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平王:人生可以错一次,但绝不能次次错

周平王:人生可以错一次,但绝不能次次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煎客 访问量:3660 更新时间:2024/1/1 3:12:36

人不怕犯错误,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

作者:心悦化95

周平继位后,害怕犬戎继续

攻打

首都镐金,于是带领整个国家东迁至洛邑。

东迁后,由于迁徙途中,受到诸侯各国的保护,周平王论功行赏,竟然将

兵权

平均的交给了诸侯各国,自此之后,诸侯各国预谋造反,企图吞食周朝。

一次,在东迁成功大典上,周平王曾答应将”立功第一“的

郑庄公

立为

二把手

卿士

,可是,周平王担心郑庄公独大,竟出尔反尔,下令让郑庄公”休息“,

不让

他当卿士了。

郑庄公十分

恼怒

,立即带兵周平王

施压

,提出”辞职“,周平王

怂了

,他不能失去这个强大的军队,于是向郑庄公道歉,劝慰郑庄公留下来,并提出“质子”政策,也就是将自己儿子放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亦将他自己儿子放到周朝做人质。

郑庄公一听,立即答应了这个政策,并不再”辞职“。

自此之后,周朝名望大降,又被

郑庄公

威胁,各个诸侯小国开始

远离周朝

各自结盟

公元前720年,郑庄公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

郁郁而终

1

起步时,看不清大局势,就会步步为错

很喜欢一句话:方向错了,再努力都白费。

周平王的失败,

源于看不准方向,看不清局势

周平王面对外敌犬戎的时候,不应该选择逃避,而是应该召集手下的诸侯各国,同仇敌忾。

因为,一旦逃避,就会让手下的诸侯各国看不起你,觉得你很懦弱无能。

更重要的是,逃避迁徙,很可能会打乱国家先前的地理

优势

,本是管理诸侯国的好地方,却更换为土地狭小的洛邑,

由优势转为劣势

,自然吃亏。

反之,如果能同仇敌忾,不仅能团结内部,更能彰显自身威德,让手下的诸侯各国心服口服。

军事中一句金言:”不打无把握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现实生活中,不要轻易更换工作,如果对新的工作岗位不了解,却盲目跳槽,那么就很容易翻车。

因此,当你想换一种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新工作的优点与缺点,

当你看中了优点,也能承受住缺点,才可以跳槽。

2

中途时,不正确的奖励,就会被反咬一口

周平王在迁徙之后,不应该选择交兵权,而是应以钱财行赏。

因为,交出了兵权,就是交出了自己的命根子,诸侯各国稍一团结,周朝就完蛋了。

反之,周平王以钱行赏,不仅能彰显自己的“论功行赏”的

贤明形象

,更能保住自己的根本权力。

法律界认为:权力失去监督是祸害,私欲失去控制是灾难。

把权力放任给手下,就很容易被他所反噬。

就像一个领导,你可以用奖金奖励手下,但不能赋予手下的某些重要特权,否则,手下就会乱用权力,慢慢向上爬,逐渐就把你给“吃”了。

记住,作为领导,奖励手下的东西,绝不能超过”权“的范围。

3

高峰时,不合理的谦卑,就是一种祸害

周平王队伍已到巩固阶段,虽然失不得手下,但也不能强留手下。

周平王面对手下郑庄公的”辞职“威胁的时候,竟然放下了尊严,实施了与手下平等身份的”质子“政策,这样做,手下们一看:原来你的实力,竟然和我们一样啊。

这种放下尊严的行为,就好比领导在与其中一个手下交换条件,本来是分大小的,结果大小相同,其他的手下自然会看不起你。

为人处世方面,有一句话叫:杀鸡儆猴。

作为领导,必须要有威德,让手下明白,你的地位在他们之上,你有权力管理他们。

反之,如果你与手下交换条件,你不仅被手下抓住了把柄,更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从此,手下拿你当同事看待。

因此,领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先求助其他同级别的领导,即使交换条件也不丢人,否则,如果向手下妥协,你就失去了领导的威德,以后在单位里,恐怕连自己的手下都管不住了。

为领导,就是给人一种: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的感觉。

点个

赞吧

,愿你我走好每一步,改进每一天。

标签: 周平王诸侯国郑庄公诸侯

更多文章

  • 周平王的故事你知道吗?进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周平王,周王朝,周幽王,周王室,周天子,郑国,周朝,先秦

    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郑桓公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平王之时,周

  • 周成王继位时才14岁,周公则大权在握,为什么周公不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同度嘟嘟标签:周成王,周公,商纣王,姬发,武王

