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姬昌请姜子牙出山,就直接封为丞相,他做事太草率?

姬昌请姜子牙出山,就直接封为丞相,他做事太草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奶思兔米鱿 访问量:447 更新时间:2023/12/25 0:37:44

姬昌被纣王赦免,并给他加官进爵,让他夸官三日!

可姬昌在夸官途中碰到了黄飞虎。黄飞虎对姬昌说了一番话,大意是姬昌有点傻,现在纣王赦免了他,还夸什么官,不如直接回西岐!

姬昌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于是,在夸官两日的时候,拿着黄飞虎给他过五关的铜符令箭,趁着夜色便逃走了!

姬昌逃走,没有反心倒也像是有反心,纣王发怒,派人追杀姬昌!

后来,姬昌逃到了临潼关,云中子雷震子下山救父!

在雷震子的帮助下,姬昌平安的回到了西岐!

在西岐安稳的生活了一段时间,一天夜里,姬昌做了一个飞熊入梦的梦。

做了这个梦,姬昌疑惑,找来散宜生解梦。

散宜生告诉姬昌,这个梦,预示着西岐要得到大贤之士的辅佐!

后来,姬昌便在渭水河边找到了姜子牙,拜他为相!

许多小伙伴都在疑惑,姬昌从没见过姜子牙,为何仅仅凭着一个飞熊入梦的梦就拜姜子牙为相呢?

那么,今天小刘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一算命奇准

姜子牙离开昆仑山来到了人间,找到了好兄弟宋异人,在宋异人的安排下,姜子牙娶了六十八岁的黄花大闺女马氏。

之后,姜子牙和马氏就寄居在宋异人家里。而马氏是一个有自尊心的人,为了不让姜子牙做一个寄生虫,她让姜子牙去做生意,将来也好有自己的事业。

姜子牙被马氏罗嗦的心烦,去做了几桩生意,卖面、卖笊篱、卖牲口、开酒楼,可他做的这几桩生意全都失败了。

后来,宋异人家里盖房子,可盖了几次都不成功,在这个时候,姜子牙显露了一番道术,让宋异人知道了他的特长,建议他开一个算命的命馆!

开了命馆之后的姜子牙,由于百算百灵,他老神仙的名头在朝歌流传!

朝歌城是天子脚下,有什么风吹草动还不是百官皆知,甚至姬昌都会知道姜子牙的名声。当然,此刻的姬昌或许不会信任姜子牙,只会产生和他比较一番,或者研究讨论一下算命术的打算!

二火烧琵琶

姜子牙除掉了玉石琵琶精!

玉石琵琶精仗着自己是妖怪,有修为傍身,所以想要调戏姜子牙给她算命,但却被姜子牙以火眼金睛给看了出来,直接被姜子牙打死了,然后又放火把玉石琵琶精烧出了原形。

也正是打死了玉石琵琶精,姜子牙做了纣王的臣子!

此时姜子牙打死了妖怪,姬昌会知道姜子牙虽然未必是好人,但却绝对不是一个坏人!

三宁死不屈

因为打死了玉石琵琶精,妲己为了陷害姜子牙,便弄了一副鹿台的施工图让姜子牙督造鹿台!

姜子牙宁死不从,借着水遁逃走了!纣王派人通缉姜子牙!

这一次,姜子牙忠心为国的名声流传了出来,那么姬昌一定会对姜子牙产生佩服的想法。因为姜子牙不惧生死,忠心直谏。

想那姬昌为了活命还吃下了伯邑考的肉做的肉饼!

四拯救难民

姜子牙在逃往朝歌的途中,遇到了逃往西岐的很多难民!

又是这一次,姜子牙施法借土遁把难民带到了朝歌。

此时,人们又看到了姜子牙的宅心仁厚,法术高强,而且最主要是救了难民!

而这些难民逃去的地方,正是西岐!那么姜子牙救人的名声一定会在西岐流传,这时姬昌想不知道都不可能!

姜子牙做了这四件扬名天下的事,绝对会让姬昌知道,他是一个忠心为国,宁死不屈,爱民如子的好人,并且还法力高强!

五飞熊入梦

姬昌做了一个飞熊入梦的梦。当然,此时的姬昌或许不知道他要找的人便是姜子牙,但梦给了姬昌指示!

六直接较量

后来,姜子牙给一个樵夫算命,算到樵夫要打死人!

当然,这个樵夫就是后来姜子牙收的徒弟武吉

武吉打死了人,找到姜子牙求助,姜子牙施法,让人以为武吉死了!

姬昌用伏羲八卦推算了一下,发觉武吉是畏罪自杀!

但后来姬昌来到渭水河边寻访姜子牙的途中发现武吉没死,当时姬昌就心惊胆颤的发怒了!文王满面通红,大声喝曰:“匹夫!怎敢欺孤太甚?”

而通过武吉这一次,姜子牙用逆天改命和姬昌的伏羲八卦来了个最直接的较量!结局自然是姬昌败了。

或许听别人说姜子牙有多么的厉害,姬昌不会相信,只会当成以讹传讹,但通过实际较量一番,有了亲身体会,姬昌便了解了姜子牙的厉害之处,知道他拯救难民、打死妖怪、宁死直谏、法力高强这都不是假的,而是真的!

