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起坑杀40万赵军, 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 倒吸一口凉气!

白起坑杀40万赵军, 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 倒吸一口凉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观文说意 访问量:2397 更新时间:2023/12/8 22:20:21

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争频发的时期,到战国后期,基本上是以秦国为主的军队征战其他六国。而这六国之中,赵国是秦国的劲敌,曾经击败过秦国的虎狼之师。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秦国很快卷土重来,两国发生了战国历史上的转折之战,即长平之战。

此战以赵国的失败而告终,时将帅白起当时俘虏了赵国四十多万军人。按照战争规则,降者不该杀,然而白起却以雷霆手段坑杀(活埋)了四十万大军,让赵国的有生力量被歼灭。那么,四十万人被坑杀的历史遗址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如今去看,是否能感受到曾经冷兵器战争的模样吗?实际上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后,看到具具白骨倒吸凉气。

01长平之战,赵国大败

战国时期以战争为主旋律,各个诸侯国在战争的洗礼下,轮番称霸登场,而最后的赢家是秦国。秦国从西边发家,一路变革,一边抵制犬戎的反抗,一边东进。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其他六国都难以抗衡的存在。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其他六国皆忌惮秦国的时期,于是有了合纵连横之策,以抵御秦国。但秦国相国范雎一招“远交近攻”之策,成功的破解了六国的联盟。其中,离秦国很近的韩国就成为了秦国“近攻”的国家。

韩桓惠王战败后十分惊恐,于是自愿献出上党之地,以此让秦国息兵。然而,就在秦国以为上党之地坐收囊中之时,上党的郡守冯亭却想以强大的赵国抗击秦国,于是以上党郡守的身份将上党之地献给了赵国。

赵孝成王一开始非常犹豫,因为赵国已经不是昔日的赵国,若是吞并这些地方惹怒秦国,到时候非但不能得到上党之地,还可能让赵国割地赔款。于是,他找来群臣商议此事,最终是听取了一个于自己非常有利的意见,毕竟他作为一个国君,没道理人家送上门来的还不要。

于是赵王决定收下并根据平阳军的建议派遣赵国大将廉颇应战。公元前261年,秦国大军伐赵,攻打上党之地。战争开始之初,秦赵两国各有损失,不过后面还是廉颇战败。战败后的廉颇便保守战法,在长平之地守而不出。秦军不想持久消耗,于是使出了反间计,开始散播谣言。

谣言称,秦人不怕赵将廉颇,若是赵括出任领将,秦人会怕。赵孝成王果然上当,召回廉颇,派遣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一改廉颇的保守战法,猛烈出击。而秦国也悄悄易将,换上了百战百胜的白起。

白起上战场后,先是佯败而退,引赵军深入,然后侧方包抄截断粮道。大量赵军被围困,只能忍饥挨饿。而最难受的是,此时正是炎热的夏天,气候干燥,赵军的铠甲又厚。最后赵军在天气和食物的影响下向秦军投降。

但这场投降并未被接受,大将白起认为赵军有诈,于是将四十万投降的赵军坑杀。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歼灭战,消耗了赵国的有生力量,因此世人震惊。那么,四十万坑杀的赵军究竟又多惨烈呢?穿过历史的长河,两千多年后的坑杀遗址告诉了我们曾经的长平之战。

02坑杀遗址,战事惨烈

如今的长平之战坑杀遗址在山西省的永录村,是在1995年某一天,被一个叫李珠孩的人发现的。某一天,他出门去劳作。在劳作期间,拿着铁锹掘土的时候,不小心铲出一堆白骨。

这一堆东西吓坏了十分骇人,李珠孩也被吓了个够呛,但他还是大着胆子往下挖,在土坑中,他挖出了已经生锈的刀币。李珠孩意识到自己可能挖到了不得了的东西,于是向文物局报告。报告后不久,文物局就立马派遣专家来考古挖掘了。

在对坑内的东西经过仔细的考古和查证之后,相关专家确认这里是白起坑杀赵军的遗址。不过,在进行挖掘的过程中,坑里面的景象可谓是让专家们倒吸凉气。因为这坑中有很多白骨,粗略估计了一下,大概有一百三十多具。这数据显然不符合历史上四十万坑杀人数的记载。

但很快,专家们就在附近又发现了更多的坑杀遗址。不过,在进行仔细的考古中,专家们发现坑里面的一些骸骨跟史书记载有差别。那就是史书中记载的武安君白起是一个非常暴戾的人,他是将四十万人进行了活埋。但在坑杀的遗址中,人们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尸骨大多是三十岁左右的男性士兵,其他年龄段的比较少,而二十岁以下的根本没有。

而进一步研究之后发现,里面的士兵并非活埋,而是受了伤死亡之后才埋的。整个坑中,只有一个是被活埋致死的。所以或许是史书有误,要不就是这个坑杀的地方已经被严重破坏。

不过,无论过去战争过去如何发现的,现在这个地方已经被保护起来了,成立了专门的纪念馆。因为修建纪念馆,永录村其他的人已经搬迁走了,不过作为第一个发现长平之战遗址的李珠孩也专门留了下来,做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并且他一直热爱这份工作。

03结语

从长平之战的坑杀遗址结果来看,坑杀的人数似乎没有那么多。不过,当坑杀遗址被挖开之后,看到两千多年前死去的人,多少还是能够感受到战事的残酷。可能有人会站在秦国的角度来讲,成王败寇,败了就该接受惩罚,不然对敌人的残忍就是对自己的残酷。然而,从赵国士兵的角度来讲,他们的生命也是可贵的,他们失败的源头到底还是因为赵孝成王的昏庸。

