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帝国奠基人秦孝公,用老弱病残对战百万雄师,他是如何做到的

大秦帝国奠基人秦孝公,用老弱病残对战百万雄师,他是如何做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脑袋大历史 访问量:4335 更新时间:2024/2/13 15:25:33

我国古代最为霸气的朝代寿命同样也是很短的朝代

他是哪个朝代?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有答案,你没猜错,他就是大秦帝国。一个西北地区的诸侯国,他从贫苦弱小,再到一统六国,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自秦孝公开始变法图强。

秦朝

秦孝公 赢姓赵氏二十一岁登上皇位。早在秦孝公出生前,秦国经历了几代皇位动荡,国力大为削弱,在当时秦国内部动乱,国家贫穷落后,经常遭到周围国家的欺辱。

秦孝公

登基皇位的秦孝公,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困境,国家无存粮 士兵基弱,朝廷岌岌可危,秦孝公为了振奋人心,亲自刻下国耻碑以血写字,立于宫门口,发誓要带领国家繁荣尝试,从此以后。

石碑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这种口号,深深地刻在了百年老秦人的骨子里,历经六世老秦人的艰苦奋斗,打造出来了一个,国力强大面积辽阔的大秦帝国,同时也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基础。

士兵

从此以后三千余年,广阔的中华大地,最终目标都是天下统一,紧紧合在一起永不分开。

然而现在摆在秦孝公面前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秦孝公继位时与齐,楚,魏,燕,韩,赵并立,当时战国六雄已经形成。

地图

淮河 泗水之间多个小国势力衰微,被诸侯间用武力相互征伐吞并,而秦国地处偏僻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被诸侯们逐渐疏远,就像对待外人一样。

战争

秦孝公继任后,已恢复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 救济孤寡,招募战士 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秦孝公

同年,秦孝公两路出兵,向东围攻陕城,向西进攻西戎斩杀西戎獂王,而赵、韩两国,也趁秦孝公继位未稳之机率军攻打秦国。

战争

此时一位旷世奇才商鞅,听闻秦孝公的求贤令,便投奔秦国,商鞅最后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后大喜,两人畅谈几日后毫无倦意,于是在商鞅的劝说下,秦孝公决定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

商鞅

秦孝公于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以及其他措施。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便在秦国实行第一次变法,主要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奖励耕织 重农仰商,严惩私斗,改法为律,制定秦律和推行小家庭制。

军队

经过超前的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秦国人路不拾遗,山中没有盗贼,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怯于私斗,乡村城镇秩序安定,并且 周显王派使臣赐予秦孝公霸主的称号。在此不久,韩昭侯亲自前往秦国,与秦孝公签订停战盟约。

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到了齐国毁灭性打击,主将庞涓自杀 太子被俘,秦孝公九年,秦孝公决定趁魏国实力尚未恢复之机,大举进攻魏国。

秦兵

同年,秦国联合齐 赵两国攻打魏国,任命商鞅率兵长驱直入,商鞅趁机攻击魏军,魏军大败,魏惠王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求和。

商鞅

公元前342年,秦孝公派太子驷率领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显示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孝公的毕生愿望。

秦孝公

秦国与魏国为争夺河西地区发生多次战争,在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具备了收复河西地区的能力,收复河西失地。

士兵

秦孝公与东面的魏国谈和,并且蛊惑让魏惠王先行称帝,用来分裂六国的关系,这让秦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时间,可最终还是两国交恶,自此两国发生多次战争。

士兵

公元前354年,赵国入侵卫国,身为卫国的同盟国魏国,出兵支援卫国,秦孝公趁魏军主力出击之机,派军队偷袭魏国,大败魏军,斩杀守军七千余人并占领少梁。

对战

同年,秦孝公命公孙壮率军攻打韩国,包围焦城并筑城,插入魏、韩两国交界地区,秦孝公二十四年,秦孝公嬴渠梁病危。

秦孝公

《战国策》中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但是商鞅推辞坚决不接受。秦孝公去世后,便由其子秦惠文王继位,大秦在此人手中快速崛起。

秦惠王

秦孝公在位期间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建立县制行政,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

商鞅

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秦朝

纵观秦孝公的一生,经历了所有人没有经历的苦,被打趴下过,但最终还是站了起来,并且站的笔直如松,接手了父亲的烂摊子,在绝境中找到一条希望之路。期间整个秦国曾差点被灭,同样也曾举全国之力,招募不到年轻力壮的士兵。

士兵

在那个大雪飘扬的小巷子里,一群老兵,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好在这一切都挺过去了,拨开乌云见青天,大秦最终还是崛起了。

兵马俑

不破不立,以前的种种磨难,想必都是对大秦帝国的考验,大秦的士兵,注定是要踏入中原六国的土地。

秦朝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怎么看待的,秦孝公这位雄才大志的帝王,欢迎大家在此留言讨论!

