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膑与庞涓的斗争是智慧的比拼,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孙膑与庞涓的斗争是智慧的比拼,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施梦sjy 访问量:1684 更新时间:2024/2/4 18:11:17

马陵道》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孙膑庞涓斗智的故事。

孙膑和庞涓是师兄弟,也是结拜兄弟,他们同拜在鬼谷子门下一起学习兵法,一起生活。

可是庞涓很不安分,他一心梦想功名富贵。某一天不辞而别,孙膑得知,一边让人通知老师鬼谷子,一边要去把庞涓追回。

鬼谷子赶到,要孙膑不要追了。并把一本书递给孙膑说,这是他的先祖兵法十三篇,要孙膑好好研读。

庞涓回魏国之后,魏王封他为大将军。庞涓大动干戈,东征西讨,屡屡得胜。因此齐、赵、鲁等国都来魏国示好。

在宴会上,庞涓自鸣得意,炫耀自己,自以为军事才能天下第一。然有人提起孙膑说,自庞涓走了之后,鬼谷子把孙武的兵法十三篇的批注传给孙膑,孙膑苦心钻研,因聪明过人,目前他的才能即便是孙武也是有过之无不及。

魏王听说之后,一心想要把孙膑请来为魏国效力。庞涓见阻拦不住,只有同意写信把孙膑招来,他因为嫉妒孙膑才能心怀鬼胎,有欲加害孙膑的盘算。

正当庞涓欲招孙膑来的时候,不巧孙膑要回齐国途经魏国,顺便来看望庞涓。

庞涓要把孙膑留下,孙膑说只是因回齐国寻找父母兄弟,并不愿意留下。

庞涓先要他拜见魏王之后再走,孙膑同意了。魏王见识了孙膑的才能之后,强要把孙膑留下。

庞涓对孙膑说,既然孙膑想要去找家人,不如他派人去寻找,待有了消息,再回去不迟,孙膑同意了。

庞涓想要孙膑讨教孙子兵法十三篇,孙膑说,老师鬼谷子不让他把兵法传授他人,既然他想要,不如让他自己写信向鬼谷子讨要。

听给鬼谷子送信之人说,鬼谷子拒看他的信之后,庞涓便要送信之人伪造孙膑哥哥给孙膑的家书,并送给孙膑。

家书中说,孙膑母亲病重,要他回去。孙膑便写信给送信之人,说要他先带给家人,待他向魏王辞别之后再程回家。

然而庞涓却把孙膑的信篡改,拿给魏王看了,让魏王认定孙膑通齐国,到魏国实则是刺探魏国军情,要杀孙膑。

这个时候,庞涓假意讲情,让魏王免去孙膑死刑,改用膑刑。

孙膑受刑之后,对庞涓的的所谓相救感恩戴德,决意要把自己学到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刻出来,送给庞涓,而他不知道实则是庞涓计划待孙子兵法十三篇刻成功之后,要把孙膑害死。

庞涓的阴谋这是被孙膑帮助过的庞茅和小橙发现的。

首先他们发现了庞涓约见来曾经给孙膑送家信之人,并偷听了他们都谈话,得知给孙膑传送家书实则是假的,并且亲眼看到送信之人被庞涓杀了灭口的经过。

当他们欲把此事告知孙膑的时候,发现孙膑已经把孙子兵法十三篇刻好,正要交给庞涓。急忙向孙膑示意欲制止。

孙膑看到了并意识到了有什么问题,便以孙子兵法十三篇没有排好序由没有给庞涓。

待庞涓走了之后,他们对孙膑说庞涓要害他,并把发现的事情经过告诉了孙膑。

之后孙膑把刻成的孙子兵法十三篇烧了,并伪装成疯子,骗过了庞涓。

齐王得知孙膑在魏国被害消息,便派人来救。在庞茅和小橙的帮助之下,成功逃离魏国。

自孙膑被救之后,被齐王待为上宾,十二年来,每有疑难,便请教孙膑。

有一日,韩国派使者来齐国求救。说是韩国被魏国围困。对于是否要救韩国的问题,他们展开争论。有的认为齐国兵力不如魏国不可以救,有的认为如果不救,魏国灭了韩国之后必然来攻打齐国。最后,他们决定听孙膑的意见。

孙膑说,和庞涓直接对阵必定不是他的对手。可以直接去攻打魏国,庞涓必定会回师来救,这个时候韩国之围可解。而此时齐军是以逸待劳,说不定可以战胜魏军。

于是,齐威王便让田忌为大将军,孙膑为军师,率兵去攻打魏国。

孙膑用添兵减灶的办法,先是把灶从十万减为七万,再把七万减为五万,最后由五万减为三万,使得魏军以为齐军兵力逐渐减少,从而放松警惕,盲目追赶齐军。

孙膑把庞涓引诱至马陵道,在马陵道设伏,打败魏军,并杀死了庞涓。

孙膑与庞涓的的斗争,是智慧的比拼,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更多文章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砍掉孙膑双足,后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正一品历史标签:庞涓,孙伯灵,魏惠王,魏国,孙膑

