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孝公如何继位为君,在位期间表现如何?他结局怎样?

秦孝公如何继位为君,在位期间表现如何?他结局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让我留恋的世界 访问量:2260 更新时间:2023/12/22 7:34:47

作者:文竹潇【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 名渠梁。《越绝书》作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 。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在位期间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继位为君

秦献公四年(公元前381年),秦孝公出生 。秦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其父秦献公去世后,秦孝公继位。秦孝公继位时年仅21岁。

早在秦孝公出生前,秦国经历了自秦厉共公之后几代君位动荡,国力大为削弱。魏国趁秦国政局不稳之机夺取了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秦孝公之父秦献公继位后,割地,与魏国讲和,安定边境,迁都栎阳 (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 ,休养生息,并且数次东征,想要收复河西失地,无奈愿望没有实现便去世。

求贤纳才

秦孝公继位时与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前文公、韩昭侯赵成侯并立。当时黄河和崤山以东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淮河、泗水之间有十多个小国。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间用武力相互征伐吞并。战国六雄中,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从郑县(今陕西省华县)沿洛河北上修筑长城。楚国自汉中郡往南,占有巫郡和黔中郡。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被诸侯们疏远,像对待夷狄一样对待。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同年,秦孝公两路出兵,向东围攻陕城(今陕西省韩城市),向西进攻西戎,斩杀西戎獂王。而赵、韩两国也趁秦孝公继位未稳之机率军攻打秦国。

秦孝公二年(公元前360年),周显王派使臣送来祭肉。

变法图强

战国初期,秦国地广人稀,大部分土地还没有得到开发,农业生产远不如东方各国。秦孝公即位之后,深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变法图强,下达《求贤令》。商鞅在此背景之下来到秦国。

变法之争结束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其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废除旧世卿世禄制, 奖励军功,颁布军功爵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等 。

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顺渭河而下可直入黄河,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可直通函谷关。为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秦孝公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

击败魏国

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秦孝公八年(公元前354年),秦孝公趁魏军主力出击之机,派军队偷袭魏国,大败魏军,并占领少梁。同年,秦孝公命公孙壮率军攻打韩国,插入魏、韩两国交界地区。

秦孝公九年(公元前353年),秦孝公趁魏国国内空虚之机,于前352年任命商鞅为大良造,率兵长驱直入,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商鞅又率兵包围并占领固阳。秦孝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主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秦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决定趁魏国实力尚未恢复之机,大举攻魏。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秦再次攻魏,在岸门(今山西省河津市南)击败魏军,俘其主将魏错。同年,秦国联合大荔戎包围了魏国的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

因病去世

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病危,《战国策》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 商鞅推辞不接受。秦孝公去世后,葬于弟圉,其子秦惠文王继位。 秦孝公去世后,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参考资料:《史记·卷五·秦本纪》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商鞅只是秦孝公父子的工具?

    历史解密编辑:斜杠历史标签:秦国,魏国,周朝,秦孝公,魏惠王,公叔痤,科学家,商鞅变法,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商鞅天纵奇才,被秦孝公拿来做了变法强国的工具,短短20年时间换来一个无可匹敌的强秦;但秦孝公一死,商鞅又被其子秦惠王拿来做了立威的工具,被杀死后还被五马分尸,全家也被诛杀。商鞅变法却被秦惠王保留下来,由此看来,商鞅只是秦孝公父子的工具而已!商鞅商鞅本为公孙鞅,是卫君姬妾生的儿子,自幼聪慧过人,天纵奇

  • 秦孝公、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这祖孙三人,谁对秦统一天下贡献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惠文,秦国,王和,秦昭襄王,魏国,先秦,周朝

    秦始皇“奋六世余烈”,一统天下。在秦六世先祖中,秦孝公嬴渠梁、惠文王嬴驷和昭襄王嬴稷祖孙三人,毫无疑问是最关键的角色。秦国自春秋秦穆公称霸后,二百五十多年里,逐步走向衰弱。到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在位时,秦国遭受魏国打击,被迫割河西战略要地以求和。秦国兼并六国的大业,正是从这个低谷开始,他们六代七王,前

  • 《大秦帝国》秦孝公,奠定秦国统一的天才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六月的自留地标签:秦孝公,秦国,魏国,商鞅,商鞅变法,公叔痤

