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也赵盾败也赵盾:赵氏孤儿故事的来龙去脉

成也赵盾败也赵盾:赵氏孤儿故事的来龙去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琳之说史 访问量:2397 更新时间:2024/1/16 9:23:08

《史记》载,赵家始祖是西周中期的造父,本姓嬴。造父擅于驾车,被周穆王遴选为御戎(为天子、诸侯驾兵车)。千里平定徐国之乱后,周穆王论功行赏,造父受封于今洪洞赵城一带,造父族由此以封地名赵为姓。此后造父的子孙后人陆续担任周王室的卿士,至造父七世孙叔带,因周幽王荒淫无道,屡上谏言,叔带遂被免官罢职,逐归田野。后叔带便率领家族来到晋国,投奔晋文侯,这一支赵氏就在晋国落脚。此后近百年的时间里,赵氏默默无闻,鲜见于史料典籍。

赵氏再次名声显赫时,是在晋献公当政期间。造父十二世孙赵夙继承赵家的老本行,担任了晋献公的御戎,因作战勇猛,封于耿(今山西河津市东南),位列大夫。但真正让赵氏一族发扬光大的是赵夙的弟弟赵衰(也有史料称赵衰系赵夙孙),即赵盾的父亲。赵衰曾跟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19年,“功莫大焉”,晋文公遂封赵衰于原邑,即山西省襄汾县赵康镇东汾阳村附近九原山一带。东汾阳村南去10里,即晋国古都故绛,现在赵康村东被称为赵康古城的晋城址(有争议)。

赵衰公忠体国,为人低调,宅心仁厚,晋国大将狐射姑(即贾季)曾赞之为“冬日之阳”,颇受晋文公倚重。但他从不争权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多次向晋文公荐贤让能。《国语·晋语四》记载,前633年,晋文公始作三军六卿,在挑选人才时,晋文公请赵衰入六卿,赵衰不同意,认为自己才疏学浅,并向晋文公推荐合适的栋梁。后六卿当中的五位,郤榖、郤溱、狐毛、栾枝、先轸都是出自赵衰的推荐,晋文公大加赞赏,认为他的让贤是“不失德义”的高尚行为。赵衰最后的职位是位列晋国六卿之一的中军佐。

赵衰先后生子赵盾、赵同、赵括、赵婴齐,其中尤以赵盾位高权重,是晋国襄公、灵公、成公三朝重臣,位添相国之列。

我在《赵盾墓前的沉思》一文中曾说:

赵盾是个极为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他严厉、峻急,“制事典,正法罪”,刚正不阿,恰如他的政敌贾季说他为“夏日之日”,令人望而生畏;但另一方面,他却心怀“妇人之仁”,过于宽宏、忠厚,常因心中的恻隐之心改变原来的大政方针,令人感到他作为政治家举棋不定、出尔反尔的不成熟一面。他废太子夷皋,又受穆姬哭闹干扰再立夷皋为君,废立之间有多少无辜的人死于非命,而他自己也为此吃尽了苦头;他明知屠岸贾是引诱晋灵公胡作非为的罪魁祸首,却由于自己心理的鬼祟,放了屠岸贾一马,他的赵氏家族几乎为此付出了断子绝孙的代价。

可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赵盾能在晋灵公的追杀中,屡次逃脱凶险。他的同僚和门客韩厥、程婴和公孙杵臼后来之所以能够舍生取义,力保赵氏孤儿不被屠杀,并含辛茹苦抚养成人,为赵家惨死冤魂报仇雪恨。还是因为赵盾继承了乃父宽宏、忠厚、仁义和孟子所谓的“不忍人”之心,感动了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侠义勇士。

《吕氏春秋·报更》记载了一件事,充分说明了赵盾的怜悯同情心。一次,赵盾前往绛都,在一棵枯死的桑树下,遇到一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的人。赵盾停车,亲自下地喂他食物,那人慢慢苏醒后,赵盾问他:“你为什么饿成这样?”那人说:“我在绛地做小差使,回家的路上断了粮,羞于向行人乞讨,又不愿去做强盗的勾当,所以才……”赵盾又掏出两块干肉送他,那人拜受后却不肯吃。赵盾疑惑不解,那人说:“我家有老母,想把这些肉留给她吃。”赵盾大受感动,就说:“你把这两块肉吃了吧,我另外再给你一些。”于是又赠给他两束干肉和100枚钱。

