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怕犯错误,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
作者:心悦文化95
攻打
首都镐金,于是带领整个国家东迁至洛邑。
东迁后,由于迁徙途中,受到诸侯各国的保护,周平王论功行赏,竟然将
兵权
平均的交给了诸侯各国,自此之后,诸侯各国预谋造反,企图吞食周朝。
一次,在东迁成功大典上,周平王曾答应将”立功第一“的
立为
二把手
卿士
,可是,周平王担心郑庄公独大,竟出尔反尔,下令让郑庄公”休息“,
不让
他当卿士了。
郑庄公十分
恼怒
,立即带兵向周平王
施压
,提出”辞职“,周平王
怂了
,他不能失去这个强大的军队,于是向郑庄公道歉,劝慰郑庄公留下来,并提出“质子”政策,也就是将自己儿子放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亦将他自己儿子放到周朝做人质。
郑庄公一听,立即答应了这个政策,并不再”辞职“。
自此之后,周朝名望大降,又被
郑庄公
威胁,各个诸侯小国开始
远离周朝
各自结盟
公元前720年,郑庄公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
郁郁而终
1
起步时,看不清大局势,就会步步为错
很喜欢一句话:方向错了,再努力都白费。
周平王的失败,
源于看不准方向,看不清局势
周平王面对外敌犬戎的时候,不应该选择逃避,而是应该召集手下的诸侯各国,同仇敌忾。
因为,一旦逃避,就会让手下的诸侯各国看不起你,觉得你很懦弱无能。
更重要的是,逃避迁徙,很可能会打乱国家先前的地理
优势
,本是管理诸侯国的好地方,却更换为土地狭小的洛邑,
由优势转为劣势
,自然吃亏。
反之,如果能同仇敌忾,不仅能团结内部,更能彰显自身威德,让手下的诸侯各国心服口服。
军事中一句金言:”不打无把握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现实生活中,不要轻易更换工作,如果对新的工作岗位不了解,却盲目跳槽,那么就很容易翻车。
因此,当你想换一种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新工作的优点与缺点,
当你看中了优点,也能承受住缺点,才可以跳槽。
2
中途时,不正确的奖励,就会被反咬一口
周平王在迁徙之后,不应该选择交兵权,而是应以钱财行赏。
因为,交出了兵权,就是交出了自己的命根子,诸侯各国稍一团结,周朝就完蛋了。
反之,周平王以钱行赏,不仅能彰显自己的“论功行赏”的
贤明形象
,更能保住自己的根本权力。
法律界认为:权力失去监督是祸害,私欲失去控制是灾难。
把权力放任给手下,就很容易被他所反噬。
就像一个领导,你可以用奖金奖励手下,但不能赋予手下的某些重要特权,否则,手下就会乱用权力,慢慢向上爬,逐渐就把你给“吃”了。
记住,作为领导,奖励手下的东西,绝不能超过”权“的范围。
3
高峰时,不合理的谦卑,就是一种祸害
周平王队伍已到巩固阶段,虽然失不得手下,但也不能强留手下。
周平王面对手下郑庄公的”辞职“威胁的时候,竟然放下了尊严,实施了与手下平等身份的”质子“政策,这样做,手下们一看:原来你的实力,竟然和我们一样啊。
这种放下尊严的行为,就好比领导在与其中一个手下交换条件,本来是分大小的,结果大小相同,其他的手下自然会看不起你。
为人处世方面,有一句话叫:杀鸡儆猴。
作为领导,必须要有威德,让手下明白,你的地位在他们之上,你有权力管理他们。
反之,如果你与手下交换条件,你不仅被手下抓住了把柄,更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从此,手下拿你当同事看待。
因此,领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先求助其他同级别的领导,即使交换条件也不丢人,否则,如果向手下妥协,你就失去了领导的威德,以后在单位里,恐怕连自己的手下都管不住了。
何为领导,就是给人一种: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的感觉。
点个
赞吧
,愿你我走好每一步,改进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