    “当时吴有孙武,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有商鞅,皆擒敌立胜,垂著篇籍。”很显然,班固对孙膑的军事才能非常认可。不过这位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经历却无比坎坷。他曾因为庞涓的妒忌,被砍掉了双足,不仅如此,庞涓还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后来孙膑被齐使救出,你知道孙膑向庞涓复仇时有多狠吗?孙膑画像师兄,你来魏国找

  • 孙膑杀死庞涓那一仗,是围魏救赵,还是围魏救韩?|读战国(14)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魏惠王,秦国,孙膑,战国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4):马陵之战文/松鼠爸爸孙膑与庞涓(右)前354年的桂陵之战是孙膑与庞涓第一次交手,庞涓虽然大败,但没死。十三年后,齐、魏两国之间又发生了一场更大的战争,它就是“马陵之战”。两国的君王仍然是齐威王和魏惠王。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于是

  • 庄子:人间最清醒的活法,对世事死了心

    历史解密编辑:运动大大健身标签:庄子,人世间,西湖,凉风

    作者:林之眉《庄子.徐五鬼》篇写过颜成子和南伯子綦的一段对话,颜成子说:夫子,物之尤也。形固可使若槁骸,心固可使若死灰乎?南伯子綦说:我曾在山林洞穴居住过,齐太公竟然来探望我,感觉自己修行不够。从那以后我便一天天远离人世沉浮而达到心如死灰的境界。其实,庄子描述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一种身心合一的

  • 庄子:不以世俗论曲直,在浑浊中保持清醒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庄子,徐无鬼,庄子·天下篇,司马迁,秋水

    郭沫若曾评价他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华丽的辞藻、开阔的文风承载起深邃的思想,充满艺术精神的寓言故事蕴含了对人生的追求。他就是中国文化史上与众不同的哲学家——庄子。无用之用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大多希望能在政治舞台上,施展自己的学说抱负。庄子却是个例外。《秋水

  • “直观体悟”的思维方式:“道”是《庄子》中的最高概念

    历史解密编辑:德辉看天下标签:庄子,魏晋,司空图

    “道”是《庄子》中的最高概念,《大宗师》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认为,道不可受,道不可见,但它却是可传、可得的,也就是说道是可以体认的,《知北游》云:“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而庄子对道的体认则是通过“目击道存”的方式来完成的,所谓“目击道存,亦不可以

  • 民间故事:庄子试妻,大劈棺

    历史解密编辑:星盘解密标签:庄子,大劈棺,民间故事,扇子

    道家有两位了不起的大人物,一个是老子,写下《道德经》,洋洋洒洒5千字,说透了世间万物的本质,以及做人的最终目的。另一个是庄子,他博学多才,擅长讲故事阐述道理,自己也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庄子梦蝶》和《大劈棺》。千百年来,有关“大劈棺”一直存在着争议,认为这个故事荒诞无稽,有悖于庄子妻

  • 科幻、《三体》和庄子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说标签:庄子,书评,数学家,科学家,科幻小说,春秋战国,三体(电影)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开始分化、重组:主流文学走向多元;类型文学异军突起;科幻文学近年来更是迅猛发展,刘慈欣创造的浩瀚无垠的“三体”世界,让中国科幻文学开始获得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连奥巴马都被其吸引,在接受《纽约时报》访谈时,他提到的唯一的中国当代小说就是《三体》。在中国科幻文学海外译介与传播

  • 庄子:做好自己,是一个人最真实的高贵!

    历史解密编辑:道教知识标签:庄子,庖丁,大海,外物,科学家,数学家,春秋战国

    云山夜雨音乐:巫娜-空山寂寂《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燕国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他看到邯郸人步态优美,就自己学了起来。结果这个人怎么学都掌握不了这种优雅的步态,就连自己走路的习惯也忘记了,只好爬回自己的国家。觉得他人更好就机械地模仿别人,到头来不但成不了别人,还会迷失自己。做好自己,不必

  • 上班孔子,下班庄子【张远山×鲍鹏山】

    历史解密编辑:易简读书标签:庄子,孔子,张远山,鲍鹏山,论语,儒家

    近日,喜马拉雅迎来了十周年生日,喜马讲书和喜马拉雅子公司“天喜文化”特别推出 “喜马读书会”系列文化大咖直播沙龙活动,涵盖人文、历史、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本期张远山老师和鲍鹏山老师带来了深度而有趣的观点分享,我们将主题归纳为“上班孔子,下班庄子”。嘉宾:张远山、鲍鹏山编辑:一条咸鱼刘洪涛:欢迎各位

  • 《庄子》达生篇:守住自己的内心

    历史解密编辑:心理慢说标签:庄子,达生,齐物论,养生主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据传庄子隐居南华山,唐玄宗天宝初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下面来看看其中的“达生篇”:1.子列子问关尹(yǐn)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