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五霸有俩是其手下败将,还有一是其孙子,楚成王:我骄傲了吗

春秋五霸有俩是其手下败将,还有一是其孙子,楚成王:我骄傲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晓晓聊历史 访问量:4219 更新时间:2024/2/6 14:42:46

春秋五霸有俩是其手下败将,还有一是其孙子楚成王:我骄傲了吗

引言《春秋左传注》的作者杨伯峻先生曾说,春时期秋的主旋律是诸侯争霸,而诸侯争霸的主旋律是楚晋争霸。可想而知楚晋两国在春秋时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的确,晋楚两国的争霸史就是一部春秋史。在楚晋的百年争霸史中,人们总会想到那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扬眉吐气的楚庄王。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在邲之战中大胜如日中天的晋国,确立了楚国的霸业,成为传统春秋五霸中最后一位霸主。

实际上,早在楚成王时期,楚已称雄诸侯,初霸中原。楚成王在位四十六年间,使楚国从一个“土不过同”的荒蛮小国,一跃而成为坐拥江淮、地跨千里的泱泱大国。楚成王先后击败齐桓公、宋襄公两位霸主,使楚国的势力也进一步向中原地区纵深发展,控制了黄河流域如鲁、宋、郑、陈、蔡、许、鲁、卫等大部分诸侯国。楚成王由此在中原树起了霸旗,成为了事实上的霸主。

楚庄王问鼎

自立为王,巩固南疆楚文王驾崩之后,楚国发生内乱,公元前672年,熊恽弑兄自立,是为楚成王。成王初年,鉴于自己的王位是自立且楚国实力的弱小,不得不对中原诸侯和周天子表示友好。为了巩固后方以谋求日后争霸中原,楚成王暂时停止了楚国历来北上中原的国策。从成王元年至成王五年,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楚国的南疆,平定湖南北部的“夷越之乱”,整顿内政,发展生产。

楚成王对夷越长时间的用兵,说明夷越之乱的激烈,同时说明,成王曾以一定时间趁势南侵,进一步扩大了南疆的地盘。也正因于此,《史记·楚世家》才专有一笔“于是楚地千里”。夷越之乱的平定,是楚成王称霸的第一步,它不仅开拓了楚国南境,加速了楚和夷越各族的融合,增强了楚国的实力,同时解除了北进中原的后顾之优。这时的楚成王也就不再甘心屈膝于中原诸侯和周天子了。

楚成王简介

北进中原,与齐争霸当时正值齐桓公尊王攘夷、诸侯臣服,霸业进行的如火如荼,楚国则早以“蛮夷”自居,立志北上,故齐楚相争无法避免,并成为当时诸侯争霸的主角。郑国地处中原核心地带,“齐得郑则可以拒楚,楚得郑则可进犯中原列国,故郑者,齐楚必争之地也”。楚成王于公元前658年开始连续三次攻郑。郑国的得失,与齐国休戚相关,齐桓公为了扼制楚国的北进势头,三次合诸侯盟于江、黄,“合谋以救之”。

公元前657年,为“夺楚援”,“通伐楚之境”,齐桓公令徐国占楚属国舒。次年,郑国再度告急,齐桓公于是亲率齐、鲁、宋、陈、卫、曹、郑、许八国之师,浩浩荡荡南下救郑,兴师问罪于楚成王。齐桓公亲率八国之师、战车千辆而来,这对年轻的楚成王来说,是一场极大的考验。不过楚成主不愧为一个有胆有识的雄主,他沉着镇定,冷静地分析了齐楚双方之优劣,有条不紊地应付着一切。

齐楚召陵之盟示意图

楚成王制定了应付齐桓公联军的方案,他亲率楚军,“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严阵以待,做好“将兵抗齐”的准备。齐桓公孤军深入,对楚“攻之不克,围之不下,虽众,无所用之”。齐桓公不得不退于召陵,被迫向楚成王求和,祈“与不毅同好”,这便是著名的召陵之盟。历史上所谓齐桓公攘楚“霸业”,齐桓公亲率八国之师进逼楚国,却无功而返,可想而知此时楚国的强大实力。

召陵之盟,表面上齐楚双方各得其利,但实际上的获利方是楚成王,不战而屈人之兵,使楚国免遭破坏,保存了楚国的称霸之资,增加了日后楚成王逐鹿中原的雄心。而齐桓公则兴师动众、劳师远征,不但无功而还,还在人力、物力上都有较大的损失。此次会盟也打破了齐桓公一枝独霸的形势,使楚成王的声望和地位大大提高,历来被誉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也不过如此。

