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周“混血王子”姬昌早年的政治履历有多牛?还逼着周朝“和亲”

商周“混血王子”姬昌早年的政治履历有多牛?还逼着周朝“和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冷知识啊 访问量:3226 更新时间:2023/12/29 13:29:58

借助着各类儒家典籍的渲染,从先秦时代开始周文王姬昌便始终被世人认为是美德懿行之君。这位周王国重要历史节点上的领导人,不仅对父亲季历尽足孝道,在伯邑考、姬发、姬旦等子嗣面前亦俨然是一位慈父。更坦然接受了商纣王帝辛将其囚禁于羑里的不公正待遇,安心用蓍草精研卜卦之道,即便被释放后也一度表现得忠心耿耿。然而,在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之中果真存在这样的“道德完人”吗?一般认为,姬昌出生于公元前12世纪。此时中原大地正处于商王朝第28代君主武乙的统治之下。随着“盘庚迁殷”正式终结了漫长的“九世之乱”以来,商王朝便逐渐走出了同宗相残、屡迁都邑的动荡。而武乙的曾祖父武丁更任用贤臣、整顿军备,先后攻灭彭国、豕韦,击败土方、贡方、鬼方诸部,商王朝由此进入了武功赫赫的“中兴盛世”。然而,商王朝的统治区域虽然名义上囊括了今天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安徽、湖北等省,其影响力更远达长江以南、燕山以北。但以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显然无力直接管控如此辽阔的疆土。因此,册封方伯并与之联姻便成了商王朝建立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

据说武丁的后宫便有“诸妇六十余人”,其中除了可能同为子姓王族、能征善战的“妇好”之外,最为著名的便是来自井方(今河北邢台一带)的“妇妌”。由于井方所居之地百泉竞流、水源充沛,是以妇妌不仅善于种黍,其娘家更频频向商王室进贡珍稀的卜甲和卜骨,有时甚至一次便多达百余枚。正是基于这些政治贡献,其子祖庚祖甲备受恩宠,得以先后继承王位。我们熟悉的“后(司)母戊”大方鼎,便是这两代商王为纪念其母的功绩而铸造的。除了广泛接纳各方国的献女之外,商王朝也鼓励亲贵与外姓部族联姻。其中挚国国君的次女任氏便嫁给了姬氏首领古公亶父的第三子季历。对于此事,《诗经·大雅》中不无夸耀地写道:“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意思是说,来自殷商的挚国二闺女太任,嫁到了我们姬周,在京都做了季历(王季)的新娘,一起推行德政。值得注意的是,季历与任氏成婚之前。其父古公亶父迫于薰育、戎狄等游牧部族的袭扰,不得不由立国九世的豳地(今陕西省彬州市,旬邑县西南一带)南迁。为了能够站稳脚跟,古公亶父本人便率先迎娶了渭水流域的姜姓部族之女。又经过多年的外交努力,才最终得到了武乙准许其在岐山周原建立定居点的“赏赐”。姬氏部族也正式以周国的名义得到了商王朝的认可。

因此任氏下嫁看似是商王朝巩固与姬氏之间政治同盟而伸出的橄榄枝,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其政治态度的一种考验。毕竟古公亶父与其姜姓正妻育有三子,按照长幼尊卑的继承顺位排列,那长子泰伯、次子仲雍显然都排在幼子季历之前。正是考虑到站在三儿媳身后的商王武乙,古公亶父不得不在任氏诞下长子姬昌后,以这孩子身负祥瑞为名,明确了季历的优先继承权。而为了不使方兴未艾的部族陷入内斗,泰伯、仲雍更远走江东,文身断发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商王武乙显然对古公亶父的抉择很是满意。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借助商王朝先进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滋养,周国不断发展壮大。古公亶父死后,季历更在商王朝的直接支持和授意之下,主动向戎狄部族发起攻势,并多次前往商王朝的首都献俘,获得了丰厚的赏赐。虽然在季历击败鬼方、俘虏了20位狄王的同时,商王武乙在巡猎渭河流域之际突然病故,此后的近十年时间中,商王朝第29任君主文丁似乎依旧延续了其父扶植周国以对抗戎狄的既定国策,更册封季历为职司畜牧的“牧师”。

