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花知未来,庞涓死前犹记鬼谷子预言!岐黄之术,知命富贵安天下

看花知未来,庞涓死前犹记鬼谷子预言!岐黄之术,知命富贵安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健康小宓 访问量:4053 更新时间:2024/1/27 18:48:35

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占卜、术数、天文、地理、儒释道超脱世俗,岐黄之术修生养性。说起万圣之宗,很多人都会想到孔子,话虽不错,但是,孔子只是开创了中国的哲学之初,而要说起一个人,恐怕华夏上下五千年,可能都没有一个人能抵得上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阴阳占卜,晓五行八卦,知兵法于胸,明出事之理。他就是鬼谷子,中国的万圣之宗,岐黄之术的集大成者。

万圣之宗鬼谷子

看花知未来。预言孙膑庞涓的一生简直如神仙下凡

说起鬼谷子,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其实不然,在中国民间传说、正史见闻,都有关于“鬼谷子”的记载。他可是一位奇人,有人说,他是神仙下凡,因为他不懂风尘,一生没有娶妻生子,20岁就周游列国建功立业,20岁以后便开坛讲学,广收弟子。

传说鬼谷子的师傅是仙人下凡

他被后世称为“谋圣”,拥有通天彻地之能,是道教祖师之一,兵法的集大成者,纵横家的创始人。因隐居于周阳城清溪之鬼谷,自称鬼谷先生。他把天下置于股掌棋局,通过分析的出秦王嬴政应一统天下,后被应验,令人细思极恐。

小说演义中有关于一段鬼谷子的记载,说的十分详尽:他被上天赐予通天彻地的智慧,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变幻莫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辞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形神俱妙,超乎万有,体合自然。

鬼谷子的徒弟很多,有《孙子兵法》的作者孙膑,有先秦谋士苏秦,还有大将庞涓等等,徒弟都这么厉害了,师傅焉能完否?因此,说他有通天彻地之能一点也不令人稀奇。

兵家之宗孙膑

而这里有一段关于预言孙膑和庞涓一生的典故,则是非常经典,我们来探知一二。

苏秦和庞涓都是在求学的时候尊鬼谷子为师傅的,二人是师兄弟。但是,孙膑的个性过于善良,虽然才学兼备,但没有心眼,而庞涓就不同了,他虽然也有才学,但常常小心眼,因此,师傅鬼谷子曾经对庞涓有这么一段预言。

庞涓与孙膑论道

鬼谷子预言庞涓:“遇羊而荣,遇马而卒”!

从庞涓后来的经历,师傅鬼谷子的八字箴言句句应验。庞涓在下山之后,觐见魏国国王时,刚刚遇到有人把弄好的羊放在了魏惠王的面前,之后,庞涓被重用,这正应验了鬼谷子的前半句。而后来,孙膑来投靠庞涓,庞涓心中有所妒忌,就设计毒害孙膑,后来,孙膑逃离,受到了齐王重用,“马陵之战”中,孙膑大败于自己的师兄庞涓,庞涓自刎,这也应证了后半句“遇马而卒”。

看花知未来,恐怕只有鬼谷子有此能力。在他们还在山上上学的时候,鬼谷子让他们每人摘一朵花,然后用它们来占卜自己的未来。

马兜铃

庞涓采了一朵近枯萎的马兜铃的草花,鬼谷子说,这花开放的时候便是十二朵齐放,发迹则为十二年,而令你荣耀一生的则是魏国,但你庞涓生性不端,骗人者自骗之,千万不能耍小聪明,否则遗祸终生。

而对于孙膑摘得什么花,你是不是非常好奇,他随手摘得一朵被折断得黄色菊花,师傅告诫他,虽然黄菊花被折断,但这代表你会遇到凶事,后可逢凶化吉,因此,大难不死之后必然成为人中龙凤。果然,孙膑被自己的师兄差点害死,最后大败庞涓,成为一代兵圣。

孙子兵法

鬼谷子既为岐黄之术,能够学到一二,肯定会让你的家庭、工作如鱼

后世关于鬼谷子的记载,多见于正史《史记》之中,先秦著作也略有记载。

他有一本《鬼谷子》流传于世,里面融合了关于鬼谷子的个中精要。我们讲《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那么《鬼谷子》则是百科全书中的智慧之泉。

岐黄之术

“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我们进入正题,“凡家中有此物,不富即贵”,究竟《鬼谷子》中暗藏什么玄机,可以让一个人非富即贵,我们这就为大家揭晓一二。

一、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

二、心善贵气来

三、福不可缴,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此三句箴言字字珠玑,如果做到这三点中的一点,则为家中一宝。这三句话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上天想令一个人富贵,必然先让其受到微小的祸患;一个人的富贵气质从他内心的善良之处而来;福气不能断的终极奥秘为修身养性,笑面人生,才能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善良之容

因此,很多家庭都书写“人生如戏”歌,商人会在家里悬挂财气之字句,凡此种种,都是“自勉”的行为。当然,关于鬼谷子的占卜星数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讲,哲学大于占卜,如果你在生活中不能做到这三点,那么,纵然占卜出来一二,也不能逢凶化吉,又有何用?

《鬼谷子》

家中有此物,皆富贵:善、乐、养

现在我们物质生活充斥比比皆是,很多人的家里、生活中、工作中都忘记了最为基础的东西,小孩子都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何说我们大人呢?

