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最为霸气的朝代寿命同样也是很短的朝代
他是哪个朝代?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有答案,你没猜错,他就是大秦帝国。一个西北地区的诸侯国,他从贫苦弱小,再到一统六国,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自秦孝公开始变法图强。
秦朝
秦孝公 赢姓赵氏二十一岁登上皇位。早在秦孝公出生前,秦国经历了几代皇位动荡,国力大为削弱,在当时秦国内部动乱,国家贫穷落后,经常遭到周围国家的欺辱。
秦孝公
登基皇位的秦孝公,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困境,国家无存粮 士兵基弱,朝廷岌岌可危,秦孝公为了振奋人心,亲自刻下国耻碑以血写字,立于宫门口,发誓要带领国家繁荣尝试,从此以后。
石碑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这种口号,深深地刻在了百年老秦人的骨子里,历经六世老秦人的艰苦奋斗,打造出来了一个,国力强大面积辽阔的大秦帝国,同时也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基础。
士兵
从此以后三千余年,广阔的中华大地,最终目标都是天下统一,紧紧合在一起永不分开。
然而现在摆在秦孝公面前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秦孝公继位时与齐,楚,魏,燕,韩,赵并立,当时战国六雄已经形成。
地图
淮河 泗水之间多个小国势力衰微,被诸侯间用武力相互征伐吞并,而秦国地处偏僻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被诸侯们逐渐疏远,就像对待外人一样。
战争
秦孝公继任后,已恢复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 救济孤寡,招募战士 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秦孝公
同年,秦孝公两路出兵,向东围攻陕城,向西进攻西戎斩杀西戎獂王,而赵、韩两国,也趁秦孝公继位未稳之机率军攻打秦国。
战争
此时一位旷世奇才商鞅,听闻秦孝公的求贤令,便投奔秦国,商鞅最后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后大喜,两人畅谈几日后毫无倦意,于是在商鞅的劝说下,秦孝公决定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
商鞅
秦孝公于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以及其他措施。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便在秦国实行第一次变法,主要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奖励耕织 重农仰商,严惩私斗,改法为律,制定秦律和推行小家庭制。
军队
经过超前的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秦国人路不拾遗,山中没有盗贼,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怯于私斗,乡村城镇秩序安定,并且 周显王派使臣赐予秦孝公霸主的称号。在此不久,韩昭侯亲自前往秦国,与秦孝公签订停战盟约。
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到了齐国毁灭性打击,主将庞涓自杀 太子被俘,秦孝公九年,秦孝公决定趁魏国实力尚未恢复之机,大举进攻魏国。
秦兵
同年,秦国联合齐 赵两国攻打魏国,任命商鞅率兵长驱直入,商鞅趁机攻击魏军,魏军大败,魏惠王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求和。
商鞅
公元前342年,秦孝公派太子驷率领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显示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孝公的毕生愿望。
秦孝公
秦国与魏国为争夺河西地区发生多次战争,在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具备了收复河西地区的能力,收复河西失地。
士兵
秦孝公与东面的魏国谈和,并且蛊惑让魏惠王先行称帝,用来分裂六国的关系,这让秦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时间,可最终还是两国交恶,自此两国发生多次战争。
士兵
公元前354年,赵国入侵卫国,身为卫国的同盟国魏国,出兵支援卫国,秦孝公趁魏军主力出击之机,派军队偷袭魏国,大败魏军,斩杀守军七千余人并占领少梁。
对战
同年,秦孝公命公孙壮率军攻打韩国,包围焦城并筑城,插入魏、韩两国交界地区,秦孝公二十四年,秦孝公嬴渠梁病危。
秦孝公
《战国策》中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但是商鞅推辞坚决不接受。秦孝公去世后,便由其子秦惠文王继位,大秦在此人手中快速崛起。
秦惠王
秦孝公在位期间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建立县制行政,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
商鞅
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秦朝
纵观秦孝公的一生,经历了所有人没有经历的苦,被打趴下过,但最终还是站了起来,并且站的笔直如松,接手了父亲的烂摊子,在绝境中找到一条希望之路。期间整个秦国曾差点被灭,同样也曾举全国之力,招募不到年轻力壮的士兵。
士兵
在那个大雪飘扬的小巷子里,一群老兵,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好在这一切都挺过去了,拨开乌云见青天,大秦最终还是崛起了。
兵马俑
不破不立,以前的种种磨难,想必都是对大秦帝国的考验,大秦的士兵,注定是要踏入中原六国的土地。
秦朝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怎么看待的,秦孝公这位雄才大志的帝王,欢迎大家在此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