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门下尽是鸡鸣狗盗之徒?探究孟尝君的用人之道

门下尽是鸡鸣狗盗之徒?探究孟尝君的用人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家有历史 访问量:198 更新时间:2024/2/10 8:32:21

孟尝君名为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以礼贤下士著名。孟尝君的父亲对他很欣赏,让其主持家中事务,他广泛招揽宾客,在诸侯之中名声很广。

当时来到孟尝君门下的食客有上千人,无论贵贱。

然而,宋代诗人王安石曾评孟尝君是“鸡鸣狗盗之出其门”的人,说他不过是偷鸡摸狗之人的首领。

孟尝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安石为什么说他的门客是“鸡鸣狗盗”之徒?

一、无惧父威,得之器重

齐国人靖郭君田婴育有儿子四十多人,田文是他其中一房小妾于五月五日所生。田婴不想让小妾养育他,但田文的母亲还是私下里偷偷将他养活了。

等到田文长大,这位母亲又把田文引荐给他的父亲,田婴看到这个孩子后怒上心头:“让你把扔了,你竟还敢养活?为什么这么做?”

田文见到田婴后立行大拜之礼,接着不慌不忙,反问父亲:“您为什么不让养活五月出生的孩子?”

田婴以为五月出生的孩子会长得比门户还高,危害到父母,田文不慌不忙:“一个人的命运前程是上天决定,还是门户授予?”田婴沉默。

面对父亲的严厉和默然,田文丝毫不畏惧:“命运若是上天定下来,那您无须忧虑,若是门户授予,您加高门户即可,那就不会有人长得比门户还高了。”

田婴心里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还是严声斥责令其止声。

没过多久,田文趁着父亲空闲时问他父子孙的辈分,问到玄孙之孙如何称呼时,田婴不知如何作答。

田文便接着说:

“您作齐国宰相已历三朝,齐国领土却无增大范围,您在家里囤积数不尽的财富,门下却无半点贤士。我曾听人说,将门出将,宰相之门庭也必然有宰相出。

您无数的姬妾可以任意踩踏绸饰绫罗,却没有一个贤士能着简衣陋服;您不计其数的仆从侍卫有余肉残羹不能可饱食,贤士却连糠菜都无所食。

在这种情况下,您却仍是竭力囤金积财,想给那些没什么交往的人。我感觉很奇怪。”

田婴听了田文这番话,醍醐灌顶。自此对田文的态度大加转变,让他协助料理家中事务,负责延揽接待宾客贤士。

在田文的经营下,来到宰相府的宾客日渐增多,田文也随之声名远播。许多国家的诸侯都派人来建议田婴让田文作士子,田婴应下来。

后来田婴去世,作为世子的田文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封地,位于薛地,称薛公。

二、好客养士,两居相位

继承爵位的田文居于薛地,各个诸侯国前来的宾客甚至犯罪的人都纷纷归附。田文即使倾家荡产也想礼遇宾客,一时间天下的能人贤士都心向往之。

没过多久,他门下的食客已多达数千人,无论出身如何,待遇都与田文自己一般。

与宾客洽谈时,田文总让侍者立于屏风之后,记录谈话内容,宾客走后又派人上门送上礼物问候。

曾经有一次田文留下宾客招待晚饭,有人不小心遮住灯光,宾客当下十分恼怒,认为两人所食必然不等,放下碗筷就要离开。

田文连忙拦下客人,亲手捧着自己的饭食与他比较,客人看后十分羞愧,以致自杀谢罪。

田文对前来投靠他的宾客都非常敬重,没有亲疏之分,也无远近之别,给他们的待遇都优厚平等,也因此众宾客都认为自己与田文很亲近。

秦国的昭襄王想见到田文,就让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请求见面。田文准备出发,众宾客都劝他不要去,田文不听。

其中有个叫苏代的宾客举例说:“今天早上我自外面回来时见到一个土偶人与一个木偶人说话。

木偶人说:‘要是下雨你就会被冲毁了。’土偶人说:‘我本来就是泥土做的,冲毁也是回归泥土,要是真下雨,你可不知道要被冲到哪里了。’

现在秦国似虎如狼,您现在执意前往,若是回不来岂不被土偶人嘲笑?”田文听后未再坚持。

公元前299年,田文被齐湣王派遣到秦国去,当时的秦王,即秦昭王即刻下令让田文任宰相之位。

秦国有大臣劝阻秦王:“田文确有其能,但他是齐国人,担任宰相期间,处理事务时必然先想齐国,次之秦国,这样一来秦国可是处于危险当中了。”秦王听后罢免田文,将其关禁,欲杀。

