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砍掉孙膑双足,后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砍掉孙膑双足,后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正一品历史 访问量:2929 更新时间:2024/2/11 18:42:37

“当时吴有孙武,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有商鞅,皆擒敌立胜,垂著篇籍。”

很显然,班固对孙膑的军事才能非常认可。不过这位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经历却无比坎坷。他曾因为庞涓的妒忌,被砍掉了双足,不仅如此,庞涓还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后来孙膑被齐使救出,你知道孙膑向庞涓复仇时有多狠吗?

孙膑画像

师兄,你来魏国找我可好

据《东周列国志》的记载,孙宾和庞涓是师兄弟的关系,他们都师从鬼谷子。相比于庞涓而言,孙宾的名气更大一些。魏惠王就曾经询问过墨翟,孙宾和庞涓到底哪一个厉害。对此墨翟回答说:

“宾与涓,虽则同学,然宾独得乃祖秘传,虽天下无其对手,况庞涓乎?”

也正是因为有墨翟的推荐,魏惠王找到彼时已经效力于自己的庞涓,让他代替自己将孙宾请来。

墨翟认为孙膑更厉害

庞涓虽然答应了将孙膑请来,但同时他也在心里想:

“魏国兵权,只在我一人之手,若孙宾到来,必然夺宠。既魏王有命,不敢不依,且待来时,生计害他,阻其进用之路,却不是好?”

打定主意后庞涓一封书信递送孙宾,孙宾收到师弟的书信很高兴,不仅把书信给鬼谷子看了,还表示自己下山后就去魏国找庞涓。

孙膑被庞涓一封信叫到了魏国

鬼谷子对于自己这个“关门弟子”,无疑格外关心,他透过这封书信,其实已经看出了很多东西,比如“今番(庞涓)有书取用孙宾,竟无一字问候其师,此乃刻薄忘本之人,不足计较”,比如“庞涓生性骄妒,孙宾若去,岂能两立?”

只不过鬼谷子看孙宾此番是打定了注意要去,于是只好提醒孙宾说:

“汝之功名,终在故土。吾为汝增改其名,可图进取。”

传说孙膑师承鬼谷子

鬼谷子将孙宾的“宾”改成了“膑”,《东周列国志》认为,从“膑”字本身来讲,“膑”是“刖刑”的另一个名字,显然鬼谷子已经知道孙膑此行会被“膑”,但因为“天机不肯泄漏”,所以并没有过多地说什么。

而孙膑到魏国后,因为才能出众遭受庞涓的嫉恨,庞涓恨不得将这位军事天才打到泥地里,最好是再也爬不起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说: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庞涓非常妒忌孙膑

师弟,师兄决定送你一程

孙膑实在是太相信庞涓了,他在庞涓的设计下,说到一些思念故乡齐国的话。

这事情过后孙膑很快就忘了,但庞涓却将此事告知于魏惠王,导致魏惠王真的以为孙膑要走,本着“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的原则,让庞涓去宣读自己的旨意,令孙膑受“刖足黥面”之刑罚。

孙膑经此一难,也知道庞涓性本恶,他请自己下山根本就是不怀好意。

仇永力饰演的孙膑

昔日青竹一样的挺拔人物,如今却带着脸上的刺字,无法自由地行动,孙膑越来越仇恨庞涓,恨不得生啖其肉。只是孙膑也知道以自己当前的状态,根本奈何不了庞涓,于是他静静地蛰伏着,等待发挥自己才能和向庞涓复仇的机会。

在听说有齐国使者来大梁之后,孙膑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以刑徒的身份与齐国使者乡相见,一番交谈后,“齐使以为奇”。

