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做了啥?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做了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丙润老师 访问量:842 更新时间:2024/2/4 13:50:19

孙膑一个人在猪圈里大把大把地吃着猪食,他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他知道在不远处有一双又一双的眼睛盯着自己。

即便那些人已经离开,孙膑仍然不停下手中的动作,只不过动作越来越缓慢,眼珠子也越来越红,此仇不报非君子。

孙膑迎来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1个敌人,那就是庞涓,孙膑与庞涓之间的矛盾,直接让两个国家正式开战,同时在战争结束之后推动了战国的全部节奏。

第1点,神奇的鬼谷子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一个人物,他的名气不大,影响力不高,但是他的徒弟名气很大,影响力很高。

他的徒弟当中有旁边孙膑等一系列的军事家,战略家,还有李斯毛遂等各种各样的顶尖人物,与此连带的,就是他的名气也变得越来越大了,他就是鬼谷子。

准确地说,鬼谷子从来没有参与过任何一场直接战争,却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走向,鬼谷子的那些徒弟们随便走到一个诸侯国里面,就能够搅起腥风血雨。

而我们今天讲的两位主人公就是和鬼谷子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学生,分别是庞涓和孙膑。

庞涓、孙膑其实也是有两把刷子的,两个人的军事才能非常的优秀,只不过孙膑相对于庞涓来说略胜一筹。

庞涓这个人脾气秉性也有问题,为人特别爱嫉妒,所以庞涓和孙膑表面上称兄道弟,可是背地里各有各的猫腻。

第2点,庞涓与孙膑的第1次交锋。

再后来庞涓通过自己的多方运作认识到了魏国的国王,紧随其后,庞涓的仕途如日中天,只不过此时庞涓心里仍然非常焦虑。

为什么焦虑呢?因为庞涓知道,如果自己的王认识了孙膑,早晚有一天会抛弃自己,孙膑的能力比自己强,本事比自己大。

所以庞涓准备通过某些计谋彻底毁掉孙膑,所以庞涓二话没说直接给孙膑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我在这边干得还不错,你要不要跟着我一起干?咱们一块享受荣华富贵。

孙膑最开始的时候没有疑心,毕竟是自己的同门师兄弟给自己写的信,所以二话没说收拾行李直接来到了魏国,可是没有想到到了魏国之后,的孙膑见识到了庞涓的险恶用心。

最开始的时候庞涓好好招待孙膑,但是死活没有让孙膑见到魏王,孙膑也没有起到疑心。

可是某一天突然一支部队直接冲进了孙膑的房间,然后把孙膑给绑了起来,再之后就直接定了罪,此时的孙膑如梦初醒,他才明白原来是庞涓给自己下的套。

但是无论孙膑怎么折腾,最终都难逃敌人的狼爪。那一支部队的人先把孙膑的膝盖骨给挖了下来,然后又在孙膑的脸上刻字。无论孙膑怎么求饶,这件事情都没有终止。

孙膑眼瞅着没有任何办法了,只能通过装疯卖傻的方式来试图逃离魏国,实际情况证明孙膑的这个做法还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在魏国孙膑的实力压根没有办法和庞涓相提并论。

第3点,孙膑的复仇。

孙膑虽然装疯卖傻,但一直注意国际形势,终于有一天孙膑知道齐国的使臣来了,而且齐国和魏国之间又有着某些矛盾和摩擦。

此时的孙斌已经意识到,如果再不动手将永远没有动手的机会,所以顺便通过自己的运作,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的离开了自己原来的住所,跑到了齐国使臣的住处。

最开始齐国使臣其实是拒绝的,但是孙膑讲述了自己这一番经历,并且向其我使臣表明自己是非常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慢慢的让齐国使臣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最终其我使臣决定冒着巨大风险把孙膑带到齐国去。

孙膑到了齐国之后,表现出来了自己的高智商以及军事战略谋略,受到了齐国上下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军事指令,安排到了孙膑的头上。

这中间也发生了几场典型战役,咱们就不多讲了,先讲一讲孙膑是如何报仇的。

在公元前354年的时候,魏国派遣庞涓攻打赵国,而庞涓在攻打赵国的都城时,齐国过来帮忙,此时过来帮忙的就是孙膑,遇到了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孙膑也不再客气。

在接到命令之后,就改变了之前原有的战略战术,来了一个围魏救赵,通过围魏救赵的方式巧妙地获得了此次战斗的胜利。

在之后又过了10多年的时间,庞涓这一次率领部队攻打韩国,韩国依然向齐国求救,齐国又派遣了孙膑前来帮助。

而孙膑这一次又采用了围魏救赵的计策,没有办法的庞涓只能率领自己的部队回国,只不过因为上一次失败,此时的庞涓谨慎心理十足。

但是孙膑依然设了很多的计谋,一条道路上砍下一个树木,把这个道路堵死,然后又挑选了一个非常粗壮的大树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庞涓率领部队来到这个地方,感觉非常好奇,又隐隐约约之间看到一棵树上面好像有字,于是旁边边过去看看,到这几个字之后大吃一惊。

