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文王与楚成王过渡期间的巨大危机

楚文王与楚成王过渡期间的巨大危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海叔说春秋 访问量:1572 更新时间:2023/12/10 8:40:46

在位期间四方征伐,虽为楚国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声望,可是对于楚国的耗损也是绝对的。这种耗损在楚文王在位期间还不明显,但在其后,这种耗损就已经变成了危机。

楚文王选择的继承者是熊艰,也就是楚文王与当年那位息夫人生下的儿子。但这位熊艰似乎对于楚国国政的掌控能力,似乎有所不够。至少,国内对于熊艰的认同感并不太强。

熊艰执政仅仅只有几年,就被其弟弟熊恽弑杀并夺位。而熊恽也就是楚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楚成王

跟熊艰一样,熊恽也是息夫人的儿子。息夫人可谓是相当的不幸,之前嫁给息国,因为美貌遭到蔡国国君和楚文王的觊觎,最后导致息国灭亡,蔡国都城被攻破。在楚文王后,两个儿子又互相攻杀。

或许,在楚文王晚年之时,公子争位的危机就已经甚嚣尘上了,只是真正的爆发是在楚文王薨逝以后。当然,这或还并非是楚文王与楚成王过渡期间的最大危机。

王之世,楚国朝堂中权力最大的是子元。这位子元,朝堂上有话语权,军事上带领大军出征往往也是主持人。甚至,在文王死后,子元甚至嚣张到跑到后宫中,在息夫人宫殿旁修了座宫殿,天天在里面歌舞升平,还常挑逗息夫人。

楚国人对于子元当然是不满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斗氏家族。这又是另外一支强大的楚国力量。从文王死后子元的嚣张程度可以看出,至少子元是能获得熊艰认同的。

于是,如果斗氏家族要与子元对抗,就必须要越过熊艰这位新任楚国君主。可是,熊艰刚刚上任,既然已经找到了子元这位可以依靠的权臣,又怎么可能轻易的转呢?

《史记》:“庄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熊艰显然对自己的亲弟弟不放心。为什么会不放心呢?最大的可能就是,两兄弟对于王位的争夺,早就不是水底的暗流,而是摆在桌面上的事情了。因此,熊艰要杀熊恽,熊恽只有流亡国外。

斗氏家族的未来,当然就是系于这位熊恽身上。当然,斗氏家族不可能直接那么快的就与楚君对抗,真正的着力点还是在子元身上。

子元或是认为自己位高权重,或是认为自己也是公族子弟,是楚王仰仗的重要人物。至少在楚国,子元肯定认为是没有人敢于对自己动手的。于是,即便在攻打郑国无功而返后,子元依然还是堂而皇之的住进了王宫中。结果,斗氏家族便借此机会,在王宫中将子元抓起来杀掉了。

但你认为,这样的公族内乱,这样的朝臣之争,就是楚国最大的危机。当然不是。

在子元死后,熊恽归来,“与随袭弑庄敖代立,是为成王”。应该说,熊艰与熊恽之间的权力过渡整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可是就是因为这样的顺利,让楚国的危机更为凸显。

熊恽的确是真的上位了,子元的派系也逐渐为斗氏家族所收编或驱逐。可是,楚国的危机真的完全解除了吗?当然没有。

楚成王即位遇见的第一个危机,就是财政问题。子文因有拥立之功,成为楚国令尹。子文刚刚上任,或许本来还想着大干一场的时候。打开国库的大门,突然发现钱少得可怜。这要怎么办呢?

《左传》载:“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子文将自己家的财产全部拿出来支援国库,也才让这个时期的楚国公族家室乃至楚国的朝政开支得以延续。

这样的事情,或是发生在很多时代里。所谓,有钱好办事,没钱难出门,即便是王室公族之家,即便有权力,要是没有了钱,也是难于办成什么大事的。也是如此,子文自毁其家的事情才会被楚国史书大说特说,子文也因此成为了楚国史上的名臣。

标签: 楚文王楚成王文王公族熊恽

更多文章

  • 楚长城之父楚文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楚文王,楚长城,齐国,周宣王,楚武王

    楚长城之父·楚文王楚长城简介楚长城史称万城,又称方城。楚长城的全线分布情况,此前论者将其分为北线、东线、西线三部分,整体轮廓略呈“∩”形,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得到证实。《汉书·地理志》上说:南阳郡,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上记载更为详细。《沅水》条上记载:叶县东面有故城一道,

  • 楚夫人息妫:楚文王凭啥立她为夫人?除了美貌,一段万舞高下立判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息妫,楚文王,文王,陆游,楚夫人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春秋之世,“夫人”二字标志的只是一个女子在丈夫妻妾中的正室地位,与她能否赢得丈夫的爱情并无直接关联,也就是说虽为夫妇却未必有爱。其时男子多为女性的美貌竟相争逐,如: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美而艳”