因此,好的心态面对人生才是真理。鬼谷子在2000多年以前,就悟出了能够富贵一生的真理,虽然你可能或认为这东西比较虚,但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关于《鬼谷子》中的奥义,如果学到一二,比起你读什么《致富经》《话术》等等都受用。

旷世奇书《鬼谷子》

看花知未来,岐黄之术,始于鬼谷!如果你能悟到鬼谷子个中玄机,则为人中龙凤。

更多文章

  • 庞涓在师弟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魏惠王,齐国

    你凝视着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当试图放大自己内心的黑暗时,那么就要做好会被黑暗吞噬的可能,当恶念战胜人性,屠龙少年终将也会变成恶龙。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劣是卑劣者的通行证。嫉妒常常使人面目全非,因此而产生很多疯狂且卑劣的行径,但是被嫉妒蒙蔽理智的人注定无法受到命运的垂怜,打脸真的来得太快!历

  •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做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丙润老师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鬼谷子,李斯

    孙膑一个人在猪圈里大把大把地吃着猪食,他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他知道在不远处有一双又一双的眼睛盯着自己。即便那些人已经离开,孙膑仍然不停下手中的动作,只不过动作越来越缓慢,眼珠子也越来越红,此仇不报非君子。孙膑迎来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1个敌人,那就是庞涓,孙膑与庞涓之间的矛盾,直接让两个国家正式开战,同时

  • 庞涓和孙膑师出同门,为什么针对孙膑,孙膑又是怎么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史不凡标签:庞涓,魏国,田忌,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出现了管仲、百里奚这样一批大有作为的文学家;商鞅、范蠡等著名改革家;孔、墨、荀、韩非这些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思想家;而谈及军事家,想必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孙子兵法》这部经典军事策略,作者是孙武,他被誉为"百

  • 庞涓曾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时又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庞涓,孙伯灵,田忌,魏惠王,魏国

    神秘的鬼谷子门下有很多徒弟,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就是一起拜在鬼谷先生门下的师兄弟。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都跟鬼谷子学,能学到什么样,出师后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就是个人的造化了。当然,孙膑肯定是胜庞涓一筹的,因为他的父亲是写《孙子兵法》的孙武,有传承。所以庞涓相当忌惮孙膑的才华,怕被他碾压。心

  • “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鬼谷子明知庞涓的命运,为何还放他下山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庞涓,鬼谷子,孙伯灵,魏国,苏秦,张仪

    鬼谷子,是华夏文明中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生长于先秦时期,鬼谷子本人没有做过经天纬地的事情,他的徒弟却在战国的舞台上出尽风头,先后有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等四位高徒,分别辅佐魏国、齐国、燕国、秦国。从他徒弟的本事来看,庞涓和孙膑属于兵家,苏秦与张仪属于纵横家和法家,而他本人喜欢道家的归隐生活,由此可以

  • 庞涓下山前,鬼谷子送他八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预言准确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庞涓,鬼谷子,孙伯灵,魏国,魏惠王,齐国

    德国有一位哲学家曾经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上出现了许多文明的先贤——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等。但其实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除了孔子、老子这些耳熟能详的先哲外,我们还有一位最“神”的先人——鬼谷子。这个名字听上去很

  • 庞涓起初纵横天下,最终为何会失败,他败在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庞涓,魏国,齐国,孙伯灵,魏惠王,纵横天下

    一直以来,庞涓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是魏国名将,而当时魏国在七国中最先壮大,曾想联合其他五国瓜分秦国,在被秦反手吊打以前,也有过来自于霸主的嚣张气焰,那么庞涓能够在魏国拥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可见他的能力是很强的。另一方面,但凡提到庞涓,大家的第一反应无外乎是陷害同门兄弟,心胸狭隘,嫉妒心强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田忌,孙膑

    《田忌赛马》这篇文章在很早的时候就收录到了语文课本当中,因此广为人知。通过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个战国时期的伟大军事家和谋略家,他就是孙膑。当时田忌跟齐国的诸位公子赛马,并设下重金为赌注,然后他请教孙膑如何才能赢得这场比赛,孙膑给他出了主意并帮助他最终取得胜利。而孙膑所使用的策略也被看成是“策对论”

  • 孙膑:我人多减灶,虞诩:我人少增灶,庞涓羌人:玩战术的心真脏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孙伯灵,虞诩,庞涓,田忌,魏国

    影视剧中的孙膑为将帅者,不可墨守成规,需要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变通,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战国时期的孙膑、东汉时期的虞诩,分别使用减灶、增灶的方式,迷惑了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一、孙膑减灶诱敌“围魏救赵”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创造的一次经典战例,为后世所熟知。在这次战役中,孙膑巧妙地利用逐日减少齐军将

  • 再读《田忌赛马》:孙膑的计谋真是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赛马,田忌,齐国,魏国,孙膑

    《田忌赛马》里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知,小时候只觉得孙膑果然是个足智多谋的幕僚。他聪明有智谋,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别人的短处,以微末之势扭转局势,反败为胜。就如映照了他当时的处境一般,身处困境却毫不气馁,依然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齐国有名的谋臣。只是小时候的褒扬在如今看来,却是产生了不一样的味道。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