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马谡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他能守住街亭呢?历史比你想的复杂

如果马谡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他能守住街亭呢?历史比你想的复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丙润老师 访问量:246 更新时间:2023/12/29 23:38:51

马谡从来都不会守住街亭,无论是不是按照诸葛亮的部署,但是诸葛亮的部署其实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秘密的,这个秘密只有诸葛亮和马谡知道。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三国演义的话,就会发现诸葛亮让马谡守住街亭,相当于是将一块免费的肉放在了马谡面前,然后告诉你马谡你把这个肉吃了,第2天的时候我让你当大将军。

原本这是一趟没有任风险的事,但是马谡却并不这样认为,因为马谡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谡失街亭,以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第一点,马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都知道马谡失街亭这件事,但是当时的马谡在守街亭之前,已经清楚地了解当时的战况了。

战况是什么呢?那就是街亭这个地方压根没有危险,只要敌人的士兵来了,轻轻松松就能够把马谡以及马谡手底下的士兵全部击败。

所以在此时诸葛亮把这个看似非常艰险的任务交给了马谡,明面上来看,是在为难马谡,可实际上却是在给马谡做一个功绩。

不说别的,如果马谡真的能够守住街亭,而且在守住街亭的时候,能够有更大突破或者能够获得更大战绩的话,那么一切都未曾可知。

当时诸葛亮这边明确要求的是不需要马谡在这个地方战胜敌人,因为诸葛亮也明白在这个地方战胜敌人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且无论当时蜀汉的状态以及马谡手里面拿到的这些士兵都是不可能的。

那诸葛亮提出来的是什么要求呢?是你根本不需要守住街亭,你只需要在这个地方拖死敌人,然后在这里拖敌人多长时间呢?

差不多10天到半个月的时间,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标,那咱们就算是大获胜利。

因为当时诸葛亮需要的就是这么一段小小的空旷期,按照诸葛亮的计策来预算,只要马谡能够扛住一小段时间,那么再之后,诸葛亮可以利用这一小段时间差来攻下敌人另外两座城池。

只要另外两个城池攻下来了,那么街亭这个地方有或没有已经无所谓了。

当时的地理位置就特别像是金字塔的三角形,街亭位于一个非常中间或者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是前面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位置,如果马谡能够把街亭守住,尤其是守住半个月,那么接下来所有的事情就会变得易如反掌,诸葛亮会在最短时间之内拿下另外两个城市街亭,这个地方也压根就不需要守住了。

只不过当时出了另外一个额外的问题,什么问题呢?马谡没有守住,为什么马谡没有守住呢?因为马谡有着自己更高的理想和更高的追求,什么是追求呢?

当时的马谡心里想的是他明白诸葛亮给自己布置的战略部署,但同时马谡也明白,如果自己能够通过一场战争堂堂正正地赢得了战争胜利,而不是通过依托于诸葛亮的某种奢侈或者某种风险来实现自己个人的价值的话,那么一切将会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换句话来说,这是马谡第一次长领部队,所以马谡希望通过这一场战争来打出自己的威望来

马谡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转而根据自己在兵书上多年的谋划得出了一个不是战略的战略,什么战略呢?

因为街亭这个地方旁边有一个高山,如果马谡带着所有的士兵跑到高山上去,等到敌人来了之后,马谡再借助高山的地理位置和地理优势,从上往下冲锋,那么敌方士兵就一定会落荒而逃。

马谡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理论上来说这样做没有什么大问题,最起码单纯的从逻辑角度出发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此时的马谡却忽略了一件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什么事呢?如果马谡直接率领着所有的士兵从高处往下面走,就意味着马苏必须把所有的士兵领到这座高山上去。

这座高山上如果没有水源的话,所有的士兵都会渴死,一个人可以7天不吃饭,但一个人绝对不能三天不喝水。

很显然马谡忽视了这一点,而当敌方士兵来了之后两眼放光,因为敌方士兵知道今天这个地方本身就比较容易攻打,压根就不需要费多大力气。

再扭过头来看一看马谡,竟然已经把所有士兵天真地放到了山上,接下来还需要打吗?根本不需要打,把这座山团团围住就行了。

敌人士兵直接采取了一种更为巧妙的方式把这座山团团围住,如果这座山上有水源的话,马谡也完全不比较惊慌。

但是这座山上没有水源,马苏转变了,所有的地方都没找到水,一下子慌了神,这可怎么办?