  • 强谏之臣鬻拳:楚文王怕他,还把他的脚供奉太庙,却留下千古美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楚文王,鬻拳,文王,蔡哀侯,诸侯国,黄国

    公元前675年,楚文王脸上中了一箭,收兵回城。但守门官就是不开门,问:“不知君上是胜是败啊?”楚文王说败了。守门官说:“自先王以来,咱楚军还从没吃过败仗,请君上打个胜仗再回来给您开门吧!”这守门官牛气吧,但这还没完,守门官紧接着给楚文王指了一条”明路“!说道:”隔壁的黄国与巴国同罪,对楚国都不尊重,

  • 楚武王称王后楚国迅速发展,春秋中期便超越他国但随后便遇到瓶颈

    历史解密编辑:且昕剧场标签:楚武王,楚国,秦国,吴国,楚庄王,齐国

    战国七雄,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劣势。任何一个国家的覆灭,都有其遗憾之处。当谈论到谁“最”可惜,这就带有主观色彩,并非每个人都能达成一致。可不管怎么样,曾经在春秋创造出极其辉煌历史的楚国,却在战国没能生存到最后,着实令人惋惜。春秋初时,楚国可谓是周王国内最早觉醒的诸侯国之一。楚国的觉醒与一个人密切

  • 铁腕君主楚武王,芈姓有乱,必季实立,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历史解密编辑:夏祭八曲标签:随国,熊通,芈姓,先秦,周朝,楚武王,周王室,周天子,铁腕君主,烽火戏诸侯

    《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晋叔向对韩宣子说:“芈姓有乱,必季实立,楚之常也。”这里的“季”有两种不同的身份,其一是幼弟,其二是小叔,这句话是说在楚国的历史中,幼弟、小叔弑兄杀侄的行为是很寻常的,今日文章的主角便是其中之一。公元前741年,楚蚡冒卒,他的弟弟熊通杀其子而代立,是为楚武王,此时楚国依然是一

  • 楚国一场败战,足见楚武王罪己之功,却埋下了楚文王之死的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楚武王,楚文王,楚国,随国,巴国,屈瑕

    公元前700年,楚国进攻绞国,在征途中,楚军渡过彭水(湖北南河)。罗国(熊姓国,在今湖北宜城县西)特意派大夫前往彭水打探军情,把楚军人数来来回回数了三遍。公元前699年,楚国又去进攻罗国,因为之前多次出兵得胜,屈瑕显得趾高气扬。大夫斗伯比前去送行,看到这种情况,说:“莫敖此行必败,他走路时,脚趾都抬

  • “要脸”的春秋(66)——楚武王,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重耳标签:随国,战国,熊通,周朝,先秦,楚武王,魏惠王,齐僖公,历史故事,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这个上天派来的楚国人很意外,却在情理中,因为他会根据情况,做出最合理的判断,他就是楚国第一谋士:斗伯比。‍在熊通准备灭随的时候,斗伯比出来阻止了熊通,斗伯比认为现在不是吞并随国的时机。为什么说斗伯比是上天派来的,因为他也是从上天的角度来劝说熊通。他认为楚国本来不想俘虏少师,却意外的俘虏了少师,间接帮

  • 西周为高效平叛而制定分封制,楚武王最早认识到其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楚武王,分封制,周王室,分封

    要对比郡县制与分封制异同,需要追根溯源,弄明白二者究竟是为何而生。比较完善的分封制,最早出现在西周。周人第一次东征,虽然推翻了商纣王统治,但天下大局并未就此彻底稳定。按张荫麟先生所说,“殷都的陷落和商朝的覆亡,只是周人东向发展的初步成功,商朝旧诸侯的土地并不因此便为周人所有,而且许多旧诸侯并不因此就

  • “楚武王”死前的哀鸣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楚武王,楚王,大军,随国,屈瑕,先秦,周朝

    以下是个人的读书笔记,若是细化可关注“弘毅斋味”或收藏此文,本号只做文化类节目,望共同学习和探讨。公元前701年,也就是郑庄公去世的哪一年,楚国的将领屈瑕率军平定了江东的贰国和轸国,并签下盟约。公元前700年,楚武王率军讨伐绞国,见楚军黑压压的一片大军望不到尽头,绞国人直接闭城不出,楚军轮番进行了几

  • 核酸采样员熊丽丽:用温柔和坚韧,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熊丽丽,温柔,最前线,核酸,防护服

    来源: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每当疫情来临,我们的医务人员总会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急诊科的熊丽丽护士就是其中一员。熊丽丽和同事们一起在烈日下、大风中、阴雨天,在广场旁、在居民楼、在隔离区……都留下过自己忙碌的身影。9月7日,熊丽丽在工作间隙接受了采访,她说,四川经历了高温、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