但不管从秦国的角度,还是赵国的角度来讲,他们都是没有错的,不过是立场不同。但是综合来讲,战争都是残酷的,长平之战的坑杀遗址就是最好的例证。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所以能大谈特谈战争。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还是要热爱和平和国家,要知道,如今的世界并不太平,我们没有战争,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在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待在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白起,武庙,杨素,唐朝,宋太祖,周亚夫,郭子仪,赵匡胤,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

    引言武庙,这是中国古代对军事人才的最高“奖赏”。自唐朝始有武庙起,凡是能进入武庙者,都可以称的上是震铄古今的军事人才。他们或许私德有亏,但于军旅一行而言,这些人几乎就是中国战争史上的标杆。配享武庙者或是忠直、或是勇武、或是聪慧、或是狡诈、或是狠辣、或是仁厚,他们的性格虽有不同,可要说到能力与战绩,莫

  • 长平之战前夕,白起禁止士兵吃羊肉,获胜后才知白起的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白起,秦军,长平之战,赵括,信平君,赵军

    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史记·七十列传·白起王翦列传》 这是《史记》中对长平之战的描写。王龁 长平之战前夕,对阵的双方主将并不是白起和赵括,而是王龁和廉颇两人。廉颇是赵国的老将,经历了几十年的战场风雨。王龁虽然也是秦国名将,但是在廉颇丰富的军事经历面前,

  • “人形兵器”白起,被誉为杀神的白起,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白起,秦国,大军,楚国,将领,六国,人形兵器,四大名将

    白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事迹不仅有助于推动秦朝的统一进程,还为中国古代军事战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将从白起的生平、战争策略、领导才能以及对历史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探讨这位伟大将军的事迹。白起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早年跟随赵武灵王征战,深得其赏识。后来,他在秦将王翦的带领下,参与了

  • 如果战神白起不被刺死,秦国能否提前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堂叔影视圈标签:白起,秦国,秦王,秦军,王和,赵国,四大名将

    公元前257年,也就是秦昭襄王50年,秦王派武大夫王陵率军攻打赵国邯郸,但秦军惨遭失败,伤亡惨重。于是秦王改派白起为将,发诏,但白起借口邯郸南工,没接受任命。不得已之下,秦王改派王和为大将,罚诏结果也再度失利。由于秦军连吃百仗,秦王的心情郁闷至极,他很想找回场子挽回颜面,别无选择之下,他只能使强令能

  • 兴军强国,盘点影响秦国历史大将?商鞅、白起、王翦,还有他

    历史解密编辑:荣一尘讲谈标签:商鞅,王翦,白起,秦国,魏国,秦军,科学家,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导语:兴军强国,秦国从变法之后的军事历程?盘点影响秦国历史的大将,商鞅、白起、王翦、蒙恬、还有他!秦国变法后,如何得天下?军队素质、军事装备、军队将领战国时代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军事实力的强大与否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基,没有军事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国家是不可能在那样的乱世生存下去的,所以,军队的

  • 白起和王翦同为秦将,为秦做出巨大贡献,为何白起惨死王翦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王翦,白起,秦国,秦王,赵王,信平君,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白起和王翦同为秦国名将,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何“帝师”王翦能颐养天年,而“战神”白起却接连贬官,最终落得被秦王赐死的结局?白起和王翦不仅同为秦国名将,也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战国四大名将,秦国和赵国各得其二(赵国:廉颇和李牧)。从战国四大名将在战国七雄中的分布也能看出,在战国后期,

  • 此人与战神白起齐名,曾吊打匈奴,令秦始皇胆寒,下场比白起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犹如山中清风标签:嬴政,白起,匈奴,李牧,秦国,王翦

    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名留青史的的战将,尤其是秦国的白起,一生指挥近百次战斗,却从没有败绩,斩杀上百万敌军,被称为“人屠”,也是名副其实的战神结果被秦昭王赐死。其实,战国还有一位牛人,他与白起齐名,战斗力也是相当强悍,对匈奴吊打,一战令秦始皇胆寒,但他的下场比白起害惨,此人就是李牧。李牧,嬴姓,李氏,

  • 深度对比韩信与白起军事能力,年少曾慕白起猛,不惑方知韩信牛

    历史解密编辑:唐德看世界标签:韩信,白起,项羽,秦国,刘邦,秦王

    和许多历史迷一样,我少年时也是韩信和白起的粉丝。当时觉得两人都很厉害,白起杀人更多,攻必克战必胜,战国时期死亡200万人,其中一半都是白起终结掉的,他应该更厉害一点。随着长大、工作、结婚,一步步步入不惑之年,结合自己的经历,这才发现,原来韩信和白起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杀神白起其实最简单的可以看看后人

  • 战国“灭霸”——杀神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白起,秦军,秦王,秦国,魏国,赵军

    秦国经商鞅变法后,国家日益强盛,开始大举东出,一时战事频繁,遂造就了一代名将白起。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各国共战死约两百万人,而在白起指挥战役中被杀的据二分之一:伊阙之战消灭韩魏联军24万,鄢郢之战杀军民数十万,华阳之战斩首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15万,陉城之战斩首韩军5万,长平之战斩首坑杀赵军45

  • 打仗时,白起为何禁止吃羊肉,士兵无法理解,白起:你走50步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白起,秦国,信平君,赵国,秦兵,诸侯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精彩绝伦,诸侯王建功立业以弱居上、武将操纵军队搏杀、仁人志士游说诸侯,放眼现在是历史,穿梭时间回到从前,那可是在中华大地上实打实产生的事情,人杰无数造就了时代的璀璨夺目。战国时期诸侯国互相兵发,破城开疆增加人口,城池夺回又被夺取,在中原及其江南诸侯王都还没有注视到的黄土高原之上,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