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最后的老将:七十多岁击败钟会大军,连司马昭都佩服

蜀汉最后的老将:七十多岁击败钟会大军,连司马昭都佩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江山岁月 访问量:1426 更新时间:2024/3/12 8:08:41

提到三国时期的老将,人们一般都会想到黄忠丁奉这些人,其实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将领。他不仅智勇兼备,还老当益壮,在七十多岁击退了钟会大军。直到蜀汉灭亡,魏军依然无法攻破他坚守的城池!不过,对于这样一位出色的将领,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居然只字未提,那么这位蜀汉最后的老将到底是谁呢?

此人名叫柳隐,字休然,是益州成都人。柳隐出生于190年,比诸葛亮小九岁而已,不过他却见证了整个蜀汉政权的兴衰成败。柳隐少年成名,与同郡的杜祯、柳伸齐名。杜桢是蜀汉太常杜琼之子,后来曾被诸葛亮征为从事。而柳伸也在蜀汉担任过汉嘉、巴东太守等职务。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无法得知柳隐出仕的确切时间。

不过根据年龄推断,柳隐大概在刘备入主益州后(214年),就开始为其效力了。柳隐为人正直,待人诚恳,交接了不少朋友,而且他特别善于处理各种事务,因此官做得非常不错。柳隐经历了刘备、诸葛亮的时代,在姜维成为大将军后,他一直跟随姜维北伐,而且屡立战功。根据史书记载,“数从大将军姜维征伐,临事设计,当敌陷阵,勇略冠军”。

也就是说,柳隐经常为姜维出谋划策,而且交战的时候,冲在最前面,勇冠三军。要知道柳隐比姜维大十二岁,他在随姜维出征的时候,已经六七十岁了,绝对算得上是一员久经沙场的老将。柳隐先后做过牙门将、巴西太守、骑都尉等职务。后来,姜维前往沓中屯田,任命柳隐为汉中黄金围督,负责镇守汉中的据点黄金(今汉中市洋县附近)。

263年8月,曹魏权臣司马昭下达征讨蜀汉的命令,之后大将钟会率领主力部队十余万人向汉中进军。钟会派兵攻打汉中各个据点,阳安关守将傅佥战死,另一位守将蒋舒投降,结果导致许多据点纷纷投降。但是钟会在老将柳隐面前却没能占到便宜,“魏镇西将军钟会伐蜀,入汉川,围戍多下,惟隐坚壁不动”。钟会多次派兵攻打,都以失败告终。

钟会只得采取另一种策略,派出一部分军队包围黄金,然后率领主力继续进兵。柳隐以极少数兵力困守孤城,非但没有投降,反而牵制了钟会的一部分军队。不过,由于柳隐的兵力单薄,无法发动反击,否则钟会绝对不敢这样入川。直到蜀汉灭亡时,柳隐的城池依然没有陷落。

刘禅投降后,给各地守将下诏,让他们投降,柳隐没有办法,这才开城,去见钟会。司马昭听说柳隐坚守孤城的事迹后非常钦佩,“晋文帝闻而义之”,任命其为议郎。司马炎即位后,加封柳隐为西河太守。柳隐做了三年太守后,以年老为名,向朝廷申请回家养老,之后死于家中,终年八十岁。

不过由于史料的缺失,关于柳隐的记载并不多,不过他确实是蜀汉的一位老将,也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名将。虽然柳隐资历很老,但在蜀汉的官位不显,我觉得这大概与柳隐的出身有关,他毕竟是益州本土的,既不属于荆州集团,也不属于东州集团,以他这样的出身是很难做到高位的。

参考资料:1.《三国志》;2.《华阳国志》

更多文章

  • 为了曹魏悲剧不重演,钟会邓艾都是要死的?钟会高调版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邓艾,钟会,姜维,曹魏,三国,司马懿,司马昭,书法家,曹操手下

    为了曹魏悲剧不重演,钟会邓艾都是要死的?钟会高调版司马懿钟会造反事件你去看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肯定不是钟会,更不是姜维,然后也不是司马昭,钟会邓艾死了以后西晋完全没有力气灭吴了,一直养了多少年你知道吗?高级将领没了。再仔细盘一下包括看看后面的历史就知道了,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卫瓘,所以这完全可以说是一场

  • 野心勃勃的钟会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钟会,司马昭,司马懿,邓艾,蜀汉,曹操

    (二十七)野心勃勃的钟会公元263年八月,钟会率军出征。同年九月,钟会率军越过秦岭夺取汉中。同年十月,钟会率军越过大巴山进入成都平原。然后蜀汉帝国就此灭亡了。曹操折腾了一辈子,没有实现的事;司马懿折腾了一辈子,没有实现的事。钟会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就成功实现了。面对此情此景,钟会多少有些忘乎所以了。司