召陵之盟的实质

败徐挫齐,桓公落幕召陵之盟后的第二年,郑国叛齐投楚,齐桓公同盟内部产生了裂痕,使楚国有了可乘之机。公元前655年,楚成王派子文率军灭弦国。楚之灭弦,实质上是楚与齐的较量,齐桓公眼睁睁看着弦国为楚所灭,却莫能相救,证明齐桓公已力不从心。公元前649年,楚成王借口黄国“不归楚贡”,出兵伐黄,次年夏天灭之。灭黄之后,楚成王看到齐桓公霸势日衰,已经知道齐国的斤两,遂派兵“深履东夏”,侵伐徐国。

徐国曾为齐桓公“伐楚之境,而取楚之属国舒”。故齐桓公迫不得已,郑重其事地会鲁、宋等八国国君于牡丘,决定率八国之师救徐,不利,又伐楚之与国厉,又不利,楚于是大举进攻,败徐于娄林。齐桓公以八国之众不敌长驱直入之一楚,足见楚成王之大胆果断,齐桓公已不能与之匹敌。娄林之役的战败,“桓公亦知其力不足以制楚也”,齐国霸业落幕,楚国称霸中原仅剩时间问题。

泓水之战示意图

与宋争霸,泓水之战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死,诸子争位,内乱不断,齐国的霸业自此烟消云散。楚成王在位之初,齐桓霸业达到顶峰,成王都能与之相抗衡,并能得的便宜,更何况此时齐桓公已死,霸主无人,楚成王抓住有利时期,立即停止了向东、南用兵,挥戈北上,兵进中原。昔日依附于齐的郑国,转迎投奔到楚的怀抱。齐桓公一死,不自量力的宋襄公“汲汲乎欲代其任”。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借口郑伯朝楚而伐郑,由此引发了楚宋争霸的关键一战——泓水之战。十一月初一,楚宋两军对峙于泓水,司马子鱼建议宋襄公趁楚军立足未稳发动突袭,宋襄公迁腐顽固,坚持“不重伤”,“不禽二毛”等所谓“仁义”打法,结果使宋军一再错失战机,最终被楚军打的大败而归,宋襄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笑柄。如果说春秋五霸中的宋襄公是有名无实的霸主,那楚成王熊恽就是有实无名的真霸主。

迂腐式“仁义”的宋襄公

成王之死,庄王问鼎公元前626年,楚成王之子熊商臣弑成王,自立为楚王,是为楚穆王。后来问鼎中原的楚庄王便是楚穆王之子、楚成王之孙。从公元前644年于娄林之役击败齐桓公,再到公元前638年于泓水之战击败宋襄公,楚成王虽未在有生之年称霸,却为其孙子楚庄王的称霸奠定了基础。如果楚成王有幸能活到现在,那他肯定会说上这么一句话: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宋襄公皆是我的手下败将,还有一位霸主是我的孙子,我骄傲了吗?

结语楚成王在位四十六年之间,“北盟齐鲁势争强”,与齐争雄而盟于召陵,灭弦、灭黄、灭英,败徐于娄林,败宋于泓,二次大会诸侯,最后虽不慎为晋国所败,楚成王亦不失为一代雄主,与孙子楚庄王相较,丝毫不逊色,他是楚国霸业的奠基人。诚如杨伯峻先生所言:“成王时楚势力几已横扫中原,乃中原事实之霸主也,不特庄王为霸主,成王亦为霸主也”。

参考文献司马迁,《史记·楚世家》,中华书局,1993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6年

童书业,《春秋史》,文史出版社,2009年

更多文章

  • 楚成王:强娶霸王妻,强纳外甥女,一代骄子,终得千古骂

    历史解密编辑:止语悦谈标签:齐国,郑国,楚国,楚成王,齐桓公,历史故事

    公元前638年,在郑国宴会上,楚成王直勾勾地盯着妹妹家的两个外甥女,结束后,妹妹娘仨送他回楚营,并留宿一晚。谁料,第二天一大早,妹妹竟然发现,两个女儿不见了。有人说,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的确如此,楚成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公元前657年,楚成王因为喜爱美女,不但被蔡穆侯给耍了,还惹怒了齐桓公

  • 蔡哀侯调戏息侯妻,楚文王帮忙擒哀侯,哀侯献计文王得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心一说史标签:蔡哀侯,楚文王,息妫,息侯

    公元前684年,蔡哀侯姬献舞对途经蔡国的息侯夫人妫进行言语挑逗,此举惹怒了息侯。息侯为了报复,故意请求楚文王派兵讨伐自己的息国,因为息国与蔡国提前签订有在军事上互相帮助的协议,等蔡哀侯按协议约定出兵帮助息侯时,息侯突然反戈相向,使得蔡哀侯姬献舞成了楚军的俘虏。被俘虏的蔡哀侯弄清事情真相后,恼羞成怒,