    周武王姬发伐纣不到3年就去世了,此时年仅14岁的周成王继位,成王年纪小,周朝又刚刚平定天下,正当百废待兴,成王的叔叔周公担心诸侯背叛,就代理成王管理政务,主持国事。而武王姬发的管叔、蔡叔等周王室的兄弟却不这么想,他们都觉得周公是要篡位夺权,所以他们直接联系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结合商族势力发动叛乱,背叛周

  • 晋国因一片桐叶建国,周成王被迫分封,最鼎盛时的晋国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独孤的小壮标签:周成王,晋国,齐国,秦国,周王朝,晋献公

    韩、赵、魏三家分晋前,晋国虽然和秦国、齐国、楚国被评价为春秋四大强国,但晋国鼎盛时期,齐秦楚三个大国都无法和晋国匹敌,晋国强大到可以经常压制住另外三个大国。晋国在鼎盛巅峰时期,军事上有兵车万乘,强大的实力可独霸中原,秦国只能称霸西戎,齐国在东北部的海边纵横,楚国在南边不断扩张。春秋时期的大多数的时间

  • 姜子牙是周成王外公,周武王去世之后,为何辅政的却是周公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姜子牙,周成王,姬发,周公旦,纣王

    姜子牙,商周交替之际的传奇人物,不仅军事谋略惊人,而且善于治理国家,还长寿超过百岁。尤为重要的是,姜子牙唯一女儿是周武王的正妃,生下的长子为周成王,两人有着血缘纽带。那么,作为周武王的岳丈,周成王的外公,又有经天纬地之能力,周武王去世之前,为何指定周公辅政周成王,而让姜子牙回到封地齐国?周文王时期,

  • 西周王朝第二任周成王-姬诵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周公旦,周王朝,周成王,分封,姬发,周公

    姬诵,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第二任王。其祖父为周文王姬昌,其父是西周王朝首任帝周文王姬发,其母则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帝辛二十八年(公元前1127年),姬诵出生于周部落。周武王元年(公元前1122年),其父姬发起兵灭商,建立周王朝。周武王七年(公元前1116年),在位7年的周武王姬发因病去世,其子姬

  • 周公为什么没有取代周成王,真相只有一个,条件不成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周成王,周公,王莽,周文王,周武,纣王

    历史是一面镜子,读懂历史,才能走正人生,养成教育要以史为鉴!-作者。唐代大咖白居易,写下诗词《放言五首·其三》,“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其中最有意思的一句话,就是“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

  • 周公有心夺天下,为何又禅位给周成王?说到底,实力不允许

    历史解密编辑:谋士秘阁标签:周成王,姬发,周公旦,周公

    ◎ 马首瞻·让历史多一种解读 ◎ 作者:马首瞻 ◎ 编辑:稷下书童 唐朝白居易有诗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以此来歌颂周朝初期,中国历史上首位贤臣典范——周公。 周公是继三皇五帝以后,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位完人。 西汉文帝时期,著名的大才子贾谊曾评价周公说“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

  • 周朝第二位帝王:是周成王,还是周公旦?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周成王,周公旦,姬发,帝王,周公

    武王伐纣之后,将朝歌交给了殷人——纣王之子武庚管理,但为了防止殷人叛乱,于是在其周围安排了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史称“三监”。周武王去世后,长子姬诵继位,之后三监与武庚结盟造反,史称“三监之乱”或“武庚之乱”。根据史书记载,三监造反的原因在于周公摄政代行王事,由于周公旦是武王四弟,管叔是三弟,按

  • 宅兹中国?你让周武王与王公贵族情何以堪!周成王身处何地

    历史解密编辑:夏朝与诗经研究标签:姬发,周成王,商纣王,文王,武王

    (作者:赵辉)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与中国概念的起源起源研究中,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的西周初期青铜器【何尊】,其铭文所记载的“宅兹中国”,被众多历史学家与考古专家认为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青铜器【何尊】更是被一些所谓的专业考古专家定义为周武王营建西周王朝东都成周于洛邑的考古物证,而大

  • 历史上妲己真实下场:嫁给周公姬旦,被周成王姬诵无情抛弃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姬旦,周公,妲己,纣王,曹操,姜子牙,武王,周公姬旦,周成王,姬诵,周公旦,先秦,商朝

    妲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尤其被《封神演义》一顿骚操作,其“狐狸精祸国殃民”的标签算是贴上了。其实这都是小说家言,历史上真正的妲己并非迷惑纣王败坏殷商大好江山的祸水,而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三国志/孔融传》记载,袁绍的儿媳妇甄宓美貌娇艳,惹得曹操父子口水流下三千尺,等到曹操兴冲冲进入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