没有办法,马谡只能带着士兵往下突围,可是一次突围失败,两次突围失败,三次突围失败,突围失败的次数越来越多,马谡手底下这些士兵的心态也就越来越乱了。

到最后没有办法了,只能趁着夜色和其他的特殊地理位置特殊条件拼了命地去突围,总算是跑出来一部分人。

但是跑出来的这一部分人并不是重要的,关键在于街亭这个地方已经丢失了。

在诸葛亮得知街亭这个地方已经丢失了之后,整个人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活力或者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激情。

因为诸葛亮明白一旦街亭丢失就意味着后面的粮草运输一定会出问题,而三国行军作战粮草都没有了,必败无疑,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所以没有办法,诸葛亮这一次眼瞅着就能够打个大胜利的仗,而且能够再一次巩固地盘,却被自己手底下的这个猪队友给彻底霍霍了,以至于诸葛亮无功而返。

但是诸葛亮无功而返之后还是做出了决定,最起码做出过挽留的。

第二点,诸葛亮没有办法的办法。

以当时诸葛亮的状态来看,想要让马谡活着似乎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而诸葛亮当时也正是准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直接把马谡关到了监狱里面,本身没什么问题。

但是这个时候诸葛亮这边有一个大将军他的名字叫魏延,魏延第一时间察觉出来了不对劲,他认为诸葛亮不杀马谡一定会后患无穷。

于是直接告诉诸葛亮,如果你不杀掉马谡,不能够通过杀马谡的方式来严明军纪的话,那如何能够让我们这些高等级将者臣服呢?

也就是这个时候诸葛亮开始探讨或者研究自己和马谡的关系,自己这些年来一直把马谡当做自己的接班人培养,甚至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10年到20年时间里面,诸葛亮一旦有什么事直接死去了,那么马谡就能够成为第2个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认为马谡这个人学识胆量都非常不错,但是此时如果不杀掉马谡的话,的确军中不服。

更重要的是马谡也的确给整个蜀汉带来了偌大的损失,为了准备这一次战争,蜀汉把家中所有的老底都弄上去了,结果没有想到这场战争最终落了一个无功而返。

而一旦成为无功而返的话,那么对于蜀汉的居民的损失和打压都是非常大的。

诸葛亮犹豫再三最终决定要杀掉马谡,也就有了挥泪斩马谡。

但我们不得不说的是诸葛亮对于马谡的重视远超过一般人的预料,在诸葛亮每一次大规模的行军作战的时候都会带着马谡。

因为诸葛亮有意培养马谡,让马谡成为和自己一样的人,但是没有想到马谡这个人不争气,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次战争失败,给整个蜀汉政权带来了非常沉重的打击。

这应该是诸葛亮最为接近胜利的一次战争,可正是这个最为接近胜利的战争的突然失败,最终带来了无法预估以及无法预料的严重损失。

其实归根结底不是马谡的情商不够高,智商不够高,如果只是单纯如此的话,马谡也绝对不会获得诸葛亮的赏识。

马谡之所以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马谡在纸上谈兵,他只是认为自己读了兵书就能够天下无敌了,殊不知天底下有比兵书更为贵重的东西,而这个更为贵重的东西就是实践。

但无论如何,即便对马谡再抱有一遗憾,他也无法复活,马谡的死成为了必然,而且是必然中的必然。

你们认为马谡如果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扎营的话,真的就能够守住街亭吗?

小伙伴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

标签: 马谡诸葛亮蜀汉魏延

更多文章

  • 马谡的悲惨结局不仅令人同情,还告诉后世之人:跟对领导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马谡,诸葛亮,刘备,张郃,李严,魏延

    马谡,字幼长,荆州襄阳宜城人。马氏是荆州豪族,马良、马谡兄弟皆有才干,很早就闻名郡里。诸葛亮隐居隆中时,与马氏兄弟过从甚密,结为挚友,尤其与马良以兄弟相称。刘备在荆州建立政权时,马家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支持力量。马谡是马良幼弟,头脑灵活,能言善辩,和为人厚朴、踏实低调的兄长马良比,显得更为引人注目。据史

  • 马谡为何不听从诸葛亮的安排?他在山上安营扎寨又有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马谡,张郃,蜀汉,魏延,曹魏,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魏太和二年,诸葛亮率兵攻打曹魏,率诸军进攻祁山,发动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响应,关中震动,震惊曹魏。魏明帝亲身到长安督战,并派张郃抗击进攻祁山的诸葛亮。诸葛亮进攻祁山时,众人都建议任用魏延、吴懿等久经沙场的老将做先锋。但诸葛亮没有听,坚持任用自己十分赏识的参军马谡领导诸军,