  • 264年,钟会以手指天、哀嚎数声而亡,司马昭:杀光钟会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昕梦倾城标签:钟会,姜维,邓艾,曹魏,钟繇,司马昭,司马懿,书法家,史说三国

    钟会是曹魏的一位杰出将领,以智勇和才干而闻名。他一直以来都表现出出色的军事策略,在淮南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享有盛名。然而,他的地位和声望却在司马昭掌权后逐渐受到威胁。钟会深知司马昭的残忍和暴虐,他小心谨慎,企图翻身做主,但是,钟会的命运终究走向了终结,当钟会被揭发谋反时,司马昭毫不顾忌钟会与他的亲属

  • 三国的一位奇才,一手除掉姜维钟会邓艾,结果却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茗人堂史标签:邓艾,钟会,姜维,蜀汉,曹魏,奇才,司马昭,古装片,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也即前期名将辈出,后期则名将凋零。比如在三国前期,吕布、马超、关羽、赵云、黄忠、张飞、张辽、甘宁、许褚等众多武将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精彩事迹。但是,到了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似乎没有那么多的名将。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因为魏蜀吴三国鼎立格局的稳定,也是因

  • 钟会谋反,本该被灭三族,为何亲哥哥钟毓的儿子却被免死?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钟毓,钟会,曹魏,蜀汉,曹操,钟繇,司马昭,书法家,史说三国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下,谋反无疑是一项大罪,一般轻则被灭三族,重则被株连九族。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之战中,钟会这位大将配合邓艾分兵进取,最终灭亡蜀汉。蜀汉灭亡后,钟会被拜为司徒,封县侯。功成之后,萌生不臣之心,勾结蜀将姜维,图谋据蜀自立,打压太尉邓艾。景元五年(264年)正月,钟会以郭太后遗命之

  • 曹魏灭蜀第一功臣邓艾因何遭司马昭猜忌并唆使监军卫瓘将其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司马昭,邓艾,钟会,蜀汉,刘禅,姜维

    公元262年, 魏朝执掌朝政的权臣司马昭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出兵攻伐蜀汉事宜,邓艾等大臣多以为时机未到,不可操之过急,唯独司隶校尉钟会力挺司马昭的伐蜀计划,主张出兵,司马昭对群臣说:“自寿春之乱平定后,国家免役六年,修兵治甲,以备讨二虏,如今看来,吴地广而下湿(江南地广又是水乡泽国,不利于骑兵作战),用

  • 成都之乱的智商排名,卫瓘>姜维>钟会>邓艾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卫瓘,邓艾,钟会,姜维,司马昭,诸葛瞻

    钟会力主伐蜀邓艾是个结巴,他的出身也只比涿郡屠户高上一级,幸运的是,在最基础的工作汇报中偶然遇到了太尉司马懿,司马宣王不仅活得久,看人的眼光也很毒辣,没多久就把邓艾从一个普通的文职调任到太尉府中,成为身边的亲信。又过了些许时间,邓艾连升三级,改任尚书郎,从司马家的亲信变成了朝廷的重臣,在高平陵之变后

  • “魏灭蜀之战”后,钟会、姜维、卫瓘共同构建的权谋修罗场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姜维,钟会,邓艾,蜀汉,司马昭,曹魏

    此座倾危不信人,此身便合去朝廷。凌云莫道非真醉,直到身亡更未醒。在魏景元四年(即公元263年),钟会、诸葛绪、邓艾数路大军伐蜀。钟会攻破汉中,在剑阁与姜维的主力相拒;邓艾则偷渡阴平,轻兵奔袭成都。最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钟会、邓艾建立不世奇功。不过后来曹魏内部发生巨大的兵变,邓艾、钟会、姜维都死于这

  • 卫瓘只是一个文官,为何能以一己之力,除掉邓艾、钟会和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卫瓘,邓艾,姜维,钟会,魏国,司马昭,书法家,曹操手下

    卫瓘的经历再次证明,不是你做了什么,不是你立下了多大的功劳,而是你能不能笑到最后。三国早期的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刘璋、张鲁这些诸侯,都是一时豪杰,独霸一方。但是他们最终被刘备、曹操、孙权建立的三国所代替。然而刘备、曹操、孙权的三国,也没有笑到最后。三国乱世最终结束了,但是统一三国的既不是魏国,

  • 三国末期将领卫瓘,是如何除掉邓艾、钟会的?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邓艾,钟会,蜀汉,司马昭,曹魏

    卫瓘,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官至尚书令、侍中、太保。在三国时期,卫瓘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有人认为他是忠臣,如司马炎就说他:“忠允清识,有文武之才”,他认为卫瓘是位文武双全的大忠臣,知识渊博、清风亮节、正直公允,可谓是完臣。也有人说他是小人,杜预就说他:“身为名士,位居总帅,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