情况危急,田文派人向秦王宠妾求救,姬妾提出让田文用白色狐皮裘交换。

这件狐裘天下间仅此一件,是为无价之宝,至秦国后即献给秦王,再也没有了,田文询遍宾客也没有得出解决之法。

这时候,宾客中有个专行偷鸡摸狗之事的人称自己能偷取狐裘,功成。得到狐裘的宠妾便向秦王说情,秦王放走田文。

秦王一下令田文立即准备出城,这时候秦王又后悔,派秦王追赶田文,田文跑到函谷关时鸡还没有打鸣,不得开门。

宾客中有个平时什么也不会的人学起鸡叫,惟妙惟肖,结果城中的鸡一听全都鸣叫起来,田文顺利出关。秦兵追至时,田文已然走远了。

协助田文脱险的这两个人在宾客当中属于能力非常差的,也即王安石所说“鸡鸣狗盗”之人,原本其他宾客对这两人也很轻蔑,将与他们为伍当作耻辱。

但此次田文能顺利逃脱秦国,保得性命,两人功不可没。从此以后,其他宾客都十分佩服田文招揽宾客不分贵贱的做法。

途径赵国时,平原君用对待贵宾的礼节招待田文。赵国人听说田文到来后都纷纷外出围观,想一睹贤人风貌神采,看到田文瘦小后都嗤笑。

田文非常恼怒,与其随行之人跳车斩杀路人,几乎毁掉一整个县。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与孟尝君相似,都好养宾客。

战国四公子还有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四人都负有盛名。

回到齐国后,齐湣王为自己派田文前往秦国感觉愧疚,就让将宰相之位授予田文,协助管理国家事务。

因先前之事,田文对秦国怨恨颇深,想联合韩、魏攻打秦国,在苏代劝说下没有实行,并按照苏代的建议与秦国交好,免去一场兵灾。

这时候,楚怀王到达秦国,田文建议秦国一定放怀王,秦国没有听取。

担任齐国宰相期间,田文曾派他的侍从魏子往薛地收租,三往三返,一无所获。田文问其故,魏子说:“我私自将租税赠给一位贤德的人。”田文怒火之下立即把魏子辞退了。

过了几年,有人毁田文想要发动叛乱,那位贤人便上书齐王,并自杀以证田文清白。

齐王听说后非常震惊,详查后召回田文,田文知晓朝堂已是不可久居,便向齐王辞官回薛地养老。

三、逼走吕礼,权专名盛

公元前298年,田文联合齐、韩、魏国的军队攻打秦国,大胜。

秦王出逃的将领吕礼在秦国担任宰相,田文听取苏代的建议让齐、韩、魏国联合与秦国对抗,而吕礼想让齐、秦联合,因此心里怨恨田文,想要陷害他。

田文很害怕,于是写信给秦国的丞相魏冉,说服魏冉劝谏秦王攻打齐国,吕礼逃走。

随着名誉声望一步步提高,田文的权力也逐渐加强,甚至导致当时天下百姓只知道孟尝君没听过齐湣王。

齐王感到田文威胁到他的地位,设计嫁祸田文欲除之而后快。田文非常恐惧,便前往魏国,魏王任为宰相,在田文的建议下,魏国联合秦国、赵国打败齐国。

齐湣王死,齐襄王继位,与田文交好。田文死后,谥号称孟尝君,儿子争其爵位,后薛邑为齐魏联军所灭。

四、孟尝君的用人之道

第一,礼贤下士,平等待客。孟尝君在他的封邑薛地时,对所来之人都热情接纳,他的宾客来于四面八方,出身五湖四海,各行各业。

这也是王安石为何称他们为“鸡鸣狗盗”之徒的原因,面对如此待人的孟尝君,恐怕许多地位低微之人都前来归附了。

孟尝君对待宾客尽量平等,无论何种宾客都尽量让他们满意。如被招待吃饭的那位客人认为自己与孟尝君所用食物不平等,孟尝君便将饭食端到宾客面前相较。

面对三番五次嫌饭食不佳的冯谖,孟尝君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按他的要求给他更好地待遇,后来冯谖在孟尝君成就大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尊重人才,人尽其才。孟尝君延揽的宾客十分广泛,人数众多。他不但善于招揽贤人达士,也会听取他们的意见,让这些人才发挥最大的作用。

如采纳苏代的建议,没有前往如狼似虎的秦国;在秦国遭遇追杀后又用“鸡鸣狗盗”之徒顺利脱险等。

孟尝君外出为何会带上这些看似无用之人呢?或许这就是他的高明所在。

结语

历来人们对孟尝君褒贬不一,如他因人嗤笑便残杀一县之人,显示出其残暴。孟尝君有他的缺点,也有其闪光之处,他的用人之道至今仍有可能学习借鉴的地方。

因此,无论是面对历史事件还是历史人物,我们都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这样才能最接近真实。

参考文献:《史记》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公子”谁的结局最惨?黄歇身首异处,但孟尝君则身名俱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孟尝君,黄歇,信陵君,春申君,魏无忌,秦国

    “战国四公子”谁的结局最惨?这要看所谓的“结局”指的是啥。如果比较谁死得惨,那么他们四人的悲惨程度由低到高分别是: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前三者好歹都是安然去世,黄歇惨遭身首异处;但如果比较他们身后获得的评价、后代的情况,那么由好到坏分别是: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孟尝君