更多文章

  • 秦孝公去世后,为何没将王位传给樗里疾?有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秦孝公,樗里疾,秦国,商鞅,张仪,嬴驷

    一提樗里疾大家都是一脸陌生,这樗里疾究竟是何方神圣呢?根据史料记载,樗里疾是秦孝公的庶子,他的母亲是韩国人,但在没有封地之前,都称他为公子疾。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死在床榻上,这位为秦国霸业奠基的领路人,最终还是病死在了床上,传位与自己的长子就是后来的秦王嬴驷,但是为何没有选择足智多谋的公子疾呢?公

  • 立嬴驷为国君,放弃勇敢多智的樗里疾,秦孝公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秦孝公,嬴驷,秦惠文王,秦国,商鞅,国君,樗里疾,樗里子,周朝,先秦

    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一说秦氏),《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对于秦孝公来说,可以说是秦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位君主。在秦孝公之前,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较弱的诸侯国。但是,自秦孝公任用商鞅,

  • 孙膑率军攻魏后魏国元气大伤,魏惠王只得亲赴齐国谢罪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孙伯灵,魏惠王,魏国,齐国,庞涓,齐军

    孙膑,齐国人,生于阿(山东阳谷东北)、鄄(山东鄄城北)之间,是孙武的后裔。原名不详,因曾受膑刑(去掉膝盖骨),故世人称之为孙膑。生卒年月史无记载,主要活动于齐威王、齐宣王在位期间。著有《孙膑兵法》,是我国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谋略家。孙膑青年时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任魏国将军,嫉妒孙膑才能

  • 魏惠王攻破赵都邯郸,却让强国从中渔翁得利,弱国被迫两边讨好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魏惠王,魏国,齐国,秦国,魏文侯,宋国

    自从魏文侯去世之后,魏国的外交政策就发生了180度大转弯。继位的魏武侯,改变了魏文侯加强三晋内部团结的策略,开始依仗国势欺压韩、赵二国。公元前386年,赵武公去世。赵武公为赵烈侯之弟,他去世后,赵人改立赵烈侯儿子章为国君,是为赵敬侯。赵武公儿子朝对此大为不满,便发起内乱想夺回君位,却未能成功。失败后

  • 战国初期,魏惠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为何魏国却最终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魏国,秦国,吴起,齐国,战国,周朝,先秦,魏惠王,魏文侯,信陵君

    战国时期,群雄纷起。他们彼此征伐,互相厮杀了200年。在漫长的割据混战中,各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在政治上具有战略眼光,在军事上能够运筹帷幄,在外交上纵横捭阖的优秀人才。大争之世,争于实力,而实力却来自人才对国家的改造。所以,对于这种滚滚的人才洪流,诸侯国君们都争相聘请。于是,便出现了韩非子所说的“臣卖

  • 魏惠王在位52年,82岁的时候去世,他做什么导致失去霸主地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魏国,齐国,秦国,周朝,先秦,魏惠王,魏武侯,历史故事

    如果说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君王,长寿的似乎也不多,能够活过七十岁的,其实很少,而年纪最大的则要输乾隆,享年89岁,不管后世如何评价乾隆,但是至少他创造了一个盛世,也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之一,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却有一位君主,他登基52年,将一个富庶的国度逐渐的落寞。他就是魏惠王,史书记载梁惠王,

  • 一步步葬送魏国百年霸业, 败家子魏惠王究竟有多憨批!

    历史解密编辑:美小登标签:魏国,秦国,商鞅,庞涓,周朝,先秦,魏惠王,公叔痤,四大名将

    魏国作为战国时代的七雄之一,由于地处中原核心位置,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在战国初期依靠李悝变法的改革红利,迅速成为当时的中原霸主,依仗领先于各诸侯国的强大军队,四处开疆拓土,领土面积飞速扩张。在魏惠王初期,魏国国力达到鼎盛。但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连翻受挫,导致疆域萎缩,兵力耗竭。开创了百年霸业的魏国

  • 匪议东周(四十七)魏惠王志大才疏,得商鞅、孟子和孙膑而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商鞅,孟子,东周,王志,孙膑,先秦,魏惠王,孙伯灵,科学家,历史故事

    韩赵魏三家分晋后东周的历史进入战国时代,而在这三家之中魏国的的国力是最为强盛的。魏国相对与韩赵两国更早的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在经过了魏桓子、魏文侯和魏武侯的励精图治后,魏国已经是三国之中最为强大的国家。因此魏国成为了三晋联盟的盟主,挟三晋之威势可与西秦东齐两个大国抗衡。当国家传到魏惠王手里的时候国力

  • 资治通鉴故事11:魏惠王没有重用也没有杀卫鞅,秦孝公重用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学霸修炼宝典标签:商鞅,秦国,卫鞅,周朝,魏惠王,秦孝公,科学家,汉高祖刘邦,资治通鉴故事

    商鞅是法家著名代表人物,他本来是卫国人,以国为姓,叫卫鞅。后来他帮助秦国变法成功,并帮助秦国收复了河西之地,秦孝公封他为“商君”,所以后来人们也称他为商鞅。卫鞅卫鞅年轻时候在魏国跟随公叔痤做幕僚。公叔痤是魏国的宰相,这个人本身才能一般,但他慧眼如炬,识人能力却是相当突出。公叔痤在病重的时候,魏惠王来

  • 魏惠王在位52年,魏国从中原霸主沦为颓弱小国,堪称“败家子”

    历史解密编辑:缁尘绮陌标签:魏惠王,魏国,秦国,齐国,庞涓,吴起

    公元前455年,韩魏两家于晋阳城下倒戈,决晋水倒灌智家营地,智伯瑶被杀,晋国最大的卿大夫家族智家被灭,晋国公室名存实亡。数十年后,曾经的第一诸侯国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中原三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而第一个继承晋国衣钵成为战国第一霸主的,不是三家中最强的赵家,而是不起眼的魏国。而魏国的霸业,也仅持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