过了两年,晋灵公要杀赵盾,在宫殿里埋伏了刀斧手等待赵盾前来饮酒。赵盾察觉到了酒宴中藏伏的杀机,酒喝到一半就起身离开。晋灵公一看事情败露,就立刻命令房子里的伏兵追杀赵盾。有一个士兵跑动如飞地追上赵盾对他说:“您赶快上车逃跑!我掩护,为您回去死战。”赵盾问:“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舍生忘死地救我?”那人说:“我就是枯桑下饿倒的那个人。”说毕,即返身去跟追杀赵盾的兵士厮杀在一块,结果寡不敌众,被剁为肉泥,赵盾却因此得以逃命。

不仅如此,赵盾很多时候对自己的政敌也往往能以礼相待。《左传》记载,鲁文公六年,晋襄公死去,晋卿狐射姑因废立君主一事,派人先后暗杀了赵盾的得力助手阳处父和续鞫居,然后逃亡到了狄国。但是狐射姑的妻子却未及逃走,留在了晋国。赵盾非但没有株连狐射姑的妻子,还派叟骈送她到狄国,同丈夫相会。狐射姑遂感叹赵盾乃笃定礼教的仁义君子。

韩厥祖上本为晋国公族,在晋武公、晋献公、晋惠公三朝都很得势,地位较高。文公即位后,曾经辉煌的韩氏开始走向低谷,更不幸的是韩厥父亲韩舆早丧,韩厥年幼,韩氏家族又人丁单薄,遂走向没落。赵衰这时候向孤苦无依的韩厥母子伸出了援手,将韩厥收养。

韩厥聪明伶俐,又正直能干,仁慈宽厚的赵衰视若己出,不断予以提拔重任,后成为赵家举足轻重的家臣。晋灵公时,赵盾力荐韩厥任司马之职,执掌军中刑律。秦晋河曲之役,赵盾为中军元帅,他派出办事的人驾着他的战车横冲直撞,扰乱行军序列。韩厥铁面无私,当即将驾车的人逮捕,并依法处以死刑。别人都为韩厥的命运惴惴不安之际,身为元帅的赵盾非但没有怪罪,反予以夸奖,盛赞韩厥能够秉公执法,有大将风度。

关于程婴和公孙杵臼,史书上只提及是赵盾的门客,但以赵盾相国之尊尚可以对陌生人不计利害地热情相助,对死敌亦能彬彬有礼相待的博大胸怀来看,赵盾对自己的门客和下属一定是关怀备至了。所以,当赵氏一族遭遇灭族大祸时,韩厥等三公能够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奋不顾身地救养赵氏遗孤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赵盾亡于前601年,死前将赵氏公族大夫之位让给弟弟赵括。但是赵括跟其兄赵同都是缺乏君子风度的平庸之辈,不堪当此大任,所以赵盾之子赵朔就成为全族的希望。不久赵朔就众望所归地添居六卿行列,荣升下军副帅。

赵朔继承了父祖敦厚仁慈、忠君报国的君子作风。《史记》载,时晋景公和屠岸贾已经因“盾……以臣弑君,子孙在朝”,向赵氏一族磨刀霍霍了。赵朔不效乃父逃离,反愚忠到底,引颈待戮。“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前597年,赵家360余口人遭遇下宫之难,只有孤儿赵武因程婴等三公舍生忘死地施以援手,方得以幸存。

赵武长大后,于前583年,在韩厥的帮助下,受晋景公之命夷灭屠岸贾九族,报仇雪恨,恢复赵氏爵位,赵氏逐渐恢复元气。

前492年,赵武之孙赵鞅在晋国执政时,奠定赵氏化家为国的基础。

前453年,赵鞅之子赵无恤在晋阳之战联合韩氏、魏氏击溃智伯,三家分晋终成定局。

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赵盾的八世孙赵籍与韩、魏同为诸侯,赵氏正式建国,史称赵国。

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来自于《左传》和《史记》。司马迁不惜用洋洋千言,描述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也就成为后来的人们所熟知的“赵氏孤儿”的基本框架。不过,“赵氏孤儿”后来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应该归功于元代一个名叫纪君祥的剧作家。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与《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中国古典四大悲剧”。