因此,姬昌才会直接拜姜子牙为相,给了他所能给的最高的职位!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标签: 姬昌姜子牙纣王伏羲妲己西岐

更多文章

  • 姬昌跑了,这两个人差点没吓死,最后救他们的人却是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老李头聊车标签:姬昌,纣王,恶来,妲己,费仲

    费仲一早起来,正在洗漱,就听见来报的人说姬昌在夸官的时候,不辞而别了。费仲听了之后大吃一惊,在厅堂里久久徘徊。侍从来催他吃饭,也被他骂了 出去。心想:是自己向纣王进言,姬昌才被赦出羑里,如今姬昌不辞而别,一定不怀善意,纣王若是怪罪下来,自己性命难保,该怎么办才好呢?费仲越想越怕,越 怕越想不出主意,

  • 残暴的纣王能封神,为什么仁慈的姬昌却不能封神?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纣王,姬昌,姜子牙,周文王,妲己,商纣王

    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在《封神演义》里面却恰恰相反。大家都知道,商朝灭亡之后,姜子牙给参加伐商的人封神。封神的人当中,有纣王、妲己,但是居然没有周文王姬昌,这不仅让人疑惑,为什么残暴的纣王能封神,姬昌却不能封神了。了解原因后,这也太现实了。纣王生活的时代,距离现在已经三千年之久。当提到中国历史

  • 商周“混血王子”姬昌早年的政治履历有多牛?还逼着周朝“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冷知识啊标签:姬昌,周国,王朝,部族,商王,商周,周朝,周文王,政治履历,烽火戏诸侯

    借助着各类儒家典籍的渲染,从先秦时代开始周文王姬昌便始终被世人认为是美德懿行之君。这位周王国重要历史节点上的领导人,不仅对父亲季历尽足孝道,在伯邑考、姬发、姬旦等子嗣面前亦俨然是一位慈父。更坦然接受了商纣王帝辛将其囚禁于羑里的不公正待遇,安心用蓍草精研卜卦之道,即便被释放后也一度表现得忠心耿耿。然而

  • 纣王不杀姬昌的原因,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周人能够灭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纣王,姬昌,商朝,商纣王,甲骨文,史记

    商王文丁时,周部落的快速崛起,让商朝担忧西部统治,为了遏制周人,文丁以封赏名义,将季历召到殷都,封其为“方伯”,就是方国中的老大,之前封的是“西伯”,然后突然将季历囚禁,一段时间后将他杀死。商纣王时期,西伯姬昌实行仁政,吸引了众多贤达投奔,这引起了邻居崇侯虎的嫉妒,于是就诬陷周文王说“西伯积善累德,

  • 商纣王为何放过了姬昌?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姬昌,商朝,帝辛,周朝,先秦,商纣王,周文王

    公元前1046年,“周”取“商”而代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国家。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商纣王时期,周朝的建立者、周文王姬昌就曾被商纣王长期囚禁。在那个时候,商纣王完全有机会提前除掉姬昌这个最大的敌人。可惜的是他错过了这个最佳的机会。在商纣王囚禁姬昌之前,商纣王的祖父、商王文丁也同样囚禁过姬昌的父

  •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历史解密编辑:格林动画世界标签:姬发,伯邑考,姬昌,周文王,周公旦

    自古这姓名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是有着相当重要的含义的,无论是古代还是如今,姓名可以说是自己一生当中的一个代表,就像成语当中说到的“慕名而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而一般情况之下的子随父姓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很多人看过《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对于其中的很多人物应该也是有着足够的认知的,但是在其中大家应该也是看

  • 难怪姬昌死后没有封神,你看他真实身份是啥?连老君都惹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小浑娱乐标签:姬昌,比干,纣王,伯邑考,姜子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

    难怪姬昌死后没有封神,你看他真实身份是啥?连老君都惹不起姜子牙在封神大战结束之后,奉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命令,一共封了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在这次封神中有三个人疑点重重,第一位就是姜子牙,他自己执有封神榜,可是为什么最后没有给自己封神,这个答案一直被人们讨论至今,结果也是众说纷纭。第二位就是当初西周的大

  • 姬昌有100个儿子,为何却没有一个女儿?你看他成的神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北筏话史标签:姬昌,纣王,妲己,女儿,反商,伯邑考,烽火戏诸侯

    众所周知,姬昌是封神榜中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他的生育能力确实令人惊叹。有一百个儿子,这样的纪录在当时无疑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然而,令人感到更加神秘的是,姬昌竟然没有一个女儿。这个奇怪的巧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猜测。难道这只是纯粹的巧合吗?有些人认为这可能是姬昌的命运所致。命运似乎对他开了一个玩笑,注定了

  • 纣王不杀姬昌的原因,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周人能灭掉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商朝,姬昌,纣王,商纣王,甲骨文,史记

    商王文丁时,周部落的快速崛起,让商朝担忧西部统治,为了遏制周人,文丁以封赏名义,将季历召到殷都,封其为“方伯”,就是方国中的老大,之前封的是“西伯”,然后突然将季历囚禁,一段时间后将他杀死。商纣王时期,西伯姬昌实行仁政,吸引了众多贤达投奔,这引起了邻居崇侯虎的嫉妒,于是就诬陷周文王说“西伯积善累德,

  • 周文王叫姬昌,武王叫姬发,为何长子却叫伯邑考?难道非亲生?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姬昌,姬发,伯邑考,武王,纣王,文王

    在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许多朝代的兴建与灭亡让中华民族在失败中成长,在挫折中历练。 对于这些朝代和兴建者,我们更耳熟能详的知道唐宋元明清和诸如赵匡胤、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还有李世民、忽必烈、乾隆这样的千古一帝。 不过老话说得好,吃井不忘挖水人,他们的成功还得感谢先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