然而季历的赫赫武功最终还是引发了文丁的猜忌。毕竟对于商王朝而言,其与周国之间仅有名义上的从属关系和脆弱的政治联姻。随着季历每一次胜利归来,年事日高的文丁也日益不安。最终,当季历再次带着从“翳徒之戎”俘虏的三位贵族前来时,文丁先是赐予其圭瓒、秬鬯,加封其为统领西方诸侯的西伯,继而却又突然下令将其囚禁。季历如何触及了文丁的逆鳞,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文丁扣押季历的目的,究竟是杀之而后快,还是想以之为人质,以达到控制周国的目的,甚至仅是予以敲打和警告,亦不可知。甚至季历究竟是死于狱中,还是当场被杀,目前也尚无定论。但毫无疑问,他的死为其子姬昌登上历史扫平了道路,一个新的时代就此揭开了序幕。季历的尸体被运回后,周国上下无不群情激愤,但此时的姬昌却没有急于出兵为父报仇。甚至文丁因病去世,其子帝乙继位、政权交接的关键时刻,姬昌也依旧引而不发。直至多年过去,大多数商人可能已然淡忘了曾经有位周国君主死在自己首都的情况下,姬昌却突然发难、大举伐商。关于这场战争的进程和胜负,史书中同样没有留下明确的记载。但此时正与归属于东夷系统的“人方”交战的商王帝乙,显然无力同时进行两场战争。是以,在次年姬昌因领地发生地震而暂缓用兵后,商王朝仍选择与其改善关系。帝乙更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姬昌,以示“和亲”。能够迫使强大的商王朝“献女求和”,显然极大满足了周人的复仇心理。他们在《诗经·大雅》骄傲地唱道:“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意思是说,大国的女子,是商王的妹妹。卜辞表明婚姻吉祥,文王亲自来到渭水旁迎接,造船相连作桥渡河,婚礼办的隆重光彩。至此,周人彻底摆脱了仰人鼻息的尴尬处境,争得了与商王朝平起平坐的政治地位。

更多文章

  • 纣王不杀姬昌的原因,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周人能够灭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纣王,姬昌,商朝,商纣王,甲骨文,史记

    商王文丁时,周部落的快速崛起,让商朝担忧西部统治,为了遏制周人,文丁以封赏名义,将季历召到殷都,封其为“方伯”,就是方国中的老大,之前封的是“西伯”,然后突然将季历囚禁,一段时间后将他杀死。商纣王时期,西伯姬昌实行仁政,吸引了众多贤达投奔,这引起了邻居崇侯虎的嫉妒,于是就诬陷周文王说“西伯积善累德,

  • 商纣王为何放过了姬昌?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姬昌,商朝,帝辛,周朝,先秦,商纣王,周文王

    公元前1046年,“周”取“商”而代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国家。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商纣王时期,周朝的建立者、周文王姬昌就曾被商纣王长期囚禁。在那个时候,商纣王完全有机会提前除掉姬昌这个最大的敌人。可惜的是他错过了这个最佳的机会。在商纣王囚禁姬昌之前,商纣王的祖父、商王文丁也同样囚禁过姬昌的父

  •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历史解密编辑:格林动画世界标签:姬发,伯邑考,姬昌,周文王,周公旦

    自古这姓名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是有着相当重要的含义的,无论是古代还是如今,姓名可以说是自己一生当中的一个代表,就像成语当中说到的“慕名而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而一般情况之下的子随父姓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很多人看过《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对于其中的很多人物应该也是有着足够的认知的,但是在其中大家应该也是看

  • 难怪姬昌死后没有封神,你看他真实身份是啥?连老君都惹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小浑娱乐标签:姬昌,比干,纣王,伯邑考,姜子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