纪君祥在司马迁原来故事轮廓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用文学的笔法将程婴的身份确定为民间医生,并悲壮献出自己的亲生儿子以替换赵氏孤儿。强化了戏剧冲突矛盾,进一步增强了这出悲剧惊心动魄的感染力。还有一处大改动是将《史记》版中程婴携赵氏孤儿藏匿山中15年,改为屠岸贾将程婴收为门客,将赵氏孤儿收为义子。最后的改动则是将韩厥通过智告晋景公,召回赵武,铲除屠岸贾的过程,改成了赵武长大后,程婴以连环画的形式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告知他,让赵武杀掉屠岸贾,报血海深仇。这种创作改动,使戏剧情节更加生动,故事更具传奇性,也在视觉效果上,更能彰显以程婴为代表的“三公”忠义精神。

元杂剧《赵氏孤儿》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爱忠恨奸、善恶分明的儒家正统伦理观念。也典型地表现了中国悲剧那种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同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抗争精神。

明传奇作家徐元久又以此为蓝本创作了《八义记》,清代被改为蒲州梆子剧目《八义图》等,但都是换汤不换药,基本故事情节未作变动。

在元杂剧基础上,《赵氏孤儿》后被改编为蒲剧、京剧、潮剧、秦腔、话剧、豫剧、越剧、晋剧等剧目,几百年来,《赵氏孤儿》在中国舞台上以各种形式出现,历久不衰。

1735年,法国剧作家伏尔泰将其改编为五幕剧本《中国孤儿》在法国出版。《赵氏孤儿》成为中国最早传至欧洲的戏曲作品,于1755年在巴黎被搬上舞台,变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为情感和理智的冲突。但伏尔泰已将原剧本改得面目全非,将发生在春秋年间的故事推迟到成吉思汗时代,讲的是成吉思汗入京,追杀前朝遗孤以斩草除根,前朝遗臣尚德以子代之。成吉思汗深为尚德夫妇的忠义行为所感动,最后决定一律免于追究。

1759年,英国剧作家阿瑟·墨菲在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的基础上完成了改编本。该剧在伦敦德鲁瑞兰剧院上演,大获成功。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墨菲的《中国孤儿》久演不衰,并漂洋过海在北美的费城、纽约等地上演,受到广泛欢迎。

——选自《赵宣子故里祭》第二、三节,原文7节,原载《中华祖脉》,李琳之著,西苑出版社,2014年1月。

作者简介

李琳之,历史学者,出版有《中华祖脉》《家国往事》《祖先,祖先》等十余部著作。其中,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和由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晚夏殷商八百年: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三部著作,构成了其从公元前4000至前1046年一个完整的上古史体系,是国内外第一套用考古学结合文献学揭示出黄帝至周初历史发展脉络的系列图书。

《晚夏殷商八百年》自2022年6月由研究出版社出版后,先后入选了长安街读书会2022年6月第5期好书、百道网2022年7月好书、中国出版集团2022年7月好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网“社科好书”、今日头条好书、长安街读书会推荐干部书单(经典篇)“2022长安街十部好书”等推荐榜单。

标签: 赵盾赵括韩厥赵武屠岸贾赵氏孤儿

更多文章

  • 匪议东周(三十四)赵氏孤儿是赵盾挑起晋国公卿仇恨的报应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赵盾,晋国,赵括,屠岸贾,公卿,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是春秋时期非常著名的故事,而以这段故事改编而成的各种戏剧和影视作品在中国社会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人们同情赵氏孤儿赵武一出生就满门被灭的悲剧,也赞赏程婴和公孙杵臼为了保护赵家遗孤不惜牺牲自己后代的忠义。但是在我看来,赵氏的悲剧本就是赵盾一手造成的,赵武作为赵盾的孙子不过是得到了先祖的报应而已。

  • 跋扈国君背后的男人,卿士赵盾的晋升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赵盾,秦国,楚庄王,卿士,晋灵公,晋襄公

    晋国赵氏第二位宗主,晋国第五位中军将,晋国集军政为一体的第一人,执政生涯二十年之久,赵盾,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一个权臣该如何在争斗的漩涡中展现自己、打压异己,完成自己心中的伟大抱负。“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踏入政坛便手握大权,侍奉三代国君而屹立不倒,以己之力改变一国政治结构,赵盾是如何开