    秦孝公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君主,在他的带领下,二十年时间,秦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成为一个强国,一战收复河西,奠定了强国地位,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孝公能有如此成就,在浩瀚如烟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与他性格中的这四个特点是分不开的。 01心思清明,能隐忍少梁之战,秦献公战死,秦国上下群情汹

  • 秦孝公的崛起之路:一篇文章改变一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秦孝公,秦国,文章,魏国,商鞅变法,商鞅

    在战国初期,七雄尚未形成,秦国相对落后,直到秦孝公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现状。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才能让秦国由若变强,并且为后面统一中国做铺垫呢?1、缘由秦孝公,出生于公元前381年,姓嬴,名渠梁,他是秦献公的儿子,公元前361年的时候,秦献公去世了,秦孝公继位,此时的他只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年。前面我

  • 秦孝公为何放弃英勇多智的樗里疾,立嬴驷为国君,他是怎么考虑的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秦孝公,秦国,嬴驷,张仪,商鞅,魏国

    公元前338年,重病卧床的秦孝公拉着儿子嬴驷和多年好搭档商君的手,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要继承祖宗的遗愿,带领秦国走向强大;然后又用充满真诚的双眼看着商君,假若这个儿子不成器,商君可以自立为国君,吓的商鞅赶快跪倒在地上。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战国策》秦孝公秦孝公弥留之际,将国君宝座

  • 秦孝公临终之时,想把君位传给商鞅,商鞅为什么不敢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秦孝公,商鞅,秦国,魏国,诸侯国,商鞅变法

    对秦国来讲,商鞅是一位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角色,为什么那么说?秦在秦穆公时期,自然是很不简单的,不仅那时候奉天省子命“永霸西戎”,变成西方国家主宰,乃至到了两百余年以后,还被后世称之为“甚光美”,觉得再也没有发生过比秦穆公阶段更风光无限的日子,那麼,这两百余年她们都干什么来到?秦穆公正如有一位不简单的

  • 秦孝公因变法而名垂青史,幕后最关键的人物却不是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秦孝公,商鞅,秦国,魏国,变法,周朝,先秦,艺术家

    熟悉秦国历史的人都说:“正是有了秦孝公变法,才为秦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这个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问题就在于,这件事为什么要轮到秦孝公去做呢?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在秦孝公之前的秦国,外有魏国的压制,内部的宗族又相互倾轧,根本抽不出手。今天,我们主要聊聊,秦孝公之前的秦国,是个什么样子。秦孝公的爷爷秦

  • 《大秦帝国》秦孝公临死前安排的3件事加速要了商鞅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六月的自留地标签:商鞅,秦孝公,秦国,赢驷,大秦帝国,刘备

    看《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越往后看越感到心惊肉跳,越感觉人性的多变和不可琢磨,越琢磨越觉得可怕。秦孝公和卫鞅这一对君臣,可以说是古代贤君强臣的楷模,他们互相信任,互相支撑,一起把秦国从一个极贫极弱的国家打造成战国的一个一流强国,他们不仅在秦国贫穷时共患难,在秦国强大时,卫鞅被封商於十三县,史称商鞅,

  • 大秦帝国奠基人秦孝公,用老弱病残对战百万雄师,他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秦孝公,秦国,魏国,大秦帝国,商鞅,魏惠王

    我国古代最为霸气的朝代寿命同样也是很短的朝代他是哪个朝代?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有答案,你没猜错,他就是大秦帝国。一个西北地区的诸侯国,他从贫苦弱小,再到一统六国,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自秦孝公开始变法图强。秦朝秦孝公 赢姓赵氏二十一岁登上皇位。早在秦孝公出生前,秦国经历了几代皇位动荡,国力大为削

  • 秦孝公去世后,为何没将王位传给樗里疾?有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秦孝公,樗里疾,秦国,商鞅,张仪,嬴驷

    一提樗里疾大家都是一脸陌生,这樗里疾究竟是何方神圣呢?根据史料记载,樗里疾是秦孝公的庶子,他的母亲是韩国人,但在没有封地之前,都称他为公子疾。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死在床榻上,这位为秦国霸业奠基的领路人,最终还是病死在了床上,传位与自己的长子就是后来的秦王嬴驷,但是为何没有选择足智多谋的公子疾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