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非子所写的文章《存韩》为什么间接导致了自己死于非命?

韩非子所写的文章《存韩》为什么间接导致了自己死于非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鬼说历史 访问量:1078 更新时间:2023/12/7 0:40:29

众所周知,韩非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然而韩非子的人生却是以悲剧结局的,被害死在秦国的监狱之中。后世一般认为韩非子之死的罪魁祸首是他的老同学李斯。但本鬼个人认为:韩非子所写的文章《存韩》也间接导致了自己死于非命。

政十二年(前235年),韩国迫于秦国的压力,将韩非子送到了秦国。秦王政(秦始皇)对韩非子仰慕已久,刚到秦国的韩非子自然得到了优待,甚至引起了李斯的嫉妒与担忧。在这种情况下,韩非子写了一篇名为《存韩》的文章,还将这篇文章送交秦始皇阅读。

根据现存版本的《韩非子》,《存韩》基本只有一个主题——劝说秦始皇不要灭掉韩国。韩非子甚至在《存韩》中写道:“秦特出锐师取韩地而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认为秦国灭亡韩国是“结怨于天下”。本鬼个人认为《存韩》有两个非常让秦始皇很不满的问题:

第一,韩非子在韩国一直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在自己所写的文章中多次通过“郑国”来嘲讽韩国。秦国无疑是给了韩非子施展才华的机会,按照战国的习惯,韩非子应该报效秦国的知遇之恩。可是韩非子却请求秦国放过有负于自己的韩国,这应该引起了秦始皇的不满。

第二,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一直是支持天下统一的。然而当秦国统一天下的矛头对准韩国的时候,韩非子却把自己一直主张的天下统一抛开了,写了这篇反对天下统一的《存韩》。也就是说,为了保住韩国,韩非子抛弃了法家思想,秦始皇肯定感到了“双标”。

综上所述,《存韩》这篇文章大概率让韩非子给秦始皇留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韩非子为保住韩国,可以抛弃有知遇之恩的秦国和自己一贯主张的思想。这意味着韩非子不可能为秦国所用,又不能将其放归韩国,那韩非子的悲剧结局也就是呼之欲出了。

标签: 韩非存韩嬴政秦国法家李斯

更多文章

  • 韩非子告诫:那些没有出息的人,才会觉得每个人都是好人,很精辟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韩非,法家,儒家,孔子,李斯,商鞅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伟大帝王,在他的统治之下,唐王朝走向了世界,以至于现在在国外还有不少地方被称之为唐人街。可是李世民虽然是一位英武的帝王,但是他却地位不正,本来李渊并没有将皇位传给他的打算,毕竟李世民还有

  • 《韩非子》名言10句,感悟法家的处世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韩非,法家,李斯

    韩非,是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和李斯是同学。韩非口吃,书善于著书,为我们留下洋洋洒洒十万字的《韩非子》一书。一、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上》点评:如果因为别人在他耳旁说了我的好话,他就对我表示友好,那如果别人对他说了我的坏话,他也一定会因此怪

  • 历史照进现实,两千多年前的韩非子,早已预见了今天乌克兰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韩非,法家,商鞅,司马迁,李斯

    《韩非子·亡征》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亡征”,即国家灭亡的征兆,韩非子在这篇文章中所列举的导致封建国家灭亡的征兆,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众多方面,总共列举了四十七条亡征。恃交援而简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译文:倚仗着诸侯国的外交援助而轻慢邻国,依仗着强大国

  • 韩非子之死的凶手,司马迁冤枉了李斯,秦始皇姚贾才是真凶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韩非,司马迁,李斯,嬴政

    作为战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之死的主谋,一直被认为是李斯。至于原因,则是李斯嫉妒韩非子的才华,担心自己在秦始皇面前失宠,于是毒杀了韩非子。《史记·韩非列传》记载:秦始皇读了韩非子作品后,感慨地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之后李斯姚贾诋毁,导致秦始皇将韩非子关进监狱,“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

  • 韩非子之死的凶手,司马迁冤枉了李斯,原来秦始皇才是真凶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韩非,司马迁,李斯,嬴政

    作为战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之死的主谋,一直被认为是李斯。至于原因,则是李斯嫉妒韩非子的才华,担心自己在秦始皇面前失宠,于是毒杀了韩非子。《史记·韩非列传》记载:秦始皇读了韩非子作品后,感慨地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之后李斯姚贾诋毁,导致秦始皇将韩非子关进监狱,“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

  • 说出“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这句名言的韩非子这样看待保密

    历史解密编辑:船到桥头PLUS标签:法家,君主,臣子,臣下,韩非子,法学家,科学家,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韩非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家思想吸收了众家的思想理论,不但融合并发展了法家前辈商鞅、管子等人的思想,而且集申不害的“术”与慎到的“势”于一身,缔造出独树一帜的法家理论。后人将韩非子的言论和著作整理编纂成《韩非子》一书。书中阐述了韩非子的法家治国理论,同时

  • 《韩非子》5则寓言,洞悉世事,看穿人性,影响了上亿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姐分享故事标签:韩非,小利,庄子,朱熹,苏轼,说难,韩非子,寓言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被后人尊称为韩非子。韩非子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结而成,核心学说是法术势结合的思想,主张依法治国,文字犀利,逻辑严

  • 道法不离:离开道的法,就像失控的火。韩非子死了所以火就失控了

    历史解密编辑:进德修业标签:韩非,道德经,论语,老子

    道法不离。离开了道的法,就像失控的火。韩非子死了,所以火就失控了!《道德经》的重要传承途径之一即是诸家注解。前文提到的韩非《解老》《喻老》两篇是今所见最早的《道德经》注释文献,但韩非是撷取可资利用的《老子》文句进行义理解释以阐发自己的政治理念,这开启了《老子》注疏的基本路向。汉代的《傅氏老子经说》《

  • 《韩非子》8句名言,字字箴言,振聋发聩!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韩非,法家,常思,嬴政,治国

    韩非,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他非常有学问,很受秦王嬴政赏识,但也因此而招来别人的嫉妒,最终被陷害入狱,在狱中自杀。他的代表作就是《韩非子》,洋洋洒洒,有十万余字。一、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韩非子.内储说上》简评: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不应

  • 精研帝王术的韩非子,却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冰川思想库标签:韩非,李斯,帝王术,司马迁,庄子,战国策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关不羽去年《大秦赋》热播引发争议,当时就有写写秦帝国的打算,在《南方周末》急就了一篇后,因为事情很多,就搁置了。最近传出消息,这部剧要代表陕西省参加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角逐,又引发了我的兴趣。一部竭力讴歌大秦帝国的影视作品可以没有孟姜女,却绕不过韩非子。在这部颂秦之作中,韩非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