而此时的孙膑也二话不说,直接放起了冷箭,最终庞涓的确死于此树之下,孙膑也算是彻底报了仇。

标签: 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鬼谷子李斯

更多文章

  • 庞涓和孙膑师出同门,为什么针对孙膑,孙膑又是怎么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史不凡标签:庞涓,魏国,田忌,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出现了管仲、百里奚这样一批大有作为的文学家;商鞅、范蠡等著名改革家;孔、墨、荀、韩非这些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思想家;而谈及军事家,想必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孙子兵法》这部经典军事策略,作者是孙武,他被誉为"百

  • 庞涓曾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时又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庞涓,孙伯灵,田忌,魏惠王,魏国

    神秘的鬼谷子门下有很多徒弟,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就是一起拜在鬼谷先生门下的师兄弟。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都跟鬼谷子学,能学到什么样,出师后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就是个人的造化了。当然,孙膑肯定是胜庞涓一筹的,因为他的父亲是写《孙子兵法》的孙武,有传承。所以庞涓相当忌惮孙膑的才华,怕被他碾压。心

  • “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鬼谷子明知庞涓的命运,为何还放他下山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庞涓,鬼谷子,孙伯灵,魏国,苏秦,张仪

    鬼谷子,是华夏文明中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生长于先秦时期,鬼谷子本人没有做过经天纬地的事情,他的徒弟却在战国的舞台上出尽风头,先后有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等四位高徒,分别辅佐魏国、齐国、燕国、秦国。从他徒弟的本事来看,庞涓和孙膑属于兵家,苏秦与张仪属于纵横家和法家,而他本人喜欢道家的归隐生活,由此可以

  • 庞涓下山前,鬼谷子送他八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预言准确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庞涓,鬼谷子,孙伯灵,魏国,魏惠王,齐国

    德国有一位哲学家曾经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上出现了许多文明的先贤——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等。但其实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除了孔子、老子这些耳熟能详的先哲外,我们还有一位最“神”的先人——鬼谷子。这个名字听上去很

  • 庞涓起初纵横天下,最终为何会失败,他败在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庞涓,魏国,齐国,孙伯灵,魏惠王,纵横天下

    一直以来,庞涓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是魏国名将,而当时魏国在七国中最先壮大,曾想联合其他五国瓜分秦国,在被秦反手吊打以前,也有过来自于霸主的嚣张气焰,那么庞涓能够在魏国拥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可见他的能力是很强的。另一方面,但凡提到庞涓,大家的第一反应无外乎是陷害同门兄弟,心胸狭隘,嫉妒心强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田忌,孙膑

    《田忌赛马》这篇文章在很早的时候就收录到了语文课本当中,因此广为人知。通过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个战国时期的伟大军事家和谋略家,他就是孙膑。当时田忌跟齐国的诸位公子赛马,并设下重金为赌注,然后他请教孙膑如何才能赢得这场比赛,孙膑给他出了主意并帮助他最终取得胜利。而孙膑所使用的策略也被看成是“策对论”

  • 孙膑:我人多减灶,虞诩:我人少增灶,庞涓羌人:玩战术的心真脏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孙伯灵,虞诩,庞涓,田忌,魏国

    影视剧中的孙膑为将帅者,不可墨守成规,需要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变通,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战国时期的孙膑、东汉时期的虞诩,分别使用减灶、增灶的方式,迷惑了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一、孙膑减灶诱敌“围魏救赵”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创造的一次经典战例,为后世所熟知。在这次战役中,孙膑巧妙地利用逐日减少齐军将

  • 再读《田忌赛马》:孙膑的计谋真是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赛马,田忌,齐国,魏国,孙膑

    《田忌赛马》里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知,小时候只觉得孙膑果然是个足智多谋的幕僚。他聪明有智谋,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别人的短处,以微末之势扭转局势,反败为胜。就如映照了他当时的处境一般,身处困境却毫不气馁,依然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齐国有名的谋臣。只是小时候的褒扬在如今看来,却是产生了不一样的味道。恍

  • 山东竹简出土,揭开孙膑狠毒的真面目,怪不得会被庞涓挖掉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手工匠人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齐国,鬼谷子,魏惠王

    品读《史记》故事,学习古人智慧,学以致用,借古鉴今!1972年4月10日,山东临沂市银雀山,一座卫生大楼正准备拔地而起,一群忙碌的施工人员,正在开挖地基,一时间,银雀山上被机器的轰鸣声,深埋地下的土壤也随之重见天日。就在工程紧锣密鼓的进行时,正在做挖掘工作的工人,却意外发现一处与众不同的土壤,这里质

  • 孙膑打败庞涓,打倒战国第一霸主,为何无缘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庞涓,魏国,齐国,吴起,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即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秦赵各占其二,他们的传奇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纵观250余年的战国时代,惊才绝艳之辈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就不下于“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四人,比如吴起、孙膑、匡章、乐毅等,本文重点聊一聊为何孙膑无缘名列战国四大名将。关于孙膑其人,一直流传着两个常识性历史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