    难怪姬昌死后没有封神,你看他真实身份是啥?连老君都惹不起姜子牙在封神大战结束之后,奉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命令,一共封了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在这次封神中有三个人疑点重重,第一位就是姜子牙,他自己执有封神榜,可是为什么最后没有给自己封神,这个答案一直被人们讨论至今,结果也是众说纷纭。第二位就是当初西周的大

  • 姬昌有100个儿子,为何却没有一个女儿?你看他成的神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北筏话史标签:姬昌,纣王,妲己,女儿,反商,伯邑考,烽火戏诸侯

    众所周知,姬昌是封神榜中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他的生育能力确实令人惊叹。有一百个儿子,这样的纪录在当时无疑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然而,令人感到更加神秘的是,姬昌竟然没有一个女儿。这个奇怪的巧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猜测。难道这只是纯粹的巧合吗?有些人认为这可能是姬昌的命运所致。命运似乎对他开了一个玩笑,注定了

  • 纣王不杀姬昌的原因,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周人能灭掉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商朝,姬昌,纣王,商纣王,甲骨文,史记

    商王文丁时,周部落的快速崛起,让商朝担忧西部统治,为了遏制周人,文丁以封赏名义,将季历召到殷都,封其为“方伯”,就是方国中的老大,之前封的是“西伯”,然后突然将季历囚禁,一段时间后将他杀死。商纣王时期,西伯姬昌实行仁政,吸引了众多贤达投奔,这引起了邻居崇侯虎的嫉妒,于是就诬陷周文王说“西伯积善累德,

  • 周文王叫姬昌,武王叫姬发,为何长子却叫伯邑考?难道非亲生?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姬昌,姬发,伯邑考,武王,纣王,文王

    在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许多朝代的兴建与灭亡让中华民族在失败中成长,在挫折中历练。 对于这些朝代和兴建者,我们更耳熟能详的知道唐宋元明清和诸如赵匡胤、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还有李世民、忽必烈、乾隆这样的千古一帝。 不过老话说得好,吃井不忘挖水人,他们的成功还得感谢先辈打

  • 《易经》的密码:帝喾深悟,姬昌领悟,孔子半悟,余秋雨简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余秋雨,孔子,姬昌,黄帝,周易,神灵,易经,帝喾,周文王,拨弦乐器,弦乐器

    黄帝时期,夏国有个邻国,名叫禹国。禹国是个小国,都城建于蒲坂,即今山西永济。禹国人身材高大壮硕,以双尖长矛与牛皮盾牌作为武器。他们一边耕种庄稼,一边放牧牛羊,过着田园牧歌的生活。禹国有位祭司,名喾(读如酷)。喾是黄帝曾孙,刚出生就会说自己名字,十五岁辅佐叔叔颛顼,成为禹国大祭司,负责对日神黄帝的祭祀

  • 姬昌为何没有封神?四大伯侯为何只有姬昌没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姬昌,姜子牙,姬发,商纣王,封神

    《封神演义》当中的四大伯侯中,除了姬昌之外的三位伯侯,最终都被封神了,而且姬昌可以说是前期领导众人反抗商纣王的主要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为什么最终别人都封神了,只有姬昌没有呢?封神榜上没有姬昌的名字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是姬昌没有资格进入封神榜吗?我们今天一起来揭秘,看看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虽然

  • 纣王、伯邑考能死后封神,为何姬昌不行?你看姬昌生前做过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姬昌,纣王,伯邑考,妲己,封神榜

    《歪歪侃封神》第890期其实,封神中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就像好人、坏人都能上封神榜一样,它讲究的是因果而非明确的正邪。设定上看,阐教和西岐是正派,截教和朝歌是反派;可具体来看,朝歌本是正统,西岐又是谋逆者。所以有时看封神,总会对错难分。不论对错,只说因和果,这是贯彻《封神演义》的主线,纣王女娲庙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