  •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赵盾墓前的沉思

    历史解密编辑:琳之说史标签:赵盾,屠岸贾,重耳,楚庄王,灵公,晋灵公

    赵盾墓就坐落在我的出生地山西襄汾县南赵村西南3里处,距古晋国都城故绛(即赵康古城)仅5里之遥。儿时听过它的很多传说,但由于种种原因,竟一直未能前去瞻仰,这次清明节回故乡才得以窥其真神面目。据史料记载,赵雄村北离赵盾墓不远处,80年前还保存有宋元祐时重修的赵氏祠堂。密楼式格局,上下两层,雕有赵衰、赵盾

  • 晋国第一位权臣、赵氏基业的开创者——“夏日之阳”赵盾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赵盾,晋国,秦国,重耳,先轸,赵氏

    当初(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晋国赵氏家主赵衰在随主公、公子重耳逃亡翟国时,和重耳迎娶了一对戎族姐妹,赵衰娶的是姐姐叔隗,重耳娶的是妹妹季隗。叔隗给赵衰所生的长子,名叫赵盾。重耳流亡到翟国后,一住就是十二年,日子过得很舒服,几乎想要在翟国终老。但晋惠公七年(前644年),重耳的弟弟晋惠公夷吾在

  • 赵盾就是一个多面体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赵盾,秦国,秦军,灵公,晋国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掌管着晋国国政,那么赵盾到底是怎样的人呢?他的家世又是怎样的呢?他为晋国又做了些什么呢?赵盾是赵衰的儿子,赵衰就很厉害了,他早在晋文公流亡在外的时候一直跟随晋文公,晋文公从流亡到登位再到成就霸业,赵衰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晋文公非常信任赵衰,他是文公时期最有权势的大夫了。当年赵

  • 赵氏孤儿悲剧,根源在于赵盾二十年专政,但史实却在《左传》!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赵盾,赵括,齐国,屠岸贾,栾书,赵氏

    《史记·赵世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晋景公三年,因为晋灵公之难,司寇屠岸贾想消灭赵氏。因此他向众人公开宣告:“赵盾虽然没参与弑君,但却是罪魁祸首。以臣弑君,其子孙却还在朝中做官,那如何来惩罚他的罪行?请诛灭其族!”韩厥前往阻止,但屠岸贾仗着晋景公撑腰,根本就不听。随后,屠岸贾就行动起来,率领属下攻打

  • 拜登效仿罗斯福引通胀,特拉斯学撒切尔却下台,经济毁于东施效颦

    历史解密编辑:照理拍案标签:拜登,特拉斯,撒切尔,罗斯福,撒切尔夫人,里根

    图书市场上有一类书是常年的热销的经久不衰,这种书就是各种各样的名人传记也好,企业家成长史也好,成功学也好,总之这种书就是给你剖析一个又一个名人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个政治家一个企业家一个亿万富翁他们是如何从两手空空到打下一整个世界的。别人的成功历程总是那样地吸引人,多少年来千百万人阅

  • 河南某高中女生校门口排队剪发,奇葩校规惹争议,属实是东施效颦

    历史解密编辑:梅玲教育标签:高中,学校,校规,剪发,新学期,衡水中学

    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两个最最难熬的阶段,一个是中考,一个是高考,一个是要面对分流压力,可能只能上一所职高无缘高考,一个是决定了大学的层级,和未来都是息息相关的岔路口,走错一步都是要后悔终生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更多地心思用在学习上,家长也是煞费苦思,在家里是大包大揽将所有的事都做了,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

  • 东施效颦:西施美丽神态的传说和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大豪杰人物传标签:吴王,范蠡,西施,浣纱,丑女,先秦,周朝,小说家,东施效颦,越王勾践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传说她天生丽质,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被誉为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她的美貌让吴王迷惑,导致他疏于国事,最终

  • 日本研制岛屿防御高速滑翔弹药, 东施效颦! 没基础猴年马月实现!

    历史解密编辑:晓白谈生活标签:弹头,导弹,日本,防御高速,滑翔弹药,战略轰炸机

    最近日本在“国土防卫”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就是通过2023年度防务预算法案,根据知情人士称,日本明年的防务支出将达到6.8万亿日元,约合512亿美元,在日本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仍然有这样搞的防务支出,说明日本又往军国主义道路上迈进了一步,具体到武器研发层面,日本先是请求美国允许出售“战术战斧”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