  • 息妫为什么嫁给楚文王?息妫为何被后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谭昌前标签:楚文王,息妫,蔡国,蔡侯

    息妫是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一,生于陈国,是陈庄公的女儿。可能很多朋友知道息妫是楚文王的妻子,不过息妫第一次出嫁是嫁到息国,因此被称为息夫人。后来楚文王从别人那里得知息妫的美貌,便想占为己有。当时息国国力不敌楚国,息妫为了避免息国与楚国交战,甘愿嫁给楚文王,展现出了深明大义的一面。那息妫和楚王关系究竟如

  • 楚文王出征大败而回,城门官表示:大王还是打了胜仗再入城吧!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巴国,鬻拳,申国,楚国,周朝,先秦,楚文王,城门官

    公元前675年春,楚文王率军返回楚国时,城门官不仅拒不开门接纳,还出言“羞辱”,结果导致楚文王在不久后因箭伤复发而去世。城门官之所以不让楚文王入城,原来竟是因为楚国的一则法令:“败军一律不得入城”。而楚文王率军出征却是因为楚国大夫之前羞辱过巴国君主,大骂巴军是“草包军”。巴国君主不堪受辱,也由此对楚

  • 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楚文王,大动干戈只为抱得美人归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息妫,蔡国,蔡侯,先秦,周朝,楚文王,蔡哀侯,烽火戏诸侯

    楚文王,芈姓,熊氏,名赀,楚武王之子,母邓曼,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89年―公元前675年在位。因楚武王在位长达51年,所以楚文王继位时已人到中年,其性格是锋芒毕露的。《楚史》记载:楚文王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于郢(今宜城楚皇城),也许这是楚武王的遗命而由楚文王付诸实施的。公元前690年,楚武

  • 强谏之臣鬻拳:楚文王怕他,还把他的脚供奉太庙,却留下千古美名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楚文王,鬻拳,文王,蔡哀侯,诸侯国,黄国

    公元前675年,楚文王脸上中了一箭,收兵回城。但守门官就是不开门,问:“不知君上是胜是败啊?”楚文王说败了。守门官说:“自先王以来,咱楚军还从没吃过败仗,请君上打个胜仗再回来给您开门吧!”这守门官牛气吧,但这还没完,守门官紧接着给楚文王指了一条”明路“!说道:”隔壁的黄国与巴国同罪,对楚国都不尊重,

  • 楚文王熊赀的成长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文王,熊赀,分封,周幽王,楚武王,申国

    楚武王四方攻战,掠夺了很多土地,同时也掠夺了很多人才。这些人才大多有着丰富的中原治国经验,他们的到来将为楚国带来巨大的变化。有的变化,可能就连楚武王也无法想象。楚武王死后,即位的是其子熊赀,也即大名鼎鼎的楚文王。这位人物继承了其父亲的雄才伟略,与其父亲的不同之处在于,熊赀的成长经历中,体验着很多来自

  • 楚文王意外身亡,暴露出楚国一项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制度变革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楚文王,楚国,诸侯国,巴国,楚武王

    一公元前676年,新近崛起的地区性霸国楚国,令人意外地遭受到昔日盟友巴国的突然袭击。巴国,原本是楚国的忠实盟友,照理不应该与楚国作对。这次巴国突然变脸,都是楚国新晋国君楚文王惹的祸——他实在是个不太称职的国君。楚文王强抢息妫为妻继位之初,楚文王整天都沉溺于声色犬马,长期不理朝政。后来,在忠臣的苦谏之

  • 楚文王的临终授命:明君爱谏臣,明君也爱佞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楚文王,齐国,郑国,齐桓公,陈国

    楚文王身边有很多如葆申这样的名臣,这些臣子伴随楚文王称霸南方,为楚国的开疆拓土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但是,这些臣子常常在君王面前进谏,自然也就会说出很多不好听的话。为国家而言,楚文王喜欢的肯定是葆申。但为个人而言,楚文王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当然也喜欢那些顺从自己的臣子。那些常年伴随在君王身边的臣子,如

  • 楚文王与楚成王过渡期间的巨大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文王,楚成王,文王,公族,熊恽

    楚文王在位期间四方征伐,虽为楚国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声望,可是对于楚国的耗损也是绝对的。这种耗损在楚文王在位期间还不明显,但在其后,这种耗损就已经变成了危机。楚文王选择的继承者是熊艰,也就是楚文王与当年那位息夫人生下的儿子。但这位熊艰似乎对于楚国国政的掌控能力,似乎有所不够。至少,国内对于熊艰的认同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