味受到大家喜爱当天苌弘李也正式开园供游客采摘不少游客一早便来到李子园等待采摘据悉,苌弘李是由高洞村当地早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