他不敢想象这样的人才在大梁竟然得不到重用,还要被施以酷刑,于是在离开的时候,这位齐国使者偷偷地将孙膑带回了齐国。

影视剧里的孙膑

孙膑在路上撩开车帘,回头看着距离自己越来越远的魏国,孙膑发誓,一定会好好送走庞涓。

师兄,倒成就了你的名声

孙膑抵达齐国后,在田忌齐威王赛马时出谋划策,让田忌赢得了这场比赛。齐威王对给田忌出谋划策的孙膑非常感兴趣,等一番交谈后,齐威王更是被孙膑的军事才能折服,“遂以为师。”

孙膑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

从这之后,孙膑开始为齐威王效力。多年后的某一天,韩国忽然向齐国发出求援信,原来是魏国和赵国联合在一起,出兵直指韩国。韩国根本不是魏赵联军的对手,只得向齐国求救。

齐国思考过后,派田忌率兵去捞韩国。在孙膑的建议下,田忌直接发兵魏国,这样一来,带着魏军打韩国的庞涓就不得不转头回援。只不过齐军的速度非常快,还不等庞涓赶来,齐军就已经越过边界,开始向西挺进。

桂陵之战实为孙膑和庞涓的对决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孙膑知道自己复仇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向田忌建议说: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古代士兵的雕画

这是很典型的以弱示敌的做法,目的就是给庞涓造成一种齐军“不负怯弱之名”的假象。

虽然孙膑和庞涓都曾学习兵法,但孙膑到底棋高一着,庞涓果然如他所料,断定齐军就是非常怯懦,并且已经有一半士兵逃跑了。而后庞涓兴奋地率领轻装精锐的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庞涓率领骑兵追击齐军

孙膑一边跟着齐军不断前进,一边计算庞涓的行程。他预测等到天黑的时候,庞涓一定可以赶到马陵。而这个地方,就是孙膑给庞涓选好地葬身之地。

因为马陵道路狭窄,两边都是陡峭险峻的阻隘,完全可以用来埋伏军队,给予轻装上阵的庞涓一记重击。

不仅如此,孙膑还打定主意要“诛心”——你庞涓因为我优秀就要戕害我,我今天便预言你会死在马陵。所以孙膑让人将一棵树上的树皮给剥掉,露出其中的白木,在上面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孙膑在树上留字白描绘画

而后孙膑让埋伏的士兵“暮见火举而俱发”。果然就像是孙膑预料的那样,天黑时庞涓以及魏国骑兵赶到马陵,路边那“白木”无比扎眼,瞬间吸引到庞涓的注意。

为了能看清楚上面的字,他点燃火把以照明。结果火光一起,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瞬间陷入混乱之中。

到这里,庞涓其实已经反应过来,此前种种都是孙膑的设计。他一向因为孙膑比自己强而感到自卑和妒忌,以为让孙膑变成个废人,就能使孙膑永无翻身之法。

影视剧中的孙膑和庞涓

可是孙膑还是在齐国大放异彩,不仅如此,他还真正将自己逼上了绝路。与其等回去后因为打败仗被魏王处死,倒还不如自行了断。

临死前,庞涓自嘲一笑,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那么希望孙膑“隐勿见(世)”,最后却要用生命来成就孙膑的名声。不得不说孙膑复仇是真的狠,他直接选择从精神上打垮庞涓。而庞涓死后,孙膑确实因为这一战而名扬天下。

标签: 庞涓孙伯灵魏惠王魏国孙膑

更多文章

  • 孙膑杀死庞涓那一仗,是围魏救赵,还是围魏救韩?|读战国(14)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魏惠王,秦国,孙膑,战国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4):马陵之战文/松鼠爸爸孙膑与庞涓(右)前354年的桂陵之战是孙膑与庞涓第一次交手,庞涓虽然大败,但没死。十三年后,齐、魏两国之间又发生了一场更大的战争,它就是“马陵之战”。两国的君王仍然是齐威王和魏惠王。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于是