  • 会花钱有多重要?孟尝君砸钱养门客,声名鹊起!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孟尝君,齐国,秦国,秦宣太后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这一讲我们进入周赧王十五年(前300年),《资治通鉴》简要记录了4桩大事,我们先看第一件事:秦国泾阳君到齐国当人质。这位泾阳君,是宣太后的亲生儿子,昭襄王的同母兄弟。这个时间里,昭襄王刚刚成年不久,还没有嫡亲骨肉可以送出去当人质,眼下最亲的

  • 五月初五生子妨父母,孟尝君被父亲抛弃,如何自救?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齐国,秦王,秦国,魏国,齐王,孟尝君,历史故事

    01.五月子——孟尝君齐国宗室大臣田婴特别能生,有四十多个儿子,在当时的贵族间传为佳话。儿子一多,难免就会吝啬父爱,不会像普通人那样将每个孩子当做心头肉。有一年的五月初五,田婴的一个小妾又给他添了一子,田婴得到消息后,不仅没有高兴,反一脸苦大仇深。他急急忙忙赶来亲自面见已经产完子的小妾,当然不是关心

  • 孟尝君是怎么说服赵国燕国救援魏国的?不怕打仗,也不怕打硬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孟尝君,燕国,魏国,赵国,秦国,齐国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周赧王三十二年(前283年),《资治通鉴》记载有4件大事:(1)秦、赵两国在穰地举行外交活动,秦国拔取魏国安城。(2)齐襄王继位。(3)秦昭襄王向赵惠文王讨要和氏璧。(4)卫嗣君驾崩,卫怀君继位。先看第一件事。这段时间里,国际社会的头等大事

  • “战国四公子”谁的结局最惨?黄歇身首异处,孟尝君则身名俱灭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孟尝君,春申君,秦国,信陵君,齐国,魏国

    在战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一个天团,这个天团集帅气多金和才华于一身,不仅远比现代的诸多明星天团优秀百倍,甚至成为战国时代最耀眼的存在。而这个天团被称为战国四公子。在过去的成语故事中,我们通过很多典故认识到了这四个人,其中,最让大家熟悉的就是孟尝君,因为此人鸡鸣狗盗脱困境,满腹才华走各国。至于说其他的公

  • 狡兔三窟——战国时期,孟尝君和门客间的有趣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复意回觅标签:齐国,齐王,魏国,战国,冯谖,孟尝君,魏惠王,狡兔三窟,历史故事

    孟尝君原名田文,他的封地在薛城。众所周知,在战国四公子中,孟尝君因为有三千门客而著称,也就是说孟尝君要以一己之力,管这三千个人的衣食住行。听起来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笔者实在想不到这么庞大的开支从哪里来。事实上,当时的孟尝君也面临着这种窘境。所以他就在自己的封地,向农民发放债券,自己收利息,有一天

  • “鸡鸣狗盗”为哪般?细说孟尝君入秦的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孟尝君,秦国,齐国,秦王,秦昭

    #头条创作挑战赛#鸡鸣狗盗”为哪般?细说孟尝君入秦的那些事儿(成语典故系列之二)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合纵连横,征伐不断。秦国越来越强大,东征西讨,不断扩张,隐隐有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势。其他诸侯国为了抵御强秦的侵略,也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豪门权贵们竭力网罗人才。求贤纳士,广招宾客,扩充自己的势力,养

  • 鸡鸣狗盗之雄孟尝君,因被嘲笑个子矮小,竟放纵门客屠戮一县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醉风文史标签:齐国,秦国,秦王,孟尝君,平原君,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乱战,频繁的战争让各个国家都十分渴求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各国贵族纷纷开始招揽人才,他们不惜重金、礼贤下士,广招门客以充实自己的势力,从而在国家获得更高的话语权。当时养士之风盛行,而在此道最负盛名的当属战国四公子,他们分别指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以及楚国春申君,

  • 三千门客,终有良才一二,可助孟尝君脱险

    历史解密编辑:烛下青史标签:孟尝君,齐国,秦王,秦国,宰相

    战国的乱,就一如中世纪欧洲各国一般,互相攻讦,毫无底线。而为了能够增强政治实力,各国也不断的招徕贤能,而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更是门下有三千门客,如此豪华的智囊团也当真是顶配。而他手下的这三千门客,三教九流也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而孟尝君也 是靠着这招徕贤人之为,声名鹊起,扬名天下。只是在他与门

  • 孟尝君豢养门客三千却只为自身私利,其死后被魏齐联手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孟尝君,魏齐,齐国,齐宣王,秦国,魏国

    荀子在《臣道》中说到孟尝君:“上不忠君乎,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韩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尝君,可谓篡臣也。”就是说孟尝君是个谋逆的臣子,为的是一己私利,也难怪他死后,自己的几个儿子争封地,被魏国和齐国联合灭了族。孟尝君田文,他的父亲是齐宣王的弟弟田婴。田婴受封于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