  • 如果马谡在街亭堵住张郃,江山将会如何更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观众标签:张郃,马谡,蜀汉,曹操

    数千年来,中国历史上涌现了无数英雄豪杰,马谡和张郃便是其中之一。当时,马谡防守着街亭、樊城地区,以阻止曹军东征西巡,而张郃则率领曹军,欲攻占这一战略要地。如果马谡能够成功堵住张郃,那江山将会如何更迭?首先,如果张郃无法占领街亭,那么曹操的计划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曹操打算东征,将军队和管理后方的势力扩

  • 诸葛亮在街亭之战后斩马谡,却提拔一位文盲大将,16年后救了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醉风文史标签:诸葛亮,马谡,蜀汉,刘备,张郃

    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稳定蜀汉内部局势之后,决定领兵北伐,这次北伐对蜀汉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为了保证取得既定战果,诸葛亮几乎将所有蜀汉精英都带了出来,其中就包括诸葛亮十分欣赏的马谡。而街亭则是蜀国要道,是连接关中和陇右的重要节点,守住街亭就是为了阻止关中魏军增援陇右,因此街亭的战略意义非同寻常

  • 爱将马谡临终前大喊8个字,诸葛亮听后泣不成声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马谡,诸葛亮,魏延,蜀汉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一段相当令人动容的桥段;诸葛亮对于马谡可谓是青睐有加,欲将其作为接班人来培养;但人算不如天算,有时爱之适足以害之,诸葛亮原本是想让马谡建功立业,没想到却意外亲手将马谡推向死亡之路;而马谡在行刑前大喊8字,诸葛亮在营中听到后,当场泪崩,后悔不已!▲马谡因违背诸葛

  • 街亭之战其实难度很低,图解街亭之战的意义,及马谡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马谡,张郃,诸葛亮,魏延,来歙,关中

    街亭之战,对马谡来讲,其实是个难度很低的战争,可惜马谡没能领会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也不清楚街亭的优势和劣势,导致目标偏离,优势丧失。我们再做个“事后马谡”,复盘一下街亭之战,看究竟应该如何对付张郃,打赢街亭之战。街亭的战略意义,及街亭之战的目的街亭是陇山西侧的一处要塞,是扼守陇西通往关中的咽喉。关中三

  • 街亭之战,如果马谡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扎营,能守住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马谡,刘备,张郃,蜀汉,三国,诸葛亮,街亭之战,天文学家

    事实上,如果马谡真的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扎营,那么他是肯定可以守住街亭的!别看张郃带着五万魏军前来,可他们根本无法短时间内拿下街亭,只要按照诸葛亮的军令行事,马谡完全可以拖延住魏军的步伐,而且即便最坏的情况发生,街亭被破,那么马谡也不会被斩杀!街亭之战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在稳定了蜀汉内部的情况下

  • 美国媒体公开造假,这次丢人丢到了全世界,事后挥泪斩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小乔纪实标签:美国,杜达,俄罗斯,波兰,乌克兰,北约

    美联社日前解雇了一名记者,这名记者曾发表了一篇报道称“一名美国高级情报官员称,上周一枚俄罗斯导弹在波兰造成两人死亡”。这名记者是35岁的詹姆斯·拉波尔塔,他是一名获奖的调查记者,他在上周二提交了这篇报道,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人们担心北约会被拖入这场战争。与此同时,被解雇的拉波尔塔拒绝置评。当时的这篇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背后,看似情真意切,实则算计得一清二楚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诸葛亮,马谡,刘备,张郃,赵子龙,魏延

    《三国演义》中,身为蜀相的诸葛亮一生功绩卓绝,其在军事领域的谋略三国无人能敌与之比肩。况且诸葛亮不仅慧眼识人,而且对主君刘备忠心耿耿,也正因为此,诸葛亮才得以流芳千古。然而,书中却有这样一个桥段,诸葛亮曾挥泪杀掉了手下的大将马谡,难道慧眼识珠诸葛亮真的是看错人了吗?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又有怎样的深意

  • 诸葛亮为何饶关羽杀马谡?史书用五个字给出答案:军令状就是废纸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诸葛亮,关羽,马谡,刘备,曹操

    军令状在古代和现代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的,但说法基本一致:“某某愿立军令状,如果不如何就如何如何。”在《三国演义》中有两张著名的军令状,那就是关羽去华容道之前,跟诸葛亮签约:“如果我放了曹操,愿依军法!”马谡去街亭之前,说的话更大、更狠:“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