  • 庄子:人间最清醒的活法,对世事死了心

    历史解密编辑:运动大大健身标签:庄子,人世间,西湖,凉风

    作者:林之眉《庄子.徐五鬼》篇写过颜成子和南伯子綦的一段对话,颜成子说:夫子,物之尤也。形固可使若槁骸,心固可使若死灰乎?南伯子綦说:我曾在山林洞穴居住过,齐太公竟然来探望我,感觉自己修行不够。从那以后我便一天天远离人世沉浮而达到心如死灰的境界。其实,庄子描述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一种身心合一的

  • 庄子:不以世俗论曲直,在浑浊中保持清醒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庄子,徐无鬼,庄子·天下篇,司马迁,秋水

    郭沫若曾评价他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华丽的辞藻、开阔的文风承载起深邃的思想,充满艺术精神的寓言故事蕴含了对人生的追求。他就是中国文化史上与众不同的哲学家——庄子。无用之用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大多希望能在政治舞台上,施展自己的学说抱负。庄子却是个例外。《秋水

  • “直观体悟”的思维方式:“道”是《庄子》中的最高概念

    历史解密编辑:德辉看天下标签:庄子,魏晋,司空图

    “道”是《庄子》中的最高概念,《大宗师》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认为,道不可受,道不可见,但它却是可传、可得的,也就是说道是可以体认的,《知北游》云:“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而庄子对道的体认则是通过“目击道存”的方式来完成的,所谓“目击道存,亦不可以

  • 民间故事:庄子试妻,大劈棺

    历史解密编辑:星盘解密标签:庄子,大劈棺,民间故事,扇子

    道家有两位了不起的大人物,一个是老子,写下《道德经》,洋洋洒洒5千字,说透了世间万物的本质,以及做人的最终目的。另一个是庄子,他博学多才,擅长讲故事阐述道理,自己也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庄子梦蝶》和《大劈棺》。千百年来,有关“大劈棺”一直存在着争议,认为这个故事荒诞无稽,有悖于庄子妻

  • 科幻、《三体》和庄子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说标签:庄子,书评,数学家,科学家,科幻小说,春秋战国,三体(电影)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开始分化、重组:主流文学走向多元;类型文学异军突起;科幻文学近年来更是迅猛发展,刘慈欣创造的浩瀚无垠的“三体”世界,让中国科幻文学开始获得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连奥巴马都被其吸引,在接受《纽约时报》访谈时,他提到的唯一的中国当代小说就是《三体》。在中国科幻文学海外译介与传播

  • 庄子:做好自己,是一个人最真实的高贵!

    历史解密编辑:道教知识标签:庄子,庖丁,大海,外物,科学家,数学家,春秋战国

    云山夜雨音乐:巫娜-空山寂寂《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燕国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他看到邯郸人步态优美,就自己学了起来。结果这个人怎么学都掌握不了这种优雅的步态,就连自己走路的习惯也忘记了,只好爬回自己的国家。觉得他人更好就机械地模仿别人,到头来不但成不了别人,还会迷失自己。做好自己,不必

  • 上班孔子,下班庄子【张远山×鲍鹏山】

    历史解密编辑:易简读书标签:庄子,孔子,张远山,鲍鹏山,论语,儒家

    近日,喜马拉雅迎来了十周年生日,喜马讲书和喜马拉雅子公司“天喜文化”特别推出 “喜马读书会”系列文化大咖直播沙龙活动,涵盖人文、历史、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本期张远山老师和鲍鹏山老师带来了深度而有趣的观点分享,我们将主题归纳为“上班孔子,下班庄子”。嘉宾:张远山、鲍鹏山编辑:一条咸鱼刘洪涛:欢迎各位

  • 《庄子》达生篇:守住自己的内心

    历史解密编辑:心理慢说标签:庄子,达生,齐物论,养生主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据传庄子隐居南华山,唐玄宗天宝初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下面来看看其中的“达生篇”:1.子列子问关尹(yǐn)曰

  • 《无奈与逍遥》——庄子的心灵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yingkie标签:庄子,无奈与逍遥,菩提,无心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 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